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賈詡已看穿一切

張和返回長安的時候,這邊已經是中秋前後。

到底是剛剛討董結束,扣除劉岱和董卓之外,大家都在默默經營地盤,沒有選擇出手。

不過董卓會攻打西河,主要還是崔鈞主動動手。

眼看河東有危險,立刻調頭回去,還是給朱儁突破‘箕關’,一路推進到東垣縣,連濩(hu)澤縣和端氏縣都給打下來。

張楊原本是上黨太守,奈何他這太守是自領的。

嚴格來說是何進派他去幷州徵兵,結果期間何進罹難,他就滯留在上黨。

當時上黨太守為南陽人州郡,本來已經年老,乞骸骨回去了,張楊就自領上黨太守。

也就是說哪怕如今返回上黨的路已經打通,可董卓軍已經佔據這裡,他也沒有百姓基礎,根本回不去,回去也站不穩。

如今以東垣縣、濩澤縣和端氏縣為地盤,暫時在河東落腳。

皇甫嵩也厚道,表張楊為河東太守,由他看守箕關,伺機收復河東全境。

最舒服的還是王匡,以前擔心董卓軍在河東殺過來,現在不需要擔心了。

再加上和張楊都是何進舊部,於是資助他一批錢糧,好歹讓他別那麼拮据。

“可惜,太原南下的路沒有完全堵上。”張和感慨。

否則的話河東孤懸在外,收復遲早的事。

不過現在這樣也好,好歹給皇甫嵩和朱儁找點事情做,順便牽扯董卓的一部分注意力。

順帶一提的是,張和以為上郡和西河郡都拿下,實際並不是這樣。

關羽,趙雲和樂進過去支援的時候,崔鈞已經戰敗潰逃到上郡。

也就是救援及時,否則很大機率已經徹底敗亡。

西河郡全郡落入董卓手裡,可上郡太守罹難,所以如今上郡沒有主官。

在劉備的表舉下,崔鈞在上郡上任,以黃河和圜水作為屏障,與董卓和南匈奴軍對抗。

而董卓軍突然發現河東出問題後,立刻調集主力軍隊回去。

他們的想法也差不多,都是以黃河作為屏障,阻擋敵軍的去路。

“董卓也是,就現在的情況,徹底退守幷州,伺機從壺關攻打冀州才是。河東已經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張和搖頭。

不如說就是這河東郡牽扯董卓大部分的兵力,使得他沒辦法安心東征。

“董卓當過河東太守,麾下不少士卒都是河東籍,大概也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不肯放棄。”荀攸早張和幾天回來,看著他平安歸來,到底是鬆了口氣。

劉備突然把張和叫過去冀縣,不少人都捏著一把冷汗。

“董卓?那個連廢立都做出來的傢伙,會顧慮麾下士卒的想法?”張和調侃道。

“這並不衝突,不如說就是因為這樣,董卓才能得到那麼多人的效忠。”賈詡回道。

董卓本來就是良家子出身,沒什麼底蘊可言,和羌人部族關係不錯,算是他最大的籌碼。

這些年發展起來,固然有袁氏的扶持,對跟著自己起家的老兄弟,卻是從來沒虧欠過,也因此得到那麼多人效忠。

畢竟他麾下部將,大多都是鬱郁不得志之輩。

在當時有那麼個上司,那真是太難得了。

至於現在,那可就難說了。

今時不同往日,群雄割據,大家都缺人。

這裡混不好隨時可以換個地方混,這邀買人心的成本,可就沒那麼便宜了。

董卓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反正他死活要守著河東,哪怕因此不能東征。

成本固然提升上去了,也不能因此就把前期的投資都給撤掉,這樣只會更虧!

“他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張和對董卓的想法沒興趣,“反正近一兩年,也不可能對董卓用兵。可惜的是,我們也沒有藉口對南陽用兵。”

目前南陽割據的是袁術,同時孫堅在他麾下。

哪怕袁術這太守名不正言不順,可討董聯盟的眾人都選擇忽略這點,再指責也沒什麼意思了。

匡亭之戰得等兩年,嚴格來說是一年多一些,畢竟現在都八月了。

到時候袁術被曹操趕到九江一帶,自己倒是有藉口趁機把南陽拿下來。

到時候不管進攻豫州,還是進攻荊州,那不隨心所欲?

穿越者嘛,自然是要靈活利用歷史事件來給自己謀福利才是。

可真要說,張和也鄙視那些什麼都按照歷史事件的傢伙,彷彿離開歷史事件,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一樣。

要說自己有掛,這樣還要讓劉備只能當安喜縣尉,甚至還因為鞭打督郵掛印而去,最後折騰幾年才擔任平原相,非要蹉跎半輩子才在益州安頓下來……

那還不如一開始就自己起家得了,再艱難還能有這艱難?

“倒是今年無論是擴軍,還是出征,關中的潛力和涼州的物資,都消耗了不少。正常來說,休整一年也是應該的。”荀攸勸說。

哪怕迅速征服天下,然後順利上位才符合大家的利益述求。

可再怎麼突飛猛進,也要遵守法律。

這物資補給,民生經濟都有問題,那就純粹是窮兵黷武。

只能說每次交戰都是賭博,贏了迅速擴張,輸了可能就一敗塗地。

尤其是最怕敵人斷糧道,輜重補給一旦出問題,那麼一大片的地盤,可能都要落入別人手裡。

“我也不是不體恤百姓的壞人……”張和反駁,“這不這幾個月,都打算專心發展民生了嗎?”

“府君能明白這點就好。”荀攸點頭。

實際若非上郡和漢中多少有些價值,當初兩地求援,他覺得都沒什麼必要去救援。

奈何張和有這想法,那麼只能盡力出謀劃策。

也真是沒想到,一切都很順利。

扣除浪費一批錢糧物資之外,白得兩個郡。

對張和的眼光,他也是由衷的佩服。

兩個地方出兵的時機,可以說是都太巧了。

“不說別的,我現在就去養兩個月的蜂,關中各郡的政務,就有勞各位了!”張和當即表態。

“不是,養蜂?”荀攸有些凌亂。

到底是新來,看看人家賈詡和張既,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

“反正有重要的事情,派人過來告知我一聲,每十天我會過來檢視一下留檔的文書。”張和隨口說完,然後起身離開。

“不是……”荀攸有些措手不及,可張和已經走遠,只能無奈感慨,“人家是十天休沐一天,怎麼到府君這邊,是十天上衙一天?”

“難得府君放權,有什麼不好嗎?”賈詡隨口說了句。

他是副手,這意味著所有壓力都堆到他這一邊。

自己都還沒有抱怨,荀攸有什麼好抱怨的?

“沒有……”荀攸這才想到這點,連忙閉嘴。

“習慣就好,府君多才多藝,但到底是分身乏術。太多事情需要做,也不可能都為政事耽擱。”賈詡回道,“再說府君一直強調自己是武將,好不容易同意牧守一方,能幫的地方我們多幫點,否則他耍小性子不幹了,那才不好。”

袁紹入主冀州,那是191年的事情。要說189年討董檄文釋出,結果到191年袁紹才入主冀州……

不過這次的理由,我要稍微換一換,畢竟歷史董卓也沒佔據幷州對吧?

可如此以來,那麼190年諸侯討董之後,扣除董卓和劉岱,就真沒誰在用兵。甚至歷史上,劉焉也是在191年才派兵攻打蘇固,還是被我提前的。

我查了一下上黨太守,有段時期是南陽人州郡擔任太守。

當時我還有些疑惑,太守下面是州郡什麼意思,直至查到州泰,才發現可能是他爺爺,也有可能是父親。考慮到州泰登場時間很晚,所以大概是爺爺,至少是爺爺輩的。

這裡沒搞錯,州泰是州泰,周泰是周泰。州泰是魏國官員,歷任兗州刺史、豫州刺史,官至徵虜將軍,假節都督江南諸軍事。景元二年(261年)逝世,追贈衛將軍,諡壯侯。

以後要不要招募就不知道,反正他父親是誰都不知道……

不像文鴦,好歹知道父親叫做文欽,爺爺叫做文稷。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對,我知道這三章很水,所以我起來如果精力跟得上,我會加更的。<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世界太不對勁

立花大魔王

完美穿越:開著飛船回到千年前

麵包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