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被滅後,之玉也開始出手對付突厥了。

她帶來的將領,大多都是年輕人,如今她的時間充足,剛好可以鍛鍊這群人排兵佈陣的能力。

之玉來到邊境後,就接手了單于道的政務,對此,武則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倒也沒說些什麼。

武則天都不說些什麼了,李旦自然更不會有意見。

畢竟他如今只是個住在偏殿的傀儡皇帝,一個主殿都住不進去的皇帝,又哪有管國家大事的能力呢?

他心裡想,再怎麼說,之玉也是他的親妹妹,是大唐的公主。

她的身上,流的是李家的血脈,讓之玉掌管邊境,總比太后派武家的人過去的好。

說起武家的人,李旦不可謂不恨,這些武家的人,仗著有太后撐腰,連他這個皇帝都不放在眼裡。

可惜他手中無權,無法動武家的人,不然他定要讓武家的人好看.......

李旦登基沒多久,武則天不顧群臣反對,把大唐的都城從長安搬到了洛陽。

李旦繼位後的第二年,他的第三個兒子出生,名為隆基。

收到這個訊息,遠在單于道的之玉還讓人備禮送去了洛陽,表示對這個孩子的看重。

她心想,再過幾年,等這娃會走路了,她就把這娃要來邊境,讓他好好看看邊境的百姓是怎麼生活的。

這娃多多少少也是有點氣運在身上的,帶他來建設邊境,應該能事半功倍吧???

之玉的禮物送到洛陽時,此時的李隆基剛好會吐泡泡。

李旦高興的收下了之玉派人送來的禮,同時也準備了不少太平公主喜歡的東西讓人送去單于道給之玉。

此時的他,自然想不到,他的妹妹正在打他兒子的主意。

李旦登基第六年,太后武氏發動了政變,開始獨掌大權。

兩年後,太后武氏在朝堂上表達了她想稱帝的野心。

這種關鍵時刻,之玉自然要來給武氏撐腰的,所以他把軍務交給薛慎感後,帶著她這些年訓練出來的幾萬女兵就浩浩蕩蕩的回了洛陽。

之玉帶著幾萬將士直接進洛陽的訊息,自然瞞不住朝中大臣

無故帶兵進都,這可是大罪,這些朝中找到空子了,自然要參之玉一本。

之玉也不慣著這些人,從武氏那裡拿到參她的奏摺後,她直接帶兵包圍了這些大臣的府邸。

突如其來的變故,打得眾人措手不及。

丞相府。

聽到自已的府邸被包圍時,裴炎正在處理政務,聽到管家進來稟告後,他拿著筆的手微微一頓,事情嚴肅的道:“把太平公主請進來吧。”

“是。”

看到畢恭畢敬出來請她的丞相府管家,之玉倒也沒拿喬,只轉頭對身後跟著的劉思悠吩咐:“你帶人繼續守在這裡。”

“記住,本宮沒出來之前,誰都不能放出去。”

劉思悠頷首,“公主放心便是。”

吩咐完劉思悠後,之玉便與丞相府的管事進去。

“拜見公主。”

“裴大人不必多禮。”

大廳內,之玉不待裴炎說些什麼,便自來熟的坐到了椅子上。

見此裴炎倒沒有任何的反應,只頗為不解的看著之玉道:“公主,不知丞相府犯下了何事?怎勞你親自帶兵前來...........”

之玉擺了擺手,語氣鬆散的道:“倒也沒什麼大事。”

“只是裴大人你說的有些話,本宮不是很喜歡聽。”

說著,之玉從懷中掏出了一本摺子,似笑非笑的看了裴炎一眼後,然後把摺子放到了桌上 。

裴炎看到之玉從懷中掏出來的摺子後,不由失笑道:“公主這是生氣了?”

之玉搖頭,目光坦然的看著的裴炎道:“生氣倒是不至於,只是心裡有些不舒服。”

“本宮覺得,丞相管事管得有些寬了。”

裴炎挑眉,“臣作為丞相,參犯錯的公主一本,也算是職責所在。”

“依公主的心胸,不該不舒服才對。”

之玉嗤笑,慵懶的靠在椅子上嘆息道:“犯錯?”

“本宮犯殺錯了?”

裴炎的目光看向桌上的摺子,“公主,你犯的錯,臣不得寫在裡面了嗎?”

“公主既然帶兵來圍我的丞相府了,想來應該也看了裡面的內容。”

“公主有兩錯,一錯是私自招女兵,二錯是帶兵進洛陽城。”

之玉挑眉,語氣淡然的道:“可本宮,不併覺得自已有錯。”

“本宮招女兵,又不是這兩年才開始的,早在永淳年間 ,本宮麾下,就陸陸續續招了不少女兵了。”

“這都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你這個時候才拿出來說,未免也太后知後覺了吧。”

裴炎淡笑,坦然自若的道,“先帝在時,公主曾寄書信來長安,稟明先帝你在招護衛..........”

“嘖嘖嘖。”

聽到裴炎話,之玉有些意外的嘖了兩聲,“裴大人不愧是父皇留下的託孤大臣,竟連本宮和父皇的通訊往來的知道。”

裴炎對著東方供了拱手,淺笑道:“公主妙贊,先帝心善,讓臣輔佐新皇。”

“為了不辜負先帝的信任,臣自然得把一切都瞭解了。”

之玉懶散的笑了笑,目光直盯著裴炎:“裴大人,皇家的事,知道得越來多,就越危險。 ”

裴炎坦然一笑,“臣只要無愧於心便好。 ”

“好一個無愧於心。”

“裴大人,既然你說到無愧於心 ,咱們不若說說,父皇留下的第二個遺言。”

“父皇臨終之前,可有交代你,若皇兄們爛泥扶不上牆,你便聽從本宮的安排。”

之玉的話,讓裴炎吃了一驚,“公主,你怎會...........”

之玉好笑的看著他,“我怎會知道,是吧?”

“如今顯皇兄被廢,旦皇兄爛裡扶不上牆。”

裴大人,你此時不來投奔我,反而帶頭彈劾我,你.......,就是這麼效忠先帝的?”

之玉的話,驚的裴炎在原地怔愣了許久。

想破腦袋他都不明白,太平公主,到底是如何知道先帝的臨終遺言的。

先帝交代這些事情時,殿中再無二人,太平公主無論如何也不該知道這些才對。

見裴炎久久不語,之玉微微眯了眯眼,“裴大人,你莫不是想效仿博陸侯霍光............”

“公主明鑑,臣絕無此意。”

之玉淡淡一笑,看著裴炎道:“裴大人,既然話都說開了,那咱們,不如繼續說說本宮帶兵進城的事情。 ”

“母后有意登基,本宮對此贊成的。”

“聽說朝中有人持反對意見,所以本宮特意帶了些人來洛陽,想把這些反對的聲音壓下.........”

聽到之玉的話後,裴炎滿臉的不解,所以都有些恨鐵不成鋼:“公主,你是大唐的公主,是先帝的血脈,太后登基怎麼荒誕的想法,你怎能贊同......... ”

“太后登基,江山易主,你作為大唐的公主,怎也跟著太后胡鬧。”

“難道你想讓大唐的江山,從此改姓武嗎?”

之玉神色如常的笑了笑,“裴大人此言差矣。”

“本宮正是想讓大唐江山永存,這才想讓母后登基的。”

裴炎聞言呵呵一笑,“公主這話,怕是那群騙三歲小孩都不管用。”

之玉嗤笑,“本宮手握大唐兵權,談笑之間,伏屍百萬。”

“你覺得,本宮需要騙人嗎?”

裴炎打量著之玉,“那公主的所作所為,又做何解釋呢?”

之玉輕嘆,“裴大人,太宗皇帝都棘手的吐蕃,本宮帶人攻下來了。”

“威脅了中原幾百年的突厥,本宮也快攻下來了。”

“你說.....,論排兵佈陣,本宮,是不是也算有些天賦。”

聽到之玉的話,裴炎沉默著點了點頭,“公主用兵如神,不墜大唐皇室之名。”

話到此處,之玉淡然一笑,“既如此,裴大人覺得,本宮若是繼續征戰下去,大唐的疆土,會拓寬多少?”

聽到之玉這麼說,裴炎沉默了。

公主短短十年間,差不多滅了兩個國家,還是太宗皇帝都束手無策的國家。

若讓公主繼續征戰下去,大唐的疆土......,怕是要拓寬幾倍不止。

見裴炎不言,之玉又繼續道:“若是內政不穩,你覺得,本宮還能帶兵出去開疆拓土嗎?”

“我兩個皇兄都是資質平庸之輩,他們無論誰當皇帝,治國的能力都沒有我母后的強。”

“母后有治國的能力,讓她為帝又如何。”

裴炎搖頭,“公主說得輕鬆。”

“大唐的江山,是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打下的,如今讓一個外姓之人登基,這怎麼能行。”

“太后不光是外姓之人,還是女子。”

“公主翻翻史書,這歷史上,有哪個皇帝是女子。”

之玉不屑冷哼,“歷史上沒有,不代表不可以有。”

“與其讓我那兩個資質平庸的皇兄掌權,不如讓我母后登基。”

“最起碼,我母后登基,能保證江山穩固,能讓我安心征戰。”

“公主,你一心想開疆拓土是好事,但你有沒有想過,若是太后登基,這天下,到底是姓李,還是姓武?”

“李唐皇室的人,又該何去何從?”

之玉直視裴炎的眼睛,篤定的道:“本宮曾在父皇面前發誓。”

“此生,效忠大唐。”

“母后登基後,天下姓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儲君只能姓李。”

裴炎直視之玉充滿笑意的眼神,“那公主覺得,誰為儲君更合適?”

之玉聳肩,“這就不是本宮該考慮的問題了。”

“不過.......,母后登基後,你們應該也有時間考察皇室子孫的人品了吧?”

裴炎挑眉,“公主準備讓我們擁立儲君?”

之玉淡笑,“本宮什麼都沒說,裴大人可別汙衊本宮。”

裴炎並沒有順著之玉的話說下去,而是問道:“若太后登基之後,不傳位給李家的人,反而把江山交給武家。”

“屆時 ,公主又該何去何從?。”

之玉聞言哈哈一笑,“裴大人,作為丞相,你不該問出這種低階的問題才是。 ”

“父皇臨終之前,把大唐的兵符給了本宮。”

“這兵符,本宮可不是拿著玩的。 ”

“若是武家的人動了不該動的心思,那本宮,倒也不建議滅他個滿門............”

聽到之玉冷酷的話,裴炎沉默著點了點頭,”公主,同意太后登基的事情,臣還想多考慮一段時間。”

之玉聞言起身點頭道:“那裴相你慢慢想,本宮先走了。”

“一會本宮進宮給你告假,等你想通了,再回朝堂也不遲。”

聞言裴炎沉默的點了點頭,臉色有些難看,“那就多謝公主了。”

之玉頭也不回的擺手:“裴大人不必客氣。”

出了丞相府後,之玉直接去了皇宮。

今日之玉漏了那麼大的動靜,武氏哪能不知道,所以她離進皇宮,就被太監帶去了御書房。

“兒臣,拜見母后。”

御書房內,之玉微微福身,對武氏行了一禮。

看到之玉來了,武氏伸手揉了揉眉頭,無奈的道:“聽說你帶人包圍丞相府了?”

之玉沒有否定,“丞相帶頭彈劾我,我若什麼都不做,不就告訴別人,我很好欺負嗎?”

武氏聞言,無奈的搖了搖頭,“月兒,裴炎是你父皇留下來的託孤大臣,你別太下他的面子。”

之玉頷首,“兒臣心裡有數,母后放心便是..。”

武氏嘆息,“你去丞相府後,結果如何?他可有鬆口。”

之玉拱手,“母后,兒臣是來給丞相告假的。”

武氏聞言微微蹙眉,許久後才嘆息道,“既然裴相要告假,那就準了吧。”

之玉上前,從懷裡掏出了一個摺子遞給武氏:“母后,這是兒臣對科舉考試提出的一些建議。”

“你看看,可有可取之處?”

武后接過之玉遞來的摺子,待看完上面的內容後,她的臉色不由有些沉重。

“女子參加科考,月兒的想法倒是不錯。”

“只是.......,朝中大臣是不會同意的。”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直播手搓成丹,我是仙界關係戶

你的胖子吖

不要小看末世Omega

翊江南

我在異世界當醫院院長

皮皮的貓

滿級大佬穿成農家女

三棗

快穿:開上外掛,再追你一百次

梟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