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拓跋部

牽招過去的時候,顯然已經太晚了,人家已經開始向北繼續撤退。

而牽招麾下都是重騎兵,不適合長途奔襲,只能罵咧咧的回來。

倒是那些攻城器械什麼的,因為因為太笨重的關係,對方沒有帶走,甚至來不及毀掉。

不過就那點工藝,張和是根本看不上。

索性都拆掉,當做今晚燒飯的燃料。

“俘虜的步卒怎麼樣了?”張和詢問。

他把俘虜交給龐德處理,要求只有一個,漢奸全滅。

這幫傢伙後面沒有督戰隊,可以認為他們已經融入鮮卑。

就是被動融入,還是主動融入要區分清楚一些。

這次南下的部曲,基本就是從這裡抽調。

鮮卑不缺錢,他們收的稅賦基本都是糧食,鐵器和鹽。

“這裡敵軍有營地?”張和指了指北面。

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實在是行政成本太高的關係。

如此大軍一路向北,還有不到二十里左右,抵達後世的烏蘭察布。

這裡的人口至少超過六七萬,不算老弱婦孺,成丁超過兩萬,可組建上萬的騎兵。

頓了頓,繼續說道:“主動投靠鮮卑的人不少,有些是很早就俘虜到草原的百姓,在那邊生育下來的二代。

他們已經沒什麼漢民的概念,把鮮卑當成自己的主人,這部分就沒有留下來.”

其他的先送回雁門,接受那麼幾年的勞役,看前線戰況,還有他們的表現再結束。

畢竟已經成年,三觀已經形成,一天不做奴才已經不習慣了。

問題自己到底能拖到可汗到來那陣嗎?

他們都是被擄掠過去的百姓,男女老幼都有。

本來有兩萬多的,可之前突然敗亡數千,自己的一個侄子都陣亡了。

尤其還有大量衣衫襤褸的百姓,他們被推到最前面,拿著木棒什麼的,瑟瑟發抖。

不過現階段而言,大概不會再有什麼石家莊趙雲,包頭呂布這樣的稱撥出現了。

拓跋詰汾有些擔心,為了留後,他是自己最看好的兒子,拓跋力微派了出去。

以奴兵作為軍官,他們這些被脅迫的百姓作為主力,這就是鮮卑炮灰步卒的主要構成。

由於不用接受勞役,而且還有機會和家人見面,一大堆人踴躍報名,最後選擇的是對雲中和五原的確熟悉,而且至少知道兩條以上小路的當地人。

不過張和以後若打下來,會用集寧這個名字。

“與其說是營地,不如說是城市。

經過十幾年的運營,那邊已經算是比較固定的聚落。

畢竟這邊適合耕種,這十幾年已經陸續開出不少土地.”

帶路黨回道。

“嗯,這個你幹得不錯.”

張和點頭,這部分人連勞動教育的必要都沒有。

張和點了點頭,帶路黨沒有說謊。

同時也防著自己這一萬多擋不住,身後的家眷也會遭殃。

當初南匈奴派出協從軍,當時的情況又不打不行,自己就派人喊了話。

這個畫面,不得不說,還真特麼的熟悉。

這邊還不是草原土壤環境,還能進行耕種,再加上靠近山與河流,還有山貨和水產作為補充。

不需要多,十來個就好,畢竟多了也是不安定因素。

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對方趁機把雲中三郡拿回去,那部族可就要損失大量的糧鐵鹽了。

自願當奴才的,張和一個都沒留。

這種人改造的成本太大,給人當間諜的成本太低,留下來就是個隱患。

可對方不信,繼續派人推進,最後自己是真的說到做到。

鮮卑不懂金融,尤其現在也沒有邊市,錢沒用,唯有實實在在的物資更有用。

大量的資料都是用‘西安’這個名字,若改回‘長安’,那麼數百年的所有資料都要重新修訂。

這裡足足有好幾萬人,哪怕實際戰兵只有萬餘。

大軍緩緩靠近,不過等待他們的,是已經集結完畢的上萬大軍。

“藉助那些俘虜舉發,已經殺掉數百人。

屬下稍微謹慎了一點,沒有擴大範圍.”

龐德謹慎的說道。

也有些人並不是被脅迫,而是真就投靠鮮卑,打算出人頭地的。

“過去叫一聲!”張和吩咐,“膽敢把漢人放在前面的,他們死一個,我就殺鮮卑一百個!當初南匈奴已經享受過這待遇,勿謂言之不預!”

不過真要害怕的話,自己又怎麼會把人都給派出來?

這幫傢伙雖然有戴罪立功的想法,可人心叵測,誰知道他們實際是怎麼想的。

為了過好生活,不得已投奔鮮卑的還能從輕發落,可投靠過去反過來欺負漢人的另外說。

否則對方打下這裡,那草原南下的路可就被對方切斷。

就算自己陣亡,可汗那邊也會看在自己為他盡忠的份上,好好照顧力微吧?

“拓跋部的,族長是拓跋詰汾!”帶路黨回道。

就算不會,也會配備一個會漢話的翻譯。

後來保留,未必是特別對待,以長安為例。

明朝改名為西安,那就是老朱的鍋,這名字從明朝到現代,好幾百年的時間。

和南匈奴沒什麼瓜葛,不過為首的貴族也不是傻子,對方專門點出這件事,那大概就不僅僅是威脅,對方是真的能做出這種事情來。

也因為鮮卑不管經濟的關係,雲中,五原和朔方的百姓,幾乎回到以物易物的時代。

“鎮守這裡的是誰?”張和追問。

要用他們,還要防著他們,不過初步測試,發現還不錯。

同時作為前線據點,這裡也有很大的戰略意義,步度根投入不少的精力去建設。

在他看來,這支步卒就算殺光也沒什麼,可張和仁善,他就稍微注意一些。

拓跋詰汾雖然聽了下面的人彙報,對漢軍的戰力有了認識,不過還是覺得,之前敗亡自己拿侄兒沒本事。

記得沒錯的話,拓跋力微今年也差不多二十二歲。

按照原本的歷史,會在公元220年繼任首領,如今的首領的確是拓跋詰汾沒錯。

平時也會經強陰縣,走山路進入雲中郡,每年定期從哪裡獲取稅賦。

喊話的人用的是漢話來喊,要說張和這邊會說鮮卑話的,大概也沒幾個。

不過在這場戰鬥之中,他們就是炮灰。

畢竟這部落一直和他們打交道,太熟悉了。

強陰縣附近就有鹽澤,也就是後世的岱海,這裡自古產鹽。

拓跋力微的父親,北魏,也就是拓跋魏建立者拓跋珪的先祖,拓跋力微算太祖,拓跋詰汾被追封為聖武皇帝。

沒有騎馬的,也拿起馬鞭或者農具,做好抵抗的準備。

還有一部分雲中三郡的百姓,大多是以家人作為威脅,強行徵兵的。

不過這種事情,基本普通的鮮卑也拿不了主意,而高層基本都是會漢話的。

拓跋詰汾?

不僅僅是男丁,女丁有條件的也紛紛上馬。

張和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轉念一想想起來了。

歷史上,很多的地方的名字都變動過。

索性都派出來,以此拖延時間,同時派人過去汗帳,請可汗步度根支援。

留下一部分,作為自己的帶路黨。

“為可汗盡忠的時候到了!”拓跋詰汾高呼,“隨我殺光這些漢狗!”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我的未婚妻是位將軍

三維作家

在路上 1946

太平紳士希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