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封求援信,一封青州刺史龔景,一封北中郎將盧植。

內容都差不多,黃巾勢大,請求支援。

“達道,你怎麼看?”劉備找到張和。

後者還有些不敢置信,所以我是軍師?話說我能怎麼看?我又不是李元芳……

要說歷史上就沒有青州刺史求援這件事,甚至青州刺史都不是龔景。

盧植更不必說,差不多就這個把月就要被免職。

正常來說現在南下,撐死便是救下兵敗的董卓部,還要被他看不起。

運氣好在廣宗等待皇甫嵩過來,跟著他蹭一波戰功……

問題如今龔景是青州刺史,還派人來求援,事情就大有可為!

如今也進入六月,天氣越來越熱,正常來說不會有人在這時候開戰……

至少盧植,皇甫嵩和朱儁不會出兵,長社之戰也是在秋後,才開始火攻。

賊人那邊就不同,就現在這天氣,青州的賊人還在攻城略地,真就一點常識都沒有……

想想也是,賊人裡面就沒幾個會統兵的。

“可先去青州,解圍之後,入秋再前往廣宗支援。如今入夏,盧中郎也不可能在這時候與黃巾開戰,之所以求援,只是為秋季反攻做準備。或許也是聽說,這支義勇的首領是大哥。”張和回道。

盧植能把張角懟在廣宗那麼久,按說沒有求援的必要,就算求援也不是現在。

唯一解釋,就是聽說劉備拉起一支義軍,透過求援拉劉備一把。

如此反而不急,可以先去青州賺一波戰功,說不定還能再去長社蹭一蹭,最後才北上。

“有道理!”劉備聞言點頭。

他熟悉盧植的性格,如今這季節斷然不會用兵。

若入秋才用兵,那少說有一個月以上,足夠去青州走一圈。

少不得回營告訴關羽三人,聽說有仗可打,大家巴不得立刻出兵,自然沒有異議。

結果在第二天啟程沒多久,卻是在官道上遇到鄒靖部。

“玄德,你們這是去哪裡?”鄒靖看到劉備過來,放下戒備上前招呼。

“青州刺史……倒是鄒校尉,這是要去何處?”劉備說明緣由,少不得反問一句。

“好巧,青州刺史求援,刺史派我前去救援。若是玄德同往,那就再好不過。”鄒靖笑道。

劉備這支義勇很強,主要是幾個首領驍勇善戰,自己是看在眼裡的。

有他們幫忙,勝算肯定更大,至少傷亡能大幅度下降。

“同往!”劉備微笑回應,南下的軍糧補給有保證了。

要說有了別部司馬的編制,劉備的補給由幽州方面提供,不過能蹭鄒靖的,那自然不客氣。

多省一些軍糧下來,給士卒加加餐豈非更好?

大軍一路南下,到渤海郡,偶爾遇到一些零星的賊人。

都不需要劉備一出手,在外面遊弋的關羽就動手收拾了。

真正的太平教徒,都朝著洛陽方向進軍,渤海郡在鉅鹿以東,過來這邊豈非南轅北轍?

基本都是一些地方的宵小,趁天下大亂拉起一支隊伍,劫掠地方撈點好處而已。

也就是各郡縣被黃巾聲勢嚇壞,不敢出城作戰。

結果一群宵小頂著黃巾名頭,在各鄉里燒殺搶掠,偏偏沒什麼人出面制止他們。

“說起來……”鄒靖似乎想到什麼,“達道,你那首《汗青》,已經由使君呈上樂府,聽說陛下很滿意,每天都安排樂師吟唱。”

“陛下能滿意,是卑職的榮幸。”張和回道。少不得在心裡吐槽:版權費還沒給啊喂!

劉備如今哪怕是個臨時工,好歹也是朝廷的編制。

自己在他麾下擔任屯長,面對鄒靖的時候,也能以‘卑職’自稱。

鄒靖其實有些話沒說,當時劉焉獻上這首《汗青》,陛下的確非常高興。

不過劉焉卻只說這是民間採風而來,沒說是張和所做。

主要是這樣一首歌,說是十幾歲的年輕人所作,也不真實。

劉宏很高興,又因為劉焉鎮守幽州有功,少不得一番賞賜。

劉焉過意不去,這才提拔劉備為別部司馬。

既是看在張和這首歌,更是看在劉備也是漢室宗親的份上。

“達道,可還有類似的歌曲?”鄒靖順便問了句,不如說這才是主要目的。

“那首歌乃聽聞十三將士歸玉門之事,妙手偶得,曲是家中婢女所譜。卑職這段時間忙於軍務,也沒怎麼回過家裡……”張和搖了搖頭。

旁邊的張飛聞言卻是恍然,之前就知道,自家小弟那家奴乃倡家出身,會作曲很正常。

只是張和能作詞,這也同樣難得。

可惜阿父以前沒有培養好,否則張和一定是個出色的文官。

帶著各種想法,大軍抵達青州,甚至不用渡河,畢竟青州最北部的平原國就在河北。

也正因為在河北,平原國如今反而是青州治安最好的。

聽聞幽州大軍南下救援,平原相親自出來迎接,至於平原王劉顧為了避嫌,反而沒有出來。

說是要招待劉備等人,可鄒靖出面說急著南下救援,就婉拒平原相的邀請。

從頭到尾對方都沒有問過劉備,大概以為他是鄒靖的部將,最多是看過幾眼。

劉備長得比較神異,周圍幾個義弟長得也彪悍,難免讓人很難忽視。

最後見鄒靖執意要走,就撥出一部分錢糧裝備過來,主要是注意到劉備部有不少裝備不齊。

鄒靖見狀也不客氣,笑納之後,把裝備都調撥給劉備。

“哈哈,這下我們也有甲冑了!”更換好甲冑的張飛,自然是大笑起來。

以前穿的是自家找人縫製的皮甲,如今卻是品相不錯的鱗甲,防禦力明顯上升。

最高興的還是太史慈,他麾下的弓弩手擴充到二百人,已經初具規模。

全軍列裝完畢,原本亂七八糟的武器被收集起來。

一則可以用於替換,二則等張和什麼時候有空,可以回爐重鑄。

在城池裡面找個鐵鋪借用一下爐子,也不是什麼難事。

就張和那速度,這點兵刃一天就能全部回爐,重新造一批武器不太可能,先鍛造成鐵錠備用也挺好,至少可以拿來修理武器。

就普通的武器,一場戰爭下來,捲刃缺刃甚至斷裂的不知何幾,隨軍沒幾個工匠真是不行。

“玄德這軍隊,看著更有精神了!”鄒靖大笑。

劉備的軍隊越強,那麼他的傷亡越少,賺到的功勳越多,怎麼都是他賺。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蹭大佬這種事情,蹭過一次就很難回去了。

“這也多謝校尉幫忙。”劉備主動道謝。

就他那支軍隊,維持日常用度都要精打細算,更別說增添一些裝備什麼的。

要說繳獲裡面,也有不少貴重奢侈品。

奈何如今戰亂,這些東西不值錢,只能拜託張氏一點點去銷售,這週期可就很漫長了。

如今這一批裝備下來,劉備心中更是大定,這次南下穩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王朝那些事兒

邊塞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