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本領都是逼出來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夥子

醫生被患者這麼問,基本上都不會正面回答。

誰也打不了這個包票。

但是醫生憑藉經驗,腫瘤生長需要時間。讓患者半年複查一次,其實是有很大把握的。

就是斷定它不會長大。

那就沒必要手術。

而且就算它真的長大了,半年也不會長得特別大。正常情況下不至於從一粒芝麻大小,然後長到拳頭大。

如果真的發現它在半年時間內,從芝麻粒大小長到了一厘米直徑,這時候再切也不晚。

實際上,很多影像檢查沒辦法發現5毫米以下的腫瘤。

臨床上把1cm以下的腫瘤當成微小腫瘤。

醫生會進行一個綜合評估,如果認為它的威脅不大,那就有可能建議患者不做手術。

因為所有手術都有風險。

而且有的手術風險特別高。

還有就是腫瘤有一個特性,越是刺激它,越有可能快速增長。

甚至有的患者,本來不做手術可能沒啥大事。但是做完手術後,反而有可能更糟,幾個月,半年就不行了。這樣的真實病例有很多。

手術室內,這臺手術在緊張的進行著。

“小李,你為什麼僅憑一個x線胸片就判定它是良性腫瘤的可能很大?”

章主任好奇的問道。

“從很多方面做出的一個綜合診斷吧!比如邊界清晰,還有腫瘤的大小與形狀,以及患者反應的症狀,患者的病史,年齡,工作內容,生活環境等等,做出的一個綜合診斷。在整個診斷環節中,x線胸片其實只是診斷依據的一小部分。”

李敬生毫不避諱,把自己的診斷方式分享出來。

“這種診斷能力值得你們幾人學習,包括老賀在內,都缺乏這種廣面的綜合診斷意識。老賀或許有一點這種意識,但是敏銳性遠遠不夠。”

章主任努力幫助手下醫生進步。

他們能遇到一位這麼好的科主任,是一種莫大的幸運。亦師亦友,不但對他們的治療思路循循善誘,讓手下醫生能夠養成為患者長遠考慮的好習慣。

而且發現某個醫生身上有著很不錯的亮點時,會號召大家向其學習。

這種科主任,絕對屬於良師益友。

“我挺好奇,李醫生是骨外科手法復位門診的醫生,怎麼有這麼優秀的綜合診斷能力呢?能透露一下嗎?”

器械護士的一雙明眸看了他一眼。

很快又盯住患者的創口,密切配合著章主任的手術工作。

“養成這種綜合診斷能力不算難,只要每次接診到患者,能夠認真瞭解方方面面的資訊與檢查報告,然後用自己的思維做出診斷,最後再與正確診斷結論對照。時間久一點,就能擁有綜合診斷意識了。”

賀醫生分享著自己的成長經驗。

“只是要怎樣提高診斷的敏銳性,比如判斷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是否必須馬上處理?患者是否潛在其它方面的風險?預後結果的大致走向如何?這些我認為是最難的。”

其他醫生皆是認真的聽著。

同科室的醫生交流最多的是病案例,像這種提升診斷意識、診斷敏銳性的方法,大多數人都是敝帚自珍。

“說穿了,其實很簡單。我是個開診所的,接診每一個病都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大意。因為只要翻車一次,我的診所就有可能玩完了。代價太大,我一次試錯機會都沒有,最終逼著我提升診斷的敏銳性。一個患者從他進門的那一刻開始,我很可能就已經開始對他做出一些判斷了。”

李敬生相信任何一位醫生在那種強大的壓力下,都能變得像比野獸更敏銳。

“以前一直瞧不起診所醫生,沒想到高手在民間呀!”

“我這點能力根本不算啥,那條街上有一家開了二十多年的診所,那個老闆才叫真正的高手吶!要說治病的本事吧,我覺得他也就那樣。但是一個病人能不能治好,會不會出事,他卻能每次都判斷正確。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李敬生說的是趙老闆。

開診所能夠二十多年不出事,趙老闆絕對屬於其中的翹楚。

“今兒個算是漲了見識!改天去李醫生的診所拜訪拜訪!”

賀醫生聽了後,很是意動。

其他醫生同樣想要去漲漲見識。

同行是冤家,醫生平時一般不會去別人診所。

去了也不可能瞭解到一些深入的東西。

現在與李敬生算是認識了,他們算是有了這個機會。

“行啊,隨時歡迎!不過我幾乎每天都有大量患者要診治,如果你們去的時候我比較忙,招待不周還請多多見諒。”

他與心胸外科的幾個醫生護士間的關係,明顯越來越熟絡。

章主任把一切看在眼裡,反而暗自高興。

……

手術結束,李敬生的手術能力算是初步得到了章主任的認可,也贏得了心胸外科他們那支手術團隊的尊重。

章主任明確表示,只要李敬生願意,今後可以再找他參加各種手術。

只要有鍛鍊機會,會照顧到他。

回到門診,他再次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自是不提。

可惜新收的兩個學生現在還沒能力替他分擔,不然,他肯定可以輕鬆很多。

五點四十多,快下班的時候,他意外接到了晉副院長打來的電話。

“小李啊,還沒下班吧?”

“還有七個候診的患者,估計還得忙活一個多小時的樣子。您有什麼指示儘管吩咐。”

李敬生給患者正骨,其實真正的手法復位時間非常短。

最多一兩分鐘就能搞定一個。

但是治療前需要問診,需要與患者溝通,並且需要摸骨,看片子,然後制定最優的治療方案。

復位完畢,大部分還得做外固定。

完了後,還得給患者開藥,交代一些注意事項與下次複查時間。

很多工作暫時還沒人能夠幫他分擔。

如果很多溝通工作交給黎麗來做,那她肯定只能模板化交代患者。這對患者肯定是不利的。

有的患者可能需要三天後過來複查一次,有的患者只要沒有異常,可以一兩個月後再過來複查。

還有用藥、注意事項、康復動作等等,都不是現在的黎麗能夠給患者交代清楚。

本來,這些溝通工作經過多次學習後,肯定能夠勝任。

但是她每天的工作也挺忙的,還真不可能要求她在短時間內做得有多完美。

陳醫生也是一個不太上進的主。

不然,肯定可以幫李敬生分憂。

現在就看葉輝與楊魯慶這兩人的成長了。

然後華主任答應幫李敬生再挑一批年輕醫學生過來,到時候遇到個好苗子,李敬生的工作壓力就能大大減輕。

“別搞得那麼嚴肅嘛!要是你今天晚上方便的話,下班後我想請你吃頓便飯。”

晉副院長主動請他一個小主治醫師吃飯?

李敬生也不是三歲小孩,一聽就知道對方肯定有事相求。

“您的盛情我心領啦!最近我的診所開通了線上售藥業務,打包發貨啥的,人手嚴重不足。要不下次我請您吃飯吧!”

李敬生委婉拒絕了。

他其實不太喜歡參加飯局。

寧願吃十五塊錢的快餐,或者是食堂十一二塊的工作餐。

因為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

只要吃了別人一頓大餐,那肯定會有一些事情求上門來。

“是這樣啊!行,那咱們下次再約。等會你下了班,來一趟我辦公室,有個好訊息告訴你。”

晉副院長請他吃飯不成,於是直接叫李敬生去他辦公室。

“行!那我一個多小時後過去找您。”

李敬生沒辦法拒絕。

官大一級壓死人。

副院長召見,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不管多大的好訊息,完全可以在電話裡面說,晉副院長卻讓他去辦公面談。

這是明顯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敬生忙完下班,歐晴嵐告訴他,已經給他在醫院食堂買好了飯菜,打包放在醫生辦公室,讓他下班後過去拿。

她今天很不幸,又得加班。

最近骨外科是越來越忙了。

不過這也是好事情。

骨外科發展得越好,她的機會也就越多。

他選擇先去晉副院長的辦公室。

在行政樓那邊。

不多時,他出現在晉副院長的辦公室外,隱隱聽到裡面傳出交談聲,看來並不止一個人。

敲門進去後,他看到晉副院長與一名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小夥子。

兩人交談甚是親密,年輕小夥子坐在晉副院長對面也顯得很是隨意和自然。

看來兩人的關係不一般。

“喲,小李來啦!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晉炎羽,我的親侄子。”

晉副院長起身迎接的同時,特意給李敬生介紹了一下年輕小夥子的身份。

“你好!”

小夥子主動向李敬生握手打招呼。

態度看似謙和,但是卻也難以掩飾那刻在骨子裡的傲氣。

就像國內醫學界,與帝都某頂尖醫院的醫生打過交道的醫生,沒有一個不說那家醫院的醫生傲氣很重的。但是人家確實很強,個個都是醫學界的精英。

有點傲氣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你好你好!”

李敬生到底要比這個小夥子成熟許多,不說別的,僅僅只是看在晉副院長的面子上,他也會把表面功夫做足。

心裡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上次,晉副院長想讓侄子跟著徐醫師學習手法正骨技術,結果被徐醫師拒絕了。

現在他看到李敬生在主動收徒弟,覺得機會來了。

所以找了這個機會,把侄子叫到醫院,並且把李敬生叫到自己辦公室約見。

“都不是外人,坐,坐!”

晉副院長取了一個小的紫砂杯,給李敬生倒茶。

進來的時候,李敬生就看到晉副院長與侄子坐在茶桌前,對面而坐。

有句話叫做叔侄不對欽。

他們倒是不講這些規矩。

“小李,恭喜你,在醫藥大學當助教的事情終於落實到位了。狄教授已經同意聘請你為他的助教,並且有意開展手法正骨方面的課題研究。”

晉副院長給他倒茶之後,又告訴他一個好訊息。

這事讓李敬生很高興,但是要說十分驚喜還真沒有。

從他成功治好狄教授的骨傷開始,他就知道當助教的事情有了著落。

現在狄教授還在醫院住院,卻已經同意了這事,並且將其落到實處。應該有著第二醫院發力促成的因素在裡面。

“太好了!謝謝醫院,謝謝晉院長為我這事忙活,您的栽培我一定會記在心上。”

李敬生當面道謝。

這非常有必要。

這件事情,晉副院長也確實一直在忙前忙後的出力。

“哈哈,我就喜歡你這顆懂得感恩的心。要說幫你,還真不求什麼回報,本身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共同努力把第二醫院發展壯大,這是你我共同的目標。現在我的教學職稱落實到位了,你在論文方面也可開始發力了。要是沒能力單獨開展課題的話,可以先找找熟識的主任、副主任醫師,看看他們正在開展的課題有沒有適合你的,然後努力參加進去。”

這是提點李敬生快速上進。

為今後評更高的職稱做準備。

從主治醫師升副主任醫師,有著不少硬性要求。

如果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那就必須抓住每一次提升的機會。

四十歲的主治,五十歲了還只是個副主任,用腳趾頭都想出上限肯定很低。

李敬生在晉升主治這件事情上已經落後了好幾年。

這次升主治算是插隊上來的。

把秦飛與多名競爭對手直接幹下去了。

但是他的同學,混得好的,要麼已經升主治好幾年了,正努力衝刺著副高職稱。要麼已經有了博士學位,耀眼無比。

所以他想要追趕那些混得好的同齡人,必須加倍努力,抓緊每一分每一秒。

以他現在結識的高階人脈,還有這次技能比武打下的良好基礎,都有可能幫助他實現彎道超車。

“李醫生,聽說你現在大量招收手法正骨學員,能給我一個機會試試嗎?”

晉炎羽終究太過年輕,沉不住氣。

聽著叔叔與李敬生一直在閒話家長式的聊著天,但是並沒有提他的事情,他有些坐不住了。

竟然搶著主動提了出來。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他很嫩。

這個小夥子,想的也許是可以依靠叔叔的副院長職位壓一壓李敬生。

實際上,這種做法十分幼稚且愚蠢。

還透著一絲狂妄自大。

說句不中聽的話,便是晉院長與李敬生說話都是客客氣氣,禮待至極。

他這個當侄子的啥也不是。

李敬生憑什麼買他的賬?

“炎羽這孩子就是心急,一直想要拜一位高明的手法正骨老師為師,可惜機緣不夠。前些日子我在飯桌上只是隨意提了一嘴,說我們醫院的李醫生正在收正骨學員,他立刻就催著讓我幫忙牽線搭橋。我說這事可不是我能做主,得看人家李醫生的意願。”

晉院長趕緊在旁邊出言補救,以免惹得李敬生不痛快。

“呵呵,能理解。當初我求著徐醫師收我時,也是差不多的心情。”

李敬生笑著回應。

“晉院長請放心,只要炎羽符合標準,我肯定樂意將他收入手法門診隊伍。您對我多有照顧,我實際上肯定會放寬一些標準的。”

這番話,那是既敞亮又讓人聽著舒服,而且還有很強的彈性。

主動權始終握在李敬生手裡。

因為標準是由他來定,他說行就行,他說不行,行也不行。

“哈哈,多謝多謝!為了他們這幫後輩啊,我這老臉都不知道豁出去多少回了。”晉副院長大笑。

李敬生也不磨跡,看向晉炎羽。

“手法正骨要不怕吃苦,要有一顆醫者的仁心,你都能辦到嗎?”

“能!肯定能!別看我家庭條件不錯,我從小就吃過很多苦。”

晉炎羽挺直胸膛,努力誇讚著自己的優秀。

家庭培養真的很重要。

這小子要是給晉院長當兒子,為人處世的本領肯定不會差得這麼離譜。

“後天早上八點,到手法復位門診2診室等我。”

李敬生懶得再多說什麼。

直接讓這小子後天過去實踐一下,到時候暗中觀察,自能得出結論。

至於晉炎羽賣力的誇讚自己,李敬生當他在放屁。

壓根就不會相信。

層次稍微高一點的人物,考驗一個人時,根本不會聽他怎麼說,而是看他怎麼做。

“這就透過啦!謝謝李醫生!”

晉炎羽這情商和智商,真令人著急。

根本聽不懂別人的話中真意。

“炎羽,你去給我買包煙回來。”

晉院長的額頭都開始冒黑線。

這個侄子,都不知道怎麼長這麼大。與人的交際能力實在弱爆了。

把晉炎羽打發走了後,晉院長看向李敬生,苦笑道“我這侄子剛從學校出來沒多久,缺乏社會閱歷,讓李醫生見笑了。”

“無妨無妨,都是這麼過來的。當年我是他這個年齡時,還要更純真一些。”

李敬生笑著擺擺手。

“李醫生給我句實話,這孩子適合學習手法正骨嗎?他的思想吧,有時候就屬於那種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型別。”

“呃……這個我還真不敢胡亂斷言。後天讓他過去試試看吧!如果不適合的話,我也會打電話及時和您溝通。”

李敬生可不敢輕易斷言一個人的命運。

從他的回答,也能看出他變得越來越成熟,漸漸有了大佬們才具備的成熟與穩重,還有那開闊的胸襟。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只要分手,就能獲得獎勵

尋萬鶴

退學後,開啟我的開掛人生

一隻小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