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師》講述了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調音師張文在意外成為一起兇案的“目擊證人”後,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歷的故事。

以上為《調音師》大電影在宣傳時候的基本介紹,也是在看這部電影之前,觀眾們能獲得的資訊。

再結合《調音師》短片,以及“懸疑”這個標籤和懸疑電影的慣常套路,因此,在看的時候現場觀眾和影評人們內心的大概猜測是:這個假扮盲人的調音師可能會暴露裝瞎的事實,而身處險地,與兇手周旋,然後將兇手繩之以法。

或者是調音師為了保護自己,一邊繼續假扮盲人,一邊與兇手周旋,然後將兇手繩之以法。

但事實上,隨著電影緩緩展開,這些猜測都太淺薄了。

大家也終於意識到,路平安說的“後勁十足”並不是瞎說的。

《調音師》的劇情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天才鋼琴師為藝術假扮失明,憑才華收穫事業愛情。

第二部分:天才鋼琴師成為兇案目擊者,兇手將其裝瞎變成真瞎。

第三部分:剛脫離狼窩,又落入虎口,反轉反轉再反轉,劇情超出期待。

最後是第四部分:大反轉,細思恐極的結局。

在前兩部分中,現實溫馨的日常,遇到愛情後主角張文思索要不要坦白自己裝瞎。

然後遇到了兇殺現場,強壯鎮定躲過一劫,懸疑感十足。

接著主角去報案,卻發現警察局長就是兇手,於是危機再次降臨,女主和警察局長試探他是不是瞎子,出招,接招,一一化解,卻又目睹了第二個目擊證人被推下樓,於是再次被懷疑,主角也再次被推到了懸崖邊上,讓影院眾人看得提心吊膽。

截止到這個時候,這依然是一部普通的懸疑劇,與看電影之前的期待是差不多的。

但到了第三部分,劇情就開始超出期待了。

再次被懷疑、毒瞎、聯合三人組反殺綁架、再反殺、再反轉。。。

最後到了第四部分,主角來到倫敦,見到了女友蘇菲。

主角告訴了蘇菲,同時也告訴了觀眾們故事的“真相”。

但實際上,真相到底是什麼?

觀眾們心裡有無數的困惑:如果他還是瞎的,醫生和女主都死了,他沒有其他熟人,那麼,他是如何來到倫敦的?哪裡來的錢?他的眼睛看不見,如何做到獨自前來?

思索間,影片結尾鏡頭就給出了答案,但是又帶來更多的猜測。

結尾鏡頭是戴著墨鏡的張文跟蘇菲分開後,卻用柺杖打飛地上一個擋在他前面的易拉罐!

可見,他並沒有瞎!他的眼睛治好了!而這個被打飛的易拉罐也敲在了觀影者心上。

好一個反轉,一些嚴肅影評人也忍不住在心裡喊出一個驚歎的國粹輸出。

那麼,既然男主的眼睛治好,那眼角膜是誰的?移植眼角膜的錢又是哪裡來的?

在一系列的疑惑和細思恐極中,影片結束。

。。。。。。。

燈光再次亮起。

嘩啦啦啦。

熱烈的掌聲響起。

主創們再次上臺。

接著依舊是觀影后的互動。

經過一部質量極高的作品後,此時路平安也感受到了放映前和放映後自身關注度的極速上漲。

如果說放映前,記者和影迷們來捧場更多的是衝著來的嘉賓以及一部分的觀影好奇。

那麼現在大部分的注意力就都是對準電影本身以及路平安這個導演了。

“請問主角張文到底是不是好人?”

“路導演你好,您是怎麼想出這樣的劇情的?”

“平安導演,您自己為什麼不演?”

“路導,請問您對票房有什麼期待?”

“請問您對獎項有什麼期待?”

“會在海外上映嗎?”

“為什麼裡面的警察像東南亞國家的。。。”

互動很是熱鬧。

除了路平安被問到最多外,主角張頌文和蔣雯麗等人也被問到了許多問題。

這個時候影廳內的氛圍就比一開始要熱鬧了許多。

原因自然是因為影片的質量獲得了大家的肯定。

所以首映,也自然是成功的了。

半小時後,首映禮結束,觀眾們乘興而來,載興而歸,記者影評人們領了紅包開心地回去寫稿子了,嘉賓們也移步旁邊的酒店一起吃飯。

路平安的親戚們沒有一起來,他們沒打算打擾路平安的事業,自己另外吃。

離開之前,親戚們和路平安都囑咐了幾句。

大伯:“記得來醫院,你堂姐現在也是醫生了,你倆好久沒見順道聊聊。”

大姑:“電影很好看,但下次可以的話拍點喜慶的,這樣我買碟片回家能繼續看。”

小姑:“有看上的姑娘沒,別和小時候一樣悶聲不響了,喜歡就要主動出擊知道不,我看那顏丹晨不錯,要我幫你牽線嗎。。。”

路平安笑著打哈哈,送走親戚們,回到宴席,路平安沒有意外地被重點照顧。

大家都已經意識到,《調音師》成功是鐵定的,唯一的懸念是能有多成功。

所以路平安從今晚開始就會在內娛影壇上站穩腳跟是一定的了。

而這帶來的就是一杯接著一杯的各種酒。

好在路平安現在身體素質極好,酒量也是好的可以。

對於酒桌上的活他也很懂。

於是今晚每個人都喝到了盡興。

宴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才結束。

路平安一一送走眾人然後回到酒店。

顏丹晨和何琳一起回家住,明天一早她就要回西安,沒有機會,路平安也不急,與其匆匆忙忙,不然等個好時候。

第二天一早路平安就和胡清泉開始談事情,首先就是版權的事。

路上買了份報紙,關於電影的果不其然是《調音師》頭版。

“一部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結局的電影”

下面是關於首映禮以及各類影評人、觀眾們的看法。

總之一個字,很吸引人。

《調音師》大電影首映的訊息其實在昨晚就在各大入口網站上開始報導了。

“陳凱戈盛讚路平安,金棕櫚導演間的惺惺相惜”

“金棕櫚導演路平安新作,《調音師》震撼來襲”

“銀熊獎作品《調音師》,不是簡單的劇情擴充”

“反轉再反轉,燒腦、後勁十足,路平安做到了”

“《調音師》,一部一遍看不夠的神奇電影”

“最驚豔的長片處女作”

“。。。”

鋪天蓋地的報導讓路平安很是滿意,沒白費這麼些天的努力以及那些紅包錢。

很快,兩人抵達中影,版權談判也正式開始。

《調音師》沒法參加8月的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因為就算是展映也是有一定條件的,那就是沒公映過的電影,這是歐洲三大的逼格體現,公映過的再來展映,就是二手的,他們可不接受。

所以關於海外版權的交易問題,《調音師》只有和其他大多數電影一樣私下談判。

這樣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大型電影節這種平臺支撐,買家會少許多,價格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當然路平安也可以選擇等威尼斯電影節開始再去賣片,私下展映。

但其實對《調音師》來說這些因素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首先《調音師》的短片本就拿了銀熊獎,這會有一定加成,尤其是歐洲,三大獎的加成不小。

另外胡清泉在兩次電影節期間積累了不少片商人脈,中影這邊也有自己的人脈,同時這些人對《調音師》大電影本就比較感興趣,所以這次過來的片商也有不少,基本算是歐洲、北美、東亞等幾個主要區域都有人來。

再加上現在魔都國際電影節剛剛結束沒多久,許多對這部即將上映的,改編自柏林銀熊短片的大電影感興趣的片商們就沒走,所以總的來說,今天來看《調音師》的海外發行商並不少,到時候發行權實際成交價格估計也不會少太多。

經過第一天的談判,《調音師》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發行權合計在100到150萬美金區間。

這是賣斷,買過去票房多少路平安就不管了,賺一個億也和他沒關係。

而現在這個價格用胡清泉的話來說是比較合理的。

因為《調音師》長片沒拿獎,只是借了短片的光,價格就和拿過大獎的長片沒差太多。

對此,路平安和中影的人其實都已經很滿意了,因為成本才幾十萬美金,這已經是血賺了。

而且這還不是最終價格,最後具體能賣多少,中影方面穩了穩,先看票房再說。

到了第四天上午,《調音師》在BJ的前三天票房統計出來了,160萬!

這個時期的BJ票房是一個很大的參考系數。

BJ票房乘以3到4,大概就是全國票房。

果然,全國票房給出了資料,530萬。

而BJ三天的票房160萬,也是今年國內電影票房的前三天BJ票房紀錄。

媒體於是再一次報導了,中影也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全票房統計,預計下映後全國票房很可能突破3000萬!

這一下,海外片商們的報價再次拔高了許多。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十如虎

公子柳

多子多福,我曹家媳婦全是老祖

火龍果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