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眉頭緊鎖,他自然也想到了如果真的唐軍不顧一切的攻城,屆時數十萬高麗軍從側翼殺出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大總管,那我們如今該怎麼辦?”

“高麗軍既然想要偷襲我們,那我們索性就按照他們預想的那樣,擺出一個全力攻城的架勢。然後……”

侯君集聽的是眼睛一亮:“您是想要將計就計?”

“沒錯,我軍一共三萬人馬,騎兵一萬,步軍兩萬。如果是攻城的話,騎兵也根本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攻城的主力就是那兩萬步軍。”

“我預想的是,用一萬五千步軍攻城,作為佯攻,留下五千坐鎮中軍,而一萬騎兵則分出五千,埋伏起來,等到高麗伏兵衝擊我軍的時候,先以五千中軍頂住,然後騎兵殺出。”

侯君集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那平壤城中的高麗軍怎麼辦?”

李文斌很篤定地說道:“不用考慮他們,如果他們有膽量出城的話,也根本不會用這分兵之計了。”

“將軍中火油全部集中起來,沒有我的命令,不允許使用。”

四人正在商議的時候,突然有親兵來報,外面來了新羅使臣,想要求見大總管。

李文斌眉毛一挑:“讓他進來。”

一個穿著新羅服飾的男人走了進來,跪倒在李文斌面前:“小的新羅國使臣,奉女王之命來給秦王殿下送信。”

“新羅女王派你來的?”

看著手中的書信,李文斌問道。

“回大總管的話,是的。”

信中說明了新羅女王想要派兵和李文斌一起夾擊高麗,只是希望成功以後能幫著新羅打退百濟的進攻。

李文斌看完信問道:“你們國中情形如何了,說與本總管知曉。”

使臣詳細介紹了新羅國內的情況,他們已經被百濟佔據了四十多座城池,形勢岌岌可危。

“哼,你國內都已經如此了,難道還能派兵與我們夾擊高麗不成?”

張亮看過了信,對此不屑一顧。

“請上朝將軍知曉,我國雖然形勢不妙,可是派出一支援軍來還是能做到的。只希望秦王殿下能念及女王的一片誠意,在事後支援我國,打敗百濟。”

張亮剛要說話,就見李文斌開口了:“如此甚好,本總管也感覺到兵力不足,正在擔憂。貴國女王能如此深明大義,那簡直是再好不過了。”

新羅使臣大喜過望:“那秦王殿下是答應了?”

李文斌點點頭:“嗯,本總管答應了,你回去告訴你們女王,立刻派兵吧。本總管說到做到,只要滅了高麗,就會按照約定,幫助新羅打敗百濟。”

“只要你們女王知道忠於大唐,這世上也將不會再有高麗和百濟。”

“小的替我國女王謝過秦王殿下,謝過秦王殿下。”

“你現在就回去轉告你們女王,讓她十天之內率援軍趕到平壤城下,等屆時我們兩軍一起發起總攻。”

送走了高麗使臣,忍了半天的張亮終於忍不住了:“大總管,難道您真的要犧牲我大唐子民的性命,為那新羅火中取栗?”

李文斌很是差異:“為什麼會這樣說?”

“您剛剛說的,會幫助新羅滅了百濟。這樣一來,新羅就會成為這唯一的國家,到那個時候他們一定會反叛的!”

“你啊,你啊。”侯君集對於這個張亮簡直是恨鐵不成鋼,“說你傻吧,你這麼大歲數了。說你聰明吧,擋著秦王和鄭國公的面。你讓我怎麼說你好呢?”

張良一雙眼睛瞪得如同牛鈴鐺一般:“啊,我又怎麼了,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你用你那豬腦子好好想想,秦王剛剛只說了會幫助新羅打敗百濟,可也沒說會讓新羅成為這唯一的國家吧?”

“啊?”

張亮傻眼了,他仔細回憶了一下,李文斌好像確實沒這樣說。

就連魏徵都有點看不下去了:“張將軍,假道伐虢的故事你總聽說過吧?”

經他這麼一說,張亮一下子就明白過來:“您的意思是……”

“沒錯,就是與那新羅聯手滅掉高麗和百濟之後,等班師回朝的時候順手再把新羅也給滅掉。”

“妙,這個主意果然是妙。”

張亮撫掌大笑道,然後臉騰地就紅了起來,這樣的事他居然到了這種時候才想到,屬實是有些過於丟人了。

李文斌體貼的沒有再說什麼,很自然的轉移了話題:“既然多了新羅女王的援軍,那我們的計劃就要做一下改變。”

“到時候以新羅軍隊作為誘餌,我軍埋伏不出,等候高麗軍的伏兵。”

“諸位都準備起來,這一仗打完,我大唐周邊將再無大仗可打了。”

“喏!”

……

七天之後,新羅女王就率領了三萬大軍趕到。

李文斌本來還以為她起碼能帶十萬人來呢,沒想到就來了這麼一點,不過這也能看的出來,新羅國確實是傾巢出動了。

新羅女王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雖然年紀有些大,卻是極有風韻,看得侯君集和張亮這兩個在軍營中待了許久的人都有些眼睛發直。

如果是在國內的話,他們兩個肯定不至於如此,只不過有句話說的好:

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更何況這個本來看起來就很美麗的新羅女王了。

不過新羅女王對於他們兩個根本就沒什麼興趣,倒是對李文斌展現出了十足的成熟女人風範,一笑一顰之間,滿是風韻。

對此李文斌也是拿出了絕大的勇氣才把持住了自己——也不能怪他沒用,實在是新羅女王身上那種氣質實在是讓人無法抵擋。

如果是換了一般人,早就淪陷了,也多虧李文斌定力足夠,這才沒有深陷泥潭。

李文斌閒著的時候曾經和魏徵閒聊,他甚至懷疑百濟攻打新羅的真正原因就是為了這位女王才來的。

唐軍和新羅兩軍聯合在一起,共計六萬大軍,終於對平壤開始了最後的總攻。

按照計劃,攻城主力由新羅軍負責,這也是李文斌和新羅女王所約定好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夢迴三國【孫伯符】

狠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