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張松的成長

張松是一肚子怨念,畢竟在尚書檯幹得好好的,結果被外調到地方。

雖說在河北都督麾下擔任從事,也算是不錯的履歷。

可地方官和京官,到底是不同的概念。

就說河北已經無戰事,鮮卑都開始出現內亂,太平盛世很難有什麼政績,基本都是熬履歷。

“而且事情會很多,子喬要多多擔待!”張和笑道道。

“欸?”張松有些疑惑,能有什麼事情那麼多?

“欸?”張和看向張松,“子喬難道不知道,雲中、五原和朔方剛剛回來,所以一大堆的事情需要處理。

另外集寧縣建立,後續可能還要新建一到兩個城寨什麼的……”

畢竟集寧縣是前線城市,而且是鮮卑南下的大前方。

沒有長城作為掩護,那就只能在前線再設定兩個城寨,安排士卒進行軍屯和駐紮,敵軍南下立刻進行彙報。

除此之外,既然集寧縣已經作為前線,那麼長城以北,集寧以南的地方就是安全區域。

這意味著可以陸續開發出來,同時遷徙百姓過去居住。

強陰縣那邊是最高興的,畢竟自己終於不是長城外唯一的城市。

有集寧縣擋在前面,裡面的百姓安全感也能提升許多。

鹽湖也回覆開採,很大程度滿足幷州北部百姓的用度。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還僅僅是幷州方面的事情。

冀州和幽州的政務,雖然暫時不給張和干預,可彙報卻是要的。

兩州都在進行戰後重建,大量的財帛用度和政策,這些都要匯總過來。

荀攸都已經有些撐不住,張既更不必說,得換個更擅長處理繁瑣事務的人才。

這不正好劉備要給劉封找老師,張和立刻趁機把荀攸推薦過去,把張松要過來。

不如說,就算沒有這事,張和也要找機會,把張松要過來。

張松此刻還以為,張和這是危言聳聽。

實際到了晉陽,看著巨量的文書之後,才明白張和所言,怕還稍微有些保守了。

“那麼,這些就交給子喬了.”

荀攸把最後的文書送過來,告辭離開。

過去洛陽給劉封當老師,雖然不是太傅,那也是很大的榮幸。

難得的是,這邊的政務總算能甩掉了。

幷州這邊的本來就不少,結果還來了冀州和幽州的。

兩州刺史顯然也意識到這點,於是就用文海攻勢,用大量的文書,來隱瞞一些東西。

隱約能感覺到,可具體如何,面對這龐大的文字量,荀攸和張既也無可奈何。

“順帶一提,傅幹也過來幫忙!”張和說道。

當初的少年團,如今陸續已經學成出來。

盧毓還年輕姑且不說,傅幹已經可以處理一些基本的政務,這次過來作為掾吏,適應一段時間就去參加科舉。

實際就他的身份,內部提拔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算什麼時代,特招都是有一定名額的,以傅乾的身份,特招也沒人敢說什麼閒話。

不過他本身希望,能夠過去考個科舉,畢竟這是證明自己才學的機會。

主要還是年輕氣盛,不想別人說自己是靠關係上去的。

少年不知關係好,老大找關係到處跑……

父母一輩的人脈不運營,到人家退休了就不頂事了。

別看二代們學習未必是好,但人脈經營卻在以本人之上。

不如說只要他們把控這些人脈,那麼就算他們什麼都不懂,也能獲得很滋潤。

人脈這玩意,在華夏文明輻射的區域裡面,可是比黃金還值錢的東西。

張和也不說什麼,只希望他從政這幾年,接受社會毒打一番之後,能變得成熟起來。

畢竟在這裡工作,可沒時間回去讀書學習的啊!

結果和自己預料的不同,僅僅是荀攸換成張松,工作量不變,效率卻提升三倍以上。

畢竟這貨是真的過目不忘,不是開玩笑的。

狠狠的在文書上掃過去,提出那些不重要的官腔,檢索裡面的關鍵字和數字,然後立刻進行下一份文書的閱讀。

冀州和幽州的文書,幾乎都交給他來解決,結果肉眼可見的減少。

“問題很嚴重!”張鬆起身,“今年是半年的時間,不少世家豪族的擴張速度有些快!”

兩州被張和狠狠屠戮一番,不少豪族被殺,自然而然的,就空出不少資源和土地出來。

世家豪族已經有一定的累積,所以擴張速度快不奇怪。

可張松的意思是,他們的擴充很不自然,同時財政收入,官田數量方面也存在問題。

最終確定,有兩到三個郡,有地方豪族腐化官府,低價侵佔官產的嫌疑。

也不能說低價,只能說是比市場價低了很多的價格購入。

當然在這之外,可能賄賂方面也要支付一些,最終價格,可能比這些官產原本的價格還要高。

問題這些是官產,原本不對外出售,或者段時間內沒有對外出售的打算。

對方卻用這種方法,堂而皇之的佔據下來。

一些產業,就算花了兩倍的價值,甚至十倍的價值買下來,只要它盈利,那麼在很長一段時間,十年二十年的,能遠遠不斷產生利潤。

這意味著,成本終究會被抵消,剩下的就是盈餘。

地方豪族看中的,就是這種細水長流,畢竟家族的發展,是以百年千年為單位的。

我開政務中等難度遊戲化,大概也就是這個水平吧?張和不免想到。

自己是開掛,張松卻是真的厲害。

只是大家見識過張和的厲害,所以對張松的表現,倒有些見怪不怪。

這讓存心炫耀的張松,好沒有成就感。

直至他看到,張和也用差不多的時間,把公文處理得井井有條,才意識到一切的源頭。

少不得把處理好的文書拿過來看了看,只是掃一眼,基本知道上面說什麼。

這可是幷州的政務,張和自然是要認真批閱,甚至給出一些建議。

看了幾份文書之後,張松不得不佩服,要說處理文書的速度,張和與自己不在伯仲之間。

可要從處理政務的效率,以及手段的高明程度上,自己不如張和。

和張和比起來,張松覺得自己最多隻是個文書歸納整理機器,算不上一個政客。

這也讓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過目不忘是天賦,可處理政務,需要的是經驗和見識。

於是張松坐回去,態度變得端正許多。

處理完自己這邊的政務,就開始幫忙處理張和這邊的。

有空的時候,就去看看書,看看河北三州的檔案資料,來豐富自己的見聞。

到了第五天,傅幹也能開始幫忙整理文書,政務處理也就變得輕鬆許多。

有問題的三個郡,已經派人去調查,張和專門派的滿寵。

為了保證他的安全,又專門派了五十個夜不收隨隊,主要不能讓楊浪太閒。

這傢伙一閒下來,扣除基礎的訓練之外,基本都會妻妾膩歪在一起。

總覺得給他足夠的時間,能創造出一個民族出來。

不說超過成吉思汗,超過中山靖王不成問題。

順便的,為那邊的官吏……幸災樂禍三秒鐘,只能說活該吧!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

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