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血管的改變必有原因,一步到位的檢查

“沒有!”

家屬搖頭。

李敬生的本意是想檢視一下最初的檢查資料,然後與近期的檢查資料做個對比,尋找其中一些蛛絲馬跡的變化。

家屬沒有保留當初的檢查資料,他只能尋找其它的突破途徑。

如果當初剛發病時有腦部ct、核磁之類的影像檢查,便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對比。

哪怕只是做個頭部彩超,也有很大的診斷意義。

不過即便是在十一年前,總費用三百多塊錢,既要做檢查,又要拿藥,患者當時做了腦部ct的可能微乎其微。

那時候很多醫院的條件都相當簡陋。

就像李敬生的診所一樣,也是一點點添置新的裝置,才變得越來越好。

那時候,很多醫院都只有x線、b超這兩種影像檢查裝置。

如果去翻閱二十年前的醫學教案例,便會發現那時候的生化、影像學檢查都很單一。

李敬生決定等會中午吃完飯,查資料對比一下。

“大叔,你們先回車上休息,我等會查一下相關資料。我看了一下你帶的近期檢查資料,有一份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一份頭部ct檢查。你們有在核磁共振成像檢查的基礎上,做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嗎?”

核磁共振檢查的精確度極高。

而且它能夠成像一些深腔的病灶,顯影效果比ct還強。

即便到了今天,大醫院仍然把它當成一個壓箱底的影像學檢查。

絕大多數人只聽過mri檢查,幾乎很少有患者知道核磁共振成像,還有一個專門查血管的mra檢查方式。

它主要顯示血管及圍繞血管周圍的組織,這能夠讓醫生很好的觀察血管情況。

特別是顱內血管的檢查,常常會用到它。

“沒做過。”

老頭搖頭。

做核磁共振檢查,費用不低。

也沒人會重複做這個檢查。

“行,你們先去休息吧!中午我先去查查資料,然後想辦法找其他醫生一起診斷一下。你們大老遠從外省過來非常不容易,如果有什麼困難可以隨時向我反映,只要在我能力範圍之內,都會盡量想辦法幫你們解決。”

李敬生把人勸走後,繼續坐診。

還好,一大早來了兩個棘手的患者後,再沒遇到特別難診治的。

中午吃飯的時候,他特意上網查了一下顱內血管的解剖圖。

因為這種是標準化的教學圖,參考意義要小一些。

他準備找學校教大體課的老師問問。

此時,李敬生本身也已經是一個老師了。

他在江離市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給骨科醫學的狄教授當助教。

葉輝等人都算是他的學生。

不過他在這家醫學院校目前還只是掛職,基本上從沒去那邊上過課。對學院的人事並不熟悉。

所以,他準備找母校的一位老師幫這個忙。

李敬生平時在同學群內幾乎不發言。

因為自從同學們知道他現在混得很好以後,各種套近乎,拉關係,讓他很煩。

只要在群裡一露頭,總少不了幾個竄出來拍馬屁,討好他的傢伙。

他翻開通訊錄,找了一會才找到那位負責教大體課的魚老師電話。

試著撥打過去。

“你好,請問哪位?”

電話那端傳來略顯清冷的聲音。

“魚老師您好,我是3117班的李敬生呀!”

“哦,是你啊!聽說你現在自己開診所了,過得還好吧?”

老師們的訊息也還是挺靈通的。

不過他們通常只關注經常聯絡的學生,還有就是混得特別好的學生。

李敬生毫無疑問,屬於這其中逆襲的典範。

從爛泥堆裡面掙扎著爬出來,成為了同學們羨慕的成功人士。

“謝謝您的關心,我現在除了工作比較忙,別的都挺好。今天打擾您,是想找您索要幾張成年人的顱內血管解剖圖。我遇到了一位從外省趕過來的年輕女患者……”

李敬生把病人的情況與事情經過大致說了說。

魚老師聽了後,倒也沒有推辭。

“這樣,你加一下我的微信,一會我找幾張實物圖拍照給你。”

“謝謝您!”

李敬生覺得大多數老師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存在。

當得起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稱號。

“魚老師,您的身體還好嗎?”

李敬生問道。

“除了腰椎和頸椎有點問題,別的都還好。你也知道,這都是職業病,沒辦法避免。”

“如果您有時間的話,可以到我診所,讓我幫您推拿按摩一下。只要不是特別嚴重的病變,一般都能取得顯著療效。”

李敬生很真誠的說道。

魚老師當初教他的時候,也就四十五六歲,算是風華正茂。

現在應該五十好幾了。

多年未見,也不知道這位老師有沒有變化。

聽聲音,還是那麼的鏗鏘有力。

“嗯,到時候有機會,我去找你。前些日子在新聞上看到你學會了手法正骨,而且水平還很厲害了,我都覺得難以置信。你的導師還有系裡的幾位老師都在討論這件事,覺得你特別了不起,為母校爭了光。”

這個評價就很高了。

李敬生還真不覺得自己的成就有什麼了不起。

至少現在還算不上有多高的水平,也就勉強達到主任級別。

自稱專家都覺得有些臉紅。

他謙虛了幾句,與魚老師結束了通話。

雙方加上微信好友後,沒過多久,魚老師發來了十幾張人體頭部血管的多個切面圖。

製作標本時,一般會給血管染色。

靜脈染成藍色,動脈染成紅色,神經染成黃色。韌帶通常不染色。

醫學生初學解剖時,要強忍著內心的恐懼和不適,認真觀察血管的分佈,以及肌肉、神經的構造。

複雜一點的血管和神經,往往都是樹狀分佈。

即便把它們的分佈牢牢記住,但是真到了手術檯上,給患者解剖時,基本上腦子一團漿糊。

像李敬生現在得到了多次鍛鍊,才能做到鎮定自若,心中有數。

他檢視魚老師發來的這些實物圖片,認真分析血管的走向與分佈。

魚老師非常貼心,甚至還特意發過來了一張專門的血管標本圖。

就是那個病人全身的其它組織都被融解掉,只留下血管。包括毛細血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它們就像樹根一樣,密佈於整具人體。

頭部的血管也是極為豐富。

李敬生趕緊拿來那位女患者的頭部影像學檢查報告。

即便做的是核磁共振與ct,但是仍然只能分辨主要組織與血管。

畢竟現在觀看到的也不是動態的。

真正要查的話,做個mra或者是cta都是不錯的選擇。

對比之下,他發現女患者的頭部血管確實比正常人要更豐富一些。

難道血管過於豐富也會造成頭部病變?

沒聽說過呀。

但是患者頭部形成的血管網路明顯異於常人,這又怎麼解釋?

他決定請教一下第二醫院的神經內科主任羅主任。

儘管不太喜歡羅主任的為人,但是第二醫院也就只有羅主任在這方面的水平高一點。

至於神經外科,那是一個高冷傲慢的科室,感覺比普外科還要更傲慢。

李敬生至今與神經外科的醫生沒什麼聯絡。

心外科、神經外科,都是號稱高精尖的外科室。

這兩個科室的醫生,普遍有點傲氣。

也確實有牛b的資本。

電話很快就接通了。

“羅主任,您好,我是骨外科的李敬生!”

“我存了李醫生的電話,你不自報家門我也知道。有什麼事情嗎?”

羅主任顯得很是親和。

“有個病例想要請教一下您……”

李敬生把患者的情況說了說。

“呃……這個問題嘛——我也接觸得比較少。不過我認為血管變得比正常人更豐富,如果不是全身血管如此,那就說明患者的頭部血管發生了一些病變。血管的自我改變能力很強,比如當一根較粗的動脈血管發生堵塞時,只要這個堵塞的過程不是突然形成,那麼周圍的血管一定會做出反應。

它們會慢慢代替這根被堵的血管。

像這種顱內兩側的血管網路變得更豐富,我認為可以查個血管造影看看。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到他們人民醫院或者僑邦查一個mra,甚至進一步做個dsa檢查。”

羅主任給患者診病,從來不手軟。

只要他認為有必要的檢查,都會給患者開一遍。

“好的,謝謝您的指點!我讓患者去做一個mra檢檢視看。”

“要做的話,最好能夠再查一個dsa。我覺得就算查不出問題,至少也能有一些發現。”

羅主任強調。

“行,我跟家屬溝通一下。”

李敬生覺得同時給患者申請做這兩個檢查,家屬不一定會答應。

而且他的小診所也做不了,只能讓患者去人民醫院或者僑邦醫院。

通常情況下,做這兩個檢查都會要求預約,甚至有可能需要住院。

他趁著還有一點時間,找家屬談了談。

沒想到家屬倒是十分信任他,非常爽快的就同意帶女兒去做這兩個檢查。

考慮到患者一家是外省過來的,人生地不熟,而且吃住都在車上,還要照顧沒有行動能力的女兒,李敬生決定找找關係。

僑邦那邊沒有熟人。

人民醫院卻是有著大把的熟人。

這次沒有找連濤,而是找的王維維教授。

一聲老王不能白叫,有事情,肯定要找老王幫忙。

論地位和人脈,以及對醫院人事、各種規章制度的熟悉程度,王維維教授顯然要強於連濤。這事讓王維維教授來操作,要更容易一些。

李敬生打電話跟王維維聊了聊這件事情。

“敬生,這個病人的情況雖然不是我熟悉的領域。但是我聽了你的想法後,建議要麼直接做dsa。家屬對你的信任度高,願意配合,這是一個很好的基礎。

mra檢查與dsa其實是重合的,論準確度,mra要遠低於dsa。

腦部血管病變的金標準,目前大家都只認dsa檢查結果。

mra頭部檢查的費用雖說不是特別高,但是也得八百多。而且還得預約,排隊。還不如直接一步到位,查dsa。不過你得跟家屬做好溝通解釋工作。

這個檢查是有創檢查,費用也很高。

至少需要將近九千元。”

做dsa,一般需要從股動脈穿刺,需要注入對比劑。

它的精確度非常高。

只是有很多患者不願意注入對比劑,害怕有創檢查。

這種情況下,只能選擇mra檢查。

“行,我找家屬先溝通一下,相信他們會理解咱們的一片善意。到時候談好了,我再打電話給你。”

李敬生覺得王教授說得非常有道理。

患者已經在它院做過核磁共振成像,再做mra估計結果也不一定滿意。

還不如直接一步到位,查個dsa。

醫生有時候給患者先開常規影像學檢查,然後覺得有進一步檢查的必要再開更高階的檢查。這只是一個程式問題。

在醫患互信度高的條件下,而且已經知道患者的頭部血管很可能存在問題,需要做更精準的檢查,完全沒必要走那些彎路。

找到家屬做了溝通,還是如之前一樣,對李敬生極為信賴。

這對老夫妻帶著女兒四處求診,想必也知道要怎麼與醫生打交道。

如果不配合醫生,很容易增加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

第二天,在王教授的安排下,患者在人民醫院做dsa檢查。

李敬生則特意向醫院請了兩個小時的假,把購買診所這個院子的事情搞定。

籤合同,各種手續,交訂金等等。

忙活了足足一個多小時這才搞定。直至一切順利完成,他才鬆了一口氣。

那個交勒索信的傢伙,雖然陰謀沒能得逞,但是仍然給李敬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就怕關鍵時刻掉鏈子。

還好,各方面都非常順利。

走完了交訂金這一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趕緊賺錢,在下次交款的日子,把全款交上。

將近八百四十萬元的總金額,對他來說還是有著不小的難度。

幸虧診所的線上售藥業務、線下售藥業務、診療業務,這三大塊都發展得不錯。

特別是線上售藥,給了他非常多的驚喜。

同城便民購藥業務,反倒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這麼多天過去,雖然購藥的人不斷增多,但是帶來的收益遠低於預期。

而且夜間還要專門弄個人配藥值班。

增加了經營成本。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也不能一味的只看著利益。

同城購藥業務的開展,極大的方便了一些不便出門購藥的患者。甚至為一些急病患者開放了一條自救的綠色通道。

晚上如果有孩子發高燒,超過晚上十點就很難購到藥了。

這時候只能帶著孩子上醫院。

有時候也就是感冒發燒之類的小毛病。

如果只有當母親的一個人帶著孩子在家,大晚上的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非常不方便。

要是家裡有兩個小孩,就更加麻煩。

把另一個孩子扔在家,當家長的肯定也不放心。

所以,同城購藥業務是真正便民利民的一個舉措。能夠為陽光診所賺到聲譽和擁戴。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淨土

吟道

全民轉職:開局系統安裝失敗

雨過驚蟄

小小蟻國之風雲再起

夏天以北

王者榮耀:霏梵之姿

周小岐

觸手怪她只想生存

星棘

三道術人間

陌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