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密見安祿山(下)

張瑄確實是帶著花奴兒、南霽雲等人微服進了蒲州城。不過,他並沒有什麼“用意”,而純屬是瀏覽風土人情,同時也進城去找個客棧洗個熱水澡,找個飯館吃一通祭一祭這淡出鳥來的嘴。

花奴兒自然是歡喜相隨,而南霽雲則奉了封常清的命令,帶著十餘彪悍軍卒化妝成商人保護著張瑄進城。

這蒲州城在盛唐來說,只能說是一個小地方。或者說,是范陽大都督安祿山治下的一個並不算大的府城,名不見經傳。

但對於張瑄來說,這個地方卻是如雷貫耳。既然來了,不遊覽一番,豈不是人生一大憾事!

這個地方出名,就在於王之渙的一首詩: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千古名句,後世傳誦後人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而作者王之渙又是這個時代的人,與高適王昌齡等人齊名。

這千古名句中的“鸛雀樓”就在蒲州城外黃河渡口處,張瑄焉能過門而不入。

嚴格說起來,這座城池不算大,但位於交通要衝。張瑄獨步在前,南霽雲和花奴兒則緊隨其後,最後才是那十幾個軍卒改扮的壯漢,一行人打扮成了商客的模樣。

過往人群川流如梭,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一派繁華景象。

張瑄目露奇色,僅僅憑第一印象,他就斷定,此城商業發達、人口密集,這說明地方官很有才幹。未必是清官,但肯定不是庸官。

張瑄停下腳步,向身旁的南霽雲笑了笑道,“南八,咱們先找個地方吃頓飯,然後找個客棧住下歇息一日,明日一早,我帶你們出城去遊覽鸛雀樓和永清禪院。”

“是,公子爺。”南霽雲躬身笑道。

不多時,一行人隨意走進一座看上去規模挺大的酒肆。

酒肆裡酒客不少,一樓的大堂里人滿為患,聲音嘈雜。

見張瑄皺了皺眉,南霽雲趕緊招呼過店小二來,“小二哥,有沒有安靜一點的單間,我家公子爺要用酒飯!”

這車馬店行之人最是善於察言觀色,店小二見這張瑄衣著華美,氣勢不凡,又有這麼多的隨從跟隨,便猜是有身份的官宦子弟或者是有家財的大商賈子弟。

“極幾位客官請上二樓,樓上有雅間,請,請!”店小二笑吟吟地前頭帶路,張瑄等人隨後跟隨,不過,除了南霽雲和花奴兒之外,剩下的隨從就都留在了一樓大堂中,隨意找了一處,點了些酒飯,一邊吃一邊等待張瑄三人。

……

……

安祿山來到蒲州,刺史李德焉能怠慢,雖然安祿山再三強調不要聲張,但如果是有心人的話,不免就注意到從昨日下午開始,刺史府的守衛就變得格外森嚴,州衙的捕快差役明裡暗裡地出現在周遭的街道上,閒雜人等一概不允許透過。

李德去城外軍營拜見張瑄未果,悻悻而回,跟安祿山回報了之後,安祿山倒也沒發火,只說不著急,暫且先等兩日再說,反正張瑄的大軍就在城外紮營,據說三兩天之內也走不了。

說來也巧,張瑄三人剛上了這家名叫“待月樓”的酒肆二樓,安祿山就在蒲州刺史李德和兩個隨從的陪同下也隨後而入。

店小二非常健談地一邊引路一邊給張瑄等人介紹著蒲州的風土人情,對自家的酒菜更是倍加誇讚。

“這位公子爺,小的聽您的口音應該是長安人吧?……嘿嘿,咱們這蒲州城雖然地方小,當然比不得天子腳下帝都京城,但要說到這飲食小吃,不是咱自誇,蒲州可是大大的有名。咱們待月樓更是蒲州城裡有名的大酒肆,像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山裡長的,只要客官想吃,咱這裡就有,而且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花樣來……”

小二的嘴很趕趟,這一會的功夫,他已經把待月樓的招牌菜詳詳細細介紹了一個遍,而且還不惹人厭倦。

張瑄有些好笑地望著這小二,呵呵笑了起來,“小二哥真是好口才。好了,你也別自誇了,我們也不點菜了,你撿你們待月樓最有名的菜給上幾個,再上一壺酒。”

“南八,賞。”

南霽雲笑了笑,從口袋裡掏出一把銅錢來塞給了小二。

“謝公子爺賞咧。公子爺先請,馬上就來,包您滿意。”小二歡天喜地下樓去上酒菜,張瑄三人則進了房間。

進了房間,南霽雲不敢入座,站在一側。

張瑄笑了笑,“南八,此刻沒有外人,坐下說話,不要跟我這麼見外。”

南霽雲猶豫了一下,才向張瑄深施一禮,“謝大都督,末將遵命。”

而花奴兒則不待張瑄說話,徑自跪坐在張瑄身側,從自己隨身帶的包裹裡取出兩套茶具來,在南霽雲有些錯愕的眼神注視下,一一用軟布擦拭乾淨,然後用店家剛送上來的開水衝了兩壺茶,一壺自用,一壺擺在了張瑄面前。

張瑄掃了花奴兒一眼,嘴角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

這個女人真是與眾不同,什麼時候都忘不了“享受生活”,小日子是越來越滋潤了。

南霽雲並不太清楚花奴兒的來歷,只是知道花奴兒身手不凡,出身江湖,是張瑄身邊的女保鏢而已。

在南霽雲看來,其實花奴兒根本就不成體統,失去了做侍女做護衛的本分,但既然張瑄這個主子都不說什麼,他一個手下將官就更不能說三道四了。

或許是因為拿了張瑄的賞錢,這小二上菜很快,態度也甚是殷勤。

菜上齊了之後,更是沒有離開,徑自站在門外,隨時準備伺候著。

張瑄剛要動筷子,卻見花奴兒又從身後取出一條軟布來,蘸了熱水將他案前的筷子小心翼翼地擦拭了一遍,然後也把自己的擦拭一遍,至於南霽雲的則沒有管。

而緊接著,花奴兒又取出一根銀針來,挨個試了試菜,這才示意張瑄可以下手了。

張瑄無奈地聳了聳肩,南霽雲則有些苦笑和尷尬。

……

……

說是三人同桌,其實是張瑄自飲。花奴兒不飲酒,只喝茶,而南霽雲能跟張瑄同桌共食,已經覺得有些受寵若驚,怎麼敢放開心懷大吃大喝。

“南八啊,這菜品的味道遠不如店小二的口才好,呵呵。”張瑄放下筷子,向著南霽雲笑道。

南霽雲恭謹一笑,“大都督,這種市井小人的說辭,多為誇大,聽聽就罷了。”

張瑄點頭一笑,正要說什麼,突然聽外面傳來一個蒼老嘶啞的聲音,伴隨著清脆的漁鼓聲,“唱道情了,蒲州小調,一文錢一曲!”

旋即又聽那小二斥責的聲音,“老東西,誰讓你上來了?這樓上全是貴客,可驚擾不得!”

“小二哥,讓老頭子唱一唱吧,賺幾文錢好吃飯!”

“快走,再不走,別怪老子不客氣!”小二壓低聲音怒道。

張瑄皺了皺眉,“南八,開啟門,讓他唱一曲,給他一些錢!”

“是。”南霽雲起身去開啟門,掃了一眼門口的老蒼頭和小二,沉聲道,“好了,不要吵了,我家公子爺說了,讓他唱一曲!”

“老人家,這點錢你收好。”

南霽雲掏出一把銅錢仍在了老蒼頭的布兜裡。

“謝謝客官,謝謝公子爺。”老蒼頭歡喜地連連鞠躬,然後就站在門口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唱了起來——

“人道為人好,我道為人忙不了。縱然富貴不關心,也要朝思暮想登仙島?……拍掌高歌,嘆世人宛如燈燭,笑虛生浪死,成何收束?名利場寬空白戰,詩書債滿面尋丹訣。問先生何日海天遊?容吾說。親尚在,家難出。恩最重,情難絕。把名韁解下,且歸茅屋。黍豆承歡耕綠野,山樽介壽載黃菊。要等我侍白頭人,方才決。”

老蒼頭雖然唱得抑揚頓挫,但聲音沙啞底氣不足,根本就沒有什麼悅耳可言。不過,張瑄意不在此,倒也不計較。

就在這時,對面的雅間門開啟了,一個氣勢不凡的中年男子走出來冷聲斥道,“不要唱了,休得呱噪!趕緊退下!”

老蒼頭還沒有反應過來,但店小二卻一眼就認出了這位是蒲州的父母官,蒲州刺史李德李大人。他嚇了一大跳,趕緊連推帶搡地就把老蒼頭給帶到了樓下。

李德向張瑄這邊掃了一眼。

張瑄面無表情地回望了他一眼,見此人氣度不凡,正在猜測他的來歷,卻突然目光一凝,因為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肥碩的身影:安祿山。

安祿山竟然來了蒲州城?張瑄皺了皺眉。

他向李德的身後望去,很顯然,那邊的安祿山也注意到了張瑄,而隨意一瞥,也是目光猛然一抽,也認出了張瑄。

兩人曾經有過交集,對於這個瀟灑俊逸氣質沉穩的年輕人,安祿山的印象很深很深。

兩人的目光交匯間,沒有擦出什麼火花來,卻誰都沒有動彈,端坐不起。

張瑄嘴角浮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容,而安祿山則向他遙遙拱了拱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朕成為天下第一修士

輕詠蟬浪

吾與子房

陝北毛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