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錢就這樣談妥了,李睿讓二十名烏桓騎兵脫下盔甲解下刀劍,留在這裡作人質,而齊永樂則讓大家收起武器讓開道路,讓這支大軍透過山口。

大軍透過山口之後,又往前走了十幾里路,齊永樂才派人追了上來,將那二十名充當人質的烏桓騎兵給送了過來,一起過來的還有一支車隊,車上全是一麻袋一麻袋的粟和麥。一袋兩斛,合計兩百袋,裝了整整幾十車。負責送糧過來的是一位清瘦的中年男子,他陪著笑臉對李睿說:“將軍,一共四百斛糧食,請你笑納!如果你還有別的要求,請提出來,我們儘量滿足。”

言下之意就是隻要你別來攻打我們,一切都好說。

我們也只是想活下去而已。

李睿開啟袋子來一袋袋的檢查,發現這些糧食還挺雜的,兩百袋糧食裡有六十多袋小麥,還有三十幾袋黑豆,剩下一百來袋才是粟。司馬範看著這些麥子、豆子,臉拉得老長,手按著劍柄就想發作,但李睿去快人一步,笑著對那中年男子說:“麥子和豆子不錯,我收下了,這些粟你們運回去吧。”

此言一出,不光中年男子意外,司馬範更是眼睛瞪得滾圓,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麥子和豆子很難吃的好不好,就算李睿要充好人,也應該收下那些粟,讓他們把麥豆運回去吧?居然主動收下難以下嚥的麥豆,讓人家把粟運回去,這不是開玩笑麼!

司馬範叫:“李睿,你是不是發燒燒壞了腦子?這麼點糧食加起來都不夠大軍吃幾頓的,你居然只收一半,這些糧食會咬人啊?只收一半就算了,還只收麥豆,不要粟,你……”

李睿一眼瞪了過去:“閉嘴!再多嘴別說我做的菜你別想吃到一口,連鍋子你都別想舔一下!”

司馬範漲紅了臉,氣得說不出話來。

中年男子也反應過來了,對李睿說:“將軍,這可使不得!你只要幾百斛糧食已經是很寬容了,現在又只收一半,這……我們放心不下啊!”

李睿說:“放心不下總比活活餓死強吧?你們本來就吃不飽肚子,我要是把這四百斛糧食全拿走,你們怕不是得餓死人了?這種缺德事我可不能幹。”又讓人擒來兩個藤筐,放到中年男子面前,說:“這兩百斛糧食我買下了,只是大軍出門在外,沒法隨軍帶著大量財皂,只能拿區區兩百斤粗鹽抵賬,還請不要嫌棄。”

中年男子用顫抖的手開啟覆在藤筐上面的油紙,果然,那是兩大筐鹽,看品相併不是很好,但也沒有故意往裡面摻沙子,乾乾淨淨的。他拿了一粒送進嘴裡,那純正的鹹味讓他有種流淚的衝動,連聲說:“兩百斛糧食不值這麼多,不值這麼多!”

李睿說:“我現在能拿出手的就這點鹽了,你們就收下吧……好好活下去,這天下,總不會永遠都這麼亂的,等到太平了,你們就可以回到襄城老家過回正常的生活了!”

中年男子胸膛起伏,激動得難以自抑,拱手深深一揖,說:“將軍真乃仁義之人,贈鹽之恩,我齊氏一族銘記於心,在這裡祝將軍步步高昇,諸事順遂!”

李睿擺擺手,說:“別扯這些有的沒的,趕緊回去吧,我還得繼續趕路,不能跟你們聊了。”

齊氏族人齊齊行禮:“恭送將軍!”

李睿向他們還了個禮,讓人帶上那兩百斛麥豆,跟上大軍,繼續向前行進。

齊氏族人站在路邊,目送他走出好遠了才激動地將那兩筐鹽搬上牛車,快馬加鞭的運回塢堡去。這可是鹽啊!山裡最缺的就是鹽了,缺油還能忍受,缺鹽可就痛苦了,那滋味可不比死強到哪裡去!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已經好久沒有吃過一粒鹽了,這兩大筐鹽在他們眼裡顯得無比珍貴,給座金山都不換!

齊永樂見他們運回來一半糧食和兩大筐鹽,不禁大為意外,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老人慨嘆:“那位李校尉真真是仁義之人啊,這樣的好人,真的太少了!”

中年男子說:“族長,這次反倒是我們佔了人家便宜了!”

可不是嘛,原本打算用四百斛糧食買個平安,結果人家只收下一半,還回贈了兩三百斤鹽!在這山區,鹽可是有價無市的,這兩三百斤鹽能換到的,絕對不止兩百斛麥豆,他們算是佔了大便宜了。

齊永樂說:“這份恩我們記下了,以後有機會再設法回報一二吧。”

齊永樂這邊很滿意,司馬範卻不滿意,他覺得自己虧大了。紮營的時候他衝著李睿就是一通抱怨:“你可真是夠大方的,四百斛糧食只收下兩百斛,還是難吃得要命的麥子和豆子!這也就算了,你還送了人家四斛鹽!你知道現在鹽是什麼價錢嗎,啊?四斛鹽,買四百斛粟都綽綽有餘了,你卻只用它換來兩百斛麥豆,你……”

李睿說:“我樂意!”

司馬範說:“你吃大虧了!”

李睿說:“吃虧我也樂意!這是少將軍準備給我讓我支用的物資,你少管!”

司馬範給氣得說不出話來。

這確實是北宮靜給李睿準備的物資。北宮靜說長途行軍體力消耗巨大,需要及時補充鹽份,不多帶點鹽可不行。而這一路走過去,想不跟沿途塢堡打交道的可能性基本為零,那些儼然文明荒漠中的綠洲的塢堡由於商道斷絕,同樣非常缺鹽,遇到塢堡武裝阻攔的時候可以用鹽收買他們,這往往比用刀子更有效。所以北宮靜給李睿準備了夠兩千人和馬吃一個月的鹽,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讓李睿拿來擺平沿途可能遇到的攔路虎的。

細心的北宮靜把一切都給考慮到了。

換句話說,這些鹽就是李睿的個人財產,他愛怎麼用就怎麼用,司馬範還真沒資格對他指手劃腳。

令司馬範沒想到的是,這種冤大頭式的大撒幣行為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進入山區逃避戰亂的老百姓不在少數,他們有錢的建塢堡,沒錢的建木寨,連木寨都沒能力建的就住山洞,大大小小的勢力離得老遠,但也不是老死不相往來。人終究是社會性動物,需要交流的,這些躲在山裡的可憐人也不例外,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會選定一個地方趕集,互通有無,一些關係比較好的寨子、塢堡,往來更是頻繁,甚至相互通婚。李睿跟齊氏一族交易的訊息很快便傳播開來了,方圓百里都知道山裡來了這麼一號大土豪,很有錢……呃,很有鹽,用一點點糧食就可以換到大把白花花的、不摻一點沙子的鹽!

這下子山裡就熱鬧了。

山裡真的很缺鹽,不少人甚至兩三年沒有吃過一口鹽了。現在有官兵進山送鹽,那還等什麼?他們立馬便行動起來,糧食比較充足的帶上糧食,糧食不多的帶上自己平時積累的獸皮、草藥,要是連這都沒有的,就採上一擔野菜,砍幾捆柴,跑到晉軍行軍路線上,等軍隊過來了便要求交易。一開始的時候晉軍還很緊張,生怕遇到襲擊,但很快大夥就淡定了,分出一撥比較精明的人跟這些山民討價還價,一路走一路採購,等到宿營的時候,採購到的野菜啊糧食啊啥的,吃都吃不完了。大夥覺得跟著李睿真是太爽了,這一路過去糧食越吃越多不說,天天能吃到新鮮的野菜也沒啥稀奇,甚至連柴都不用砍,只要他們停下來宿營,馬上就會有大批山民挑著柴過來跟他們交易,一點點鹽就能換到一擔乾柴!

甚至連挑水、餵馬這些活也給外包出去了,這些髒活累活有的是人搶著幹,只要請他們吃一頓熱飯,再給一點鹽作工錢就行了。

鄰近南陽地界的時候,一位塢堡塢主甚至邀請李睿到他的塢堡中作客。大夥都勸李睿別去,這些塢堡堡主可不是什麼好鳥,沒準早就暗中投靠了胡人,去他的塢堡中作客,搞不好會被刀斧手砍了。可李睿全然不當一回事,帶著十幾號人就去了,還借了人家的磨盤磨了很多面粉,做成美味的麵食,與塢堡中的民眾一起席地而坐,狼吞虎嚥,以至於當大軍拔營離開的時候,塢堡堡主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捨……這傢伙做的東西真的太好吃了!

靠著這手大撒幣的技能,外加燒得一手好菜,李睿硬是將危機四伏的山區行軍變成了旅遊踏青,全程沒有跟那些地頭蛇爆發過任何衝突,相反,倒有幾個塢堡、寨子請他去幫忙處理彼此之間的糾紛,看得司馬範目瞪口呆,就連賈攸也直呼見鬼了。畢竟這一片是出了名的窮山惡水,潑婦刁民,哪怕是和平年代,官兵入山都提心吊膽,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他們居然能如此輕鬆的穿越山區,這不是見了鬼是什麼?

不過,隨著南陽地界越來越近,這種好日子也到頭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三國:金瞳趙雲,龍佑季漢

厷子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