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老驥伏櫪,患者很危險

“榮主任!”

連濤衝著一道略顯蒼老的背影打招呼。

這裡面大概有著將近三十張床位。

而且人民醫院的重症病房似乎不止一個大間。

他們進的這間是重症三病房。

可能為了方理更科學的管理病人,減少交叉感染與其它風險,這個大病房內一共只放置了三十張病床。

有人開玩笑說,江離市的富豪賺一輩子的錢,就只為了晚年的時候進這裡面住幾天。

這個說法肯定有點誇張。

重症病房的費用高,但是對於真正的富豪來說,別說住幾天,就算住幾年也扛得住。

而且富人都喜歡買保險。

生病住院,大部分費用是可以報銷的。

“來啦!你們先看看,我一會忙完過來.”

榮主任扭頭看了一眼兩人,只聊了一句,很快又投入到搶救工作中。

儘管身邊有手下醫生和護士,但是榮主任很多事情都是親歷親為,包括小心的給病人吸痰,調整呼吸機引數等等。

李敬生對這位老人不由肅然起敬。

連濤顯然不是第一次進來,輕車熟路的帶著李敬生來到了靠近拉屍門的一張床位旁邊。

生老病死在外界可能比較罕見,但是在這裡面,只要一口氣上不來,或者心跳驟停了,又或者全身臟器衰竭等等,隨時都有可能走掉。

屍體運出去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正常流程都是病人從正門接進來,萬一沒搶救過來,會通知家屬派代表進來做一個最後的告別,然後通知專門的護工把屍體裝進收屍袋內,直接運出去。

要是屍體天天從正門拉出去,把家屬和其他病人嚇都給嚇死了。

而且死掉的病人,往往會伴隨各種感染。

從正門拉出去對無菌管理會造成很大隱患。

所以屍體都是從後面專門的運屍門拉出去。

有些家屬可能頭一次到重症病房外面探視病人,有一條空蕩蕩的走廊最好別去走。

那部所謂的‘內部員工’電梯最好別坐。

有的寫著‘貨運’電梯字樣。

比一般的普通電梯要稍微長一點。

如果氣場較弱或者容易感染病毒的虛弱體質,最好別坐這部電梯。

有些人坐了後,回去就生病的也有。

這事沒人說得清。

真不是什麼迷信,一些體弱或者免疫力差的病人坐了專門運屍的電梯後,確實容易生病。

有可能是被殘留的病毒所感染,也有可能是‘磁場’不合適。

自古有句老話,君子不立危牆,不行陌路。

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別犯傻,發現不對,趕緊換別的路走。

“就是這位患者,目前他的體徵還算穩定。

特別是給他解決了肺動脈血栓的問題後,呼吸也有了明顯改善.”

連濤對這個病人還是蠻看好的。

李敬生看過後,卻是沉默。

檢查了一下患者的身體,包括背部、腳等等。

“他來醫院之前,是不是已經長期臥床?”

“對,已經臥床近半年時間。

而且據家屬反應,患者即便沒臥床前,稍微運動一下就喘不過氣,渾身也沒什麼力氣。

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看看電視或者去找別的老人下棋,運動非常少.”

這其實就是一個惡性迴圈。

因為身體出了問題,不能運動。

結果因為身體缺乏運動,狀況越來越差。

“我推測他的肺部栓塞很可能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李敬生說道。

病人的紅細胞增多,遠高於正常人的水平,說明心力衰竭時間已經極長。

而且很可能是反覆心力衰竭。

這種情況下,患者缺乏運動,血液黏度不斷增加,血液變得緩慢,非常容易形成血栓。

當患者處於躺臥狀態,靜止不動時,肺部的血液很容易瘀滯。

肺部血栓剛形成時,可能並不大。

但是隨著時間積累,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患者後來出現慢性阻塞性氣腫,其實也能側面說明肺部早就開始出問題了。

從這一點分析,李敬生診斷患者是肺源性心臟病的思路顯然是正確的。

他還特意檢視了患者的手掌,沒發現肝掌。

眼睛內的鞏膜,並無黃染。

患者的臉色不但沒有黃染,反而顯得格外蒼白。

剛才他還試著給患者摸骨檢查,除了存在骨質疏鬆,肌肉萎縮,並沒有發現其它明顯問題。

“走吧,我們出去說.”

李敬生看過患者的實際情況後,沒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這時候,榮學開主任也已經處理完患者,走了過來。

“小李,可是有一段時間沒看到你嘍!”

榮主任對他格外親切。

兩人平時打交道並不多。

也就是那次來人民醫院會診,與榮主任有過一面之交。

後來兩人互留了聯絡電話,因為雙方都很忙,並無交集。

“呵呵,沒想到您還能一眼就認出我。

其實也有經常來這邊找連濤和王維維教授學習,知道您很忙,就沒敢來打擾您.”

當然,說的只是客氣話。

沒什麼事,他也不可能去打擾榮學開。

“找他們學習,也可以找我交流嘛!我忙是忙,你來找我的話,我肯定能抽點時間陪你聊聊。

或者直接讓你進重症病房幫我一起搶救病人也行。

現在我年紀大了,早晚有一天會倒下,以後就是你們年輕人來接棒。

上次會診,你展現出來的醫學天賦極高。

各方面的醫學知識也還算紮實。

更難能可貴的是,你這麼年輕卻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

在我看來,你如果能夠乾重症醫學科,肯定大有作為.”

榮學開對他的高度評價讓他有些汗顏。

他的臨床經驗遠遠談不上豐富。

“榮主任在重症醫學科的成就可是連國外的專家都向他請教。

想要跟著榮主任學習的醫學博士排成長隊。

敬生,別人想要這種跟著榮主任學習的機會,求都求不來。

你可得好好把握.”

連濤在旁邊提點著好兄弟。

在連濤看來,能夠跟著榮學開學習重症搶救知識,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甚至可以受益終身。

“我倒是很想跟榮主任學習,只是最近實在太忙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除了在自家診所坐診,還得在第二醫院坐診。

加班幾乎是常態.”

李敬生對重症醫學的需求並不是很高。

在第二醫院,主要是手法正骨復位,不可能用到重症醫學。

在自家診所不能開展住院治療業務,同樣用不到。

如果幹的是急診科,或者重症醫學科,跟著榮學開好好學上兩年,那肯定牛b。

“年輕人累一點是好事。

等你哪天不那麼忙了,想要學習重症醫學方面的臨床經驗,隨時可以過來找我。

雖說我們人民醫院很少培養外院的醫生,但是像你這種人才,很值得培養。

不管你是零星的過來跟我學,還是直接透過醫院公派來這裡進修,隨時都歡迎。

前提是我還幹得動,沒有倒下.”

榮學開這人似乎從來不去琢磨客套話這些東西。

他還絲毫不知道李敬生是在婉拒。

這位讓人尊敬的老人,他把畢生的精力和心思都花在了鑽研醫學上。

其實到人民醫院進修的醫生並不少。

在眾多的公立醫院中,人民醫院培養的進修生應該是最多的。

有些特別出名的大醫院,很少招進修醫生。

它們實行的人才培養機制,很像是傳說中的古代武林宗派。

所有的醫生和護士都是自己培養。

去過這些醫院的病人應該感受過,外院的片子和檢查結果一律不認。

哪怕剛做過,還在有效期內,也必須重做。

人家還真不是看上了這點檢查費,而是不信任外院的醫生技術。

同樣拍個腦部ct,技術好的醫院可以查得清清楚楚。

技術不到家的醫院,有可能直接把病灶漏掉。

至於生化檢測結果就更不必提了。

有些細菌培養,需要反覆多次才能查出來。

一般的小醫院根本燒不起這個錢。

這也是現在為什麼病情嚴重一點,都是往頂尖醫院跑。

“小李,重症醫學以前一直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弱項,現在雖然變強了許多,但是在有些技術方面依然很落後。

僑邦醫院的重症醫學科我去看過,相當不錯。

我們人民醫院這邊現在已經擴建到了三個重症室,準備對重症病人實施分級。

將來的願景就是把它建設成世界級的超一流重症醫學中心.”

榮學開這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年紀這麼大了,竟然還有著如此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任何一個科研專案或者醫學科室的建設,都離不開人才。

像你這種有潛力,有能力的年輕人,一定要學會多承擔一些.”

他語重心長的教導著李敬生。

“我一定牢記您的教誨.”

李敬生也只能這麼回答。

讓他承受太重的擔子,他暫時還真沒有那個思想高度。

他現在想的就是多賺點錢,把老婆娶了,買一套大點的房子。

哪天風風光光的把父母接到城裡享享福。

再與歐晴嵐生兩個寶寶,好好撫育長大。

人生也就圓滿了。

“對了,那個呼衰,心衰的病人你們剛才看了吧?”

榮學開把話題引回到病人身上。

“看過了,生命體徵現在挺穩定的.”

連濤說完後,頓了頓,看了李敬生一眼。

“敬生認為這個患者的第一個病灶很可能在肝臟,然後才引發了肺部病變,最終發展成肺源性心臟病.”

“小李真是這麼認為的?”

榮學開看向李敬生。

“對,我的診斷結果基本是這樣。

還有,剛才我檢視了病人的情況,雖然現在體徵平穩,但是如果不能儘快查明肝臟疾病,並且正確處理,我擔心患者的病情很快就會惡化。

到時候很可能失去搶救的機會.”

李敬生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說出。

連濤顯然不認為患者會有太大的危險。

“你的思路很特別嘛!”

榮學開聽了後,露出思考的表情。

“肝臟方面的問題已經在排查了,先看看情況吧!至少根據我的經驗,患者的病情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變化。

就算有些小問題,我應該也能及時應對.”

榮學開對於李敬生的診斷思路應該是不太認可。

到得連濤、榮學開這種級別,一般都有著自己的診斷思維與風格。

他們或許認為李敬生的診斷有些過於主觀臆斷,所以不太支援。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火大亨到戰爭之王

戰國魏公子

森精的列車

戊一

轟20首飛,你說這是技校搞軍訓

崩沙卡拉卡

快首富了,校花你還拿我當凱子?

半曲佬

快穿:成神之路

縫縫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