第229章胡潤

席爾瓦·詹姆斯坐在辦公室裡輕輕敲著桌子,神色有些陰鬱。

到現在為止,他都不能釋懷被徐良排除在鴻蒙國際融資之外的事,尤其是讓死對頭大摩撿了個落地桃,更是讓他在總公司那裡丟盡了臉。

所以他一直打算給對方一個深刻的教訓。

拿起桌上的檔案又看了一遍。

上面是紅巖基金跟高盛的交易,他們透過高盛,以五倍的槓桿,買了400萬股安然股權的空頭頭寸。

相對於安然10億股的總股本,400萬隻是九牛一毛。

他不相信紅巖基金只買了這麼點賣空合約。

畢竟當初鴻蒙跟微軟的交易,就讓對方賺了一億兩千萬美元,五倍的槓桿,就是六億美元,以安然現在的股價,起碼能持有700萬股。

更何況,前段時間紅巖基金拿雅虎東瀛股權抵押貸款的事,對高盛而言也不是什麼秘密。

“紅巖基金起碼持有安然或者其它公司15~20億美元的空頭合約.”

席爾瓦·詹姆斯心道。

不過他判斷,紅巖多數資金肯定放在了做空安然上。

投資尤其是做空,是一個很謹慎的事。

調查的越詳細,把握才更大。

紅巖基金並不是什麼老牌機構,能夠調查清楚一家公司已經是它的極限了。

這對他而言是一個機會,對網際網路,高盛不熟,但對金融,這可是看家本領。

不過單憑高盛亞洲的力量想要拉昇安然的股價,困難太大,必須要總部出面才行。

想了想,抓起電話打給了現在的高盛總裁兼營運長約翰·塞恩。

現在高盛內部分為兩派。

一派歸於約翰·桑頓,一派歸於約翰·塞恩,他們兩個人是高盛董事長兼ceo亨利·鮑爾森,唯二的接班人。

誰都想著壓倒對方,取代鮑爾森,接掌高盛的大權,所以在高盛內部競爭很激烈。

席爾瓦·詹姆斯跟約翰·塞恩交好,所以算是他這一派,有計劃當然要跟他彙報。

電話很快就接通了。

“約翰,是我?”

“詹姆斯,你打電話過來不會是尋求安慰吧?”約翰·塞恩笑道。

“當然不會,我還沒那麼脆弱。

不過,我發現一個不錯的投資機會,想找你商議.”

“哦?說說看.”

“已經把資料發到你的郵箱了,伱先看看.”

“等我一下.”

約翰·塞恩結束通話電話後,過了十分鐘左右,又打了過來。

“詹姆斯,你想拉高安然的股價?”

“是。

這能讓我們大賺一筆.”

“詹姆斯,你知道的,摻雜太多私人感情的投資很難取得成功.”

約翰·塞恩道。

“約翰,我承認我有給良·徐一個深刻教訓的因素,畢竟沒有人能在耍了我們高盛後不付出代價。

但我想做多安然,並不全是因為這個。

2000年~2001年的加州大停電,讓安然賺大了,超過一千億美元的營收,創造了上百億美元的利潤。

上帝作證,他們賺的太多了。

雖然在國外的專案有一些虧損,但僅憑藉美國的收入,就能抹平虧損,只要我們抓住這一點,好好宣傳一下,很容易就能拉高股價.”

席爾瓦·詹姆斯激動道。

約翰塞恩聽在耳中,臉上露出一抹思索。

普通人或許不清楚,但他對加州大停電以及背後的內幕卻清楚的很。

2000年,還在網路股泡沫中的加州,突然陷入了電力緊缺的困境。

4月到8月,加州的批發電價飆升了八倍以上。

加州居民不僅要忍受天價電價,還被迫頻繁的拉閘停電,從舊金山灣區到南加州的聖地亞哥,上百萬居民前後經歷了三十多次拉閘限電。

企業和商店不得不自購發電機來維持生產。

2001年1月,加州州長戴維斯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動用政府儲備資金採購電力滿足居民需求。

當時加州總髮電裝機容量為45g而高峰期用電需求則是28g只要保持正常發電能力就足以滿足需求。

正因為如此,加州政府否決了電網公司pga;a;e,從外州以固定價格長期採購電力以對沖市場供應風險的申請。

問題在於,加州政府透過立法嚴格限制供電公司漲價,但聯邦和加州政府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先後放鬆了對能源和電力公司的管制,允許天然氣和電力供應在市場上自由交易。

能源巨頭安然就利用了這一空間,人為創造了電力短缺。

它先與發電廠合謀,故意在需求高峰期停產檢修,大幅抬高電力批發價格,迫使電網公司去現貨市場購買電力。

買的多,賣得少,價格自然就漲起來了。

從2000年第一季度到2001年第一季度,安然公司的“批發服務”(即電力拍賣業務)營收從120億美元急劇膨脹到484億美元。

一直持續到2001年6月份,也就是上個月,加州的電荒才算是結束。

所以,資本市場上很多人都相信安然賺大了,這也是它股價高啟的原因。

聽到電話裡沒有聲音,席爾瓦·詹姆斯心也提了起來,他知道約翰·塞恩在考慮他計劃的可行性,心思電轉,再次道。

“約翰,如果單純拉高不能讓我們賺更多錢的情況下。

我們可以先散佈安然的不利訊息,打壓他的股價,然後再逢低入場拉高。

以安然現在的地位和盈利,我們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不可能賠錢.”

約翰·塞恩道:“我要先調查一下安然的財務狀況,再決定做不做.”

“好,不過我們要儘快,距離加州大停電的時間越久,我們以它為噱頭拉高安然股價的事就越難.”

“嗯,我知道.”

結束通話電話後,席爾瓦·詹姆斯臉上露出笑容,彷彿看到了安然股價拉高,紅巖損失慘重,徐良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膝的樣子。

——

魔都浦東的一棟辦公室裡。

咚咚……。

敲門聲響起。

“進來.”

伴隨著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原本埋首在電腦後面的人抬起頭。

他有著淡金色的短髮,英俊的面龐,一副很明顯的白人長相。

房門被推開,穿著黑色西裝的女助手推門走了進來。

“boss,這是剛蒐集到的關於徐良旗下產業的訊息.”

胡潤接過來翻了翻後,臉上露出驚容。

“沒想到除了鴻蒙,首富先生旗下還有這麼一家盈利豐厚的公司.”

“我也沒想到.”

“十九歲?你確定他只有十九歲?”胡潤震驚道。

“是的,我非常確定。

我們走訪了鴻蒙的員工和新夢想的師生,瞭解到徐良已經被zhongyang美術學院錄取.”

“zhongyang美術學院?”

“這是華夏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

“這麼說,他美術非常棒了.”

“應該是,但也不排除金錢的原因.”

秘書道。

胡潤點了點頭,在西方,只要有錢,常青藤都隨便上。

繼續看著手裡的資料。

“真是難以置信,一個十八歲還在讀高二的學生,居然可以創立如此成功的企業,而且還是兩家.”

因為漢華和紅巖屬於投資企業,規模不算大,又很少出現在媒體上,所以除非是跟他們打過交道的人,否則根本不知道內幕。

胡潤現在才剛創業沒幾年,他在華夏還沒什麼太強大的關係網。

“boss,這樣的訊息才能增加我們調查報告的噱頭.”

“說的沒錯,張。

一個十九歲的華夏內地首富,相信全華夏的人都會為他瘋狂.”

胡潤興奮道。

“可惜我們還沒有自己的雜誌,否則肯定可以憑藉這個訊息賺更多錢.”

秘書的話,讓胡潤心裡也有些可惜起來。

現階段的他還沒有創立自己雜質的資本,更多還是跟《福布斯》合作,把自己計算出來的華夏富豪榜單交給他們發表,賺取起家的資本。

“今年再合作這一次,差不多也可以申請創刊號了.”

胡潤心道。

“對了,張,你找到我們這位新首富的聯絡方式了嗎?”

“boss,您覺得我會有嗎?”

胡潤聳了聳肩,他也覺得自己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

大人物的電話可不會隨便透露給外界。

秘書遞過來一張寫著電話號的紙張。

“這是鴻蒙和新夢想的聯絡電話,運氣好的話,也許他們會幫您轉達徐良。

不過,我不看好他會接受我們的採訪.”

胡潤嘆了口氣,“你們華夏人守財的習慣實在是太令人頭疼了.”

他過去釋出華夏百富榜後,上面的富豪沒有一個願意接受他的採訪,這兩年好了一些,也只有三分之一願意。

想要扭轉華夏富豪們‘財不露白’的習慣,實在是太難了。

“boss,你說的只是一方面。

事實上,徐良自從創業成功後,從來都拒絕媒體採訪,那怕是大名鼎鼎的央@視也一樣如此,這也是市面上關於他的訊息,為何會如此少的原因。

而我們的影響力還不及一份城市的晚報,所以我們這個電話很難有什麼結果.”

“謝謝你的提醒。

不過我還是要打電話嘗試一下。

嘗試一下還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如果不嘗試,也許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秘書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

胡潤做了個祈禱,“願真誠的主保佑我一定能可以採訪成功.”

秘書看在眼裡,暗自撇了撇嘴。

在華夏這一畝三分地上,應該拜玉皇大帝。

心裡吐槽了一句後,站在旁邊靜靜的看著自家老闆頭鐵的操作。

事實也如她所料,胡潤的電話打到前臺,前臺彙報給總裁辦公室。

辦公室的秘書轉而彙報給呂慧。

呂慧直接就把這個採訪邀約扔進了垃圾桶。

大老闆早就有過交代,推掉一切可以推掉的採訪和邀約。

現階段能讓呂慧考慮一下的,只能是央@視這樣的巨頭,以及《時代週刊》這樣具備全球影響力的頂尖雜誌,其它的全在可以推掉的範圍。

胡潤當然也一樣。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再見,海棠

是盈不是迎

這一抹花香

財子

行俠盜

雙鳥飛

因為懶所以全點了被動

脆皮玉米粒

沈總!您拋棄的奶寶月入百萬了!

一啊鴨

性格缺陷使我活的悲慘失敗

東方易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