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盛南星大二,盛建業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帶著自己攢下的啟動資金辦了一個服裝廠,這一年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國家放開了經濟,鼓勵私人投資和企業。

服裝廠從最初的找地皮、建廠、招收員工、定材料……一步一步進行下去,所幸國家此時正在大力發展經濟,對於私人辦廠、個體戶在一些政策上是一路綠燈,盛建業的前期基礎完美打下。

盛建業先是疏通關係,接了一單本市的貨物,數量不多,剛剛足夠廠子執行起來,之後他就買車票到附近的幾個省市拉單子,林曉寧負責坐鎮在家,盯著工廠的運營。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開展著,時間的指標不緊不慢地來到兩年後,盛建業的服裝生意越做越大,以原有的工廠為依託,設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開了幾家連鎖店,將生意做到了鵬市,不俗的設計,新鮮的款式,很快成為了時代潮流的一部分。

鵬市正在搞開發,大片農田成為成為建設用地,工廠和高樓拔地而起,因為在初期,入駐政策和價格都很好,盛建業也抓住機遇,在鵬市的工業園區買了一片地,雖然暫時不知道做些什麼,但他很清楚明珠不會蒙塵,這片地會找到自己的歸屬。

盛南星也是這一年畢業,她不打算接受分配的工作,而是繼續學習,她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繼續開展自己的實驗程序,託父母的福,她全款買下了京市的一座四合院,由於所在地址和麵積的原因,將近兩萬才拿到手,很多同學不理解她,畢竟工作了,也是會分房子的,何必花錢買房呢,而且這些錢差不多能建一個小型工廠了,買這個不如建廠,畢竟是蛋和能生蛋的雞,還要做選擇嗎?

研究生的生活與本科時並沒有太大的出入,依舊是研究,研究,研究生的知識她也提前開始學習了,沒辦法,超前學習似乎已經成為了刻在基因裡的本能,因此她每件事都做的遊刃有餘,毫無意外,她的能力和速度使她成為了導師的寵兒,在同門之間也很受歡迎,他們都是為了理想在這個實驗組努力的,比起勾心鬥角,組員之間互扯頭花、下絆子,還是共同進步才符合時代風氣,一個努力上進、熱心友愛的同學總比一個偷懶、坐享其成的人好吧。

在導師的帶領下,她和同門參加了不少學術會議,當然他們這些研究生在這些人均大佬的會議裡實在是不夠看,只是負責打雜,記錄的活兒,有一說一,會議的伙食不錯,還有甜點水果之類的,吃不完還能打包,他們每次去都和其他大佬的學生一起吃吃喝喝,連吃帶拿,有學術蝗蟲那味了。

專利法尚未實行,在系統空間裡所做的發明暫且都不能拿出來,所幸她實驗主要為的是知識的突破,這些不急著用。

服裝廠漸漸走上了正軌,各個車間、部門各司其職,盛建業逐步將自己的重心轉移到其他行業,作為製造業大類的一種,玩具業的市場前景並不輸於服裝業,他也開始了短暫的試水,在盛南星的幫助下,他決定做一款變形玩具,可以在車和飛機之間輪流轉換,十分吸睛。

估算了大概的成本盛建業先在工廠裡做了一百多個,分批放到幾家服裝店的角落裡,這樣賣衣服的同時,也可以賣玩具當然服裝店賣玩具總有些不倫不類,因此只不過是短暫地試一試,之後還是要重新找地方的。

變形玩具新穎時尚,價格也不貴,在京市的家庭完全有能力買,介於在京市買的情況不錯,即使地價較貴,盛建業還是決定第一家店開在京市,當然也不可能只賣變形玩具這一種,還有價格低一些的玩具船、玩具飛機、玩具火車,再加上各種顏色和款式,玩具種類就多了起來了。

盛建業到了京市,準備籌辦第一家玩具廠,服裝廠的生意由林曉寧照看,一切有序進行著,費不了多少精力,不會出錯。

1981年的冬天,改革春風早已吹向神州大地,一片欣欣向榮之勢,街邊不斷湧現的攤位為即將到來的新年點綴了豐富多彩的年味兒,漫步街頭,到處是行人洋溢著的笑臉。

這幾年盛建業的膽量得到了歷練,做生意的步伐也邁得大了些,甚至為了資金流轉,背上了銀行一筆不小的貸款,不過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只要工廠建成,投入使用,資金就能回流,而且還有商店在源源不斷地掙錢呢,

林曉寧負責在盛建業外出拉訂單的時候,照看自家的工廠,隨著一切都走上正軌,她也逐步走到幕後操縱,平常的業務自有專門的人來管,只有一些金額較大的訂單要她來做決定時,她才會下達最後的決策。

平常的事情不多,她也撿回了自己的老本行,繼續素描大業,為此不惜買了許多報紙,專門研究最近的時尚風氣,然後跟自己的設計相結合,不拘泥於單一的款式,襯衫、裙子、外套……衣服的種類何其繁多,林曉寧漸漸沉浸在設計的快樂感之中,各種各樣的設計圖從她手中流出,適合賣的款式圖就投入生產,不適合的就等待合適的時機。

家裡的生意越做越大,盛建業也想過要不要盛南星迴來幫忙,對此,盛南星是暫時不想的,她想先讀書到博士,然後看情況,畢竟自家的生意在北京也有啊,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發展。

至於盛家其他人,讀書的在讀書,不讀書的,承包制下來後,分田到戶,日子自然過得不差,每天都是力氣滿滿地上田,畢竟能出多少糧食全是靠自己啊,能不用心嗎。

不想上田的,想出來闖蕩的也有,有的自己出去幹,有的想來盛建業這兒找工作,對此盛建業說的是有能力就來,沒能力的也可以經過培訓,從事最基礎的工作,反正也能掙錢。

盛南星如願讀到了博士,然後選擇將自家的事業開到京市,盛建業和林曉寧則負責滬市和鵬市那片地的生意,現在遍地是黃金,工廠、個體戶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市場暫時還飽和不了,更何況他們家也不是就盯著一種行業深耕,再後來,她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她不會放棄自己的事業,而是選擇了家庭事業兩手抓。

他們的故事沒有走完,但可以預料到的是,他們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來尋找史前文明

我真名不叫吳浩

開局半聖,我收了女帝為徒

鐵打的巨帥

末世來臨一起囤貨

洛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