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李世民和長孫無垢帶著幾個兒子,入宮給唐高祖李淵拜年。

李文斌穿著一身沒有官職的貴族子弟袍服,頭戴金冠,走在一行人的末尾。

他臉色枯黃,腳步虛浮,看起來一副大病初癒的樣子。

長孫無垢回頭望了一眼,然後看著李世民的眼神中充滿了埋怨。

“王爺,你們也真是的,拼命的灌一個孩子。”

李世民苦笑道:“觀音婢,這也不能都怪我啊,當時……哎,算了。”

當日李文斌詩興大發,唸完了將進酒後連喝三大碗烈酒,然後一頭栽倒在地,睡了兩天這才堪堪醒來。

長孫無垢擔憂地說道:“也不知道父皇是怎麼想的,特意明令要讓文斌他入宮面聖,他現在又這副樣子,萬一在宮中被人欺負了,那可如何是好?”

“觀音婢啊,我覺得你擔心的太多了。”李世民指了指一副神遊天外樣子的李文斌,小聲說道,“他只要不去給我惹事,我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你還擔心別人欺負他?”

長孫無垢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然後她就放心了。

“喂,李文斌,你精神著一些。”就在這時,李承乾開始找茬了,“我們現在是要去面見皇爺爺,你這副德行,會給秦王府丟臉的。”

重重的打了個哈欠,李文斌有氣無力地說道:“我說世子,難道你希望我把你的風頭都搶了嗎?”

“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我也不是不可以。”

李承乾被噎了個半死,小臉鼓的跟蛤蟆一樣,可是氣呼呼了半天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最後只好哼了一聲,扭過小身子不再搭理他了。

李世民遞給長孫無垢一個眼神:看見了吧,這就是你剛剛還擔心被人欺負的。

如了宮城,進了太極宮,這裡是李淵居住,也是用來召開盛大慶典的地方。

“兒臣祝父皇,新年快樂,也祝大唐永享太平。”

李世民給李淵拜年,然後給李淵獻上了禮物。

李淵笑呵呵的說道:“哦?讓朕來看看,秦王給朕送了什麼禮物。”

“父皇,這是由兒臣親手書寫,並且唸誦了千遍的道德經,特獻給父皇,以此表達兒臣的孝心。”

唐初以道教為國教,大唐的歷代皇帝也以太上老君李耳的後裔自居,李淵對於李世民獻上的這份禮物很是滿意。

“嗯,二郎,你的禮物朕很喜歡,你費心了。”

“只要父皇身體康泰,我大唐沒有刀兵之災,兒臣哪怕辛苦一點也在所不惜。”

這個法子是李文斌建議的——用他的話說就是:皇帝現在富有四海,父王您哪怕弄再名貴的禮物,還能比皇宮中的珍貴?

再說了,如果您真的弄到了,那恐怕皇帝還會多想呢。

而李世民獻的這個禮物很是雅緻,又搔中了李淵的癢處,把一旁的李建成給氣個半死。

他特意花費了無數的財帛,從外地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尊由整塊玉雕琢而成的太上老君,沒想到被李世民的禮物一比,就成了磚石瓦礫一般。

李建成咽不下這口氣,連忙對著齊王李元吉使了個眼色。

李元吉會意,走出來說道:“父皇,二哥他這是取巧之道,其實是對父皇您的大不敬,請父皇明察。”

聽了這話,李世民頓時勃然大怒:“四弟,你這是什麼意思?”

李元吉陰惻惻一笑:“二哥,我什麼意思,難道你還不明白嗎?你在外征戰經年,撈取了不知道多少好處,可是獻給父皇的,只是這麼一件寒酸的禮物?”

“二哥,我倒是想要問問你,你是怎麼拿得出手的?”

李世民一張白淨面皮都漲成了紫色,可當著李淵的面他又不好和李元吉大吵,那樣就是中了人家的圈套了。

“好了,別吵了。”李淵也是面色不渝,“今日是新年,你們兩個是故意來給朕添堵的嗎?”

這件事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是李元吉的不對——人家皇帝都說了很喜歡,你沒事插什麼嘴呢?

不過李淵給事情下了結論,卻是在有意偏袒著李元吉,大家雖然看出來這一點,可也沒人敢幫李世民說話。

“是,父皇。”

李世民強忍著怒氣說道,不過這時候李文斌卻不幹了:“皇祖父,孫兒有一事不明,能否請皇祖父為孫兒解惑?”

李淵看著越眾出班的李文斌一愣:“你是哪個?”

李文斌:“……”

李世民連忙說道:“父皇,這是兒臣的長子,您上次見過的,名叫李文斌。”

“哦,朕想起來了。”當著百官的面,李淵還是要裝裝樣子的,“你有什麼問題,就直說吧。”

“是,謝皇祖父。”李文斌大聲說道,“敢問皇祖父,是財帛重要,還是人心重要?”

“這個……自然是人心重要了。財帛花完了可以再想辦法,如果人心失去了,那可就找不回來嘍。”

“多謝皇祖父為孫兒解惑,孫兒再敢問,這部凝聚了父王孝心與心血的道德經,和齊王殿下所贈送的禮物比起來,哪個更貴重呢?”

“這……”

李世民急了:“文斌,不可胡鬧。”

李文斌施了一禮:“父王,您耗費了莫大精力為皇祖父祈福,是為孝心;那兒子今日仗義執言,也是為孝耳。”

李淵捋著鬍子不說話了,不過看向李元吉的目光中已經有了不滿。

“胡言亂語,胡說八道。”李元吉一下子就急了,指著李文斌大罵道,“黃口小兒也敢在這太極殿裡放肆,二哥奉上這樣的禮物,分明是譁眾取寵!”

“齊王殿下,我父王曾經在一次喝醉後念過一首詩,可惜小侄只記得其中的兩句。”

“什麼詩?”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李文斌大聲說道,“想我父王光明磊落,一生行事堂堂正正,可在齊王殿下的眼中,卻是有著這樣的評價。悲哀,悲哀啊。”

他一邊說,一邊嘆著氣搖頭,文武百官忍不住發噱的同時,也不由得讚歎著李世民的文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成為最強

未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