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袁氏分裂

“什麼?華雄一照面就被斬了?”訊息傳到虎牢關,董卓都有些懵。

這邊呂布剛剛出戰,斬殺對方數名大將,殘廢一人,甚至把公孫瓚都重傷。

眼看對方軍心大亂,正要乘勝追擊,結果後面反而出了漏子。

華雄在他麾下,那也是前三的強者,他都被一刀斬殺,誰能抵擋?

“不是,我不是讓據關死守,他出戰幹什麼?”董卓隨即反應過來。

使者少不得把過程說出來。

聽說張和出面,罵了半天城之後,汙言穢語上千句不帶重複的,董卓神色都有些複雜起來。

“你們就給他這樣罵,沒射箭弄死他?”李儒出面詢問。

“已經做過了!”使者很無辜的回答道,“只是箭矢射出,他座下的戰馬似乎能提前感應到,然後迅速避開,我們的箭矢根本射不中他!”

還有就是張和大嗓門,相隔上百米都能聽到他那嘶吼聲的,箭矢能不能射那麼遠都兩說。

偏偏大家又不能裝聾作啞,被對方罵了半天,血壓蹭蹭上漲的。

“責令樊稠和李蒙死守,不要再輕易出戰!”董卓下令,“奉先,隨我殺出去,找那些關東聯軍晦氣!”

本來還打算以穩妥為主,可前面這幫傢伙不解決,那麼怎麼調頭對付劉備那幫傢伙?

不知不覺,在董卓心裡,劉備那邊的比重已經超過關東十七路諸侯。

“早該如此!”呂布點頭。

自己殺敗對方數名大將,對方士氣正衰。

這時候不趁勝追擊,在這裡防禦不是浪費時間嗎?

眼看董卓帶著呂布殺出,李儒卻是有些擔心。

關東十七路大軍過來,哪怕每一路就來個兩三千人,加起來人數也不少。

也多虧良莠不齊,且不齊心,這才有可趁之機。

本來只要熬到冬季,聯軍自然乖乖退走。

甚至入秋後,都能稍微抽調兵力,反過來對付劉備。

可現在主動進攻出去,這不逼迫對方團結到一起,反而不容易獲勝。

問題董卓執意要出戰,李儒很清楚,這個時候的岳父,是不會聽他勸說的。

只能找來徐榮將軍,讓他率軍在必經之路設下埋伏。

果不其然,董卓率軍殺入敵軍陣地,對方立刻變得團結起來。

或許士卒良莠不齊,可到底是大漢官兵,訓練方法都差不多。

在生死存亡的威脅下,立刻團結起來,迅速磨合完畢。

自然而然的,單打獨鬥被董卓軍碾壓的關東聯軍,在互相配合之後,人數優勢就發揮出來。

董卓不僅沒有取得戰果,反而被打得狼狽退了回來。

“董卓戰敗,正是追擊的大好機會!”眼看董卓要跑,聯軍軍師曹操出面勸說。

“窮寇莫追,再說此戰我們這邊也有損失。”袁紹實際並不打算追擊。

不如說,若非這討董檄文牽扯甚大,他都不打算會盟。

就那麼說,曹操釋出討董檄文,最開始加入的只有鮑信和張邈,張邈覺得人數不夠,就把自己的弟弟張超叫了過來。

陶謙見狀,就稍微湊個熱鬧,免得張超假道伐虢。

孫堅本來就不爽董卓,以前涼州平叛,就建議張溫誅殺董卓。

收到討董檄文之後,二話不說立刻率軍北上。

順便把不願意討董,還要阻攔他北上的荊州刺史王睿給殺了。

王匡和張楊本是何進麾下,討董可以說義無反顧,自然加入進來。

之後喬瑁和劉岱也不得不加入進來,畢竟兗州已經有兩個郡響應。

還一前一後的,自己不加入,被說是董卓同黨討伐怎麼辦?

更別說劉岱還是漢室宗親,不表態怎麼行?

到這一步,袁氏若是不表態,就好像怕了董卓一樣。

不得已,袁術、袁紹和袁遺不得不加入進來。

袁氏加入進來,作為門生故吏韓馥也得加入進來。

公孫瓚也湊了熱鬧,帶了兩千人過來。劉虞沒來,畢竟要防著北方的胡人。

要是劉虞和公孫瓚都南下,到時候胡人趁機南下,那誰來抵擋?

被董卓提拔起來,剛剛擔任遼東太守的公孫度?

最後孔伷和孔融聽說此事,也表示湊個熱鬧,麾下沒多少人,搖旗吶喊還是可以的。

十七路諸侯就這樣成型,讓袁紹意外的是,喬瑁推舉他為盟主這件事。

要說他過繼給袁成,也算是嫡長子,可卻是袁氏旁系。

之前主要是給袁氏處理一些髒活累活,屬於非職業組。

職業組二代領軍人是袁基,然後是袁術。

可喬瑁跳過袁術,推舉自己為盟主,這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可偏偏大家都附和,最終袁紹是想不上位都不行,或許,他心裡何嘗沒有這樣的想法?

明明都一個父親,他還是袁術的兄長,就因為自己是庶子?

只是當了這盟主,問題也很大,畢竟叔父和兄長袁基,可都還在洛陽,在董卓手裡!

尤其之前在虎牢關下,董卓以諸侯在洛陽的家人親屬作為人質,逼迫他們不敢進攻。

袁紹和袁術合計過,要不就這樣糊弄著待上幾個月,差不多就退兵得了。

也就是他們不配合,關東聯軍遲遲得不到戰果,甚至還不斷被拖後腿。

如今曹操要追擊,袁紹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

不管成不成,董卓在跑路之前,肯定要殺光所有人質。

你特丫家人都已經從洛陽搬走,自然不怕什麼的,就沒想過我們的感受?

曹操可不管這些,那麼好的機會怎麼能不追擊?當即清點兵馬,追殺過去!

結果董卓的確潰敗,可在路上還有徐榮伏兵。

董卓折返注意到這點後,把呂布留下來協助。

於是曹操追擊過來的時候,被徐榮伏擊成功,衛茲都死在陣中。

如此狼狽回到聯軍營地,身邊跟著的人已經十不存一。

繼孫堅和公孫瓚之後,曹操部也算是廢了。

更糟糕的訊息,在次日傳來,輸了一陣之後,董卓惱羞成怒,把作為人質盡數誅殺。

甚至因為劉備參與討董,就把盧植也給殺了。

“這……”袁紹被打擊得不行,袁隗和袁基死了,袁氏怎麼辦?

諸侯也在看向袁術和袁紹,袁氏二代魁首袁基已死,往下能領軍的只有袁紹和袁術。

要說袁術也是職業組,只是要給袁基鋪路,所以沒有給那麼多資源。

袁紹資源更少,可他帶頭殺入皇宮誅殺宦官,又是聯盟盟主,名望反而超過了袁術。

最糾結的還是袁遺,他不知道自己應該站在哪邊才好。

大家最終確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袁氏的分裂,已經在所難免……

可袁氏不分裂,這結果對大家來說,反而是最不好的。

袁氏佔據那麼多的資源,他們多吃點,大家就少吃點,為什麼不是大家分食了袁氏?

都是老油條,從喬瑁推薦袁紹當盟主開始,可以說大家都是幫兇。

“報!”就在大家商量後續事宜時,有士卒過來彙報,“涼州牧劉備起兵討董,已拿下弘農縣,正朝著函谷關奔襲而去!”

一時間,原本聯軍已經有些低落計程車氣,又小幅度的提升起來……

要說喬瑁是不是和袁紹或者袁氏有仇,這很難說。

歷史上雖然是臧洪提議,卻是喬瑁假借三公密信釋出討董檄文。你釋出也就算了,還推舉袁紹當盟主,真就不把袁術放在眼裡。

他難道不知道,袁紹是旁系,而袁術才是嫡系?只能說完全是故意的,最後可好,你袁紹當盟主討伐我,那董卓也不念舊情,把袁隗和袁基殺了。

一代和二代領軍人物都沒了,剩下袁紹袁術兩兄弟,一個算旁系但威望更高,一個是嫡系正統繼承人,最後偌大的袁家分裂。

大概也是惱羞成怒,會盟沒多久劉岱找藉口滅掉了喬瑁,要說後面沒有袁氏的手筆,反正我不太信,可惜歷史沒記載。

至少劉岱擅自對喬瑁動手這事,身為盟主的袁紹,可什麼都沒說。

喬瑁為什麼那麼做,理由我覺得也很簡單。

袁氏不管如何依然是龐然大物,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若袁基僥倖逃出來,成為二代領軍人物,統御整個袁氏討伐董卓,那麼一樣可以奪取天下。

傻子都看得出來,即將是群雄逐鹿的時代要到來,自然不可能放任你袁氏佔那麼大的優勢。不如說把袁氏分裂,削弱並分食它,得到的利益更大。

奈何袁紹和袁術真就是誰都不服誰,兒子也誰都不服誰,最終導致袁氏徹底敗亡。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兄長安心去,我照顧嫂子

不吃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