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老臣罹難

“達道……”劉備看向張和。

就現在幷州千瘡百孔,還要趁著沒有入夏迅速補種,否則今年的收穫可能都會有影響。

能那麼短時間內,把一切都處理得妥當的人,怎麼想都只有張和了啊!

“兄長答應我一個條件,這幷州牧我接下來。”張和果斷反客為主,“返回涼州後,就在冀縣或者長安,甚至是洛陽登基,至少也得稱王。並且除非有必要,否則不許親征!”

這次是有呂布出頭,同時董卓也已經眾叛親離,下次可就不保證什麼。

呂布也是狠,離開之前把董卓的心腹都給滅殺。

不僅包括逃過來的董旻一家,連帶李儒都沒放過。

聽說董卓的孫女董白有些姿色,不知道是否香消玉殞?

最遺憾的是,王允的家屬裡面,並沒有義女貂蟬。

也不知道這裡是按照正史來的,還是因為環境背景不同。

既然王允沒有用連環計,自然不需要再有個‘義女’。

這個結果也挺好,至少純粹以色娛人,還侍奉過董卓和呂布的女人,自己真不想要。

存在沒什麼好說,高低要集個郵,古代四大美女的噱頭也挺足的。

既然不存在,也沒什麼好糾結的了。

“怎麼又說這事?”劉備哭笑不得,也就劉寵已經過去上黨,否則說不定得有意見。

“且不說有人可能隨便找個姓劉的,就扶持上位當皇帝。只說那些群雄扶持上位的皇帝,大哥也會乖乖服從?”張和反問。

“若大家都服從,為什麼為兄不能服從?”劉備反問。

“可惜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可能出現這情況。”張和反駁,“還是那句話,是否稱帝另外說,這稱王總沒問題?兄長原本為涼州牧,自封個涼王總可以吧?”

這個倒這沒什麼,劉備想了想,主要還是有那那麼點心動。

“好,為兄答應下來便是!”劉備笑罵道。

張和就此上任幷州牧,人手方面荀攸留下來幫忙,也不至於無人可用。

張飛南下,繼續鎮守函谷關,或許過一段時間,他就回去鎮守虎牢關。

劉備這次南下,顯然會和皇甫嵩等人討論一番。

要說張楊還能繼續割據河東,皇甫嵩和朱儁等人,好歹也是大漢忠臣。

如今大漢這個樣子,他們何去何從,反而就成了問題。

張和倒是覺得,他們的名望很高,同時在軍中威望也很大。

若他們願意輔佐劉備,那麼可以省去好多年的彎路。

副作用也很大,盯著他們的人不止張和,袁紹和袁術大概也在盯著……

以劉備的地盤和實力,再加上皇甫嵩和朱儁的認可。

就算是袁紹和袁術,大概在大勢所趨的情況下,也不得不承認劉備的正統性。

就現在的局勢,他們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張和覺得,如果換了自己的話,大概是不允許發生的。

果不其然,不到五天,前線傳來噩耗,疑似董卓餘孽的人,刺殺了朱儁和皇甫嵩。

“在這之前呢?袁紹和袁術,是否曾經招攬過兩人?”張和詢問。

“更早時候在上黨會盟那陣,的確有私下接觸過,可具體商量了什麼不得而知。”信使回道。

人是張飛派過來的,畢竟張飛如今南下駐守函谷關。

就現在的情況,應該要推進到虎牢關。

情況不出張和預料,得不到就毀掉,袁紹和袁術就是那麼狠。

就說袁術,歷史上陳王不願意借糧給他,就派人刺殺,順便把陳國以及劉寵的部曲給接管。

“公明,你帶著漢升和子龍前往上黨!”張和把徐晃叫了過來,“你負責鎮守壺關,同時漢升和子龍前往河東,張楊若是願意歸順,讓他交出兵權。若不願意,滅了便是!”

皇甫嵩和朱儁死了,就代表著後續任何一個稱帝的人,都很難服眾。

如今已是群雄割據,那麼劉備既然已經佔下司州,張和自然不能允許河東和河內還不受管轄。

自己出面也有好處,一則免得劉備束手束腳,二則若怪罪下來,正好抹掉自己一些功勞。

五兄弟不算劉備,畢竟人家當皇帝的。

自己的功勞遠遠超過其他三個義兄,這顯然不太好。

“喏!”徐晃領命。

他還真沒想到,自己剛調回張和麾下,又立刻被派出去。

不過張和是幷州牧,任命他鎮守壺關,這也可以理解。

就是多少有些意見,畢竟他也想要打去河東,那裡畢竟是他的家鄉。

“元直留下來,你們兩個把難民收攏一下,擴編到兩千人。”張和隨口交代了句。

“屬下……”徐庶很想說,自己還年輕,且沒什麼統兵經驗,驟然統兵千人不太妥當。

“元直,你要相信自己的才能和實力!”張和鄭重說道,“再說後續也只是留在幷州,維護一下地方的治安,趁這個機會,習慣起來就好。”

當初讓徐庶到徐晃麾下,只是熬一下履歷,讓徐晃帶一帶他。

可如今地盤擴大,哪裡都缺人的,擴軍是必然,有些人才該提拔也得提拔。

如今文官這邊,也就隨軍的荀攸留下來,後續要等賈詡他們過來才行。

只是大部分的官員,也不可能都過來。

正常人事調動,也不可能說因為這是我門生故吏,所以我調任的時候就要把他們都帶過來。

過來幾個人可以,屬於正常調動,這得看劉備放多少人過來,畢竟這是他的權力。

不夠的部分,那隻能另外招募,比如說在幷州來一場考核什麼的。

如此過了三四天,洛陽那邊有新的訊息傳來:

皇甫堅壽和朱皓等遺族,意識到父親的死和關東群雄有關,毅然選擇投入劉備麾下。

滯留洛陽的官員,也基本選擇投奔劉備,還有一部分離開洛陽,投奔其他諸侯去了。

比起白手起家的劉備,一些底蘊深厚,且實力雄厚的諸侯,或許更值得他們投注……

董承?

董承原本就是董卓麾下,跟著李傕過去冀州,現在都還沒訊息。

同時在徐晃,趙雲和黃忠的壓迫下,在上黨的群雄,乖乖退出壺關。

主要是呂布這個攪屎棍,已經過壺關,朝著冀州趙國方向殺去。

別人不說,袁紹也要擔心呂布假道伐虢,明著討伐李傕,實際卻把他魏郡給佔了。

鎮守上黨的徐榮,據說死戰到最後一刻。

埋沒半生,董卓在人群中把他提拔起來,沒想到居然值得他以死效忠。

“所以你們怎麼都過來了?”張和有些詫異。

劉備幾乎把他原班人馬都給調到幷州,都是他透過考核,選拔出來的人才。

當然有兩個人沒來,一個是張仲景,一個是黃承彥。

畢竟他們的工作,不允許他們隨便離開。

“使君……殿下的意思,是長安這邊識字的人不少,聚集在這裡計程車人也不少,再舉行一次考核,遴選人才便是。”賈詡回道。

比起張和自己選拔出來人,當然還是自己挑選出來的人更穩妥。

“什麼叫做士人也不少?”張和有些疑惑。

“關中如今最安全,各地的家族都有遷居過來……”賈詡回道,“又因為圖書館的關係,就有大量士人滯留在長安。”

既然要亂,那麼就讓天下更亂一些。

皇甫嵩和朱儁不死,他們若擁立劉備,那麼這皇帝也就算是穩了。可這也難說,說不準直接來個清君側,或者討劉什麼的。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橫豎誰都不可能服氣誰。

好吧,主要是為了方便水字數,所以只能請兩位老大人歸西。

後來仔細想了想,歷史上皇甫嵩和朱儁在長安也就算了。

盧植隱居上谷郡,於是袁紹在191年請他為軍師。

當時袁紹堪堪奪了冀州,按照我之前分析,他剛剛完成對袁氏,主要是袁基這一脈資源的統籌,下一步,自然是要提升自己在士人圈子的名望。

這個時候拜盧植為軍師,大概就和這裡所言,招募皇甫嵩和朱儁的情況差不多。有那麼個德高望重的人扶持自己,很多事情會變得更方便。

當時董卓也還活著,以討董的名頭,盧植也沒辦法忽視。說難聽點,道德綁架還是可以的。

也不難看出,袁氏以旁系,本來無緣成為袁氏掌門人的存在,迅速蓋過袁術,成為袁氏領軍人物,這手段還是可以的。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王朝那些事兒

邊塞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