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燕二河對燕長青的做法有些不太瞭解,其實家裡人都不太瞭解。

弄出來雞蛋託這麼好的玩意兒,生意就讓別人做了?還有買發電機啥的,那可是高科技的東西,他們都沒聽過,能行嗎?

都是鄉里鄉親的,現在大夥兒因為電費鬧騰起來了,你反而撒手不管了?

燕長青停下手裡的活兒給他解釋:“咱們能做的都做了,以後該咋樣就是咋樣,難道村裡用電是我一個人的事兒?掰嘴喂不活可不只有瞎家雀兒,咱們管得了那麼多嗎?”

“我今年有些新計劃,咱們今年要做的事兒很多。一個是等開春就去買小雞,買洋雞,小的時候放院裡養,大點了就去河邊找塊地兒,搭個棚子養,河下游小樹林那邊我看就不錯,遠點也僻靜。”

“河邊還有不少荒地,咱們去開荒種點菜……不是賣菜,那活兒你們都幹不了,咱們種了餵雞。種那些高產的,包菜冬瓜南瓜這些,就是隨便種點根本吃不完的菜,餵雞餵豬都可以的。”

“還有電費問題,他們要是解決不了,咱們買個發電機,以後咱們收電費。電工他敢來找事兒就揍他,去他們村打人不合適,他跑咱們這兒來找打可怪不得咱們。”

不管是買發電機,還是去河邊開地種菜養雞之類的,都是要靠前段時間打那一架掙來的‘聲望’。

否則種菜被人摘些吃無所謂,就怕那些放牛羊的不長眼,路過時不管自家牛羊,到時候這些小事能把人噁心死。

還有養雞,真以為十里八鄉的,一個個窮的想肉都想瘋了的人們裡,沒幾個偷雞摸狗的嗎?

但是有了個‘小村霸’的名頭,這些都不是問題,那些偷雞摸狗的都不敢來的——才嚴打過去,這年頭打死賊還不犯法。

當然外因之外,重要的是內因——燕長青的餵雞技能緩慢提升,如今總算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

效果嘛,隨著摸索他大概也能知道雞什麼狀態該吃什麼,雖然還沒研究出來什麼特別的技術,但是他覺得最近家裡的雞明顯長得肥了不少,也精神不少。

也不知道是不是重生以來,吃肉太少的錯覺,他覺得過年吃的雞肉都格外香。

……

一家人都不吭聲了!

主要是燕長青說的,都是他們沒想過的。

去河邊開荒地種菜?這個倒是不難,力氣不值錢,家裡壯勞力就有兩個,種子都是家裡有的,也不需要花錢。

之所以以前沒人幹,就是因為沒人幹,大家都習慣了現在的生活,沒人想著改變;二是菜地的菜夠吃了,河邊又太遠,種了沒人看著遲早被糟蹋完。

關鍵還有被淹的風險,十幾年前一場洪水,死的人可不少,人們都還沒忘呢!

不過燕長青可以“預測”下次洪水時間,而且預測到他選的地方淹不著。

家裡人的顧慮是買小雞,還是買洋雞,那可是要花錢……

洋雞和土雞區別不需要多說,反正洋雞吃得多長得快下蛋大,而且這年頭不存在洋雞價格比不上土雞,洋雞蛋比不上柴雞蛋價格的事兒,洋雞不管什麼都貴。

但是為啥鄉里還是喂土雞的多,自然是因為洋雞什麼都貴,包括小雞雛。鄉里人怕花了錢買回來的東西不好喂,萬一喂死了虧得多。

而土雞多數都是家裡的雞自己孵化的,相對來說,成本沒那麼明顯,甚至在多數農村人眼裡,這叫沒成本——反正大部分人都覺得,喂家裡的土雞,比餵養需要掏錢去買雞雛的洋雞強得多。

現在家裡有點錢,燕長青才和家裡說養雞。

不然的話,像以前那樣,全家只有床底下挖了三百丈,埋的盒子裡藏的三五塊錢,那是應急的,你給家裡說全買了雞雛養雞致富?

家裡人不會考慮致富,只會考慮,小崽子你安的什麼心?信不信你多說兩句就把你打成小雞崽兒……

現在當然不會揍他,在考慮那麼一下下之後,家裡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反正這孩子有能耐,全家老少加起來,這麼多年來存的錢也沒他半年來掙的多,聽他的吧!

看大家都沒意見,燕長青補充:“開荒地可以慢慢來,現在要緊的是抱兩隻半大的貓來,小點大點都行,養熟了到時候能幫忙逮老鼠,河邊還有蛇,有貓不怕……”

小雞最容易被老鼠啊蛇之類的咬死,可如果有了貓就不怕,農村裡的貓野的很,閒著沒事就是個玩兒,不管是蛇還是老鼠來了,都是個玩具……

其實還得養狗,能幫忙看家,但是一次不能說太多……

……

燕長青負責說,其他人負責行動。

過年時間人們來回跑的,託了些人幫忙到處問著,沒兩天家裡就來了兩隻貓。半歲多的農村最常見的狸花貓,斑紋顏色也差不多,一隻顏色重點的叫大黑,另一隻顏色微微發黃的就叫大黃。

燕長青多閒啊,貓咪剛進家還有些怕生不適應,他就用美食誘惑它們——正好今年家裡的魚太多,走親戚都送了不少出去,剩下的眼看還是要吃不完,剛好喂貓。

大燕莊養貓的人家都不如養狗的多,因為狗能看門,還喜歡和人親近。

而貓在人們眼裡,不喜歡親近人,有些貓整天貓在角落,或是牆頭或是樹上,不仔細找你可能一天都注意不到它在哪兒,不像狗會討好人。

但是燕長青有閒工夫,先用好吃好喝的喂,然後和貓玩,一天功夫兩隻貓就成了他的小跟班。

燕二河跑了鵝頭灣鴨頭窪一趟,回來就和燕大海每天扛著耙子去河邊溜達,最終還是選了燕長青說的,靠近村邊河流下游,一片小樹林的旁邊開荒地。

這地方優點是地勢高,每年夏季水位上漲淹不到,缺點是不太平坦,灌木石頭太多,收拾起來很麻煩,所以只有一些樹。

燕長青沒心沒肺地把自家老子和二叔當苦力用,自己帶兩隻搗蛋貓玩的特開心。

這是挖野菜的好季節,薺薺菜包餃子嘛!

很多人沒見過這年月挖野菜的‘盛況’,現如今挖野菜不是為了什麼‘野趣’,是為了肚子。

所以漫山遍野的麥田裡,到處都是蹲著的或彎著腰的人,堪稱人比野菜多,往往在地裡挪半天,也就弄小半筐的野菜。

回來再過了水剁碎包餃子,也就吃個一兩頓。

至於味道,純天然野生的野菜,又不捨得多放幾個雞蛋,只能說一般般。

往年燕長青的奶奶老媽也是挖野菜大軍裡的一員,但是今年二嬸和奶奶看孩子,老媽也沒想去——家裡的魚和大肉都吃不完,正好不和大家去搶那幾根野菜。

燕長青倒是有些想嚐嚐這曾經的味道,於是就跑二娃家蹭一頓,跑鐵蛋家蹭一頓……

這兩家還是老樣子,趕上青黃不接的季節日子也都不好過。燕長青過去蹭兩頓,回頭再多帶那兩孩子來幫自家消滅魚和肉,也能免得他們兩家人心裡不自在。

窮人家就是這樣,越是窮吧,反而越是比較容易在意這些。以前幾家都窮,大家反而不計較,現在燕長青家明顯生活不一樣了點,不常來往容易有隔閡。

說到隔閡,想想上輩子和村裡年輕人都在外打工,每年回來總感覺和村裡人都有了隔閡。

可如今想想,什麼隔閡,其實村裡的一些老人,還是把他們這些回來的當孩子看,變的反倒是他們,覺得在外見了點世面,甚至出去前幾年回來時,被人叫小名都不太樂意……

麻辣個巴子的,當年是真不懂啊!

等到懂了的時候,想被有些人叫個小名,都只能在夢裡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理想國度之醫院

有點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