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僅憑觸診,就能斷定包塊性質的本事,僅有少數經驗極其豐富的醫生才能掌握。

他得益於摸骨術以及切開術的刀感反饋,讓他的雙手擁有極其敏銳的觸覺。

判斷力也遠非一般的主任醫師能比。

剛才觸診這個包塊時,那種獨特的回彈性手感,甚至能夠隱隱感知到腫包內有著一定真腔。

正常的腫瘤,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都不可能有這種古怪的手感。

腫瘤的內部形成真腔,基本上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化膿了。

一些位於肌層深處的膿腔,在特定情況下會形成密閉環境。它們與周圍的正常組織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會導致病人出現一些炎症反應與疼痛,但是這個膿腔始終不破。

最終形成了這麼大的一個腫包。

如果是在真皮層或者表皮層形成的炎症性化膿,要不了多久就會形成一個白包的小膿球。

用針直接挑破錶皮,膿液即可擠出。

一般擠乾淨膿液後,很快就能康復。

這種表皮的膿球一般都很小。最常見的是毛囊炎產生的化膿。

但是這位患者的膿腔在肌層深處,身體本身具備一定的吸收能力。

不管是膿液還是內部出血,又或者其它積液,都能夠慢慢吸收乾淨。

比如有的病人顱內出血導致積液,醫生經過診斷後,認為可以自行吸收,那就可以避免做開顱手術。

還有胸腔手術後,往往會出現術後出血。

術後的前幾天會設定引流帶或者引流管,等到差不多以後,會取掉引流管。

這時候,胸腔內的其實仍然有可能產生積液。

但是身體會把它慢慢吸收乾淨。

膿液與普通積液的性質不同,它具有一定破壞性與毒害作用。

它往往能夠引起正常組織壞死,化膿,甚至還有可能引起膿毒血癥,敗血症等。

所以,醫生處理患者的膿腔時往往很慎重。

“後脖子上的腫瘤多以淋巴瘤、甲狀腺腫瘤、轉移性腫瘤居多。偶爾也有脂肪瘤、皮囊腺脂瘤等。但是像這麼大一個包,而且時間已經長達五年之久,裡面存在膿腔,我從事普外工作十七載,卻還從來沒有遇到過。”

林醫生聽了李敬生的診斷後,顯然不太贊同他的觀點。

腫瘤的型別很多。

後脖子是一個比較容易出現腫瘤的地方。

長在這個位置的腫瘤,最怕的就是惡性淋巴瘤。

“林醫生認為這個包塊屬於什麼型別?”

李敬生淡淡的問道。

“患者反應這個包塊已經出現五年以上,近段時間開始快速增大,並且伴隨劇烈疼痛,所以我認為很可能是一個不好的瘤子。有些腫瘤,不能以手感的硬度來判斷它的性質。我割過很多惡性腺瘤,摸著很軟,但是病理檢測的結果為惡性。”

林醫生這是第一次與李敬生在診斷意見上有巨大分歧。

兩人平時也展開過一些病情、病因的討論,就數這次的分歧最大。

“醫生,惡性是什麼意思?就是癌的意思嗎?”

患者在旁邊聽著兩位醫生討論,當他聽到摸上去較遠的包塊,有可能是惡性腫瘤時,顯得十分緊張。

這年頭,大家不怕流感,不怕各種炎症,就怕癌症。

別的病能治好,癌症卻很難治癒。

如果是晚期,更是直接喪失手術治療的機會。

“先別擔心,你這個包塊到底是什麼性質,只有等到切下來,做了病理檢測才能算數。”

李敬生安慰患者。

在他看來,患者的這個包塊很可能是一個良性包塊。

“你們這裡能幫我割了不?”

“能!”

李敬生回答得很乾脆。

“那就拜託兩位醫生了,幫我割了吧!”

“這麼大個包塊,為什麼不考慮到大醫院做手術呢?”

林醫生問道。

“大醫院說著好聽,貴得要命,技術可能還沒你們陽光診所好。我是這裡的老居民,我知道你們診所的醫術非常好。就在你們這裡割。”

患者執意要在這裡做手術。

“照個b超,然後再給安排手術。”

“成!給我弄就可以了,要多少錢,讓我老婆交費。”

患者很是豪爽。

……

照了b超,顯示包塊內部存在低密度影。

這讓林醫生變得有些不自信了。

因為低密度影,不管是灰色,還是暗色陰影,都有可能是積液。當然,也有可能是囊腫。

因為這個手術涉及頭頸部,而且包塊的直徑很大,手術風險相對會很調。

林醫生一個人並不敢做這臺手術。

患者做了淨皮處理後,由李敬生與林醫生一起為患者手術。

這也是兩人真正意義上,第一次聯手做手術。

“切掉這麼大一個包塊,他的脖子上恐怕還得植一塊皮才行。”

林醫生與李敬生進行著術前討論。

“我建議先切開腫瘤看看裡面的情況,如果有膿腔,需要先切開引流,然後清理膿腫,清創,確定這個包塊的性質。”

李敬生依然認為這個包塊內有著膿腔。

“那好吧,聽你的,先切開看看。”

林醫生同意了。

沒辦法,李敬生是老闆,這種情況下,他只能讓著老闆。

“蒙洛,利多卡因!”

“給!”

蒙洛跟李敬生搭臺很多次了,彼此之間的配合相當默契。

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手術護士,不但基本功紮實,專業水平很高,而且在工作中善於跟主刀醫生配合。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

護士也一樣。

她們很多時候並不會以醫生的意見為主。

遇到一些明顯問題時,她們有可能堅持自己的想法。

這種情況下,醫生與手術護士之間的配合就會變得不那麼默契。

甚至有可能發生爭吵。

在手術過程中,主刀與巡迴老師發生爭執,較為常見。

很多人認為巡迴護士就只是負責手術室的無菌管理。這是很膚淺的認知。

好的巡迴護士,甚至可以糾正主刀在術中的一些致命錯誤。

帝都某頂級醫院,就有一位特別牛b的巡迴護士,在十年時間內,因為她的堅持與先見之明,避免了至少四十七臺有可能發生的醫療事故。

也不能說是醫療事故吧。

如果不是她堅持,按照主刀原來的操作,病人很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因為醫生是按照程式操作,就算病人真的死亡或者重傷、致殘,也構不成醫療事故。

最多就是一次失敗的手術而已。

人類的醫學能夠進步這麼快,都是一條條人命堆砌出來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李敬生沒有創造內鏡下黏膜剝離術之前,病人要切掉消化道內的較大腫瘤,有可能需要切掉胃,或者十二指腸等等。

這會導致病人術後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現在有了新術式,不需要再切掉腸子或胃了,能夠讓患者在手術後的生活質量非常高。

幾乎與術前沒有太大區別。

那麼以前做手術的病人怎麼辦?

難道定性為醫療事故嗎?

那肯定不能。

所以,醫學的進步一定離不開病人的奉獻。

就像羊水栓塞這個病,以前根本沒人知道這個病。後來死了多名產婦,經過屍檢,這才知道了羊水造成栓塞。

即便到了今天,羊水栓塞的死亡率仍然極高。

惟一值得欣慰的,就是現在已經知道有這麼一個病。

產前做檢查時,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干預。產後,醫生也會特別注意觀察產婦的情況。

如果遇到羊水栓塞,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產婦死亡。現在已經有能力實施一些積極搶救,從而大大降低死亡率。

李敬生有著蒙洛這位秀優的手術護士,做手術時,他很重視蒙洛的一些建議。

給病人局麻注射後,待到麻藥起效,李敬生持手術刀切開患者的包塊。

一層一層剝離。

在旁邊觀看,充當醫助的林醫生,看到他的切開本領這麼厲害,不由眼神微亮。

來投奔李敬生之前,他已經在網上了解過李敬生的一些本領。

本以為李敬生只有內鏡技術很過硬。

現在才發現,李敬生的切開術如此高明。

“李醫生的手術能力好強啊!”

林醫生由衷的讚道。

“過獎過獎!”

他一邊謙虛著,一邊切開包塊。

不但出血極少,而且完美的避開了重要血管與神經。

每次切開的深度都是恰到好處。

便是達芬奇機器人,都很難做到他這個精準度。

機器人手術的精確度很高,有些能力是人類不可能擁有的。比如人類做手術時,會帶著感情,不可避免的緊張,或者一些其它顧慮。

但是機器人不會。

只要設定好了,哪怕這個器官是正常的,它也會毫不猶豫的直接給切了。

從這裡能夠看出來,機器人做手術比較呆板。

比較適合腔內手術。

比如腹腔、胸腔等。

因為這些地方的手術視野有限,空間也有限。

特別是人類外科手術發展到今天,越來越追求微創,這也給了機器人手術很大的發展機遇。

只能說,機器人與醫生做手術,各有各的優點。

切開正常組織也好,病灶也罷,都只能提前設定好範圍,深度。

即便如此,仍然存在誤切的可能。

很多患者選擇機器人做手術時,還是存在很多顧慮。

醫生給病人做手術,就可以根據病人的實際身體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特別是到李敬生這個水平,要切厚一點就能切厚一點。

要少切一點,就能少切一點。

剝離病灶或重要血管、神經,那就更不必說了。

人類可以完勝機器人。

有一些醫生尬吹機器人手術如何先進,其實多少有點不負責任。

別說是機器人手術,就算是內鏡手術發展到今天,仍然沒辦法取代傳統手術。

即便再過十年二十年,傳統手術仍然會有存在的必要。

“膿液,真的有膿液!”

韓思瑩這個女實習醫生,看到師父切開患者的包塊後,裡面竟然真的有著一個膿腔。

腐臭味也是瞬間充斥在手術室內。

好在李敬生的手術室,上次從人民醫院買了整套的空調。可以快帶實現換氣。

即便如此,就連患者自己都被燻到了。

“吸引器!”

李敬生顯得十分沉著冷靜,對於包塊記憶體在膿腔,他更是早有準備。

只有林醫生的表情相當複雜。

在沒有切開這個包塊前,他還想著李敬生一會肯定要向他道歉。

現在才明白,李敬生看著年輕,但是本領卻很可能遠在他這個二級主任醫師之上。

林醫生心裡面,就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服氣。

僅僅只是用手摸一摸包塊,就能知道包塊的性質,並且知道里面有膿腔,這種本領,讓林醫生十分羨慕。

李敬生倒是沒有想別的,而是專心給患者做著手術。

把膿液清理乾淨後,他仔細檢查了一下,沒有發現竇道之類。

“林醫生,你是普外科方面的專家,你看看這個包塊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內部形成膿腔?”

李敬生把膿液清理乾淨後,發現膿腔記憶體在一些紅色肉芽。

有點擔心是肉芽腫。

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病。

如果手術處理不好,複發率超高。

“具體形成的原因沒辦法判斷,不過我認為他的這個包塊很可能只是因為內部化膿,不斷刺激,導致出現區域性炎症。可以先清創,然後消炎,觀察兩三天,看看效果。刮下來的組織,可以送去做病理,明確性質。

如果真的惡性腫瘤,到時候再做二次手術也是完全可以。”

林醫生給出了手術方案。

這是一個比較穩妥的方案。

“就照你說的辦!”

李敬生直接給患者清創,取了一些標本送檢。

包塊內的膿腔直徑超過3厘米。

而且膿腔壁上到處可以看到紅色肉芽。

沒辦法判斷是長出來的新肉,還是一種特定疾病。

這個只能做病理檢測。

術畢,做了部分縫合,留了引流條。

像這種化膿的膿腔,即便是在肌層深處,一般也不宜立刻做術後縫合。

否則,爛在裡面,很容易發生危險。

交代病人這幾天都來診所輸液,然後檢查手術創口的情況。

病人自是滿口答應。

當李敬生切開病人的包塊,發現真的有膿腔與膿液時,病人對他的信任度就已經達到了頂點。

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這也表現在術後,病人的一言一行。

李敬生說什麼,病人不打半點折扣,甚至都沒有多問,全部答應。

中午,李敬生與林醫生坐在辦公室吃飯。

“李醫生,今天我算是漲了見識。以前就聽說有乳腺外科的專家,只要用手摸一摸病人的胸部,就能知道是惡性還是良性。很多在別的醫院被診斷為4a的結節,他說是良性的,那就是良性。

反倒一些看著沒危險的結節或流膿,他說有危險,是個壞東西,術後的病理,基本都能應驗。

你只是用手摸一摸那個包塊,就知道里面有膿腔,我真的是太佩服了。

我在的醫院也不算差,可是我們普外科沒有一個人有你這個本事。

哪怕是我的老師,用手摸過後,能夠大致推斷病人的病灶情況,比如病灶的大小,浸潤深度,需要手術切除的範圍等等。但是他也沒辦法摸一摸就知道包塊的性質。

還有,我看你給病人手法正骨時,也是摸一摸就知道骨折的情況。

拍x線,檢查結果與你的診斷一模一樣。這個能力真的好牛,有機會,能不能教教我?”

林醫生一副求知若渴的表情。(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女神們的荒島人生

宋驕陽

參加節目,一顆神藥震驚世界!

含羞蓓蕾

12歲的我竟然是國士

墜雪

重生:貸款抽獎,我直接起飛!

一蛋O

神帝奶爸

拾光筆默

全民覺醒:開局雙天賦,殺穿諸天

冬瓜燒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