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封賞

劉備在長安皇宮登基,不過考慮到如今哪裡都需要用錢,於是就沒有下大功夫去裝修。

雕欄玉砌已經有些破舊,不過比他以前的那個宅子,不知道好了多少。

今天本來不是大朝的日子,就為了張和這件事,群臣不得不聚集起來。

尤其如今已經是酉時過半,正常來說已經是下衙的時候。

大家剛回到家,結果又被叫了過來,眼看晚飯都還沒有吃,一個兩個飢腸轆轆。

新的朝廷,正常來說會有三公九卿。

不過劉備這朝廷,官員大多經驗不足。

按照履歷強行拔高,就有揠苗助長的嫌疑。

好在大家都年輕,在中下層熬個十年都不成問題。

而最先完善起來的衙門,自然就是尚書檯。

張和與劉備說過,靈帝提升尚書檯的權力,使其能一定程度行使三公九卿的職責。

既然如此,只要把尚書檯完善起來,朝廷的運作基本就完善了。

劉備深以為然,並且進一步提升尚書檯的職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暫時不設定三公九卿,那麼就必須要提升尚書檯的職權。

而第一屆的尚書令,便是田豐來擔任。

在文士序列,才能和履歷方面,他當尚書令當之無愧。

就算是國淵、孫乾和王修都沒意見。沮授更沒意見,畢竟他就是田豐舉薦的。

“南匈奴雖未完全消滅,不過已經逃到朔方一帶,西河郡與上郡各縣,已經全部收復。”劉備宣佈,同時把戰報傳遞下去。

受限經費問題,皇宮裡面暫時還沒有宦官。

張和客觀分析過靈帝為什麼重用宦官的原因,劉備品了很久。

可到底要不要用,他還在糾結。

實際當了皇帝后,他發現還沒有以前快樂。

當然,稱王之後就已經開始不快樂了。

別的不說,這派系之間的爭鬥,開始變得越來越明顯起來。

“沒想到不到三個月,定襄侯再次創造一個奇蹟。”田豐感慨。

南匈奴的確不算什麼,不過那麼輕鬆就碾壓過去,實在讓人感慨萬千,甚至有些可怕。

沒有人跳出來,說‘今年陛下登基,妄動刀兵不吉利’之類的話,傻子才那麼做。

“陛下,無論是徐將軍還是趙將軍,甚至年紀最大的黃將軍,都是難得的猛將,留在幷州太浪費了。”陳群出面。

田豐看了看陳群一眼,這個侍中有些囂張。

看著是要剝奪張和的兵權,實際卻給這三名將領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他們就是難得的猛將,一旦他們前往前線戰場,必然會不斷立功。

到時候,他們的官位蹭蹭往上漲,別人想壓制都不行。

很遺憾的是,不管是冀州派還是青州派,都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

涼州派和潁川派,則本身是張和的盟友。

不如說,兩派不少人還是張和舉薦的。

其實真要算,田豐這個冀州派的黨魁,何嘗不是張和推薦的?

趙雲是常山真定人,甚至後來投效的張燕,都應該是冀州派的。

只是張燕如今態度曖昧,沒說加入也沒說不加入,趙雲卻是明確表示,他站在張和這邊。

潁川派那邊更不必說,徐庶是潁川的,可人家也是明確表示站在張和這邊。

涼州的張繡,自然也是這個情況。

說句不好聽的,張和的‘根’就不在朝堂,而是在軍隊裡面。

就是因為這樣,才允許潁川派和涼州派逐漸成型。

“這次三人都立下不少戰功,的確也應該封將軍了。”劉備點頭。

趙雲是他看著長大起來的,從十幾歲的少年,當時甚至還沒有出師。

現在沒想到帶著一支騎兵,已經能對付數倍於他們的匈奴兵。

問題張和後續還要對鮮卑用兵,張遼和趙雲必須要在他麾下,其他都還好說。

黃忠是真讓人沒想到,今年已經五十歲的他,依然有不遜色於關羽的戰力。

實際兩人誰更厲害,到底沒打過,也不知道。

也打不起來,沒必要是一方面,就雙方年紀差,關羽也不可能專門去比試。

徐晃,當初張和在洛陽招募的部將,實力強悍,在自己一干文武裡面能排到前十。

沒有貶低的意思,主要是自己麾下的猛將真就有那麼一點多。

不僅是三人,其他參與此戰的,都應該封賞。

“就是這楊浪,他那支夜不收是達……平北將軍新建,在此戰有大功,卻也有些瑕疵,各位覺得如何處理才好?”劉備詢問。

到底是身份不同,私下親近一些可以,正規場合儘量稍微一碗水端平。

主要是最近幾年,他大概明白一個道理:

你對某個人越親近,那麼其他人就越著急,越著急就越容易搞事情。

正常來說,搞事情才是正常,打起來他才好渾水摸魚。

不過劉備不太喜歡這種事情,他到底不是一個真正的政客。

至少,在天下徹底平定之前,他希望這個鬧騰能少點。

“新建的軍隊,三百人的規模,可報上來的時候,主官希望有校尉銜。”田豐記得這事。

雜號校尉無所謂,劉備當場就給了。

結果這支三百人的軍隊,掩護大軍順利渡河,這一路過來滅掉十幾個小部落,協助大軍奪取美稷縣,很多都是三百人很難做到的事情,他們做到了。

性質偏斥候,可實際用法卻很多,三百人日常用度就達到一千人的規格。

“不是三百人……”劉備反駁,“有太多新兵在裡面,這次回來之後,裁撤了一批,最後只留下一百個精銳。”

一百?

田豐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那麼精銳計程車卒還不滿意,只留下三分之一?

一百人佔用一千人的物資已經過分,要怎麼封賞,這就是個問題。

“陛下,雖然征討的過程有不妥的情況……”陳登出面,他如今已經回到朝堂,“可到底是功大於過,職位方面可以不提,可以考慮從爵位和財帛上封賞。聽說那楊浪最喜歡錢,只要錢足夠,他應該是不會有意見的。”

於是楊浪最終被封為關內侯,同時賞金十萬,布帛百匹。

至於他的下屬,根據戰功也多少有些封賞,多是財帛為主。

徐晃三人,討論一刻鐘之後,徐晃被調到張飛麾下,黃忠調往太史慈麾下,趙雲暫時不變。

徐晃和黃忠官職提升為偏將軍,趙雲為護軍將軍,三人額外封關內侯。

張和提升了一千食邑,問題還是那句話,他的食邑能收多少,看他什麼時候把雲中拿回來。

否則就算是當了萬戶侯,實際也是沒有一分錢收入。

劉備知道張和的想法,於是封賞稍微吝惜一些,反而就他麾下那些部將,就豐厚一些。

至於打下來的地盤,自然交給上郡和西河郡太守來負責。

要說本來也是他們治下,怎麼治理地方自然是他們考慮。

他們不考慮也沒關係,都是幷州治下,張和會考慮。

甚至匈奴那十幾萬的俘虜,都丟給張和頭痛去了。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詩神帶著槍炮去大梁

作者93140Uq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