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先生,我是陽光診所的李醫生啊!”

“哦,這麼快就有診斷結果了嗎?”

歐勝友不由精神一振。

困擾了三年多的病因,終於被找出來了。饒是見慣了各種大場面,他仍然感到激動。

“診斷目前還只是一個大致的初診結果。根據您的血常規結果,以及種種症狀,我比較傾向於寄生蟲感染。”

李敬生現在還沒辦法確定是食腦蟲。

只是根據患者的種種症狀,他有這個初步懷疑。

“啊……我這個病居然是感染了寄生蟲嗎?”

歐勝友本以為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病,又或者工作壓力大導致的。

當李敬生的診斷結果出來,他感到十分意外。

同時也暗鬆了一口氣。

“白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再加上您的症狀比較典型,寄生蟲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您仔細回憶一下,第一次發病前有沒有去野外游泳或者是接觸過不乾淨的水之類。”

食腦蟲又名阿米巴原蟲。

它主要透過鼻孔侵入人體。

早些年,很多人在長江流域野泳,或者是生活在湖區的人,特別容易得血吸蟲病。

這也是一種寄生蟲感染。

那時候,很多人腹脹如鼓,全身消瘦,最終死亡。

到了今天,很多地方仍然稱它為大肚子病。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談血吸蟲色變。

生活在湖區的居民,現在仍然需要去防疫站做血吸蟲檢測。經常會有人查出來感染了血吸蟲。

食腦蟲要比血吸蟲更恐怖。

它透過鼻孔侵入人體後,會進入顱內,啃食人體的中樞神經。

這是最可怕的。

因為這會導致患者癱瘓,甚至直接死亡。

它還有其它危害,會破壞病人的腸道、肝臟等器官。

患者會出現腹瀉、急性腹瀉等症狀。

這時候如果能夠及時查個腸鏡,就會發現腸道出現潰瘍。

所以,患者感染了這個病以後,除了腹瀉,也會出現腹痛。

感染食腦蟲,有時候是無聲無息,讓人防不勝防。

“時間有點久遠,我記不太清了。游泳好像還真有過。那次正好陪三位重要客戶去江邊釣魚,結果魚沒釣到,我們看到水質還可以,一時興起,再加上天氣炎熱,就到江裡遊了兩圈。

只是那次回家後,我並沒有感覺身體不舒服啊!

而且那三位客戶都下去游泳了,也沒聽說他們得我一樣的病。”

歐勝友對李敬生的診斷結果開始質疑。

“感染這個病,與個人體質,免疫系統,還有是否嗆水等都有關係。所以,就算江水中有寄生蟲,你們四人同時下去游泳,但是有可能別人沒事,就只有您被感染。後面發生過拉肚子沒有?半年以內都算。

比較典型的症狀是腹痛、腹瀉,拉出來的大便有可能帶血,或者是果醬色,特別臭。”

李敬生提示患者朝這方面回憶。

過了片刻,歐勝友想起來了一些。

“好像還真有過這樣的症狀。不過是在野泳三個月以後,我當時印象比較深,因為接的定單,正好三個月後交付。結果就在交付訂單後的第二天,我就病倒了。

頭痛,肚子痛,拉肚子,拉出來的大便很臭。

什麼顏色我沒看。

按照您的說法,我這個病真是感染了寄生蟲咯?”

歐勝友的語氣一直顯得很輕鬆。

因為在他看來,感染寄生蟲沒什麼可怕的。弄點藥吃了,殺殺蟲,很快就能康復。

“只是懷疑,現在不能確診。我這邊建議您去醫院查個腦電圖看看。如果腦電圖也提示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到時候可能還需要做個腰穿,查一查腦脊液與頭部核磁共振。

這個寄生蟲比較特殊,病原學也要查一查,但是不一定能查出來。”

李敬生給患者把需要做的檢查大致交個底。

“不就是感染了寄生蟲嗎?我知道,你的醫術很高明,幫一些病人查出了連大醫院都沒能查出來的疑難病症。聽你的口氣,肯定已經知道我是感染的那種寄生蟲了,直接給我開點藥,不就行了嗎?

對你的醫術,醫德,我都信得過。

幫我直接開藥就行,診金除了正常的藥費,到時候還有額外大紅包奉上。

我也不是小氣的人,放心,錢不是問題。”

歐勝友現在是個大老闆,工作特別忙。

他認為跑醫院做這個檢查,那個檢查,特別麻煩。還不如直接讓李敬生給他開藥。

商人嘛,自然有著商人的思維。

做一堆的檢查,最終的診斷結果很可能與李敬生診斷的一樣。

與其折騰,還不如直接聽李敬生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歐先生,首先很感謝您對我的信任。醫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我診斷出來了是一回事,這個不能作數。要給您做相應治療,必須有科學依據才行。還有,這個寄生蟲非常特殊,也非常難纏,感染後,很難根治。只能想辦法控制病情,不讓它繼續惡化。”

李敬生肯定不會冒然給患者開藥。

現在歐勝友說得好聽,相信他。如果開了藥,吃了後出了問題,那絕對又是另一個說辭。

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患者,他見多了。

“行吧行吧!只要能把我的病因查出來就行,聽你的安排好了。查腦電圖是吧?我明天上午去做,現在醫院也下班了。”

歐勝友眼見李敬生不肯給他開藥,只能妥協。

在醫生面前,患者相對處於弱勢群體。

跟歐勝友聊完後,李敬生帶著團隊匆匆趕往人民醫院。

那位白書記的手術預約在今天晚上。

這是多日以來,李敬生接到的第二例食道內鏡手術。

……

三個多小時後,搞定收工。

由於是精細手術,對外科技能要求極高,全程對體力的消耗也非常大。

也就是李敬生年輕,不然還真有些吃不消。

第二天,人民醫院那邊向李敬生反饋,白書記的術後恢復非常理想。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手術做得很順利,由李敬生全程操刀,包括縫合都是他做的。

質量方面有著很好的把控。

術後,又有著牧音這位營養護師給予營養護理,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養支援方案。

就像一棵樹木,只要水肥管理到位,它就能茁壯成長。

現在只要是找李敬生做高階內鏡手術的病人,都能享受到一條龍服務。

包括高階營養支援,圍術期的麻醉評估、生命支援等等。

白書記的恢復情況很理想,但是歐勝友的檢查結果出來,卻讓李敬生感到有幾分沉重。

腦電圖提示存在異常放電。

但是並沒有出現癲癇等病症。

然後查了一個頭部核磁共振,提示腦部存在一些病變,出現了腦膿腫和腦積水。萬幸的是,暫時並沒有出現腦膜炎。

感染食腦蟲,有較大機率‘中大獎’,得腦膜炎。

這個病的危害性就不必說了。

預後往往極差。

李敬生現在更加肯定,患者得的這個病極有可能是感染了食腦蟲。

患者已經主動要求做了腰穿,查腦脊液。

很可能他自己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查出來的種種結果,都與李敬生的診斷相吻合。

這讓患者對李敬生更加信任。

中午,李敬生一邊吃飯一邊檢視著手機資訊。

診所又接到了三位意向客戶,都是高階醫療服務。兩例腸鏡檢查,一例腸癌早期手術。

人的名,樹的影。

李敬生髮表的那篇內鏡手術論文,隨著在醫學圈開始爆火,他的知名度急劇提升,找他預定高階醫療服務的病人也是越來越多了。

蒙洛已經把三位患者的資料發到了他的手機上。

兩例腸鏡檢查一例普通,還有一例年齡較大,患者已經八十七歲高齡。

給這種患者查腸鏡,風險還是挺高的。

主要風險來自於打麻藥,還有就是患者自身的基礎疾病。

人老了以後,就像樹木乾枯。

各方面的機能都會下降,心臟功能也會變差,血管硬化、斑塊,甚至堵塞變得越來越嚴重,伴隨而來的則是高血壓。

有的病人還會合並糖尿病等疾病,肺功能衰竭等等。

這些都能夠導致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發生意外。

李敬生查一臺腸鏡,也就收個三千左右。

要是弄出了人命,那可真是辛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這位老人的情況不太樂觀,李敬生沒敢立刻接下這單活。而是準備請團隊的專業麻醉醫生一起評估一下。

他給亞妮發了資訊,請她給那位老人做一個麻醉風險評估。

隨後,他檢視最後一位患者的資料。

早期結腸癌。

腫瘤的直徑約接近四厘米左右,是縱向生長的那種。

這種腫瘤的處理,一般都是把整段腸子切掉。

而且為了切乾淨,會多切一點正常的健康腸段。

但是這個病人的情況比較特殊,早些年做過一次結腸切除手術。

如果再切掉一段的話,病人術後生活質量肯定會有較大影響。

患者找到李敬生做手術,一個是想要微創,另一方面則是想要儘可能的保留結腸。

這些有錢人,治病前往往都會託關係,找熟人,向一些專家請教。

為他們制定最靠譜的治療方案。

這個患者還存在一個問題,因為是女患者,前段時間得了厭食症,都是減肥給造成的。

現在她的身體營養狀況不太好。

做完結腸手術,就算恢復快,也需要三天左右才能慢慢恢復進食。

如果排氣情況不理想,時間可能更長。

這期間,光靠靜脈營養輸液,肯定不如自己吃東西好。

還有一個問題,長時間不進食,會加重她的厭食症,會導致患者的腸道功能慢慢退化。這些都是手術可能帶來的負影響。

“這例腸癌手術,倒是挺適合我新構思內鏡手術方法。直接在黏膜下進行手術,可以最大程度的把患者的手術影響降到最低。”

如果在黏膜下進行腫瘤切除手術,等於並沒有傷害到腸道的內壁。

主要是腸道的外膜層與肌層有創傷,但是內部的黏膜層一直是完好的。

李敬生琢磨開了。

在上次發明的內鏡下黏膜剝離術的基礎上,這次從腸道外面做內鏡手術。直接從病灶部位打孔,切開,風險很大。

因為他不但想要保護好患者的腸道黏膜,而且要確保把腫瘤切乾淨。

完整剝離,就能確保切乾淨。

從遠端打孔?

距離病灶有一定距離,在遠處造一個切口,根本就切不到腫瘤那兒呀!

李敬生沉思著。

盆子裡的飯,漸漸涼了。

幾個學生看到老師在認真思考問題,誰都不敢打擾。

他們的師孃沒在這裡,不然肯定會讓李敬生趕緊吃飯。

李敬生冥思苦想。

上次巧妙的借用生理鹽水點注,讓病灶邊緣隆起來,方便準確剝離整個腫瘤。這個方法是否可以另類使用呢?

漸漸的,一個絕妙的辦法在他的腦子裡面漸漸成形。

“葉輝,幫我把飯倒一下。”

說完,他直奔實驗室。

準備先拿一隻小白鼠實驗一下。

幾個徒弟看著李敬生匆匆離去,均感到很疑惑。

“老師平時從不浪費食物,今天這是發生什麼事了?”

“應該是有急事吧!”

“咱們要不給老師弄兩個雞腿回去?他又要教我們手法正骨,又要給病人治療,還得去一些科室幫忙,老師太辛苦了。今天飯都沒吃飽就走了,我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

葉輝到底是個女孩子。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

這一點,用在女徒弟對待師父,似乎也是通用的。

李敬生進實驗室後,取來一隻小白鼠,解剖後,對它的腸道進行注水實驗。

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黏膜層與黏膜下層被分開。

一條通道形成了。

“這個方法果然可行。內鏡的導管也就三毫米左右,利用生理鹽水衝出一條很小的通道就足夠了。到時候,不就能夠實現從腫瘤遠端入路,同時又不會破壞腫瘤的完整結構,藉助鹽水沖洗出來的通路,順利讓內鏡導管抵達病灶位置。”

李敬生一陣興奮。

在實驗室又進行了多次實驗,他發現技術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注水太快,會直接導致黏膜破裂。

太慢,衝不開。

必須保持水流的衝擊力適中。

因為是微創,手術的切口位置也要選好。

……

兩天後,內鏡室內,李敬生正在全神貫注的為患者做著早期腸癌切除術。

選擇內鏡手術的方式。

而且是他最新創造的一種全新手術方法。

如果成功,今後很多消化道腫瘤病人,都將可以獲得手術切除的機會。

要知道,有不少病人查出消化道腫瘤後,因為種種原因,傳統手術切除的風險非常高。所以成為手術禁忌症。

也就是無法手術解決。

李敬生要做的,就是把手術禁忌症的範圍大幅減小,統統變成適應症。

隨著生理鹽水在患者的腸道黏膜層下面不斷沖刷,生生衝出了一條通道。內鏡導管也得以一點點順利前進。最終抵達腫瘤所在位置。

最難的難題解決了。

接下來的手術過程反而變得簡單。

只見他利用之前已經嘗試過三次的成功術式,把病人的腫瘤一點點剝離。

然後切除。

當患者的腫瘤被完整取出時,內鏡室內,響起一片歡呼聲。

大家再一次見證了團隊隊長的創新,並且獲得成功。

“敬生,我發現真是越來越佩服你了。把內鏡手術與傳統外科手術完美結合,真有你的。”

連濤為之驚歎。(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手握八荒塔的我橫掃異族

天嵐風雨

我是最強曲爹,也是影帝和大導演

煙氣瀰漫

人在末世,可以無限分身

一個白毛控

滴滴代打,線上接單

蟑螂會飛

變身可愛畢業女大的文娛日常

吃飯大王

開局圓周率背誦,學渣逆襲成神

元氣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