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終於主治級用藥水平了

有一個是小毛病,就是最常見的感冒,檢查無大礙後,配點藥讓患者回家吃。

患者是個三十五六歲的女性,拿到藥以後,還有些遲疑。

“您還有什麼事情嗎?”

李敬生關心的問道。

有些患者得的病比較難於啟齒,他們就會有顧慮。

特別是現場還有兩位患者在場,她又是個年輕的女患者,就更不好意思開口。

“我……平時生病了都是選擇到快康診所治療。他們那裡見效快,打完針,第二天就能好。後來也去過一次金匱診所,但是那裡開的中藥,吃了三天,到第五天才好。您這兒我是第一次來,也是最近聽朋友說你們這兒醫術與醫德都很好,這才過來試試。”

女子的話中透出來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她對快康診所最為滿意。

患者因為不懂醫學,根本不知道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多寶貴,打針用抗生素確實好得快。

特別是多抗生素聯合運用。

當然,李敬生現在的藥效和藥代還只是熟練級,達不到聯合用藥的水平。

至少他自問沒這個實力。

快康診所經營多年,趙老闆的真實醫術水平怎麼樣,李敬生不清楚。

平時基本上都是趙老闆請的幾個醫生和護士幹活。

趙老闆只是負責籤簽字,指揮一下。

李敬生見過最多的,就是趙老闆調侃手下的小護士。

要是趙老闆乾點活,也不至於胖成那樣。

快康診所在輸液這件事情上專注了二十多年,對各種抗生素的使用應該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這一方面的用藥水平達到副主任級別都不奇怪。

哪怕趙老闆和診所的醫生不懂,也可以花錢請教大醫院的主任醫生。

正常情況下,千病千方,每個患者的病用藥都會有所不同。

哪怕是同一種病,也要根據症狀、年齡、是否存在基礎疾病、是否懷孕或哺乳期等等,進行綜合考量,然後精準用藥。

不過西醫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模式化。

啥意思呢?

只要是普通感冒,幾乎都能一種藥搞定。

最多就是根據年齡、體重不同,劑量方面做出一些增減。

甚至用藥劑量都不用太過精準,粗略用藥就行。

比如成年人一次服藥一顆,兒童直接減半。基本上只要智力沒問題,是個人都會用藥。

快康診所治療各種常見的頭疼腦熱,能夠做到一天見效,用藥水平應該比想像的要強很多。

同一個患者,一次兩次感冒可以用同一種抗生素,可是用的次數越多,效果就會越差。

快康診所能夠留住那麼多的老客戶,一直保證療效,這就非常有技術含量了。

李敬生嚴重懷疑趙老闆是找人買的用藥配方。

甚至背後直接找個用藥水平很高的呼內主任醫師合作都有可能。畢竟有不少診所就是這麼幹的。

這屬於診所的核心機密了,外人也只能這樣猜測一下。

“李醫生,有些話說出來您別介意哦!”

女患者做了前面的鋪墊後,開始直奔主題。

說話很客氣。

“您直說無妨!”

李敬生隱隱知道對方想說什麼。

“您並沒有給我打針,只開了這兩盒口服藥,效果有保障嗎?我是開店的,每天都要工作,如果吃藥恢復太慢,那我就還是想要打針。我知道,您不給我打針是為了我好,聽說打針涉及到濫用抗生素,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傷害。不過我在快康診所打了這麼多次針,也沒見什麼問題。”

女子溝通算是非常直接的。

有什麼說什麼。

這挺好,能讓李敬生了解不同患者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我首先得感謝您對我的信任,還有坦誠。我會對每一位進我診所的患者負責,儘量選擇對患者最有利的治療方式。從您之前的病情描述,還有過往病史來分析,我必須告訴您,抗生素的頻繁使用其實已經對您的身體免疫系統、以及身體平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您的感冒頻率在逐年增加,我可以明確告訴您,這不是年齡增加的原因。而是身體免疫系統被破壞,正在變弱的標誌。

還有,您的感冒症狀也是越來越多,重症風險不斷上升,這都是巨大的安全隱患。

您仔細回憶一下,這兩年感冒以後,是不是每次都是重感冒?”

李敬生面對患者的質疑,非常有耐心的給她做思想工作。

就像吃那些農殘超標的蔬菜或者是病死豬肉加工出來的火腿腸,當場一點感覺都沒有。甚至吃個十次八次,還是沒啥感覺。

等到有感覺時,腎病、癌症、血管硬化等惡性疾病出現了。

這時候能花費十幾萬,幾十萬保住一條命算是不錯了,很多都是有錢也治不好。

抗生素的濫用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用個十次八次,或許沒什麼事,但是免疫系統被破壞後,非常容易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您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那,那我這個情況要怎麼辦呢?”

女子微微回憶後,發現還真如李敬生所說。

她頓時就有些怕了。

畢竟也才這個年齡,真要有個三長兩短,對她的家庭來說絕對是一個災難。

“給您開的這兩盒藥,療效不如打針那麼快,但是服藥後,最多休息兩天就能從事輕鬆一點的工作。我看您也不像是乾重體力活的人,做做老闆娘的那些工作,完全沒問題。”

聽了李敬生的話以後,女患者的臉上露出一絲會心的笑容。

當老闆娘在絕大多數人心中都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打工仔與老闆,打工妹與老闆娘,肯定是後面的稱呼更讓人覺得榮耀,有面子。

哪怕有的老闆負債累累,年收入是負數,有的打工仔年薪幾百萬上千萬,但是大家仍然覺得老闆這個稱呼更好聽。

“呵呵,那我就先服藥試試看!能感受到,您是一位專業且負責的好醫生,再見!”

“免疫系統的恢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您能每天堅持一定的運動,再配合科學健康的營養攝入,我相信最多半年時間,您的身體會有重大改變。輸液本身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小病能不用就儘量不用,這是我給您的個人建議。”

李敬生又補充了一句。

“好的。”

她點點頭走了。

從她的表情和語氣來看,對李敬生是信任的。

這一點非常重要,患者信任醫生,療效往往會非常理想。

只要不是碰到個黑心醫生,結局多半是美好的。

要是碰到個黑心醫生,為了業績,忽悠患者做各種治療,服用昂貴的營養藥劑,那就要特別謹慎了。

送走了這位女患者,李敬生處理另一位患者。

這位患者的年齡偏大,63歲,咳嗽劇烈。

有了上次接診過一位肺結核患者的經歷,李敬生現在對這種劇烈咳嗽的患者特別警惕。

呼吸道有多種傳染病。

必須做好防護。

以後等他的小診所發展好了,甚至可以考慮做一些更好的措施,盡力保障其他患者不被交叉感染。

經過量體溫、血壓、心率,聽診心肺音等檢查手段,李敬生再結合患者自述的症狀、病史,利用精通級的呼內診斷進行初步診斷。

出於多重考量,他建議患者在小診所做個x線胸片。

檢視一下肺部的情況。

有機會使用這臺‘老爺爺’機,李敬生往往都會盡量使用。

早點賺回本錢才能換新的高畫質晰度裝置。

別說是小診所,就連大醫院也同樣需要想方設法‘回本’。

不必要的檢查,那是過度檢查。

正常檢查可以為診斷提供依據,避免誤診、漏診,這非常有必要。

稍大一點的醫院,呼內科基本都會有支氣管鏡,有創呼吸機,無創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裝置。李敬生以前在大醫院上班時,這些裝置都是科室的‘財產’。

關鍵時刻就能拿來救患者的命。

如果他的小診所賺了錢,有了穩定的患者群體,也可以慢慢添置這些裝置。

到那時候,小診所就會初成氣象,直接把其它診所甩在身後。甚至能夠與城南社群衛生服務站開始叫板。

別看城南社群衛生服務站只是個站,其實它的規模早就達了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這一量級。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遲遲沒能升級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

對這條街上的三家診所而言,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官方醫療機構越弱,私人診所發展機會才更大。

李敬生對這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後,經過診斷,確認沒有發生肺炎,很可能因為長期吸菸加上受寒,誘發了支氣管炎。

用患者自己的話說,這是個老毛病了。

診斷出來了病煙,接下來就是開方治療了。

考慮到患者年齡偏大,用藥時,李敬生顯得特別謹慎。

想要達到好的療效,肯定需要對症使用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等多種藥物。

熟練級的藥效,多少顯得有點不夠用。

能開方,但是很勉強。

考慮到患者還有高血壓疾病史,雖說現在的血壓基本平穩,但是用藥時必須把這一重因素考慮進去。

他開始抓頭髮。

醫生有時候給病人用藥,比做數學應用題難多了。

因為必須考慮方方面面的用藥安全與效果。

“藥效和藥代早該升一級了,索性這次敗家揮霍一把。”

李敬生的目光不經意的掃過那名尚坐在休息區等待的大叔。

此人窮困潦倒,昨天下午勸他去大醫院治療,現在又來了,只有一種結果,大叔很可能嫌大醫院太貴,放棄了。

至於又跑李敬生的診所來了,肯定還是想要活下去。

李敬生昨天給他檢查那麼久,沒收費,患者可不傻,心目中自然有個比較。

沒去藥房或其它診所,專程跑這裡等著李敬生回來,多半想要給他開點藥拿回家吃著。

別說是短腸綜合徵的用藥,就連眼前這個支氣管炎的用藥都費勁。

普通支氣管炎患者,李敬生基本上手到擒來。

像這種年齡大,又有多年吸菸史,同時還有著高血壓病,用藥的考量,血藥濃度以及藥物的暴露、代謝時間,用藥後會對身體帶來哪些影響,都值得考量。

這種具有相當風險的臨床用藥,高年級住院醫師水平真心有點不夠看。

起碼要低年資主治級別才能堪此重任。

李敬生檢視生命值,餘額346。

這還是因為趙老闆前兩天在他這裡又‘倒’了一次,讓他額外掙到了50點生命值。

成功診斷出拾荒老人的破傷風病,並且出資送老人送醫院治療,那裡賺了100點生命值。

不然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

別看他天天給患者看病,在第二醫院給患者摸骨、正骨也能賺到一些,但是常規操作獲得的生命值並不多。就像打工一樣,每個月的月薪就那麼多。

不可能一下暴漲十倍二十倍。

想要賺‘大額生命值’還得來點‘刺激’的事情。

比如搶救患者,有人給他送錦旗等等。

他還發現一個問題,在第二醫院幫忙正骨,患者的好評給不到他個人,而是整個正骨門診室,偶爾會給到徐醫師。

這讓他多少有點小鬱悶。

一個好評就能獲得10生命值,哪怕每天只收獲三四個好評,也能有三四十點額外的生命值進賬了。

他也總結過,在第二醫院的時候為什麼患者的好評給不到他個人頭上?

患者的好評給整個門診室的醫護,這能理解。

畢竟給患者治好骨傷,也不是李敬生一個人的功勞。

至於明明是李敬生給患者正骨復位,把患者的骨傷治好了,患者卻把好評給了徐醫師,這個就是領導與小弟的區別了。

就好比某某手術團隊成功完成了一例超高難度的外科手術。

最高榮譽獲得者,必定是主刀醫生。

至於手術護士、醫助、麻醉醫生,儘管他們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都被主刀的光芒掩蓋了。

哪怕主刀只完成了手術十分之一的部分,也就是難度最高的關鍵部分。

最高榮譽仍然屬於主刀。

醫院宣傳時,也會這樣寫,某某主任醫師帶領手術團隊成功完成了一例超高難度的某某手術。

李敬生給患者正骨時,首先,患者是奔著徐醫師的名頭去的。

其次,他正骨時,徐醫師全程指導。

患者治好後,道謝物件肯定是徐醫師。至於李敬生,患者會這樣想:媽的,被這個新手醫生拿來當小白鼠練手了,幸虧徐醫師在旁邊把關,沒出啥大問題,剛才正骨時可嚇死我了。

想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時間。

等到李敬生把正骨手法學會,能夠獨擋一面時,他就不再是‘學生’,而是手法復位門診室的新名醫。

這一天的到來應該不會太久。

……

李敬生檢視方藥下面的兩門醫術。

藥效熟練/100,藥代熟練39/100。

這兩門醫術使用頻率賊高,可惜它們的熟練度提升速度卻有些差強人意。

其實所有醫術的熟練度提升都很艱難。

看看那些專家的年紀就明白了。

為什麼年輕醫生很少有人能夠成為醫學專家?就是因為經驗的積累,醫術的熟練度提升是個極其緩慢的過程。

醫院的年輕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大多數是學術型。

真實的臨床醫術水平其實並不好。

他打定了主意後,沒有多猶豫,花費了58點生命值把藥效提升到了精通級,又花費61點生命值把藥代也升到精通級。

至此,他的用藥水平飛躍式的拔高了一大級。

從住院醫師水平,直接躍升到了主治級。

雖然只是低年資主治醫師水平,但是這份實力已經完全可以橫掃整條城南老街。甚至在用藥方面,已經可以跟社群衛生服務站的幾位老醫生掰手腕了。

當然,他升級方藥醫術是為了給患者治病,不是為了逞強逞能,自然不會閒得蛋疼,沒事跑到社群衛生服務站‘踢館’。

他感受著全新的藥物效果動力學。

不愧是精通級,以前熟練級的時候,對藥物效果、性質、用藥方式有很大突破。

此刻,他發現對各種藥物的治療作用、不良反應都有著全新的認知。

用藥後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能對病人的生理有哪些有利改變,甚至整個生化功能、病理過程,都有著更清晰,更全面的認知。

然後對藥物的副作用、毒性反應、後遺效應、繼發反應等等,也有了更清晰,更直觀的全面認知。

感受完精通級藥效醫術後,他甚至自信心膨脹,覺得左腳把快康診所踩在腳下,右腳把金匱診所踩在腳下,已經可以挺直腰板,正視龐然大物般的社群衛生服務站了。

因為患者還等著他開方治病,他也就只是粗略感受了一下精通級藥代。

他發現除了對藥物的清除半衰期、清除率等方面有了提升外,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血藥濃度和藥物暴露這兩大項能力的提升。

這兩大項能力的提升,也為他初步具備了聯合用藥水平。

可以做到安全、高效、較為精準。

把藥效與藥代升級後,他的生命值只剩下227點了。

他想攢著把醫生等級升上去,這個是所有醫術的根基,無比重要。

不過想要提升醫生等級,還需要三百多點生命值。

而且他不敢一次全部用光,免得到時候遇到緊急情況,沒辦法提升關鍵醫術。

陽光診所能有今天的局面,他付出了無數努力和艱辛。

但是想要毀掉這個局面,只需一次大一點的失誤就行了。

所以,他必須保證家裡時刻有著充足的餘糧,遇到事情時才不會慌。

特別是現在,每天接診的患者至少有七八人,多的時候高達十幾人,天知道什麼時候讓他撞‘大運’,撿到個爛病人。

還有,目前正在學習剩下的幾門高階正骨手法。

學會以後,想要立刻用來揚名立萬,立刻在小診所用來賺錢,起碼要提升到精通級才勉強夠用。

如果要想達到鎮場子的水平,精通級肯定不夠。

這也是他想盡快再把醫生等級升一級的原因。

一想到這些,頓時覺得兩三百點生命值實在太少了,遠遠不夠用。

錦旗啊錦旗,多來幾面吧!

李敬生默默的祈禱著,多收穫幾面錦旗,多收穫幾十個好評,他的煩惱就解決了。

可惜到目前為止,還只有歡姐給他送了一面錦旗。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之禽獸堆裡的求生日記

週日007

雲墨:線上發糖!

終焉西琳

娛樂圈裡的異類

我不是老色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