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剛剛升起,李文斌的院子中躺滿了呼呼大睡的人。

李世民抱著一個酒罈子,靠在柱子上睡著了;長孫無垢的官服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只穿著一身小衣,還有房玄齡和杜如晦等文官也大多如此。

不過他們的樣子已經算是不錯了,那些以程咬金和尉遲恭為首的武將,此時睡相更糟糕。

李文斌牽著已經打好了馬蹄鐵的戰馬來到小院的時候,差點以為自己來到了大鳥轉轉轉酒吧呢。

連忙吩咐下人來把一地的狼藉收拾乾淨,又讓人取來解酒湯,給眾人灌了下去。

連著打了幾個噴嚏,李世民總算清醒了一些——他當太子的日子也沒幾天了,估計是想趁著這個時候來一次類似於單身派對的最後的瘋狂吧。

畢竟身體裡有著胡人的血統,放浪形骸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睜開眼睛,李世民就見到李文斌滿面春風的站在自己面前:“父王,兒子給您請安了。”

“哦,文斌啊,你怎麼在這裡?”捏著眉心,李世民只感覺頭痛欲裂。

這燒刀子好是好,就是後勁兒太大,第二天頭疼的簡直能讓人痛不欲生。

“父王,兒子已經將戰馬馬蹄磨損的問題解決了,特來複命。”

“哦?這只不過才過了一天而已,你就已經做到了?”

“父王擔憂國事,常常夜不能眠,兒子自然也要向父王您學習了。”

李世民知道,他這個兒子越是謙虛的時候,心裡就越是得意,看李文斌這個樣子,顯然是已經勝券在握,就等著躺在那幾萬貫錢上面打滾歡呼了。

陸陸續續的,其他人也都醒來,聽到李文斌說已經解決了戰馬馬蹄磨損的問題,都圍了上來。

房玄齡可是下了一萬貫的賭注,他對這件事十分的關心:“小王爺,你真的已經將問題解決掉了?”

“房叔叔,您請看。”

李文斌指著一旁的戰馬道:“這就是打上了馬蹄鐵的戰馬,從此以後不用再擔心馬蹄的角質磨損了。”

將馬腿抬起來,示意給眾人看:“這就是小侄所說的馬蹄鐵,可以保護馬蹄不被磨損。如果馬蹄鐵出現了問題,直接更換一個就是了。一個鐵條打造的玩意,成本連三十錢都用不上。”

秦瓊走過來,仔細打量。

馬蹄鐵的邊緣經常呈波狀的輪廓,它與釘頭一起凸出,使馬蹄能堅實地踩踏地面。

“小王爺,這個彎曲的地方是起什麼作用?”

秦瓊所說的就是馬蹄鐵尾端未固定的兩端,李文斌笑道:“秦叔叔,這是用來防滑的,可以讓馬匹更好的抓牢地面。”

房玄齡還有些不死心:“這麼一個東西,能否保護馬蹄,還是未知數啊。”

李文斌含笑不語,秦瓊對著李世民說道:“太子,臣覺得這個馬蹄鐵是絕對有用處的。臣在外征戰數十年,可以打包票。”

“您可以命人騎著這匹馬奔跑一段,看看實際的效果如何。”

這馬蹄鐵可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將來也不知道能為朝廷省下多少錢來,李世民聞言欣然點頭,隨即從王府匯總喚來了一名騎士,命其騎著這匹戰馬在長安城外跑上一跑。

李文斌還特意囑咐騎士,一定要專門的在路況不好的地方上多跑跑,只有不斷髮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騎士領命去了,李文斌卻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勁,回頭一看就看到了諸位重臣大將都在用詭異的眼神看著自己。

李文斌被嚇了一跳:“諸位叔叔伯伯,可是小侄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嗎?”

秦瓊笑道:“小王爺,不是你做的不對,而是你做的太對了。像你這樣的人物,多智近妖,我只能想起一個人的存在啊。”

“那人是誰?”

“大漢丞相,忠武侯諸葛亮。”

“沒錯,沒錯,老夫也是這樣認為的。”

“小王爺,你難道就是那諸葛武侯投胎轉世?”

“昔日諸葛武侯有木牛流馬,今日小王爺也有著無數新奇的玩意,確實有點像啊。”

李文斌眼珠一轉:“秦叔叔,您這實在是折煞小侄了。那諸葛武侯是什麼人物,小侄怎麼可能與他相比?除了對於父王的忠心耿耿,小侄就是拍馬也趕不上的。”

“哈哈哈!”

李文斌這話一出,頓時引起了一陣鬨笑聲,就連房玄齡和杜如晦聽了也是不住的點頭。

諸葛亮的忠誠,人盡皆知,李文斌這樣說一邊是向李世民表忠心,另一方面也是將他比作了劉備。

在當時對於漢昭烈帝的評價可沒有今天這樣的多極化,劉備的識人眼光和對臣下的厚待,以及對於百姓的愛護,那都是有著很高的讚譽。

現代有很多人說劉備偽善,可如果一個人能偽善一輩子,那也是真的了——更何況在三國中,唯一一個沒有屠城記錄的君主也就只有劉備一人而已。

果然,聽到兒子將自己比作劉備,李世民也是聽的面露微笑,心中很是高興。

一夥人就這樣說說笑笑的,不時夾雜著程咬金和尉遲恭的大嗓門,終於等到了打了馬蹄鐵的戰馬歸來。

溫大雅仔細的檢查了戰馬的馬蹄,還特意詢問騎士有沒有在路況不好的地方跑過,在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後,這位工部尚書沉默了。

“罷了,罷了。老夫認栽,宜都王,答應你的賭注回頭老夫就給你送來。”

房玄齡雖然當初說的很不服氣,不過畢竟是一代名臣,願賭服輸:“老夫也是如此。”

其他賭李文斌肯定會輸的人,也紛紛認輸,不過臉上倒是沒什麼沮喪之色。

程咬金哈哈大笑:“俺老程早就知道,小王爺說做到就肯定能做到。那五千貫明日俺就吩咐人送來。”

“多謝程叔叔。”

李文斌恭敬地說道,好像忘記了當初程咬金可是不相信的那些人裡,喊得最歡的那一個了。

眾人正說著,就見下人來稟報:宮中來旨意了,請太子殿下速速更衣,前去接旨。

李文斌一下子就知道,這是李淵的禪位詔書到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無仙

雨專晴

紛擾年間鴛鴦劍

雲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