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議論紛紛,程咬金忍不住問道:“太子殿下,有什麼訊息您就直接說吧。別管好的壞的,俺老程頂得住。”

“對,太子殿下您快說吧。”

李世民點點頭:“好訊息是,父皇已經答應禪讓退位與本宮,不日就將頒下禪讓詔書。”

這裡的文臣武將都是跟隨李世民出生入死的,根本沒必要瞞著他們。

果然,眾人一聽這個訊息,都是十分的高興。

長孫無忌帶頭,眾人一起拜伏在地:“臣等恭賀太子殿下。”

“諸位兄弟都快請起,如果不是諸位的鼎力支援,本宮也不會有今天的局面。”

“接下來,本宮要再說一個不好也不壞的訊息,那就是天策府,不裁撤,繼續保留。甚至在日後本宮會命令將天策府作為常設機構的存在。”

果然,對於這件事眾人的反應不一。

以程咬金為首的武將對天策府不裁撤還是很歡迎的,至於文官,則有著不同的看法。

“太子殿下,臣有一疑慮,不知當講不當講。”

開口的是杜如晦,李世民欣然點頭:“杜大人請講。”

“臣覺得,這天策府實在是不應該保留。如果繼續留著的話,那天策上將該由誰來擔任呢?”

杜如晦的問題直指事情的本質核心。

“這個本宮早就已經考慮過了,天策府保留,可天策上將一職不再設立。而且本宮還要在天策府中設立一個機構,名為幕僚處。”

說著,李世民將這個幕僚處的成員組成、職權範圍都說明了一下。

幕僚處設有幕僚長一名,幕僚十人,凡是軍國大事,都可以過問,並且只對李世民一人負責。

其他三省六部無權干涉幕僚處的執行,而且還特意提到了對於軍權的劃分。

將軍事指揮權和日常徵兵、管理、訓練以及晉升等事宜都分開,這一幾乎是天才般的構想讓眾人對此大加讚揚。

在場的人沒一個傻子,當然能明白這個新設的機構雖然被稱作幕僚處,可日後勢必能成為超越中書省的存在。

只要進入了幕僚處,成為幕僚,那幾乎就可以被稱作宰相般的存在了。

“太子殿下,您能想出這樣的辦法,真是令臣佩服到五體投地啊。”

“太子,您這一招高,實在是高啊!”

“如此一來,俺老程再也不用擔心被人給掣肘了。”

見到眾人對這個主意都是十分的贊同,李世民也是毫不客氣的將幕僚處的創意給笑納了,而且是毫無心理負擔。

畢竟這事也不是頭一次幹,一回生,二回熟了屬於是。

“眾卿肅靜,本宮還有一個壞訊息要通知諸位。”

李世民的話讓原本亂糟糟的書房內一下子變得安靜起來:“這個壞訊息就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後年將會出現大規模的蝗災。”

書房中鴉雀無聲,原本興高采烈的眾人一下子都沒了動靜。

過了半晌,長孫無忌才小心翼翼地問道:“太子殿下,這件事有幾成的把握?”

“這件事是袁天罡袁道長親口對本宮講的,據他掐算,未來的兩個冬天都將會是暖冬,這樣一來就會有大量的黃蟲卵倖存下來。”

隋朝雖然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蝗災,可被旱災弄的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的慘劇還歷歷在目。

在場的眾人有很多人都經歷過那一場慘劇,有的甚至還是近距離的體驗過。

牛進達紅著眼睛:“太子,那袁天罡一貫會裝神弄鬼,妖言惑眾。只要您下令,臣現在就去砍了他的腦袋,以儆效尤。”

“牛將軍,這種事你怪袁天罡有什麼用?”長孫無忌說道,“唯今之計,就是該考慮如何應對。”

“沒錯,不管蝗災是否真的會爆發,總要做好準備才行。”

“哎,才過了兩年安生日子,就又要……”

李世民對幾名文官問道:“無忌、玄齡、克明,你們可有什麼辦法?”

“回殿下的話,臣以為,不管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我們一定要把它當成真的來看待。”

“就算蝗災不會爆發,早做準備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臣覺得,從現在起就該大規模的收購糧食,並且暫停一些不必要的大型工程,同時收縮防線,避免與外族進行大規模的征戰。”

這三人不愧是貞觀名臣,不過這麼一會的功夫就已經想出了好幾條辦法。

“你們所言甚是,不過有人還有一些辦法,你們且聽聽看。文斌,出來吧。”

偏門一開,李文斌走了進來。

“見過諸位叔叔。”

眾人一起還禮,長孫無忌隨即搶著問道:“小王爺,你可有什麼妙計能解的了蝗災?”

李文斌雖然年紀不大,可已經獲得了這些朝廷重臣的信任。

“舅舅,外甥確實有幾個辦法,可以儘量緩解蝗災的危害。比如……”

說著,李文斌拿出了幾張圖紙來:“諸位叔叔請看,這是曲轅犁,這是耬車,都是農耕用具。”

長孫無忌好奇地將圖紙拿了過來,仔細揣摩。

程咬金問道:“小王爺,這曲轅犁和耬車和現在所用的農具比起來,哪個更好?”

“程叔叔,這曲轅犁和耬車只用一頭耕牛,每日可播種六百畝,而且還能做到深翻土壤,精耕細作。”

“多,多少?俺耳朵沒出問題吧?六百畝?”

程咬金眼珠子瞪的和牛鈴鐺一般,就差把“不信”兩個字寫在臉上了。

“沒錯,而且這還是保守的估計,說不定會更多。”

聽李文斌這麼一說,眾人看待那幾張圖紙的眼神都不一樣了——他們都明白,對於以農耕為國本的大唐來說,這其實就是一件無價之寶。

“小王爺,這曲轅犁和耬車,是你想出來的?”

提問的是張公瑾,然後就見李文斌搖頭:“非也,非也。這曲轅犁和耬車其實在兩漢時期就已經有了,而且是記載在《正論》上的。”

“說來也巧,昨天我和父王提起這件事後,父王突然靈機一動,就想到了曾經聽說過的曲轅犁和耬車,然後忙了一整夜,才將這圖紙給復原出來的。”

聽李文斌這麼一說,眾人看待李世民的眼神已經如同看待神明一樣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范進中舉穿越記

陸禾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