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意外考生

這招攬人才的事情,前前後後忙活那麼多天的,總算是能順利進行。

公告從一個月前就送出去,涼州、兗州和司州,甚至荊州和豫州都發了過去。

二十幾天的時間,收到訊息有想法的人,該來的也該來了。

“怎麼只有幾百個過來?”張和有些不滿。

“一開始幾千個,按照要求把不學無術的刷掉,這才剩下那麼多。”賈詡回道。

聽說這邊找來人才,不問出身,單憑真才實學,一時間多少人過來,其中不乏魚目混珠的。

誰知道這考核,居然是統一考試,幾千人分成幾個考場,交頭接耳立刻取消考試資格。

轉眼就讓兩千魚目混珠的傢伙,立刻原形畢露。

還有一些的學問不太達標的,考慮到劉備‘寧缺毋濫’的標準,最後沒有錄取。

可就算加大透過的標準,依然有數百人透過。

不得不說這漢末的寒門人才紅利的確可怕,更別說裡面還有不少世家子弟。

不說嫡系子弟,如今不少世家的旁系子弟也沒有出路。

就說荀攸,若非何進徵辟,怕是要等曹操招攬了荀彧,才跟著過去出仕。

歷史上隨著董卓被殺,人被放出來,最後到曹操麾下,也虛度了一兩年的時間。

與荀攸情況差不多的,真就不算少。

眼看有出仕的門路,當即一擁而上。

“居然還有不少世家子弟……”張和感慨,“我還以為他們要在等局勢明顯一些,才開始投注。”

“劉使君佔據關中,偌大的地盤,漢室宗親且武德充沛,本就是投注的上佳人選。”荀攸出面,“再說家中子弟多,真等家族安排,都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說真的也是鬆了口氣,來考試的人裡面,偶然發現不少潁川那邊的。

只說自己的族叔荀衍和荀錶就有過來,只是荀彧沒來,這多少有些可惜。

實際荀攸寫信回去的時候,荀彧帶著郭嘉去了袁紹那邊。

四世三公袁氏,自然是下注的重頭戲。

潁川郭氏和辛氏都有投注,荀氏自然也把荀彧派過去。

郭嘉則是族兄郭圖的關係,才過去看看。

人不在潁川,再加上家族見人已經去了袁紹那邊,就不告訴他了。

主要劉備這邊,不算荀攸,已經另外叫了兩個過來,已經足夠了。

再看好,也不能都把注都押在一個人身上。

“這就初步考核了?”張和有些詫異,本來以為今天才開始,誰知道已經結束。

“畢竟只是初步測試他們的學問情況,試卷也固定,就沒必要浪費府君的時間。”張既出面。

張和整天‘不務正業’,偏偏這些東西,都關係到民生和發展。

三人商量過,張和愛怎麼樣就怎麼樣。

除非他真有那麼一天,徹底擺爛什麼都不幹那另外說。

“要不接下來的考核,也交給你們了?”張和詢問。

“接下來是比較專業的考核,這部分我們判斷不太準,還需要府君親自坐鎮。”賈詡回道。

這年頭主要是儒家,或者說主要是左氏儒。

可這六百人,就未必只是左氏儒。

可能有其他學派的,也有可能是諸子百家的傳人。

牽扯到太多專業的知識,這些他們可沒辦法很好的判斷。

另外什麼時候能代勞,什麼時候不能,這個心裡要有分寸!

“那麼按照技藝,分成治政,律法,數算,農桑,工匠,醫術和武藝七個範圍好了!”張和回道,這是他早就預定的七個領域。

“武藝和工農還好,這醫術是什麼情況……”荀攸有些疑惑,誰出仕考醫學的。

“想說以後開個醫學院,專門培養醫匠。現在的醫匠大多都是家傳,更多是出仕不成找了幾個方子就去行醫,不知道治死多少人……”張和抱怨。

不如說,如果當初有那麼個醫學院,張角大概已經從道士,成為一個真正的醫生。

鴻都門學?

三人腦子裡,這四個字一閃而過。

不過鴻都門學主要培養辭賦、小說、尺牘、字畫等課程,以娛樂為主。

醫學不同,沒有誰不關心這個,畢竟到了四十歲以後,一場大病可能都能要命。

可比起大病,碰到庸醫才是最可怕的。

一時間三人居然不僅不反對,甚至覺得很有道理。

問題也很明顯,張和剛剛也說了,這真正的醫術大多都是家傳。

就算收徒,大概也沒有把真正的本事傳下去。

更別說因此出仕,大量收徒培養醫匠什麼的,這不培養一大堆競爭對手和自己搶飯碗?

張和沒想那麼多,有人來參加考試最好,沒有也無所謂。

實在不行,他親自下場培養一批。

也不是沒想過專門培養人才,也遊戲化過。

發現低階遊戲化,完美透過的結果,就是保證學生能把你教導的內容都記住,至於能不能融匯貫通,看他們的悟性。

育才這玩意,也不是說老師多牛就好,學生愚蠢或悟性不高也是個問題……

若教導一節課,才有一節課的成果,那麼全部培養出來,花費的時間就多了。

培養幾個種子,然後開個師範還好,什麼都自己培養,那可真得忙死。

於是幾百考生就被召集過來,告知可以參加的專項考試。

“主官,這樣分類主要是目的是什麼?”有士人出面詢問。

“有些職位需要有專門能力的人,比如說錢糧的統計入庫,數算不合格不行。刑獄更不必說,律法不熟悉也不行。退一萬步說,本官也沒說只能報考一科,各科成績越好,以後的升遷自然也越容易,同時可以選擇的崗位自然也更豐富。”張和回道。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是誰都和他一樣開掛。

24小時學一門科目已經很難,精通好幾個科目的很少,除非是真正的天才。

可惜的是,大多都是博而不精。

可就算博而不精,好歹都知道一些,這樣安排職位也輕鬆。

原來可以同時報好幾個科目的嗎?

士人們頓時瞭然,之前還糾結要報哪個,一下子除非自己真不擅長的,否則都給報了。

就說這醫學,張和發現居然也有人報名。

只是人數不多,三兩個而已,且都是報了治政之後,順手報了這個。

也正因為報名的人少,所以有個人立刻引起他的注意……

不,重點關注!

南陽張機,如果這名字覺得陌生,那麼看他表字仲景,那應該就不陌生了。

今年三十九歲,醫學基礎已經全面夯實,暫時還沒有編撰《傷寒雜病論》,卻已經是醫學大才!

“仲景先生,沒想到您也過來了。若是早發現這個,哪裡還需要考核,直接安排出仕便是。”張和直接來到張機面前,鄭重行了一禮。

“老朽既然參加考核,那麼自然要按照規矩來。若連考核都透過不了,那還說什麼出仕?”張機也豁達,主要是不屑走後門。

“那好,張先生的考核,由我親自考校。”張和點頭。

“哦,府君通醫道?”張機有些意外,本以為是請京兆這邊的名醫來考核。

“瞎琢磨一段時間,說不定還要請張先生斧正。”張和謙虛回道。

張仲景到底有沒有當過長沙太守,說真的一直存疑,甚至有人覺得他就是張羨……

我的意思就是管他的,直接拉過來作為醫學院祭酒再說。以後有機會,再把華佗給拉過來。比起張仲景,華佗的心更野一些。

可不管是青囊書還是五禽戲,乃至漆葉青粘散,這怎麼說都不能放過。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覺醒購物商城,我助大唐統一天下

以為自己是條龍的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