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餘波

甄逸的確是想當官想瘋了,可他妻子沒瘋,破家為國那麼大的事情,誰聽了都覺得瘋狂。

可她更清楚,這可能是中山甄氏翻身的唯一機會。

於是大量物資從中山調運過來,以張和為首的郡官,公開迎接,並且向甄氏道謝。

最後在一大堆吃瓜群眾的注目下,發到流民,以及各郡一些特貧困戶手裡。

另一方面,更多物資朝著洛陽方向運去。

可惜劉備不在,可就算在,大概也沒辦法透過盧植的門路宣傳出去。

不過地方豪強拿出那麼多錢糧,支援前線平叛的將士,有一說一,劉宏心動了。

不是說感激,而是說要不要找藉口把中山甄氏抄家……

結果一聽,人家破家報國,真就一滴都不剩了,那沒意思了!

“或許,甄氏只是做做樣子,其實還藏著不少財帛?”趙忠倒是有些意動。

貪婪真的起來之後,總會把別人也想得很不堪,只因為自己就是這樣。

當然,多少也帶著點仇富。

十常侍起來的時間相對較短,就算收受賄賂,橫徵暴斂,也比不過那些豪族幾百年的積累。

更別說,那麼多族人要照顧,分潤下去也沒多少剩的。

“問題朕若是動手了,以後誰還願意破家為國?”劉宏瞪了回去。

趙忠此刻能清楚感覺到,劉宏對自己的警告,立刻低頭站回去。

十常侍是家奴,可家奴有了權力他們也會為自己的家族牟利,本質上和世家豪族沒什麼區別。

只是這種暴發戶一樣的存在,本是無根浮萍,扶起來容易滅掉也容易。

一個破家為國的豪族,對劉宏來說太重要。

哪怕是沽名釣譽都沒關係,至少大漢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總好過那些貔貅。

某種意義上來說,甄逸的行為,說是浪子回頭,何嘗不是坑了士族一道。

以前百姓知道豪族有錢,卻不知道多有錢。

現在知道了,仇富就開始了。

甄逸破家為國拿出那麼多錢,你們平時就拿那麼點錢修橋鋪路糊弄人,像話?

“那張和,莫非其實是站在朕這邊的?”劉宏有些疑惑。

劉備在涼州平叛,結果甄逸這個時候過去河間國撒幣,自然不可能是劉備所為。

不是劉備,那麼只能是張和,主要是劉備麾下劉宏就知道個張和。

這個念頭一起來,他立刻壓下來。

這天下哪裡還有站在自己這邊的,不是向士族靠攏,就是向宦官獻媚。

每當自己稍微有些錯覺,最後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說起來,他那個什麼墾殖兵團,已經開了半年,成效如何?”劉宏突然問了句。

這可誰知道,誰去關心一個難民營?

趙忠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不管是十常侍還是士族那邊,對於那所為的墾殖兵團,大概印象就是流民收留中心,簡稱難民營。

“奴婢這就派人去查。”趙忠只能告罪,並保證立刻去查。

劉宏點頭,實際心裡在搖頭。墾殖軍團他一直在關注,畢竟流民安置問題在最近幾年很嚴峻。

要說墾殖兵團建立,大半年下去,真有問題河間國早出現民亂。

可人家風平浪靜的,本來已經說明問題,為什麼就沒人關注這個?

明明只要借鑑過去,各地的流民問題就能解決,為什麼大家都不關心?

你們真是大漢的官員,你們真的有為國為民的抱負嗎?

百無聊賴下,劉宏隨便拉過來個宮女。

深宮變得更加的冷清,又少不得抱著幾個宮女妃嬪,才能安然入睡。

十一(虛)歲入宮,十幾年就這樣過去。

尤其在不斷的惡性迴圈下,他早就已經控制不住自己。

為了方便自己操練,還規定宮女穿上特別的褻褲。

反正平時被襦裙一蓋,除了自己誰看得到?

不如說,誰敢看到?!

另外一邊,袁氏府邸,袁隗收到訊息之後,表現出很大的不滿。

甄逸的行為,不僅給甄氏洗白,也給士族帶來不少麻煩。

尤其又有一批人,在各郡到處宣傳這件事,這次是分散開來宣傳,可這次證據都不需要,反正懷疑河間國就完事了!

下面那些百姓嘴上不說,實際已經開始不滿。

就如同劉宏猜測的那樣,以前不知道伱世家豪族有多少錢,那也就罷了。

現在知道,仇富的心裡就壓制不住了。

現在可比不上現代,治安那麼好,執法力度那麼強,尤其還有熱武器可以壓制。

百姓那麼不滿,再加上有心人的煽動,少不得還要多來幾次民亂。

本來在大家的控制下,最近幾年肯定要每年來一兩次民亂,沒有這個作為藉口,那些招募起來的義勇難道得就地解散不成?

可沒有個合適的藉口,你手裡有那麼多的義勇,這是打算做什麼?

可自發性,且規模巨大的民亂,到底是會給各地的豪族帶來些麻煩,這也毋庸置疑。

“一次又一次的……”袁隗很頭痛。

先是董卓不聽話,擅自走宦官的門路去討賊,結果差點全滅。

偏偏以後有用得到他的地方,不得不把他重新扶起來。

結果先是童謠,後續的破家為國,兩次都把豪族架在火上燒。

“要不,把童謠和這次的事情的指使人公佈出去?”許攸詢問。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只要張和成為世家豪族和閹黨的公敵,那麼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然後讓他在民間獲得巨大的威望?”袁隗訓斥。

這兩件事,要說最終受益人,那自然是河間國的百姓和各地的流民。

若是暴露在是張和所為,就算成為閹黨和士人的公敵,可在民間肯定能獲得巨大的威望。

更重要的是,這公敵還只能是暗中來,明面上人家有做錯嗎?沒有啊!

明著和他作對,反而成了取死之道。

陽謀之所以是陽謀,就是知道這是計也得乖乖接下來。

“那不如……”許攸比了個‘砍’的手勢。

“之前的刺殺不是已經失敗了嗎?”袁隗搖了搖頭。

他也沒想到,劉備在遊俠圈子有那麼大的名聲,居然讓刺客主動放棄刺殺。

不僅如此,還讓他們指正是誰下的手,而某人還因此大肆宣傳一番。

現在誰都知道,荊州劉景派人刺殺劉備,聽說已經被人藉口拿下,家產什麼都給分了。

這事情傳開後,盧植這一派系少不得抨擊這種刺殺行為。

再加上敗露的話可能,可能會落得和劉景一樣的下場,這段時間各地的豪族都很節制自己。

許攸也沒辦法,人家動不動就大肆宣傳,恨不得把事情鬧大,正好戳中士人的軟肋。

“這事情暫時不管,現在沒工夫浪費在其他事情上。”袁隗下令。

劉宏大概是十歲入宮,已經記性了,從小父親早逝,世襲解瀆亭侯的爵位。要說也未必需要做商賈的事情……不知道是哪裡的記載,還是說是以前小說的二設,這個難說。畢竟一旦你要洗白某人,那麼就要進行藝術加工。

歷史小說到底是歷史小說,不是歷史傳記,所以真沒必要當真,我可以設定他是太早接觸男女之事,所以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最後把自己身體搞垮,別人也可以說他煉丹早逝,反正就一個說法。

一切以歷史記錄為準,當然如果你真要糾結,可能歷史也未必正確。畢竟歷史本來就是世家豪族把持,甚至根據皇家的需要進行刪改,真要算可能每個時代的歷史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真。可如果你我不信,那麼歷史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還是以《三國志》和《後漢書》為準。

至於其他的,都是藝術加工,別太入戲,看過就完了。否則真入戲了,覺得這就是正史,那麼可能真就看不下其他的三國了,畢竟總覺得這裡不對,那裡不對的。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兄長安心去,我照顧嫂子

不吃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