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荊州收復

“孫策居然還是被刺?”張和是真沒想到,孫策居然依然死於非命,還提前了五年。

這還真不得不吐槽,身為皇帝,居然出去打獵還不多帶點兵馬護衛。

皇帝和諸侯的概念是不同的,相當於已經渡過最初的艱苦奮鬥歲月。

原本大家為了公司的生死存亡,可能還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

可既然已經創業成功,那麼自然就要開始計較利益得失。

連宗親都有可能算計自己,更別說外臣。

若非那麼殘酷,那麼還需要衛尉這個職位幹什麼?

就算有衛尉和光祿勳,也只是能抵擋明面上的刺客,暗地裡面的各種算計,投毒也是防不勝防。

所以需要試毒的宦官,更有嚴酷的進食規矩,連臨幸佳麗的姿勢,時間都要規定得清清楚楚。

這樣一套下來,換了誰都不自在。

可想要自在,那孫策的下場就是結果。

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個人勇力毋庸置疑,依然得死在刺客的暗害下。

呂布更不用說,都得被自己的親信綁了送出去。

所以張和並不同情孫策,至少不同情這時空的孫策,甚至會調侃:活該!

“孫輔是不是傻?直接投靠大漢朝廷不就好了,為什麼非要把曹操引過來?”張和很疑惑。

劉表已經是風中殘燭,不如說可能秋季這段時間,張飛再努力努力,就徹底沒了。

到時候佔據天下四分之三的劉備,和佔據天下四分之一的曹操,選哪個還用問嗎?

總不能歷史上孫輔有引曹操南下的想法,所以這次也是選擇了曹操?

實際不是!

孫輔的想法很簡單,曹操那邊自立遲早的,自然不會清算孫家。

可劉備是根正苗紅的漢室皇帝,少不得要清算自立的孫氏。

可能是孫輔腦子也的確不太好,畢竟歷史上引曹操南下還敗露了,最後自己被軟禁起來。

密謀這種事情,但凡能夠敗露,那隻能說明要麼謀劃者不得人心,要麼就是太蠢了。

在張和看來,孫輔的情況大概是後者。

看看現在孫翊等人,雖然算是庶民,且基本是軟禁狀態,可至少豐衣足食。

作為自立,也就是反賊的直系親屬,有這樣的待遇,劉備已經算是夠仁慈的了。

不如說,劉備什麼時候不仁慈?

這點天下人都知道,就你孫輔不知道?!

最不爽的是,荀攸不在沒人搭腔,自己在這裡自言自語的感覺和神經病一樣……

張和搖了搖頭,投入到工作之中。

倒是正在工作的張既偷偷一笑,對,他就是故意的。

至於王累,諸葛瑾和張松,那是真不知道,自己的職責範圍還包括搭腔。

問題是上司自言自語那麼久,身為下屬不搭腔,那豈非讓人很尷尬?

政治智慧,什麼叫做政治智慧,這幫傢伙還要繼續磨練啊!

張和看向幾人,最後邪魅一笑,開始加速模式。

“苦也……”張既沒想到,張和居然那麼小心眼,這就報復了過來。

身為上司,加速辦公的話,他們這些下屬好意思摸魚?

可他們的辦事效率,又比不上張和,那自然就要受罪……張松除外,他勉強能跟得上。

“今天都督怎麼了?”午間休息的時候,諸葛瑾揉了揉發酸是肩膀,看向旁邊的張既。

畢竟這是張和身邊的老人,他不知道那也沒有誰知道了。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張既也沒隱瞞,把張和曾經說過的話複述出來。

雖然沒有明說,大家都是人精,自然是知道自己什麼地方沒有做好。

剩下的,就只能靠他們自己去領悟。

畢竟他們也不是張既的親戚,沒必要說得那麼通透。

這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時間開始入冬,張和這個河北都督,只需要處理好年末事宜即可。

對於張飛、太史慈和關羽來說,這最後的十幾天時間,就是最後的攻堅時期。

得到南四郡的張飛,開始率軍北上,在跟著孫翊歸順過來的周瑜和甘寧幫助下,順利擊敗荊州水軍,順利進入南郡。

周瑜也仗義,帶著甘寧投靠過來,直接帶走江東的水軍,這算是他們兩個的投名狀。

以前甘寧也佩服劉備,只是在劉表那邊受傷過,擔心劉備不用他。

再加上劉備的勢力範圍,也沒什麼水軍的要求,所以就過去投奔孫策。

畢竟孫策的性格對他胃口,還有就是孫策善用人,不問出身經歷,只看實際才華。

在孫策麾下,他也的確得到重用,這讓他很感激。

可那個孫策,為什麼死那麼早?

就在他迷茫,不知道接下來何去何從的時候,周瑜找到他,帶著他投奔張飛。

沒什麼背叛,畢竟孫策的遺囑,就是讓孫權帶著家人投奔劉備。

這也是孫翊和孫匡,帶著一家老小過去投奔的原因。

周瑜也知道遺囑,所以他很不滿孫權繼續稱帝,甚至孫輔這傻子引曹操南下的事情,他都假裝不知道。

不割據豫章或者丹陽,然後把這裡作為禮物送給張飛,則是想著以後再打回來,這又是一份戰功,能幫助自己快點上位。

周瑜到底是周氏子弟,豪族出身,自然知道什麼利益最大化。

就大漢朝廷這疆域,獻上一兩個必得的州郡,沒有率軍打下一兩個州郡更有價值。

結果到了張飛麾下,與魯肅一見如故,兩人成了好友。

得魯肅推薦,張飛自然也更看重周瑜。

於是周瑜和甘寧,自然就得到表現的機會,在南郡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自然的,也立下不少的戰功。

大軍長驅直入,轉眼就抵達襄陽城下。

在大半夜的,蒯越開啟城門,迎接大軍進城。

徐晃一馬當先,迅速控制襄陽‘皇宮’。

周瑜卻另闢蹊徑,包圍了蔡家。

“蒯祺,為何背叛?”蔡瑁被五花大綁送到張飛面前,怒斥蒯祺。

“識時務者為俊傑.”

蒯祺回道。

蒯氏和蔡氏是擁立劉表的兩大家族,自然如今被清算,兩家直系被夷三族。

蒯良和蒯越的直系親屬也被誅殺,蒯祺因為開城有功,進入考核階段,大概能獲得加分。

蒯氏因為蒯祺,基本還能重新發展起來。

蔡氏一蹶不振,已經無法避免。

落井下石的人不會少,蔡氏的旁系族人,最後要麼泯然眾人,要麼跑去曹操那邊苟延殘喘。

“景升公,不管是否被迫,您到底已經稱帝。

所以怎麼安排,得大哥那邊來決定.”

劉表一家被帶出來,不過張飛沒有為難他們。

沒有王威他們的幫助,這一路南下不會那麼輕鬆,至少南四郡不會那麼容易打下來。

“無妨,聽說季玉都只是流放關外,老朽也差不多吧!”劉表無所謂,到底是稱帝,能活著就不錯了。

都是老劉家的,只要不開除族譜,誰敢欺負他們?

兩三代以後,繼續回去考科舉,又能重新崛起。

反正,劉琦和劉琮也不是那塊料。

更別說劉磐和劉虎在軍中任職,大不了他們作為嫡系。

或許本書的孫輔不傻,他就是故意引曹操南下。

畢竟孫翊等人去投奔劉備,他投奔曹操,這樣不管最後大勢如何,孫家到底能倖存下來。

至於的描寫,其實是主角認為的結果。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

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