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燕二河叔侄倆匯合李明發,出發油田。

李明發在鎮上坐上去縣城的車後,第一時間就是左顧右盼,突出一個警惕。

燕二河都忍不住笑了:“別看了,等會兒要是有情況,聽司機的。司機說小心自己東西的時候,看好自己的錢就行。”

李明發不好意思地笑笑,下意識地又摸了一下懷裡——他棉襖裡面穿的秋衣上,縫的有兜,裡面可是有他自己存下來的全部家當,十六塊四毛錢。

這年頭對大部分來說,錢是真難掙,一身的力氣都不知道幹什麼才能掙來錢。

十六塊四毛錢還是李明發比較會存錢,打到兔子自己不捨得吃換了錢。一般像他這樣沒結婚在家的年輕人,想花錢就得厚著臉皮問家要,能存下錢,不但心思要靈活,還要能管住花錢的手。

李明發早兩年是去過一次縣城的,不過不是坐車,和當年燕二河一樣,全憑兩條腿去看個熱鬧。

所以到縣城的時候,如今縣城改變也不大,他還能繃得住。

但是到了油田,眼就有點不夠用了。

不說別的,單是路邊那麼多賣他沒見過的小吃攤,就讓他看了個眼飽。

而且今天是小年,街道上的人格外的多,人一多,對比也出來了。

這裡的人很多來自五湖四海,外來的這些人不管是神態還是談吐,和縣城以及當地村民的區別都挺大——比如說普通話的人有不少,在縣城就很難見到。

以至於李明發看來看去,忽然覺得自己挺沒面兒的,訕笑著看向了燕二河。

燕二河衝他一笑:“都一樣,我們倆第一次來,那時候人還沒這麼多,車直接開到了街裡面停的,一下車我們倆就長見識了,哈哈!”

李明發心裡立刻好受了些:“這離咱們那也不遠啊,轉一次車就來了,聽這裡人說話,感覺他們真洋氣……”

‘洋氣’這個詞就是時髦的意思。

燕二河笑笑:“走先和七斤找地方,到了地方報個名,人家還得安排節目時間。等正事忙完,咱們在這兒轉轉,其實你別想著俺倆經常出來跑有多少見識,都是出來掙錢的,兜裡有錢後更不敢多停,哪有時間玩啊!”

說完看李明發還在發呆,摟著他肩膀:“別站街頭髮癔症,趕集人多,啥人都有,小心點跟著七斤走,別走散了。”

燕長青很謙虛:“二叔你過來點走前面,咱們挨著點走。”

他也很想霸氣帶路,但是趕年集的時間,街道上人太多了點,摩肩擦踵的就算了,關鍵大多數人都穿的差不多,萬一走散了想透過衣服辨認人都難。

唯一好點的就是,油田街道就兩條,橫一條豎一條,找地方不怕找不到。

來到文體中心,李明發就開始有些心虛,總覺得這地方不是自己這種地的沒文化人來的。

燕二河還好點,不過肯定不如燕長青,他這侄子似乎都不會怯場,幾步走上前,衝門崗大爺說了幾句遞上了那張祝昌盛寫的紙條。

大爺原本就帶了笑意,看了紙條後更笑得燦爛:“祝主任請的啊!早聽說以前有個在街那邊演奏的小朋友,來來來,我帶你們進去。”

祝昌盛正在裡面忙碌著,明顯這個晚會有點倉促,舞臺還正在佈置,見到燕長青打過招呼,就喊了個年輕人過來:“小王,你帶他們先去招待所那邊安置下來,記住給食堂交待一下中午管飯,等我忙完了過去。”

最後一句衝燕長青說的,燕長青表示明白,跟著小王同志就往外走。

招待所還挺不錯,一個小院周圍一圈的二層樓。

小王帶著他們找了個倆人間,有點抱歉地解釋:“這裡邊要麼是兩人間,要麼是四人間,我們這裡和別處不一樣,過年過節了來探親的人多。我喊他們再拉過來個床位,你們先湊合下。”

燕長青也表示抱歉:“本來我們說來倆人的,家裡想著過年人多不放心,讓多來個人,是我們沒提前說。”

互相客氣一陣子,就算安置下來了。

小王還要繼續回去忙,臨走交待:“你們想出去轉轉就在附近,不要去太遠,估計中午祝主任能空下時間過來,他要忙的話我過來,中午開飯時間十二點,那會兒咱們食堂再碰個面?”

“行!”

……

李明發還在感慨人家招待所的被子真軟,燕二河已經拉著他往外走了:“這不是和咱們家用的棉花一樣嘛,你哪兒覺得他們被子更軟和?”

燕長青提醒:“咱們抓緊時間,出去找找看有啥稀罕玩意兒,先幹正事,幹完了再說別的。反正今晚上住這兒,到時候你隨便摸。”

三人出了門就開始到處看,但是這裡稀罕東西是不少,能顯得比較高大上的還真不多。

關鍵三人也不知道到底買什麼好。

正想著,燕長青忽然愣住了:“二叔,那不是我姑父嗎?”

燕二河一看,還真是:“有亮哥,有亮哥……”

陳有亮過來和燕二河異口同聲:“有亮哥(二河七斤),你(們)咋過來了?”

然後陳有亮一拍大腿:“嗨,我給忘了,今個是七斤來這裡演出來了是吧!你們剛到?住的地方安置好了沒?”

等燕二河回答完,陳有亮才點點頭,對兩人說:“我前一段來這裡看過,心裡有點想法,不過最近又有變化,就再過來看看……”

不等人問他自己解釋道:“前一段我來看了,小生意挺多我覺得沒多大意思,後來看他們這兒做預製板做的挺好,就想找點人過來學學,回去弄個地兒做預製板。”

他說的預製板,就是水泥混凝土做的一些東西,比如樓梯石板房頂等等,桃樹鄉有做的,但是質量極差,有蓋平房樓房的,用的樓板只能管很短一段時間,然後就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

油田這邊搞的,是為了平時做工程用的,肯定比桃樹鄉那邊專業的多。

陳有亮繼續解釋:“沒想到剛好最近咱們那花廠突然說有招人名額,我們家商量了一下,想花點錢,把你姑送進去。這一來錢就不湊手了,我再看看做個別的……”

別說燕二河了,就連李明發聽見眼裡都是羨慕的要死。

花廠是棉花廠的簡稱,可是現如今的熱門大廠,管著全鄉的棉花收購,裡面如果有個熟人,以後過來賣棉花評級的時候,有熟人和沒熟人那可太不一樣了——關鍵還能插隊。

賣菸葉棉花和交公糧是農村幾件大事,也是幾大難事兒。到了那幾天,全鄉人都拉著板車來,有時候一天都排不上隊,裡面如果有熟人,立馬就能成人生贏家。

沒經歷過的很難體會到那種感覺。

幸好燕長青也懂:“我們最近跑了一段時間,也存了點錢,需要你就開口,反正我們現在用不上。”

當年都覺得把姑姑嫁給陳有亮不靠譜,估計經過這件事,以後大家態度都得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這年頭有關係,還捨得給媳婦花錢的人家,絕對是不太好找的。

陳有亮擺擺手:“那個暫時還沒確定得多少錢,不過我原本打算弄個預製板廠的事兒肯定黃了。不止是錢的事兒,你姑一上班,家裡少個人,我一個人在外邊也不放心。現在我就是看看,還能幹點別的啥?”

上次見面他就交代過燕長青,說過年的時候要說點事兒,估計就是想做預製板廠。

只可惜計劃不如變化快。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愛與自我

願與孤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