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未來未知

夜校從晚上七點開始,到十點結束,幾乎是填鴨式教育。

夫子在上面教,下面用沙盤寫字。

教材免費發,可學成後要收回,同時破損的話還賠償。

面對第一批的學生,張和親自擔任夫子,用的是低難度遊戲化。

經過遊戲化後,就有那麼點中國式家長的意味。

入眼的就是一大片的問號,行動力只有20點,必須要在消耗完畢之前,把一定數量的邏輯、趣味和引導湊齊才算過關。

最初就3x3的範圍是亮出來的,選擇任何一個屬性,周圍一圈的問號會翻過來,盲選也可以。

三個屬性的等級也各不相同,1-5級對應1-5點。亮燈符號恢復5點行動力。

小心點玩的話,基本不會失敗,就算達標,行動力還剩就可以繼續開。

邏輯屬性越高,學生越容易聽明白,通俗易懂就那麼一回事。

幽默越高,學生越有耐心聽下去。

引導程度越高,越能提升學生舉一反三的效果。

唯一讓張和不太滿意的是,遊戲化結束後,他預定的一節課時間(40分鐘)也過去了。

不管你玩遊戲的速度多塊,遊戲化結束40分鐘就過去了。

一開始不明白,後來明白了,原來和行動點數有關。

如果在10點的狀態下就完成遊戲,那麼可能只過了20分鐘,當然效果也就那樣。

是要授課效果,還是授課時長,這由自己決定。

於是三個月下來,這幫傢伙初步掌握兩千個常用文字,同時初步學會如何區分句讀。

在場還有那麼三個夫子,都是明年開始接手夜校的。

也不知道這三個月下來,他們能領悟多少。

不求他們做到自己這樣,三個月基本能帶完一批,一年能帶一批就不錯了。

畢竟有三個,一年一批那可就是三批學生。

一批一百人來算,可就多了三百個完成啟蒙的。

哪怕最後只有十個能夠成材,那也是每年培養出十個人才來。

長此以往,就算以後和世家豪族翻臉,自己這邊也有大量的寒門,甚至普通百姓的讀書人。

有本事三五十年不參加科舉出仕,看看到時候他們的驕傲,能不能保全他們的家族!

“夫君授課能力不錯,怎麼就不繼續授課了?”蔡琰覺得有些可惜。

“偶爾一下可以,經常做一件事情很無聊。”張和隨口說道。

“可做事不是貴在持之以恆嗎?”蔡琰不太明白。

“那是因為只有這個領域的技能。”張和反駁,“當你多才多藝到涵蓋各個領域,專注於某個領域,都是對其他領域的浪費!”

“嘻,也就夫君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蔡琰笑道。

成婚這幾年,她是越來越佩服張和,什麼都會,什麼都精。

就如同他所言,若只是專注於某個領域,或許能給這個領域帶來很大的發展,可同樣是對其他領域的浪費。

偏偏有些事情,又同時涉及到好幾個領域。

就說這印刷技術這點,不僅涉及木工,還有機械構造以及油墨調配什麼的,別人跟不上他的進度,於是只能自己親自動手。

說到底,他非要這樣兼顧各個領域,卻沒辦法專心的原因,還是大家拖累了他。

“沒想過培養幾個助手,專門在各個領域幫你?”蔡琰詢問。

“我在各個領域做事的時候,什麼時候不留下一批人?”張和反問。

雖然是遊戲化,不過外人看來是真正在做某件事情。

他沒有專門教導什麼,可偷師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主流。

就算是老師,也不可能真傾囊相授,眼神不好,可不能把人家的絕活學到手。

張和沒有收徒的意思,可每次做什麼,都會安排幾個人幫忙。

他們能學到多少算他們本事,再說能安排給自己當助手的,那自然本來也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再說科學院的存在,本來不就是為了這個準備的嗎?

黃承彥根據公輸班傳下來的技巧,在足夠經費的幫助下開始改進技術。

公輸班嚴格來說不僅僅是木匠,畢竟他也發明不少金屬工具,雖然是為了給木匠服務。

比起木匠,他已經相當於是一個發明家。

至少傳下來的部分,木匠那部分開枝散葉到全國各地。

唯獨機關學這邊,專門傳承下來,黃承彥大概是最後的傳承者。

之後就看黃月英有沒有收徒,然後在巴蜀那邊吧機關學傳下去,當然這感覺已經偏向於話本或者評書的設定。

說句不好聽的,武俠裡面的四川唐門,說不定都是黃月英的徒子徒孫……

黃承彥甚至沒有拘泥於木器,這是張和提醒的,畢竟金屬零件可以倒模批次生產。

可惜時間太短,只是把翻車的構造簡化,在保證效率的情況下,減少20%的材料。

成本下降之後,價格和生產週期自然也跟著下降,更便於推廣。

就衝著這個,劉備對科學院變得更加重視。

“只是這樣你會太累的。”蔡琰有些擔心。

“累倒不至於,反而有些樂在其中……”張和想了想,“只是很難專注領域,除非必須這樣!”

就說統兵這點,每五天的小操和每十天的大操,他還是會準時出現。

政務方面,也會選擇一天專門把文書都給過一過。

小的事情不看了,賈詡他們頭痛,涉及京兆四郡發展的問題,才專門去看。

時間長了,荀攸和崔均都服氣。工作效率那麼高,人家十天才來上衙一天真算不得什麼。

真要算的話,還是他們拖累了張和。

再說真正有什麼緊急的情況,直接給他送過去就好,當場就給解決便是。

對於張和這樣的天才,辦事的辦法自然不能太拘泥,這樣反而浪費他的才能。

“就現在前線的情況,開春若是能把夫君調到前線……”蔡琰感慨,說到這裡,卻是不好再說下去。

她自然知道,張和去前線肯定能儘快解決戰爭。

問題這意味著又有兩三個月,張和不會在家裡。

雖說有學堂的事情需要忙碌,可回到家裡看不到自己的夫君,到底還是會寂寞的。

“開春之後的事情開春再說……”張和搖了搖頭。

要說今年的歷史事件沒多少,甚至因為自己的原因出現一些原本沒有的歷史事件。

那麼明年就是挺熱鬧的一年,至少徐州少不得要遭難。

當然這也難說,董卓現在表現那麼活躍,是否依然會在明年死去很難說。

至少怎麼看,呂布對董卓都不至於那麼不滿才是。

歷史會逐漸朝著不可控的方向變化,張和作為穿越者的先知先覺也會逐漸失去。

不過就是未來存在未知性,才稍微值得期待一下……

稍微有些卡文,寫了兩章而已,又要起來才能寫第三章了……

要說演義裡面諸葛亮發明那麼多東西,其實是黃月英的手筆,不如說是諸葛亮還是黃月英都無所謂,若有傳承下來,那麼說不定真會變成後來的唐門。

當然也是就調侃一下,看完笑笑過就算了。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昭武王朝

蘭陵明華

全民領主:每日一張歷史卡

魚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