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純說:“家父也不明白,一再追問,如此數次,那女子才無可奈何的告訴他,她乃是諸葛丞相之女,已經婚配,夫君在綿竹戰死,她尚有身孕,雖然仰慕家父的為人,卻不能嫁給他。她將武侯兵書贈予家父,作為家父在亂軍中救下她,救下近萬蜀漢平民的謝禮,求家父讓她離開,回成都去尋找在戰亂中失散的幾個孩子。家父對她已經情根深種,如何捨得放手?說什麼也不肯。最後家父見她去意已決,萬般無奈之下只得放手讓她離開。”

李睿惋惜的長嘆:“唉,太可惜啦。”

北宮純說:“是挺可惜的。不過她離開前已生下一女,她一個女子,帶著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出遠門,實在不方便,便將孩子託付給家父,自己一個人回了成都。”

李睿問:“她後來就沒有回來過嗎?”

北宮純說:“回來過幾次,甚至在我家中長住過數年,但始終沒跟家父走到一塊,家父深感遺憾。好在那女孩在我家中長大,與我青梅竹馬,十七歲那年與我結成連李,也算稍稍彌補了家父的遺憾吧。”

李睿連連點頭:“自己啃不下來,讓下一代幫自己找回補,北宮老爺子真乃吾輩楷模!”

此時,諸葛慧已經將茶餅給燒得茶香四溢,正用一雙靈巧的纖手來回的搓。隨著她雙手搓動,茶葉變成粉末從指縫間沙沙落下,落入早已備好的碗中,很快就積起了一層。聽到李睿的發言,她忍不住抬頭望向李睿,臉上滿滿的都是驚詫,顯然讓他這番神論給驚著了。

北宮純一腳踹過來:“臭小子,怎麼說話的呢?”

李睿捱了一腳也不在乎,嬉皮笑臉的說:“話不中聽,但理是這個理嘛……對了,將軍,你還沒有說小姐明明是你的女兒,為什麼卻姓諸葛呢!”

諸葛慧低頭搓著茶餅,輕聲說:“這是祖母要求的。”

李睿愕然:“啥?”

北宮純說:“諸葛丞相那一脈子嗣本就不豐,在經歷了國破家亡的悲劇之後更幾乎絕嗣,所以岳母在我成親的時候提出要求:第一個孩子姓北宮,但第二個孩子得姓諸葛。我與家父都非常敬仰諸葛丞相,也不忍心看到英雄無後,便同意了。”

李睿只能歎服了。那北宮老爺子可真是個痴情種子,對諸葛氏痴心一片,一輩子愛兒不得,居然還能體諒她的苦衷,讓北宮家的孩子跟她孃家姓,真是難得,難得!

“老爺子真是痴情啊!”他說。

北宮純說:“我北宮家的男子向來如此!再說了,一個姓氏而已,無傷大雅,又不是說她姓了諸葛就不是我女兒了,改個姓就能了卻長輩一樁心願,何樂而不為?”

李睿佩服:“將軍真是豁達。”

確實是豁達。古人對自家血脈是非常看重的,別說讓自家孩子隨岳母姓了,哪怕是親兄弟之間過繼孩子,都是極其嚴肅的事情。在這個時代,過繼過去的孩子,那就是人家的了,不再屬於自己這一脈了,除非自己這一脈要絕後了,否則不會認回來。司馬師死後,司馬昭上位為什麼那麼尷尬?要知道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可是從他這裡過繼過去的哦,司馬攸也是他兒子哦,老子幫兒子看場子,天經地義的事情嘛,為什麼弄得那麼尷尬?

原因很簡單:司馬攸被過繼過去了,那他就是司馬師的兒子,不再屬於司馬昭這一脈了。對於司馬昭來說,司馬攸只是他的侄子,而他只是司馬攸的叔叔,就算司馬攸想認回他,他也不能認,也不會認。千年以來,講究的一直都是父死子繼,司馬師死了,他的權力理應由他的兒子司馬攸繼承,你一個叔叔去搶侄子的東西,這算個什麼事啊?

過繼過去之後還能迴歸本家的例子非常少,諸葛攀算一例。諸葛攀是諸葛喬的兒子,而諸葛喬是諸葛亮從兄長諸葛瑾那裡過繼過來的,沒辦法,遲遲沒有子嗣,只能這樣。後來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因為獨斷專權,激起東吳君臣的憤怒,滿門被誅,諸葛瑾這一支算是絕嗣了,他又過繼了回去,延續諸葛瑾一脈的血脈。

看到了吧,兄弟之間的子嗣過繼都這麼嚴肅,更不要提讓孩子跟老婆娘家姓了。在這個時代,這是非常過份的要求,但北宮純卻一口答應了下來,當真是夠豁達的。

北宮純說:“一個姓氏而已,算不得什麼。再說了,她姓了諸葛又不是不能姓北宮了,諸葛慧,北宮慧,喜歡怎麼叫就怎麼叫!”

李睿:“……”

大將軍,你可真是個機靈鬼!

這時,諸葛慧已經將那塊茶餅給搓成了粉末。她吹掉手上殘留的粉末,將碗裡的茶末倒進了沸騰的開水中,然後在李睿好奇的目光中往裡面加了一點砂糖……

接著加了兩小塊乳酪……

緊跟著加了幾把帶著炒熟穀物香味的粟米……

又加了一小碗的紅豆……

又加了十幾顆切碎的紅棗……

又加了一小撮薑絲……

隨著她投放的食材越來越多,李睿的表情也一變再變,最後歸於呆滯:“諸葛小姐,你在幹嘛呀?”

諸葛慧說:“我從涼州過來,帶來了數餅好茶,又在山間覓得一口清泉,水質絕佳,自然要煮一壺好茶,請李校尉和父親品嚐。”

北宮純驕傲地說:“慧兒煮茶的手藝在姑臧城中可稱一絕,不知道多少知名人物為之傾心,以能品嚐到她的手藝為榮呢?”

李睿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他。

你還挺驕傲的是吧?你驕傲個der啊!她這是煮茶嗎?這分明就是煮粥好吧!

還是用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玩意兒煮出來的粥,妥妥的黑暗料理!

看到諸葛慧又往裡面加了一把橘皮、枸杞,李睿簡直想死了……他已經能想象到這一堆亂七八糟的玩意兒煮出來的“茶”是什麼味道了。看著諸葛慧全神貫注,不斷往裡面加東西,他只想大叫:“大小姐,茶不是這樣煮的!你這是在糟蹋東西啊!”

但叫也沒用,這個時代就是這樣喝茶的。一直到唐代,中國人喝茶的習慣才從“煮茶”演變成了泡茶,不再往裡面加一大堆食材甚至豬肉羊肉,而是隻有茶葉和沸騰的開水。茶聖陸羽就不止一次鄙視過傳統的吃茶方式,認為這完全就是在浪費東西,煮出來的茶跟臭水溝裡的臭水沒啥區別!

看樣子,今天他不得不嚐嚐這種用一大堆食材煮出來的臭水的味道了。

一通燉煮之後,炊具中的食材已經變成了一坨散發著茶香的、黏糊糊的、難以言狀的東西。諸葛慧先是給北宮純盛了一碗,接著又給李睿盛了一碗,說:“聽說李校尉對茶道頗有見解,還請指點一二。”

李睿看著面前這坨熱氣騰騰的、不知道用了多少好食材整出來的東西,擠出一絲勉強能稱之為笑的笑容,說:“諸葛小姐手靈手巧,做出來的東西當然是非常美味的。”

諸葛慧一臉期待:“那你快嚐嚐!”

李睿只能含淚拿起碗子,開始喝茶……

呃,吃茶。

然後他就感受到了陸羽喝陰溝臭水時的痛苦。這一大坨東西,甜的酸的辛辣的苦的鹹的,通通湊到一塊,那滋味真的是太豐富了,一口下去,人生百態盡在其中!更可怕的是,這裡面還帶著點奶味……畢竟加乳酪了嘛!

今晚鐵定得拉肚子!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諸葛慧期待的問:“好吃嗎?”

李睿含著眼淚說:“好吃,太好吃了。”

諸葛慧嫣然一笑:“那你多吃點。現在兵荒馬亂的,想弄到一點上好的茶葉可不容易,以後你想吃都沒機會吃了呢!”

這是大實話。這年頭吃茶的方式實在是過於剽悍,甭管怎麼吹,這一大坨東西煮出來的味道都不會好到哪裡去,所以喜歡吃茶的人並不多。市場小,產量自然也高不到哪裡去,兩漢魏晉南北朝這漫長的八百餘年時間裡,中國人消費的茶葉基本上都是以野生茶為主,當然也有人種,但規模很小。野生茶樹品種雜亂,質量參差不齊,買茶跟開盲盒似的,想買到一點好茶葉,真的需要很好的運氣才行。一直到唐朝中期,茶聖陸羽改變了中國人那種拿煮茶當煮飯的壞習慣,真正將茶變成了一種修身養性的飲品而不再是一種食品,飲茶之風才真正的盛行起來,不光達官顯貴飲,平民百姓也飲,幾株茶樹而已,又不是種不了!有錢人喝上好的茶葉,窮人喝差一點的,最差的拿去賣給老外,老外讚不絕口的茶放在中國,只配給農夫漱口,氣死他們!

諸葛慧花了不少心思才買到這幾餅好茶,以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覓得這樣的好茶了,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呢。

然而,李睿一點也不珍惜,還暗戳戳的想:“這樣的機會我寧可送給別人!”

瞅見北宮純大口大口的吃,他眼珠子一轉,慢條斯理的吃著,好讓北宮純幫他儘可能多的消滅掉這一堆很可能會導致他拉肚子的黑暗料理。他問諸葛慧:“諸葛小姐,為什麼前幾天我在山上沒見過你?你是不是剛到洛陽啊?”

諸葛慧點了一下頭:“我從涼州出發,穿越關中,經武關進入南陽,再從南陽北上,經許昌來到洛陽,繞了一個大圈子,昨天才到首陽山。本想進洛陽城看看的,沒想到洛陽城已經被禁軍封鎖了,進不去,只好直接來首陽山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最強太子爺

都門帳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