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血管的增生性,銅獎的用處

這個也不敢太確定。

他只能從已知的資訊與患者的病史,年齡,工作性質進行綜合診斷。

患者入院後做的一些檢查顯示,應該是單根神經受累。

雖然患者的手掌不能伸直,但是虎口有感覺,左上肢其它神經支配的肌肉肌力正常。那就說明患者的病因有可能出在橈神經上。

與肌皮神經、背側神經、掌側神經的關係不大。

現在已經鎖定病灶在橈神經,但是具體病因,以及其它情況卻一無所知。

核磁共振顯示患者的頸椎沒有異常,這是好事情。

基本可以排除頸椎壓迫、病變的可能。

脊神經應該是好的。

這樣一來,病灶部位又縮小了一些。基本鎖定在左上肢橈神經這一小塊區域。

“這個想要確診,肯定要做一個更深入的檢查才行。神經病變,肌電測試可以查出來一部分。但是針對這個病例,僅僅只是查一個肌電訊號肯定是不夠的。剩下的直觀、高效檢查方式,恐怕只有手術探查了。”

李敬生的眉頭微微皺著。

不斷分析著患者的情況。

手術探查一直不容易被患者和家屬接受,就連醫生也儘量避著它。

因為它屬於有創檢查。

要是把病查出來了還好,沒查出來,天知道家屬和病人會怎麼鬧?

遇到不講理的,打完醫院的投訴電話再打主管部門,然後找媒體記者。

總之就是各種鬧。

醫生的處境往往會特別被動。

有些事情,不是有理就能說得清。

所以,醫生考慮檢查方式時,如果兩種檢查方式都有同樣的診斷意義,一個是兩三千的核磁共振,一個是幾百塊的手術探查。

醫生會毫不猶豫的選前者。

不為別的,大家都怕惹麻煩。

“反正我也只是個醫助,萬一答錯了,失分了,還有鍾主任。”李敬生這樣想著,也就沒有再猶豫,果斷申請了手術探查。

並且寫明瞭具體的探查部位。

申請後,結果很快出來了。

經手術探查發現橈神經主幹呈沙漏樣病變,整個神經幾乎完全斷裂。

看來申請手術探查是正確的。

影像檢查很難發現這種深處的神經斷裂。

怪不得這一路的肌電訊號消失呢。

現在病因算是基本查出來了。

他暗鬆一口氣,但是想要確診具體的病因,還得繼續往下查。

這根橈神經是怎麼斷裂的?

患者在工作中因為用力過猛,造成神經撕裂?

顯然不太可能。

一般來說,人體的各組織、器官結構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已經變得非常科學合理。

比如最重要的脊神經,會被保護在脊椎骨內部。

大腦會被保護在堅礙的顱骨內部。

為了降低頭部發生撞擊的傷害,我們的頭部甚至進化成了橢圓形。

再比如血管,表面能看到的都是靜脈血管。

劃破後會致人迅速失血死亡的血管,基本都隱藏在深處。

患者在工作中哪怕用力有些猛,也不可能單單把橈神經給撕裂了。

這個斷裂的部位也不符合易撕裂部位。

李敬生仔細看過術中探查的圖片後,沒發現橈神經近乎斷裂處存在明顯示卡壓。

但是術中查探時發現手肘上有一段長約八九厘米長的神經水腫,與周圍組織輕度粘連。

並且病變神經段的兩端,呈束帶樣絞窄變細,幾乎中斷。

可以看到絞窄處的神經兩端存在一定程度扭轉。

然後還能看到神經周圍血管明顯出現增生。

有兩三根小一點的血管甚至橫跨神經。

難道是因為這幾根小血管橫跨造成神經扭轉變窄?

經過分析與推論後,他把這種可能排除了。

由於只有圖片,看到的肯定不如親自進行手術探查那麼直觀。

但是這三根小血管不可能讓橈神經發生這麼嚴重的病變。

必須提一下,人體的血管其實並非一成不變的。

它們能像樹根一樣,不斷髮生增長和改變。

比如我們人體最重要的心臟。

很多人應該吃過豬心臟,嚼不爛,有很多部分特別有韌性。

這是因為心臟就是由兩根血管變出來的。

小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剛開始並沒有心臟。

兩根血管融合在一起,慢慢發生一系列的複雜增生與改變,才形成了一顆人體的心臟。

目前國外就已經在研究這項技術。

利用患者自身的血管,再造出一個全新的人造心臟。然後再移植進患者的胸腔。

可惜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成功。

小寶寶的胚胎髮育過程,人工技術還沒辦法完全模仿。

也許等到不久的將來,這一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真能利用人體的兩根大血管造出一個人工心臟時,心臟病患者的福音也就來了。

要知道,現在換一個人工心臟不但動輒以百萬元起步,而且需要外接電源。

患者無論到哪裡,都得揹著至少兩塊電池出門。

一塊備用的。

因為電池電量耗盡,病人的人工心臟就會停止跳動。

這個侷限性太大了。

國外目前認為最理想的人工心臟孕育部位是人體的大腿。

取股動脈與一根大靜脈,利用一系列手段讓它們發生融合、增生、變化。

只是這項實驗違反法律中的人權等多項規定,沒辦法在人體身上實驗。

或許有,也只是在實驗室偷偷進行。

就像以前火極一時的克隆人技術。

如果把這項技術用於醫療,同樣可以解決器官移植短缺的問題。

也是因為違反法律規定,被禁止。

人類發展到今天,有著太多的新技術值得深挖。

李敬生認真思考著這三根小血管出現增生的原因。

難道是因為神經病變引發的血管增生?

考慮到患者的左上肢有著一段長九厘米的橈神經發生水腫,再加上出現神經絞窄,還有一處甚至幾乎完全斷裂,他認定是神經病變。

而不是血管病變引發。

“很有必要再給患者查個病理啊!”

這次沒有猶豫,都已經查到了這一步,他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患者的神經發生這麼嚴重的病變。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病理檢查發現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神經,並且發現了血管腔狹窄,部分閉索。

神經水腫伴軸突變細,數目明顯減少。

李敬生看完病理檢查結果,終於明白那三根小血管為什麼增生了。

因為血管有著替代機制。

也是一種保命機制。

比如有的患者,心臟大血管發生梗阻、變窄時,這時候心臟的供血出現問題。

身體做出自我調整,與這根大血管相通的一些細小血管會漸漸開始變粗,然後代替這根大血管的大部分輸血功能。

這類患者會出現心慌,氣短,乏力等症狀。

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祖上幾輩子積德,大動脈血管都已經堵死了。人本來早就會發生心梗、猝死,結果這根主動脈周圍的血管救了患者的命。

它們雖然努力變粗後,仍然達不到主動脈的供血要求。

但是可以代替主動脈百分之六七十的輸血能力。

於是患者僅僅感到乏力,心慌、氣短,但是並不會心跳停止。

這個患者的橈神經受到了淋巴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損害,導致周圍的血管腔變得狹窄,甚至部分閉索,這才逼著那三根小血管發生增生,橫跨病變的橈神經供血。

查到這一步,病因已經基本查清。

但是更詳細的病因,沒辦法再查清楚。

至少他沒這個條件再查下去。

也許等到後世的科學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發現為什麼會出現那些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損害神經。

就像最開始的惡性腫瘤一樣,同樣屬於一種未知疾病。

李敬生同樣把這種疾病定義為未知疾病。

他寫的病因診斷為,左橈神經呈沙漏樣病變,建議手術治療。

然後給出了手術方案。

提交答案。

“他奶奶的,扣了兩分。”

鍾虎在那裡拍自己的大腿,一副懊惱無比的表情。

“我靠,小李,你怎麼比我高出整整三分?”

鍾虎看到大螢幕上,自己這一組的排名直接從二十多名,躍升到了第四名。與前三名並列第一。

這種團隊作戰的方式,好處就是隻要有一個人答對就可以了。

鍾虎被扣了兩分,要麼存在漏診,要麼做了不必要的過度檢查。

至於李敬生比滿分還多了一分,這屬於加分。

“可能我申請做的檢查專案比較直觀吧!您給患者查了病理沒有?”

“查什麼病理啊?俺申請手術探查後,已經發現了病因,直接手術就能給患者把毛病解決了。還查個病理,那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嗎?”

鍾虎主任這脾氣和急性子,其實不太適合當醫生。

可是人家偏偏成為了一位醫生,而且還是實力強大的主任醫師。

努力有時候確實可以克服一些不利條件。

“您看看患者的病理檢查,這種病我是從來沒有見過。您見多識廣,經驗豐富,或許見過。”

李敬生讓鍾虎主任檢視患者的病理檢查結果。

至於排名第四,與前三個團隊並列第一,他顯得無比淡然。

金獎拿多了,也就那麼回事。

“這種病還真沒見過。老陳,小胡,你們看看這種病見過嗎?”

鍾虎比胡佳也就大個十歲左右,居然叫人家小胡。

人家好歹是副主任醫師。

好在科室的同事們早已經習慣了他的性格。

陳暗琛與胡佳看過後,皆表示沒見過這種病。

“各種未知的疾病太多了。這應該是一種罕見的未知疾病,主要傷害骨神經。”

陳暗琛認真的說道。

越是經驗豐富的醫生,見過的未知疾病,怪病越多。

第一道題的回答很快結束,拿到加分的骨外科團隊一共有十一個。說明這些人在診斷方向,以及檢查專案的申請上,都沒有出現問題。

其它方面的回答也是中規中矩。

比試進入第二環節,與上一場的骨創傷比試差不多。

同樣要求參賽團隊先給出手術方案,然後評委給予打分。

分數最高的團隊擁有手術優先權。

李敬生與鍾虎團隊的運氣還算不錯,第一輪就搶到了手術資格。

這次的回答,李敬生基本上沒操心,都是鍾虎主任一個人回答的。

也說明鍾虎的專業水平確實很強。

他那麼鄙視吳教授,對是肯定不對,但是實力也是真有實力。

……

手術在四十多分鐘後就成功完成了。

過程還算順利。

李敬生的縫合術與分離術都在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至於切開術,鍾虎沒有給他這個上手的機會。

本來,他的切開術是最強的。

回到休息區,團隊的四人耐心等待最終的排名。

“草,給老子排第七位去了。”

鍾虎看到最終的排名定下來後,罵了一句。

還好賽場的聲音較為嘈雜,別人聽不見。

不然,一位主任醫師張口就是粗話,也太損害形像了。

“鍾主任,恭喜啊!拿到了咱們醫院的第三枚銅獎。”

陳暗琛笑著向他道賀。

“唉,還是差了一點,起碼也得拿個銀獎才風光啊!回去怕是又要被姓吳的嘲笑了。”

鍾虎嘴上這樣說著,臉上的笑容還是證明他的團隊能成功拿到銅獎,這讓他感到很高興。

只是心理預期差了一點。

“他有什麼資格嘲笑你啊?要敢笑,直接把銅獎的獎盃砸到他臉上。”

陳暗琛與吳教授也同樣不對付。

說話帶有一定攻擊性。

“哈哈,這個主意好。銅獎盃也就這麼點用處了。”

鍾虎笑著看向李敬生。

“小李,還有兩位姑娘,一起上臺拿獎去了。”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歲的我,用狗皮膏藥攻世界難題

千夜之音

史上第一武仙

孟了個浪

我修仙者,狂一點很合理吧?

怪我太俗

囹圄的災禍之冕

弋鳧與雁

惡魔選項:逆襲兄弟

故事玩家文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