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皇室家宴

劉備很忙,民生經濟,前線軍務……就算有尚書檯的幫助,每天的事務依然非常繁重。

尤其是地盤越大,這事務自然也就越多。

好在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劉備也在一點點的適應這種變化。

劉備很信任自己的文武,可地方官和皇帝是兩個概念,再信任,重要的事情也要過目。

哪怕是裝裝樣子,不懂裝懂也好,總能讓下面的人明白,他在關注這一切。

這一手還是張和教劉備的,屬於最基本的御下之道。

再次見到劉備,人在批閱文書。

實際大部分文書他都不是很懂,隨便寫個‘已閱’就算了,主打‘我信任你們的判斷和決定’。

“來了?怎麼想到來一趟長安?”劉備見張和過來,放下手中的文書。

之前戰場上沒注意,當了幾年皇帝的劉備,那股帝王威儀是越來越濃厚。

說穿了,就是上位者的那種不怒自威,核心就是自信。

“在益州繳獲不少財帛,給押運過來.”

張和回道。

此刻已經有宮女拿了茶水糕點過來,張和隨便就拿起來享用。

“正好,現在什麼地方都要用錢.”

劉備頷首。

“還是專款專用吧!”張和回道,“長安的外城牆,也應該修起來了。

話說大哥,真就要定都長安這邊,不回洛陽了?”

如今兗州和豫州已經基本打下來,那麼就不需要擔心敵人會突然攻入洛陽。

再說只要虎牢關和武關還在,那麼對方就沒辦法兵臨城下。

“不了,長安這邊更有感情.”

劉備搖頭,“再說這是前漢都城,如今不過是還於舊都而已.”

還有個不太想說的原因,就是洛陽雖然重建,可要完全恢復到原本的樣子,經費完全不夠。

太多基礎設施沒有完善,偏偏長安卻在變得越來越繁華。

就說現在,都已經在規劃擴建,遲早會比洛陽更加繁榮。

到時候再遷都回去,且不說浪費人力物力,剛富裕起來又跑回去艱苦樸素,這不有病啊?

劉備也是人,洛陽求學那陣,他卻不是很喜歡讀書,更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如今難得享受到了,自然就得享受下去,這樣才叫當了皇帝。

艱苦樸素?不存在的!

就說劉備身上的龍袍,都比正常的龍袍要奢華一些,用料也更考究。

上行下效,長安官府的官員,甚至是豪族,可能奢靡之風要起來了。

“大哥,商稅改革的事情,考慮得怎麼樣?”張和詢問。

“已經在做了,尤其是奢侈品稅這點.”

劉備隨口回道。

很早以前張和說過,大漢的商稅不太合理,尤其這鹽鐵也的確應該收歸國有。

《鹽鐵論》更像是一個縮影,更早是管子的《管子·海王》就提到官山海的概念。

也就是官府來管理山裡和河澤裡面的產出,進行專營。

在物資匱乏的春秋戰國時代,這政策的確能給王國帶來不少的財富。

可如今天下一統,物產豐富,一些不太重要的物資也管控專營,顯然不太現實。

於是桑弘羊就提出《鹽鐵論》,只針對戰略意義的物資進行專營。

奈何收到世家豪族的干涉,這個制度在東漢是完全廢除狀態。

劉備要重新進行管控,需要一些時間和準備。

尤其不僅是鹽鐵,煤炭他也打算列入管控範圍。

除了專營之外,消費稅和奢侈品稅什麼的稅務也要完善起來。

一方面是鼓勵商人多經營稀缺的物資,一方面的壓制那些奢侈品的泛濫。

畢竟奢侈品除了用於享受之外,本質上於國無用。

劉備喜歡享受沒錯,但他不希望奢靡之風起來。

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這個他還是拎得清的。

“也是,這種事情也不需要愚弟專門提醒.”

張和有些恍然,自己有些太著急了。

主要有些拎不清自己的身份,身為帝國的臣子,好好管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就好。

那麼大的朝廷,袞袞諸公總不能都是擺設。

“達道也是為國為民,一番心意,為兄感激還來不及.”

劉備笑道。

尤其是最近幾年,很多人說話已經開始留三分,繼續下去,大概得半真半假。

以前沒起家的時候大家都是好兄弟,無話不說,可真當了皇帝一段時間,發現大家都虛偽起來。

嚴格來說不是虛偽,而是高處不勝寒,很多人都在盯著他們的位置。

很多人不得不變得慎重,不會說官腔的,也要逐漸變得學會官腔,不再輕易承諾,輕易說真話。

那麼多人裡面,只剩下田豐無所謂,該說什麼說什麼。

人家膝下無子,就兩個女兒,也不招上門女婿。

幾個子侄,在地方任職,資源倒也沒少他們。

人家就傳承到這一代,女婿都不打算怎麼照料,自然百無禁忌。

也只有田豐出面勸諫,甚至是頂撞自己,劉備才意識到,還有人願意跟自己說真話。

問題是人太少,也不能獨寵田豐,張和願意說真話,就算是廢話,劉備還是很高興的。

眼看天色不早,劉備設宴招待張和。

張和也不客氣,就留在皇宮,吃了一段家宴。

期間皇后張氏帶著兒女過來拜見,張和自然也看到自己未來的兒媳婦。

姿色也就中等,但女大十八變,不到十八歲很難說怎麼樣。

實在不行,自己給準備一些養顏的藥丸,好歹不讓張珩那麼吃虧。

主要還是擔心,張珩嫌棄劉氏長得一般,從而冷落對方。

也看到劉封和劉禪,當然還有劉理。

理論上劉理之前還有個劉永,卻因為先天疾病,出生不到三個月就夭折了。

劉備覺得,這大概是上天對自己的警告,這封禪無所謂,理也可以,永自是不能指望。

出於對天的敬畏,於是劉備的孩子裡面,就不會再有劉永。

當時張和出征在外,劉備當然不可能為了一個兒子,就讓張和過來長安治療。

更沒想到保守治療才三個月,孩子就夭折了。

劉封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沒有太出色也沒有太差,是個守成之君。

要說張和對他不是很滿意,畢竟大漢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怎麼能二代就守成下去?

奈何劉禪和劉理年紀還小,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實際就算看出什麼,張和也懶得管劉備的家事。

誰當皇帝無所謂,反正張珩會輔佐,張飛那一脈也會輔佐。

若這邊出問題,自己在域外的後代,可能會率軍殺回來,自己當皇帝。

不如說,自己在域外稱王,建立勢力,無形中就給大漢一個壓力,逼迫他們繼續進取。

否則一點外部壓力都沒有的話,這個國家怕是又要開始內耗。

“達道,難得過來,不若在長安盤桓幾天?”劉備提議。

“還是別了,回去晚了,家裡的母老虎們要吃人的.”

張和搖頭。

“哈哈,當今天下,要論用情至深者,非達道也.”

劉備笑道。

之前有人說劉理之前有個劉永,倒不是忽略,而是故意。

意思就是告訴劉備,你要‘永’理那是不可能了。

鋪墊到現在才說,不知道誰還記得這個。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我的未婚妻是位將軍

三維作家

在路上 1946

太平紳士希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