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文明碾壓

這場戰鬥,可以說是顛覆阿爾達希爾認知的一場戰爭。

這些夏國的軍隊,幾乎還沒有短兵相接,僅僅依靠戰爭武器,就已經完成屠殺。

這也是安息的軍方,缺乏與大漢的交戰經驗所致,不過必須承認,那些戰爭器械的確逆天。

尤其是那些投石車,不斷投擲燃燒彈,一大片的火焰掉落下來,遠處的火海在一點點擴大。

火海里面,隔著很遠,他都彷彿聽到裡面計程車卒在哀嚎。

戰爭到這裡,已經沒什麼意思,對方的戰陣已經亂七八糟,士氣也已經崩潰。

阿爾達希爾從來不知道,戰爭居然可以那麼簡單……

不,這根本不簡單,這些戰爭器械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智慧,這本來就需要常年的累積得到。

這個時候他才想起來,張和曾經和他說過,華夏是一個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大漢也已經有四百年的國祚。

而華夏每一個朝代,並不是建立在徹底否定前朝的基礎上,而是兼具繼承和發展,這也是華夏文明的核心。

有些地方阿爾達希爾聽不懂,畢竟文明環境並不同。

可現在他大概明白,一個三千年來,不斷被繼承和發展的文明,它的智慧累積是多麼可怕。

“衝鋒!”馬超此刻率軍殺入敵軍,朝著中軍殺過去。

不過他那駱駝騎兵,到底是沒有戰馬快,於是在他之前,趙雲和張繡已經衝了過去。

“喂喂喂,別跟我搶啊!”馬超見狀,不免吼了一句。

“孟起,別忘記我可是你的上級.”

張繡回了句。

他是平東,而馬超是安東,算自己下屬。

“所以說!為什麼你這上官,反而比我還衝得更前面?”馬超也不怕,直接懟回去。

實際上這一路來,建國後的冊封不算,以前的冊封不算,大家本質上都是白身。

所以在來的路上,大家可以無視對方的身份,很好的交流。

武將都是打出來的交情,尤其是遷徙的路程,很多時候都很無聊。

比起文官,這些武將的關係更容易變好,否則也不會有現在這樣,上下級沒大沒小對話的情況。

“本將只是根據現在的情況,做出合理的安排而已.”

張繡回敬過去,不如說純粹的嘴硬。

就現在的情況,已經算是收尾,不過對方的主將還在,擊殺或者俘虜也是大功一件。

誰也不會嫌戰功少,安東也好,平東也好,明明上面還有鎮東和徵東,誰不希望升快點。

“都太急了……”張和笑道,年輕人有幹勁是好事,要說大家也是三四十歲。

理論上還有二十年的時間,可以在戰場上奮戰。

二十年後,他們的武力或許已經下降,可豐富的經驗依然能讓他們居中指揮。

這個時候,就是他們成為四徵將軍的契機,當然也要戰功足夠。

就如同李廣,每次都能打勝仗,可戰功計算距離升官又差那麼一點,於是‘李廣難封’。

馬超在這點上,多少就讓張和有些頭痛。

戰損有點高,畢竟他總喜歡憑著自己強大的實力,暴力去衝破敵軍陣地,雖然這很有效,卻難免導致一些親衛的傷亡。

否則,在大封群臣的時候‘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也不會只是個安東將軍。

要說大家來的時候都是白身,自然是誰的戰功高誰上去。

馬超那傢伙,不會真以為張繡是靠著是童淵的大弟子,自己的半個同門才上位的吧?

“什麼?”阿爾達希爾疑惑的問了句,剛剛張和用的是漢話,不過他以為是自己沒聽清楚。

“沒什麼……”張和看向前面,“說的是他們,因為敵人不熟悉我們的戰爭模式,在他們看來太好欺負了,所以都迫不及待想要擴大戰果.”

現階段還行,畢竟帕提亞(安息)帝國已經已經腐朽到了極點。

再加上今年被羅馬才欺負了一次,士氣並不高。

就現在受點挫折,大部分計程車卒已經想著逃走。

可以後對付羅馬帝國,那就另外一回事了,人家的歷史也沒那麼短,也還具備一定的戰鬥力。

不過沒什麼戰術戰略,那卻是真的,畢竟他們面對的敵人,大多也是隻會打群架的野蠻人。

異域稱王,說真的,以華夏文明的底蘊,只要有一個根據地,然後好好發展起來……

對於這個時代的其他文明來說,或許真的會出現碾壓的情況。

就算沒有,別忘記還有張和這個開掛的,他加速了文明的進化過程。

就說這些可怕的戰爭器械,這些原本很多都要到幾百年後才能製作出來。

哪怕是歷史上的諸葛連弩,也沒有張和製作的這樣便攜。

可以讓士卒用獨輪車推著,甚至扛在肩膀上就能使用。

一弩十矢,聽著簡單,實際這意味著機括要更復雜,同時弓弦要做得更有彈性。

更別說經過張和這樣修改,已經提升到五十矢。

這意味著,不能用傳統上弦的手段,需要用扭力彈射,或者更復雜的結構。

張和強行讓科技和文明提升數百年,才有這種絕對的碾壓。

這些是阿爾達希爾不知道的,他只知道大漢居然是如此可怕。

這讓他甚至開始顧慮,要不要繼續東征,若是打下貴霜甚至康居,與大漢西域接壤,到底還要不要打過去。

可不東征,向西有夏國阻攔,那唯一的選擇就是向南,去攻列印度。

他甚至不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大漢的軍隊正在攻打南中。

大量的工程隊在進行開路建設,目的是打通南部前往中南半島,以及印度的通道。

為了提升效率,甚至交州那邊也在同步修造。

畢竟既然知道一座山脈後面,有那麼寬闊的平原,傻子才會不想著打下來。

之前日南郡就不南征,說到底就是南部山脈更多,平原更少,開發成本更高,開發價值更少。

與此同時,北部已經開始進一步朝著烏桓殺去,並且進一步朝著東三省所在進行攻打。

發現這邊的土壤適合種植,同時寒冷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大漢不可能不要東三省。

另外鎮東軍方面,在發現夷州,瀛洲(琉球群島)和倭島之後,也開始準備東征。

尤其是在夷州上面,他們找到隱藏在這裡的曹氏和夏侯氏的族人。

兩個家族選擇投降,至於待遇如何,就看劉備到底怎麼安排……

繼續這樣下去,最多十年,大漢的軍隊可能陸續在中南半島建立若干個城市,同時向西進入印度,開始征服這裡。

二十年左右,印度可能就會被打下來,之後要不要西征,就看朝廷的意思。

遲早有一天,就算阿爾達希爾不東征,大漢朝廷也會西征,雙方終有一戰。

話說當頭,敵軍主將已經被張繡挑殺,安息這邊的主力軍潰敗,戰爭也到了尾聲。

趙雲提前攻打後勤,截住了大量的後勤輜重。

張繡拿下敵軍主將首級,馬超混了個輔助,其他人也就打打下手,吃了沒有戰馬的虧。

“打完收工!”張和轉身,拍了拍阿爾達希爾的肩膀,後者頓時一個激靈。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我在古代成為圖騰

又紅又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