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出兵

“張中山怎麼那麼想不開?”收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劉備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就因為要統領烏桓突騎不給,然後就造反了?

就你這心性,當初在怎麼當上中山太守的?

“是的!原中山太守張純,推舉同郡人張舉為‘天子’,割據中山郡自立。”報信的小吏回道。

刺史王芬收到訊息,就派人向中山周邊的太守告知。

目的是讓他們組織好士卒,平不平叛姑且不說,好歹要守好自己的地盤。

否則冀州各郡大量淪陷的話,他這冀州刺史也基本到頭了。

“朝廷呢?”劉備詢問。張純叛亂,那自然是要派人去征討的。

“朝廷暫時還沒有訊息……”小吏搖了搖頭,“使君已把事情上奏給朝廷,大概這幾天也應該有訊息回來。”

也沒有怎麼停留,甚至婉拒劉備的招待,當天就離開了。

如今冀州情況不穩定,張純隨時可能會對周邊用兵。

河間國與中山相鄰,自然沒有鄴城安全,小吏恨不得早點回去。

“正常來說,不應該是由州里平亂?”關羽捋須,難得說上一句。

之前江夏鬧黃巾,割據南陽郡,這不都是刺史王睿率軍平定的。

王芬自己不率軍平叛就算,居然還要等朝廷的旨意,也不怕延誤戰機。

“王芬乃八廚之一,更是黨人。清談和黨爭或許擅長,到處撒幣也不差。可論治政和統兵作戰,那應該是不擅長的。”張和若有所思。

不如說王芬應該很膽小,謀劃刺殺漢帝,結果訊息洩露。

朝廷派人召他進京,也沒派人過去把他拿下,說到底證據不足,可這貨還是畏罪自殺了。

這心性讓他率軍平叛,好像也不太現實。

“他不敢,我們敢啊!”張飛叫囂。

“先等等看朝廷的旨意,告知各部做好準備,加大巡邏,隨時出戰!”劉備搖了搖頭。

幾天後,朝廷的旨意下達。

卻不是由冀州出兵討伐,而是調南匈奴過來平叛。

為什麼是南匈奴?

張和一驚,這不應該是公孫瓚敗退,劉虞上任之前的事情?

說完一拍腦袋,自己倒是忘記了。

公孫瓚之前被派去涼州平亂,算算時間已經到涼州那邊。

要說歷史上,公孫瓚應該沒有去過那邊,或者半路就回來平叛。

可大概是蝴蝶效應,朝廷調動烏桓突騎的時間,提前到187年3月。

公孫瓚率軍到前線,已經差不多月餘,怎麼都已經抵達前線。

再讓他回來平叛,顯然不現實!

張和不知道的,歷史上張純作亂是在八月。

考慮到張溫歷史上,可能也是在六七月徵調烏桓突騎,時間線提前並不奇怪。

張純只要不是那麼蠢,自然清楚幽州正是空虛,要造反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憑什麼從幷州調南匈奴,也不讓我們去平叛?”張飛卻咽不下這口氣。

“大概是希望我們攔住張純向東的去路,方便南匈奴平叛。”田豐分析。

南匈奴從幷州過來,基本是走壺關進入冀州,之後一路向東朝著中山國殺去。

西面和南面基本不需要擔心,唯獨擔心張純會走東面。

若張純割據一方也就算了,若成了流寇,那麼反而容易讓損害加大,也更不容易剿滅。

或許朝廷也擔心,張純叛亂會變成第二個涼州之亂。

主要是有這個趨勢:

地方宗賊叛亂,引胡人(烏桓丘力居)入關。

操作不好,又是幾年的平叛,朝廷如今寧可不用劉備,也要確保能真正滅掉張純作亂。

“伯圭可惜了,若他還在冀州或幽州,這次平叛肯定能立大功!”劉備感慨。

涼州平叛也算功勞,可真正的大頭根本輪不到他。

此刻的劉備,甚至不知道丘力居南下的訊息,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

說到底,遼西那旮旯,距離河間國有些遠,就算丘力居南下,訊息傳下來也得十天半個月。

果不其然,七八天左右,北面傳來訊息。

烏桓首領丘力居,趁著烏桓突騎被調走,接受張純的邀請南下侵略遼西,並且殺害了護烏桓校尉公綦稠。

這還是幾天前的訊息,這幾天下來,怕是遼東屬國都給他打下來了。

幽州防力空虛,不過此時到底是劉焉,已經率軍去抵抗。

只是原本還能調集軍隊,重點防禦涿郡,避免張純北上。

可如今丘力居這邊顯然更重要,那就必須要抽調軍隊過去防禦。

“幽州刺史向我們求援,希望我們能前往中山郡平叛!”劉備終於笑了。

憋在河間國快半年,這田裡的麥子,都開始成熟,終於有機會出兵。

是的,如今郡國那些百姓,看到田裡麥子已經開始成熟,而這不過是五月下旬,不知道多少人悔青了腸子。

尤其看看那麥穗,產量至少是普通小麥的兩倍,為什麼自己就沒有種呢?

“朝廷那邊呢?比如說,南匈奴那邊……”張和詢問。

“刺史表示會奏請朝廷,只是事急從權,先請我們出兵支援。南匈奴那邊,似乎剛到冀州。”劉備說到這裡,卻是有些疑惑。

算算時間,南匈奴那邊基本都是騎兵,按說應該到中山了。

可為什麼在過了壺關之後,就沒有更新的訊息傳過來了?

見狀,張和已經明白,南匈奴內部怕是已經出現動亂。

幾個貴族殺死羌渠單于,扶持須卜骨都侯上位。

匈奴左谷蠡王於夫羅和右谷蠡王呼廚泉,如今要做出抉擇:繼續支援大漢,還是回去平叛!

問題這訊息到底沒有傳過來,張和也不好說。

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關係,漢末已經一定程度出現蝴蝶效應,已經不能完全參考歷史走向。

這也是很多穿越者,非要按照歷史程序去走的原因,避免失去對歷史的掌控力。

問題自己有金手指,也不希望劉備蹉跎半輩子才立業,那還怕毛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若能提前幾十年,讓劉備一統三國,那對華夏民族來說,也是大功一件。

“那麼……”劉備決定出兵,“軍師,若要出兵,當如何安排妥當?”

“若要妥當,當分出三千士卒,扼守北新城縣。只要這裡不失,那麼張純就無法北上。”田豐指了指輿圖。

北新城縣在范陽縣西南,是中山國北上的必經之路。

若扼守這裡,張純想要北上,就必須要先打下這裡。

頓了頓,繼續說到:“至於本部大軍,可屯兵於博陵郡,伺機攻入中山郡。”

冀州原本沒有博陵郡,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置,郡治就在博陵,乃東漢桓帝父親劉翼的寢陵所在。

要說博陵是陵邑制的產物,博陵郡就有些說不過去。

可現在博陵郡依然存在,張和倒是記得,這個郡建安末年才廢除。

會知道這個郡,主要是張牛角就是博陵人。

不得不說,田豐這規劃的確是妙,不管敵軍攻打哪裡,戰場都在河間國之外。

“好,立刻安排!”劉備點頭,事情當場就確定下來。

張牛角是博陵人,但沒說他是在博陵起兵,我更傾向於他是在廣宗潰逃的那八萬人裡的首領,躲入太行山,與黑山賊等太行匪匯合才造反。

匈奴左右谷蠡王,一般都是由單于的兒子擔任。羌渠的兩個兒子就是於夫羅和呼廚泉,如今於夫羅就是左谷蠡王,正式的名稱是這個,只是歷史記載是左賢王。

所以我覺得擄走蔡琰的就是這貨,畢竟他的有個兒子劉豹,而蔡琰也為左賢王生了個阿豹。如果是,那麼蔡琰就是趙漢建立者劉淵的祖母。

匈奴與大漢多次聯姻,漢姓就是劉,所以劉豹姓劉也不奇怪,匈奴姓氏則是欒提。

歷史上張純造反時期,公孫瓚因為深入敗退的這段時間,朝廷的確調動南匈奴平叛,結果沒多久南匈奴內部出現叛亂。

三個月後,幷州刺史張懿平叛過程中,被匈奴叛軍所殺,刺史出缺。

於是丁原擔任刺史,可這貨卻在河內招兵買馬,根本沒去太原……

期間朱儁任命河內太守,與黑山軍交戰,到底是這幾年,還是董卓入京之後不太清楚,沒仔細調查。

所以我設定是公孫瓚去了涼州,幽州空虛,但劉焉手裡有兵。

南匈奴來支援,可內部叛亂,本來劉備是協防軍,不得不臨時變成主戰軍隊。先對付中山張純,再去遼西對付丘力居。

最大限度,減少這次叛亂對大漢造成的傷害。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朕乃大漢忠良董太師

鈞天帝愛吃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