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蒙學

圖書館的開張,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主要張和並沒有專門去宣傳什麼的。

大家都知道有那麼一座建築,問題這座建築在城外,除了進出長安的人,沒人知道它開業了。

“這是個什麼地方?”兩個獵戶恰好經過,他們不止一次經過這裡,但上次來這裡還關著。

“這裡是圖書館,免費在這裡看書的地方。”門口專門安排招待和維護秩序的小吏。

實際從清早正式營業,這算是第一批過來詢問的客人。

看情況,也不像是會看書的樣子。

“免費看書?”兩個獵戶聞言一愣,隨即搖了搖頭,離開了。

這或許挺新奇,但和他們沒什麼關係,畢竟他們是文盲。

比起免費看書,這個時代更需要的是啟蒙普及,文盲率太高了。

沒有哪個讀書人會在這個時候起來,更別說走出城外看看。

透過各種手段完成啟蒙的普通讀書人,他們要為一天的活計忙碌,也沒時間到城外看看。

圖書館的出現,並沒有給這個時代帶來多大的變化,至少對底層而言。

直至第三天,有讀書人發現這個圖書館,然後三五成群過來。

裡面有不少藏書,不少的家裡沒有的,一時間呼朋引伴,這圖書館就多少有種青樓的意味。

不是說這裡有特殊服務,而是說這裡成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好在這世界上,還是有‘休沐日’這樣的存在,這個時候是寒門和普通讀書人最多的時候。

已經初步完成啟蒙的他們,最需要的就是知識的累積。

“昭姬,有沒有想過,開個蒙學?”張和聽著下面的彙報,回家找到蔡琰。

“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蔡琰有些疑惑,“再說我如今不就在開嗎?”

蔡琰的確是在開蒙學,不過那是相當於家學的存在。

之前不是說給張珩和張雅啟蒙,本來就是為他們收拾出來的課堂。

結果知道這件事的關羽和張飛,把自家的小子給送了過來。

張和甚至懷疑,若是自己放開一些,可能衙門裡面適齡的子弟,都會被送過來。

“只是感慨,現在的大漢,缺的不是讀書人和書,而是啟蒙的地方。”張和回道。

“可不管我多麼努力,也沒辦法照顧那麼多人的啟蒙……”蔡琰回道。

“當然不可能只有你,我會多找幾個夫子,就在圖書館旁邊建一個蒙學。一方面給適齡兒童啟蒙,一方面培養蒙學的夫子,最後就是開夜課,定期給一些成年人啟蒙和補習。”張和回道。

“夜課……難道我要大晚上才能回來?”蔡琰有些擔心,畢竟這可是在城外,主要張瑜還小。

“你負責白天就好,晚上另外找人負責。”張和當然不可能讓自己女人,大晚上才能回來。

為什麼選擇蔡琰,首先就是信得過的不認識幾個,二則她的確有這文化。

最重要的是,隨著鄒玉賺錢能力越來越強,張和擔心蔡琰壓不住她。

“既然夫君有這想法,那麼妾身當然沒問題,只是需要伏妹妹幫我一下才行。”蔡琰沒有拒絕,只是要了個幫手。

“她才十六歲……”張和有些詫異,這年紀能幫什麼。

“在我授課的時候,好歹她能幫我帶一帶瑜兒。”蔡琰回道。

大家都是寶媽,一個上課另外一個幫忙帶帶孩子,正好。

主要是伏壽的學識,也不比她差多少,作為自己的副手正好。

也有提攜的意思,畢竟鄒玉和卞玲瓏關係比較近,兩人有結盟的意思。

這明顯就是要搞事情了,否則都自己家,哪裡還需要拉幫結派的。

蔡琰溫婉不搞事沒錯,只是不意味著她什麼都不知道,也什麼都不管。

“也行,也不能讓她一天都閒在家裡。”張和也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甚至允許蔡琰拉攏伏壽。

鄒玉不是個閒得住的女人,她總想著擴大商行。

把事業作為這輩子的主要奮鬥目標,家庭反而成為一種調劑品。

於是拉攏卞玲瓏,只因為這個居家女人,能幫她把家裡的一切打理得很好。

其中最主要的任務,當然就是把張薔照顧好。

某種意義上來說,她這母親也的確不太合格。

在知道自己生下的是女兒後,就逐漸對張薔失去興趣,就是那麼現實。

奈何蒙學也沒有建設起來,目前也只能說說。倒是圖書館旁邊的地,已經給弄到了。

說起這個,張和都下意識撇了撇嘴。

商人真就是對利益最敏感的存在,意識到圖書館會熱門,城外那種不安全的地方,依然是瘋狂收購土地,哪怕暫時什麼都不做。

至於到底是建宅子,還是酒肆還是別的什麼不得而知,大機率是與文人墨客有關的配套設施。

可能時間長了,那附近會成為一個繁華的坊市,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外城。

若非自己提前佈局,拿下圖書館週圍一圈的土地,只怕蒙學都要在遠一些的地方建設。

“蒙學啊?”荀攸想了想,“若府君著急的話,不妨在城內先找個宅子,建設個小點的。等建設完畢,再轉移過去,這樣能適應快點。”

“有類似的宅子嗎?”張和有些好奇。

“主幹道是沒有了,可坊市附近,倒是有那麼一個宅子,戶主原本的書商。”荀攸回道。

張和知道是誰了,就那個偷走自己印刷機技術的那個。

擔心被秋後算賬,直接跑路了,宅子也託人出售了。

只是瞭解一些內情的人,對這宅子還在觀望狀態。

不管如何,其中牽扯到的可是張和。

也正因為找不到人,張和就算想要賞他們帝國主義鐵拳都做不到……

撐死把盜版書禁售,可人家能偷偷出售,反正好歹是把錢給賺了。

“好像那宅子挺大的?”張和想了想。

“改造一下,可以容納四五十人上學。”荀攸回道。

那麼一說張和覺得可以,比起從零開始建設,改造就比較容易,快的三五天就能投入使用。

“不對,公達,你好像對這件事有些熱心?”張和詢問。

“卑職家裡有個幼子,正好到了啟蒙的時候。”荀攸也沒有隱瞞。

荀攸有兩個兒子,長子荀緝已經半大,早就完成蒙學。

倒是次子荀適七八歲年紀,正是蒙學的時候。

主要是聽說,張和的子女也會去上學,正好可以親近親近。

能聯姻最好,不能也能把父母的關係,傳遞到下一代去。

正是這樣一代代的扶持,才是家族未來的保證。

沒有外援的家族,不管多麼興盛,到底很難長盛不衰。

張和聞言恍然,他本意是建立蒙學,然後多培養一些讀書人。

可那些官吏得知,自己的兒女也去就讀,那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可話說回來,讓孩子們從小玩在一起,以後在官場上互相扶持,也的確是家族能延續的保證。

最後只花了五天時間,這宅子的過戶就完成,張和真不缺錢,三兩下就把宅子給改造完畢。

初步商量,就是蔡琰為蒙學祭酒,負責教導孩童識字和音律,伏壽負責句讀和繪畫。

數算方面,另外請了人教導,又請童淵負責教導體育。

說到底,就是就近保護蔡琰和伏壽。

童淵知道這件事,只感慨張和壓榨老人,倒並不反感去教書,甚至很感興趣……

美中不足的是,蒙學還沒有開學,五十人的名額,官吏和豪族已經佔走了三十個!

漢代沒有青樓,倒是官宦人家住的樓房以青色為主,所以也叫青樓。

只是比起專門的特殊場所,這青樓在許多作品裡面,都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所以我那麼用一下。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娶了皇后怎麼辦

情磚漢瓦

亂世召喚水滸英雄

躺在草皮的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