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問瓦茨波哥:

“《原始碼》並不是東施效顰一般的拙劣模仿,成片質量你們也看到了,不輸好萊塢頂級片子,創意、劇情都有其創新性,時間迴圈這個元素不是首創,但也絕對新鮮,市場要的就是新鮮題材,《原始碼》的票房前景不會差的,另外,北美還有碟片市場,這可是比票房更賺錢的市場,你這個價還是出得低了。”

瓦茨聽後點頭道:“你說的很對,但我依舊建議你在北美地區賣改編權,這片子要是把演員換一遍,在北美的票房不會低於五千萬,可能還能破億。”

這個數字路平安也是贊同的,原版《原始碼》是2011年出的,那時候時間迴圈概念已經不新鮮,但就是這樣,在低排片的前提下,依舊拿下耀眼成績。

要是把時間放在這個時候,同樣排片的前提下,《原始碼》的成績估計會更好。

思索間瓦茨伯格報價了:“lu,改編權我出200萬美金,要是你肯拿《電鋸》的版權合作,北美版的《原始碼》咱們可以一起製作。”

“我考慮考慮吧。”

不用考慮,《電鋸》版權是不會拿出去的,要合拍,也用不著拿出這個。

路平安又問,“發行權呢?”

“150萬,不能再多了,華語科幻片在北美太冒險,這個價已經已經超出我的底線了。”

“那先這樣,我和別人先談談。”

“沒問題。”

和瓦茨聊完,路平安又和另一家北美的聊了聊,他們的意思和瓦茨也差不多,只是報價比瓦茨的都低了幾十萬。

路平安暫時沒下決定,接著和其他地區的片商聊。

聊了一圈,依舊沒特別大的進展。

不過出品方們卻已經很滿意了。

雖然改編權賺不到,但發行權也是400萬美金呢!屬於爆賺了!

但路平安還是不爽。

按照這個價,《原始碼》除了內地以及港臺以外的全球票房預期只有3000萬美金不到,和原片比差了那麼多!

哪怕因為黃種人主演的原因確實會打折扣,但他依舊覺得不太可能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想了想,路平安對胡清泉問道:“要是走分賬發行,這些地區的票房分賬是怎麼算的?”

胡清泉很快回答:“歐洲、南朝鮮、霓虹這些地方和國內差不多,分賬比例會比內地稍微高一些,北美就不一樣了,分賬模式有好多種,按照階梯式分賬的話前兩週能到70%左右,扣除正常宣發成本算下來的話,除北美外,咱們作為片方,可以拿到手的票房分賬能到20%的樣子,北美高些,前兩週能到40%的樣子。”

說完他就問了:“你想嘗試分賬?”

路平安確實有這個想法,而且早就有了。

現在片商們的報價不合他心意,他就更有這種嘗試的想法了。

拿南朝鮮舉例子。

40萬美金買斷髮行權,按照南朝鮮的票房分賬比例用最低的20%算好了,理論上片子只要超過200萬美金,南朝鮮發行商就能盈利。

以《原始碼》的質量,再加國榮這塊招牌,在南朝鮮拿個200萬美金會不會過分?

路平安覺得完全不過分!

同樣的,北美髮行權150萬美金,按照前兩週高達70%的製片商分賬,票房只要超過250萬美金理論上就能盈利,這裡的發行權甚至還包括了影碟市場的,所以到時候利潤會更大!

《原始碼》是華語科幻片,在北美沒有先例,可能水土不服。

但萬一可行呢?

他的華語版《調音師》在老美之上映了三週,一共用了一百多塊銀幕,就能拿下一百多萬美金的票房,《原始碼》不至於比它差吧?

路平安想了想,和胡清泉道:“400萬的發行權報價,相當於除了內地外,全球票房預期只有3000萬美金不到,我的《調音師》都比這個高,我不信他們看不出來!我的想法是,既然他們出於各種原因不肯多加錢,那咱們乾脆就聊分賬!”

胡清泉擔心道:“會不會太冒險?”

分賬模式也會衍生出許多問題,比如賬目作假、吞票房、回款週期長等一系列問題。

這也是讓許多製片商望而卻步選擇賣點發行權了事的原因。

這一點上,就連好萊塢都不能完全避免,他們有全球發行渠道,但很多時候依舊會在某些地區選擇賣斷。

路平安自通道:“他們也未必會給你分賬,咱們這樣談,說不定也能給賣斷價抬一抬,到時候咱們根據報價算一算,哪些地方可以冒險,哪些地方選擇保守,咱們就分著來,發行賣斷和分賬結合一下。”

胡清泉、韓三品以及其餘幾個出品方互相看了看,隨後韓三品笑道:“反正是磋商,那就這麼聊聊看。”

很快下一輪談判開始。

路平安的態度是,賣斷價格總體合適,那就賣了,要是依舊不想抬價,那就直接談分賬,對賭都行!

按照這樣的談法,除非他們繼續抬高發行權報價,讓路平安覺得不分賬更划算,那就直接答應咯,反正也不虧。

對此於是在隨後的幾輪談判後,《原始碼》的先期版權交易終於敲定。

內地影碟版權報價150萬人民幣。

其餘的,不願意賭一把的,選擇了分賬,因為可以在前期付更少的錢。

南朝鮮、北美、西班牙、霓虹、德國等7個國家個地區就選了分賬發行。

願意賭一把的,就選擇了抬高發行買斷費用,前期付的多,但要是成績好也能更賺錢。

這種居多,總計41個國家和地區實行發行權賣斷。

其中發行權賣斷價格總計330萬美金,比之前又高了一些,用分賬發行作為談判籌碼的策略還是有用的。

只是胡清泉依舊錶示遺憾:“要是有大片商的話,這個價格至少還能高30%。”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就像外國片來內地繞不開中影。

大片商掌握更多渠道,下面的都得跟他買,出價自然就會高一些。

但就算這樣路平安也已經很滿意,因為他看中的還是分賬。

分賬發行模式中根據地區不同,施行發行對賭。

除北美外,像南朝鮮這些國家就是按照買斷髮行權的報價,用作宣發費,施行分賬發行,發行過程將引入兩家第三方機構監管,各種違約條款很是健全,涉及到吞票房、假賬等一系列問題,違約金會很高。

比如南朝鮮的發行買斷價格只有40萬,不肯再高了。

路平安也不稀罕賺你這點錢,40萬全換成宣發費用,到時候就看看到底能幹到多少票房。

經過計算,票房分賬想要回本40萬美金,觀影人次得有30萬人次左右,這還只是回本,想要賺回40萬美金就還得加倍。

按常理看,這是比較冒險的,但40萬美金宣發砸下去,排片、影院覆蓋都會多很多。

超過100萬人次,確實可以望一望。

《英雄》有190萬人次呢!

《原始碼》不至於差他太多吧?

而實際上,對於這種對賭,片商們其實是願意多付錢的。

買斷出40萬美金,搞對賭,那就可以出60萬美金,畢竟宣發費用依舊可以往下轉包,而且還有虛數,關鍵是不用一次性付,這對未來買《英雄》分銷權是很有利的。

北美也是一樣的模式,只不過加了條改編權報價變動條款。

票房1000萬以下,改編權將以200萬的價格賣給頂峰,票房在1000到3000萬,3000萬到5000萬之間,改編權價格分別為100萬和50萬,票房5000萬以上,改編權自動放棄。

票房都這麼高了,頂峰改編也沒什麼意義了,畢竟改編還得加上製作費,重複上映又會影響票房,改編就沒什麼意思了。

除此之外,北美碟片市場發行權由也由頂峰買斷,同樣按照院線票房階梯分級,500萬票房以內50萬,三千萬票房以內300萬,3千萬票房以上500萬。

這一塊不太好分賬,路平安談不下來,索性放掉。

北美髮行和其餘地區一樣,同樣會有三方監管。

如此算下來,要是《原始碼》在北美有1000萬票房的話,路平安能獲得起碼三四百萬美金的票房分賬。

1000萬美金難不難做到?

瓦茨伯格覺得不太可能,他認為500萬頂天了,這也是他給150萬美金髮行權買斷價的原因。

但路平安覺得,一切皆有可能!

當然對於好萊塢的尿性,哪怕瓦茨是朋友,路平安也不放心。

所以他除了拿出三方監管外,手裡還捏著offer,無論他做得很好還是很不好,實際上都值得他動用offer,當然在這之前,他還得和別的好萊塢老闆聊聊。

。。。。。。。。

分賬方案敲定,如此算下來,《原始碼》的版權談判基本搞定。

發行權和版權總計330萬美金+150萬人民幣碟片版權,這是直接能拿到的。

當然按照全賣斷的話還能更高,光是發行權就能接近600萬美金。

白白損失兩三百萬,而且還有可能更多,這也讓出品方們有些意見。

華誼大王總就說了:“別說科幻片,就是華語招牌的功夫片在北美也不好賣,平安,這次你還是激進了一些。”

鷹皇霍文西也是差不多意思:“好萊塢其實沒那麼包容的。”

星美的說:“分賬的話資金回流沒那麼快,好萊塢那邊更復雜,我們等不起。”

大家覺得路平安這麼自信,是有那麼些進軍好萊塢的意思的。

一個個作為“過來人”,紛紛表示不看好。

但路平安心意已決。

大家繼續勸。

路平安乾脆直接說了:“不強迫你們,我可以自己來,分賬地區的發行權折算一個數字,我補給你們!”

搞分賬的這幾個地方都是大票倉,區區兩三百萬美金就想買下發行權,還不同意漲價,路平安自然不會這麼輕易就便宜他們。

相比於在這些大票倉,他自然希望賭一把。

他也賭得起。

賭輸了他也不後悔!

《原始碼》這片子到目前為止他早就賺了很多了。

就算補給出品方們發行費,也用不了多少錢,最多一百多萬美金,這是能從現有的300萬里扣的,300萬他拿150萬,扣了也不用花一分錢,只不過前期少賺點。

到時候票房要是過了預期,自己能拿百分百利潤分成。

很是可觀。

所以他態度堅決。

而出品方們仔細一劃算,最終也作出了決定。

最終除了中影和光線外,其餘全部選擇折現

星美和其他幾個溢價購買的很實在,說現在手裡資金不多,週期太長的就算了。

華誼和鷹皇兩家的理由類似:在好萊塢吃過虧,再加上華語科幻闖蕩好萊塢並不看好,所以選擇折現。

除此之外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北美分賬要是不成功,路平安還有改編權的數百萬,這些錢沒他們的份,所以也沒必要跟著玩了。

當然這並不影響現有合作,既之前籤合同時候定下的資源互換,以及之後電影上映後的各種合作。

路平安直接答應,於是在這幾個分賬地區收回了35%的份額,補給了他們105萬美金。

於是330萬的發行費,他佔一半115萬,這回就只剩下10萬,分賬份額則是回到了85%。

看上去其實是吃虧的,畢竟一開始不分出份額不就有100%,還能轉幾百萬發行版權費了?

但路平安心裡卻很滿意,因為賬不能這麼算,之前換回來的資源可原不止這個價。

現在他們退出,實際上對路平安來說就是最優解。

換回了資源,未來分賬又能賺最大頭,還不影響未來繼續合作。

當然前提是分賬能賺錢。

在這一點上,路平安依舊有信心。

畢竟《原始碼》原版成績就在那,這種片子又是中西通用的,再怎麼樣,他也不信完全打不出海外票房!

分賬合同徹底敲定,由於是對賭,對賭的又很低,南朝鮮的片商和瓦茨伯格都有些高興,感覺撿了很大的便宜。

合同敲定後南朝鮮等幾個國家的直接跑路了,瓦茨伯格稍微好些,他還給了路平安一句:“lu,買定離手,這可是你自己說的。”

路平安笑笑表示贊同,瓦茨伯格這才跑路。

與此同時,《英雄》那邊的先期版權交易進度。

《英雄》以2000萬美元的高價,把歐美髮行權賣給米拉麥克斯公司,南朝鮮發行版權又被中博影視公司等三家公司以200萬美元聯合購得,預計明年1月將在南朝鮮上映。

其餘各地發發行權還沒算,總之3000萬美金的成本,未上映就能收回。

訊息放出,媒體狂歡。

“《英雄》天價版權交易,真正的大片!”

“本年度全球版權交易記錄:國產片《英雄》”

“從《紅高粱》到《英雄》,張藝謀的15年”

“《英雄》...”

世面上幾乎全是吹捧《英雄》的。

至於《原始碼》版權交易300萬美金?

這是大事?

甚至還有說,這也是大片?

一個三千多萬版權費,一個300萬,結果兩部都號稱“大片”。

誰是小丑,一目瞭然。

畢竟在某些人看來,老外的眼睛就是尺...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世天驕戰都市

落日孤雁

開局造機甲,你管這叫農機廠?

勇敢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