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農業實驗日記

張和沒有跟劉備客氣,直接在深山老林裡面要了十畝地,然後帶上一批農具就過去。

麾下士卒跟了過去,主要在外圍巡視,任何人不得靠近。

日常的駐紮和訓練,也都在這裡完成,而不訓練的時候,張和會去種地。

“原來如此……”張和把一畝的麥子收割起來,前後不到三天,真就快得有些離譜。

“難度(低),結果(優秀),農耕提升17(+7)經驗,當前(初學17/1000)。”

初級難度就是企鵝農場的設定,從發芽、成長到成熟三個階段,基本一個階段一天時間。

期間不定期會出現澆水、除蟲,施肥和除草四個隨機事件,超過時間就會‘不完美’。

要說正常人,自然不可能三天兩夜不睡覺。

尤其還沒辦法遊戲化睡覺,畢竟要進行新的遊戲化,得先把當前的遊戲化結算了。

只能儘量盯著點,搞得睡眠質量都不太好。

如此三天兩夜下來,也就混個優秀的評價,順便收貨一畝正常產出的小麥。

品種沒有任何最佳化,純粹就是正常產出,時間從一個季度下降到三天……

低難度只能影響一畝地的範圍,除了縮短種植週期沒有特別的效果。

張和默記在心中。

這模式拿來應急可以,發家致富問題也不大,就孤家寡人而言的話。

以河間國五千戰兵,三千輜重兵的現狀而言,這點產出根本不夠。

現在是朝廷承擔錢糧開銷,以後割據的話,可就要靠河間國來養活這近萬兵馬,壓力可不低。

“只能用中等難度試試,最後是高難度……”張和開始繼續忙活起來。

遊戲化可以隨時解除,解除自動進入結算狀態,一切都會恢復正常。

要準確得到福利,必然要順利通關一次遊戲才行。

“什麼時候這遊戲化可以升級一下,別人存檔好歹都能開夠五個……”張和嘆了口氣。

就說企鵝農場一開始一塊地,可也能慢慢開新地,可現在自己眼前就一塊。

咋地,總不能升級上去不減難度係數了,直接給我開地了?

這到底是提升遊戲難度,還是降低遊戲難度?

要說本來還以為是農場物語或者星露谷,誰知道是企鵝農場……

結果中等難度遊戲化,發現什麼都沒變化,畫風偏二次元畫素,頭上多了100點的體力條,也就那麼一回事。

想了想明白了,拿起鋤頭就把地翻了,每一下就得扣掉5點體力,撒種子3點,澆水3點。

熟悉的操作,熟悉的配方,不是農場物語就是星露谷。

一番操作,消耗11點體力,一畝田地完成,理論上體力沒耗光可以繼續擴大耕地。

拿起鋤頭看了看,木質主體,唯有最頂端那麼一層鐵。

就算這樣,也是這年頭的主流農具。

“擱這個一下子下去,耕一塊地當然得要5點體力。”張和搖了搖頭。

難怪總要下礦採礦石,不升級農具體力根本不夠用。

別人好歹能吃點什麼恢復一下體力,可這遊戲化不完善,只保留耕種的這部分。

於是解除遊戲化,畢竟不結算也沒辦法開新的遊戲化。

“難度(中),結果(失敗),農耕提升0經驗,當前(初學17/1000)。”

“我回去打點農具過來,你們好好操練!”張和來到外圍,那邊都是軍營,少不得交代一句。

“喏!”衛毅帶頭回應。也不過問別的,就這三天已經足夠震撼他們一輩子。

三天就種出一畝小麥,說出去誰信?

說不得,別人還以為他們是瘋了,或者是餓瘋了!

“這麥子……”田豫看著眼前這四石小麥,看向衛毅。

“已經是曬乾的,找人脫殼磨粉,做點什麼東西出來,不就知道能不能吃了?”衛毅隨口回道。

自家家主的種種神奇,他看在眼裡放在心上,一句廢話都不說。

忙活半天,香噴噴的索餅做出來,拿出一勺豬油,炸上一些花生沫,最後加入醬和水一熬。

倒在索餅上之後,加入一些香蔥末,那可就一個字——香!

“是真的索餅!”田豫驚呼,還以為是幻術,可無論是口感和飽腹感都是真的。

“今後發生的是事情,都留在心裡,不許說出去,懂不?”衛毅抬頭,帶著三分威脅說道。

“嗯……”田豫點了點頭,他現在算是知道,司馬會突發奇想過來種田。

第二天,張和拿著一大袋子農具回來,都是昨天連夜打造的。

別的不說,鍛造這玩意他開高難度現在也沒什麼難度。

高難度通關得多,有時候甚至覺得難度係數下降了,反而沒什麼挑戰性。

“怎麼,那袋麥子就開吃了?”張和進入營地,自然是要去看看昨天收上來的麥子。

一畝地四石麥子,其實也算是正常收成。

以前都說這年頭的田地,一畝收成一石。

沒有草木灰和糞肥的話的確會這樣,問題這裡有一千士卒在,糞肥根本不會缺。

只是新鮮的會燒苗,得漚肥一段時間,熟成之後才能拿來用,之前那畝地用的是草木灰。

若是拿不合格的肥料去施肥,那不僅不能透過,還得判定失敗。

遊戲化是遊戲化,農耕是基本法還是要遵守的。

比如說垃圾農具,需要扣掉更多體力這點。

遊戲化,難度中!

第二次遊戲化農耕,結果發現進度還是一定程度儲存著的。

畢竟已經開出來的田地,已經灑下種子和澆了水,怎麼說都不可能讓你重頭再來。

若是今天過來,這裡變成一片雜草地,那也不是不可能。

可若今天過來,這裡變成一片水稻田,那就離了個大譜。

“只是沒看到品種改良的可能性……”張和嘆了口氣。

倒是開墾變得輕鬆許多,消耗體力下降為3點,好的農具的確能事半功倍。

可惜玩不出星露谷那種特技,猛地蓄力就能一口氣開出幾塊田地,澆好幾塊田的水。

沒有藍圖,所以製作不出自動灑水器。

實際他也搞不清楚,那種沒有地下管道的灑水器,為什麼能夠定時自動灑水,妥妥的黑科技。

理論上若是有藍圖,自己是不是能做?

又比如說做個溫室出來,冬季也能正常栽培什麼的。

不過要說星露谷的話,畜牧系統是不是也可以同時開始?

於是找人帶來兩隻雞試試,結果不行,農耕是農耕,養殖是養殖,到底不能一概而論。

“拜託,都是農業序列,能不能別卡那麼死?”張和抱怨,可惜沒用,這遊戲化金手指沒ai。

只是有個ai跟自己嘰嘰喳喳,甚至亂佈置一些什麼身份的,仔細想想也挺煩的……

如此忙活半天,突然他意識到什麼。

“慢著,這些麥子應該是我之前收上來的吧?”張和看了看手上的種子。

一口氣耕了十畝地,撒了四五畝地的種子,才意識到自己現在撒的是昨天收上來那批。

自己帶過來的,三天前撒了一些進去,今天又撒了一半,最後一小半可不是。

“用遊戲化種出來的作物,進行二輪栽培的話,是否有什麼特別效果……”張和有些好奇。

高難度,高難度就算了。

在一開始他就嘗試高難度農耕,結果居然是那個《天穗之咲稻姬》。

真就從選種育種開始做起唄……

大漢的田畝,有大畝小畝的區別,不過漢武帝之後就統一為大畝,一尺厘米,六尺為一步。寬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為一大畝,合現在市畝。

小畝有些離譜,寬一步長一百步為小畝,才市畝。

也因為全國推行大畝,所以後續計算都按照大畝進行。

三國裡面曹操要殺糧官,讓他用‘小斛分米’,實際就是小石的標準。

當時小尺是厘米,大尺是厘米,大石用的便是大尺。

當然,資料都是查的,可能有很多不準確的地方,反正大概知道有那麼一件事就好。

畝產方面平均好像也就兩到三石,淮河等地的富饒之地能達到四石以上。

也有說法有十石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以小畝作為標準,以大石作為衡量單位,那麼一畝地一石不奇怪。

用大畝作為標準,以小石作為衡量單位,一畝四五石甚至六七石不成問題。

感覺這裡面有些文字遊戲的可能性,如果地方官府要用的話。

還是那句話,不一定正確,知道有那麼一件事情就好。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獲大明強國系統,開局我槍掛榴彈

鋼鐵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