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鮮卑南下

二喬後來怎麼樣了?

喬公來到長安的時候,這邊的選妃已經結束。

劉備也不可能無限擴充後宮,雖然他可以那麼做。

況且喬公也只是廬江豪族,寒門都算不上。

二喬豔名傳天下,也有喬公到處散佈這個訊息的功勞,究其原因,還是待價而沽。

錯過入宮機會的喬公,可沒想過回去。一則江東戰亂,二則關中太平。

寧為太平犬,不當亂世人,主要還是這邊達官貴人多,遍地都是機會。

正常來說,能釣到兩個世家豪族子弟,不顧家裡人反對迎娶二喬之一,喬公就算是賺到了。

劉備自然也聽說這事,問題他並不貪戀女色,更別說宮裡已經新增那麼多嬪妃。

再則喬公的背景,與自己沒什麼幫助,且若同時讓二喬入宮,在後宮佔據的比例就太高。

若單娶一個,另外一個嫁人,就和自己成為連襟。

最無奈的是,自己的皇后張氏,她不怎麼擅長宮鬥……

又因為是涿郡張氏,與張飛張和有親戚關係,對劉備來說是最完美的婚姻。

可以說若張和不是打算遠征域外,劉封繼位,立刻就能得到張和與張飛的輔佐。

第二代,甚至可能第三代都能坐穩皇位,除非他們把自己浪沒了。

劉備已經不是那個涿郡街溜子,他也在迅速成長。

二喬有豔名,卻與他無用,於是視而不見。

事情到這裡,也就暫時告一段落。

比起後宮的問題,劉備如今更關心的,還是前線的戰況。

孫策奪得揚州,並且迅速朝著汝南郡進攻,同時與曹操結盟。

本來想要爭取的物件,到底還是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劉備不免有些疑惑,自己那麼不招人待見嗎?

劉表已經是強弩之末,遲早也會被綁出來投降。

可蔡氏和蒯氏,真以為自己是傻了不成?

張飛已經就劉磐的事情上奏,劉備對蔡氏和蒯氏,可以說是一點好感都沒有。

劉璋倒是當起縮頭烏龜,可對付他也是遲早的事情……

北方太平,暫時不需要考慮。

兗州這邊,關羽會在入秋後,正式對青徐兩州發動進攻。

曹操麾下有幾部軍隊?

在絕對的實力壓制下,敗亡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如今天下局勢,已經完全傾向於他這邊,其他幾個小勢力,也不過是在苟延殘喘。

劉備有些自得,說難聽點就是有些嘚瑟,畢竟當初當街溜子的時候,還真沒想過能有這一天。

當時就想著,能夠舉孝廉出仕,就已經不錯了。

本想著,局勢那麼穩,自己要不要御駕親征,去攻打益州什麼的……

可想到昔日對張和的承諾,只能把這個想法按捺下來。

又想到今年蝗災,雖然還沒成規模就消滅,這天氣依然是有些旱。

張和改良的作物耐旱,問題對肥力的消耗也很大。

追肥若是跟不上,地力會被破壞。

當務之急,還是得抗旱保收。

後方的物資充裕,前線打仗才能無所顧忌。

至此,喬公已經在長安等了一年。

這一年二喬依然找不到良配,倒是去圖書館看書,累積了不少文化。

期間也吸引到不少讀書人,可喬公來到長安,這眼界就高了,不太想將就。

恰好聽說,這張和又納妾,而且還是甄逸的幼女,據說長得很漂亮。

喬公想了想,最後帶著二喬去了晉陽。

來到長安那麼久,他自然清楚張和的名聲和地位。

尤其是他對妻妾的態度很好,就算嫡女過去給他當侍妾,也不委屈。

畢竟伏完這身份,還不是把女兒給送過去了?

甄逸更不必說,朝廷的大司農,真正的新貴,也把女兒送去給他當侍妾。

張和有一段時間納妾很密集,後續又有幾年完全不納妾。

很多人不知道他的想法,後來看他又納妾,才知道是他眼光變高了而已。

自覺女兒有希望的家族,自然還是想方設法過去晉陽,想方設法創造機會,讓張和認識認識他們的女兒。

送女人的真就不少,只是自己家裡女眷太多,再說連歷史美女都不是,對自己的事業和發展幫助也沒那麼大,張和看不上而已。

真的要無限開後宮,來者不拒的話,如今他少說也湊個三千後宮佳麗了。

“鮮卑南下了?”張和不知道喬公過來的訊息,他只知道,雁門那邊傳來訊息,步度根南下。

不僅是步度根,軻比能也在襲擾幽州,顯然是聽說河北有戰事,覺得大漢內部不穩。

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張和沒有開邊市。

別說步度根和軻比能,東鮮卑諸部,都坐不住了:既然你不交易,那麼我們就直接過來搶!

前面說過,但凡張和打算玩經濟戰術,那麼的確可以開邊市。

哪邊強大就照顧哪邊,慢慢榨乾鮮卑的戰爭潛力。

只是他覺得這樣很麻煩,退一萬步說,鮮卑佔據的地盤,裡面的資源,甚至鮮卑的人口,在張和看來,本身就是自己的戰利品。

那就沒必要讓他們打那麼久,早點滅掉他們,然後陸續進軍草原便是。

可惜草原不適合耕種,不僅是氣候寒冷乾旱,土壤結構也導致不適合耕種。

改良土壤的成本太高,同時也要避免沙化。

不過大規模種植牧草,透過青儲飼料餵養牲畜,然後進行集中放牧,以畜牧業來維持經濟,配合礦業進行發展,未必不能在草原定居下來。

尤其當火炕、棉大衣和煤炭陸續投入使用,只要能熬過冬天,那麼什麼都不是問題。

畢竟華夏人,能在乾旱的地方,利用一年兩次降雨進行蓄水,用於各種生活所需。

就這樣,都能頑強活下來。

草原民族都能在草原上生活下來,華夏民族為什麼不行?

無非把胡人的生活模式最佳化調整,最後偌大是草原,自然也能養育更多的華夏子民。

只要保證文化傳承不出問題,那麼就不可能有胡化的危險,至少降低胡化的風險。

本想著明年才開始北上,沒想到鮮卑坐不住南下了。

“得吧!”張和下令,“準備好物資,準備北上!順便告知趙昂,適當西進!”

南匈奴不打過來,可沒說自己不能打過去,朔方郡怎麼說都是華夏的國土,自然要收回來。

雖然它乾旱,甚至有些沙漠化……

可就算鹽鹼化,自己都要想辦法去改良,實在不行,沙漠養海蝦/魚也可以,無非就是改良品種,把鹽水的成本調配好!

治沙這玩意,後世也做了那麼多年,成果斐然。

很多技術,就算用到古代也沒什麼問題的。

安排了一番,眼看天色已晚,於是下衙回家。

鮮卑南下,自己即將北上迎戰,這事情怎麼都要和家裡人溝通一下。

真就沒想到,回來兩個多月,又要去打仗……

順帶一提,在甘肅景泰縣,如今沙漠養蝦/魚已經取得成功,在內地以後也能吃到海蝦和海魚了。理論上,核輻射影響會小許多,價格不太友好是肯定的。

不過涉及到海水成分的配比,配方可能需要張和親自操刀,理論上能成。

要說劉備應該不那麼好色,有些妻妾,扣除被曹操俘虜扣押,還有在路上死的,妻妾人數不是很多。

有記載的就是吳皇后(無子),孫氏(孫尚香),甘夫人(生劉禪),麋夫人(無子)。另外可能還有兩三個侍妾,畢竟劉永和劉理的生母不詳。

索性二設一下,確定劉備是個事業型的男人,對女色的要求不是那麼高。

甘氏的身份也值得推敲,畢竟糜氏因為糜竺的關係可以理解,而好巧的是我發現陶謙的妻子也姓甘,所以推敲是陶謙妻子的族人。

大機率是侄女,這樣就是陶謙兩個兒子的表妹,劉備納了甘氏,與陶謙的兒子也算姻親,陶謙在這個基礎上,才放心把徐州讓給他。

當然只是猜測,誰知道事實是怎麼樣,一笑而過就好,沒必要深究。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穿越大唐

野生紅豆

3203武林

江懷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