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帶回家是要先開腹去內臟掛起來的。

等著所有年貨備齊,才開始‘過油’。

把魚切塊,拌上面;把蓮藕洗乾淨切成條,拌上面;拿一部分肉絲切成條,拌上面;剁碎了蔬菜,拌上面——這是做丸子。

通通油炸。

又有炸麻葉,和麵的時候加上油鹽調料,最重要是加上芝麻,然後擀成麵皮,切成菱形,放油鍋油炸。

也可以油炸豆腐,甚至油炸紅薯。

純看愛好,有什麼炸什麼,如果家庭條件好點的,還能買點幹帶魚切段拌麵油炸。

幹帶魚和海帶也是這年頭過年才備的年貨。買的幹海帶回來鍋裡煮一煮再曬乾,煮的時候加點醋或者其他東西去腥味,煮好了再曬乾,吃的時候再泡開了各種吃法。

大燕莊屬於內陸地區,對海味並不習慣,就算拿以後被吹捧的海鮮過來,大部分都會嫌腥味太大。

過油的時候熊孩子們最喜歡,站旁邊流著口水眼巴巴地望著,如果得到允許就光明正大的拿油炸好的東西吃,沒允許就偷偷拿……偷的更香嘛!

很少做紅燒肉,肥肉都拿來化油了。

只油炸少部分瘦肉,還會煮一部分,再留一部分生肉。

燕長青也難得過了嘴癮,重生半年多,就沒吃過這麼多好吃的。

和村裡所有熊孩子一樣,吃的滿嘴都是油。

關鍵在他的強烈要求下,透過掌勺,還提升了廚藝。

過癮!

……

洗洗曬曬,缸裡打滿水,廚房堆滿收拾好的食材,準備過大年。

對了,還得準備串親戚的禮品。

主要是白糖和果子——果子同樣是面油炸出來的,前面說過。

白糖是黃色硬紙包的,包裝成每面都是三角形的包裝,用黃色的細紙繩纏住。

果子也是同樣黃色硬紙包起來,上面再蓋一張紅色帶圖案的紙,用黃色細紙繩綁住。

大部分人家走親戚都是拿兩包果子兩包白糖,閨女回孃家則是多拿一條‘禮條’——肋條肉。

條件特別好的,或者關係特別好的,也會帶點別的,那是少數。

別擔心準備的東西不夠,還有回禮的,看關係,多數能回一包糖一包果子,有些人走親戚帶回來的禮品甚至比帶去的多。

家裡的人一樣樣東西盤點清楚,感覺不缺啥了,才開始正式過年。

貼對聯包餃子,代表著過年正式開始。

這年頭規矩多的要死,很多麻煩的要命,比如一旦開始過年,從年三十中午那一頓飯之後,連用過的水都不能倒出去,要用桶裝著……

寓意嘛,燕長青也不懂,大概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話他也不敢問,也不敢說。

總之各種繁瑣,但是大家都樂在其中,除了小孩子覺得麻煩。

……

從年三十中午那一頓飯,村裡開始家家在飯前放鞭炮。

小孩子們的樂趣來了,撿鞭炮。

但是收穫不會大,因為大部分人家,放的鞭炮都是一串三指長的——超級短的那種,比香菸盒大不了多少盒子裡,能裝二十串的鞭炮,你能指望它一串有多少個小鞭炮。

一百響或者二百響的鞭炮,在大燕莊都屬於稀罕玩意兒,村裡的大富之家才會備一掛兩掛的,大年初一早上或者上墳的時候放。

關於撿鞭炮這事兒,燕長青表示不屑,不是因為重生者的身份,是因為他……膽小。

鞭炮的製作技術很差勁,有些鞭炮見火就炸,很長的捻子瞬間燒完爆炸;還有些你能眼看著有火了,就是燒不完,慢的可憐……

而且有些鞭炮的底端,是用的一粒沙土堵住的。

熊孩子們撿到了鞭炮,比膽子大,拿著鞭炮點了再扔。

上輩子燕長青就是這麼被炸到了手,導致那一年,他學會了左手用筷子。

大年初一規矩也多,比如說不許喊起床,都要睡到自然醒自己起來。

燕長青不用喊,早上照常鍛鍊身體呼吸新鮮空氣,然後等到吃飯前,看完老爸放鞭炮,就跑去享受曾經自己每年一次的特殊待遇——吃雞蛋。

就是水煮蛋,只不過今天雞蛋的代表意義不同。

他今天生日,沒錯,就是大年初一出生的。

今天吃雞蛋,是慶祝生日的傳統。

往年只有雞蛋,不過今年老媽早上就做了四個菜——生活好了嘛,心情好,慰勞一下過去半年多為家立大功的兒子。

燕長青心裡還是挺開心的。

他覺得自己沒白忙活,雖然現在改變還不大,但是遲早會讓家裡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是打算躺平了,但是躺平又不是徹底擺爛,躺平是為了享受生活,讓身邊人也過上好生活。

躺平也是有條件的,不能吃不上肉吧?不能受苦受累吧?不能誰來都能欺負咱吧?不能……

……

吃過飯是上墳,今年生活好了,上墳的東西也豐富許多,至少紙錢就多備了不少。

不是疊成元寶的紙錢,現在還沒有。就是黃紙一大摞,用真鈔票放上去壓一壓,排整齊所有地方都要壓到。

然後兩隻手轉太極一樣給轉成花一樣,再折起來,為了點燃的時候更快燃燒,燒完了才代表把錢送到過世的親人那裡。

貢品有煮好的大塊肉,饅頭等等,今年還多了魚肉。

因為條件限制,村裡對貢品沒什麼特別講究,都是家裡有啥就拿啥。

反正貢完了還帶回去的。

上墳回來燕長青又開始專心練功夫。

他不打算去撿鞭炮,也不想看別的熊孩子玩,而且自己居然害怕放炮這事兒不能暴露,練功夫是個不錯的好藉口。

想放鞭炮也要等以後,買點正規好鞭炮玩,反正現在的他不打算玩。

於是二娃和鐵蛋興致勃勃地,站在院子外嗷嗷叫的時候,他乾脆出去帶這倆一起去練功夫。

反正不玩鞭炮。

倆熊孩子在外面嗷嗷叫,也是規矩的一種,大年初一也不能去別人家,所以熊孩子們都只能在牆外邊嗷嗷亂叫,聽到的自然就跑出來了。

……

過年的大事還有走親戚。

大年初二,全家出動,走親戚。

老媽回孃家,燕長青看舅舅外公外婆,老爸看望丈母孃。

這一天是約好的,幾個姨都會同一天在外婆家團聚,當然也有舅舅,燕長青只有一個舅舅,和外公外婆住一起的。

親戚都聚在一起,開心歸開心,可對燕長青來說,也有讓他不太開心的地方——聽說過他最近半年表現的親戚,都會一個勁兒地誇他,而且通常每個人的話都差不多一樣的。

然後差不多的熊孩子會煩死人,這些不是村裡的小夥伴,因為是親戚,總有些表哥表姐煽動他‘表演’一番,很煩!

可是你還不能揍他們一頓,這些人‘記仇’,許多年後聚在一起還互相‘揭老底’,喝酒的時候拿來當勸酒的藉口。

然後看家長和對方家長,互相給孩子們塞壓歲錢——都是算好的壓歲錢,你家給我家的多少,我家就也給你家多少,這樣大家都不吃虧。

至少燕長青的親戚家都是這樣,是比較‘講規矩’的,因為他家只有他一個孩子,所以像是姨家有兩個孩子的,他們會算好壓歲錢,如果燕長青老媽給他們家孩子一人一毛錢,她們就給燕長青兩毛錢。

算的特別清楚,似乎會給人市儈的感覺。但是燕長青覺得這樣挺好,因為大家條件現在都不好,實際上以後幾十年,他們的親戚們一直都這樣算的清楚。

關係也一直挺好,有誰家蓋房子了大家就湊錢,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少,互相之間哪怕以後見面次數沒那麼多,可還是一直關係挺好。

包括表姊妹兄弟們關係都挺好的,小時候打打鬧鬧,幾十年後還很好。

燕長青打算等他們長大點再打好關係,現在懶得理這些熊孩子。

主要是沒攝像機照相機,不能照下這些傢伙的醜態,不然他肯定樂意和他們玩。

想想,如果你有某個老表小時候穿著開襠褲,蹲地上玩羊屎蛋的照片,那值幾頓酒?

那邊還有個熊孩子,不知道從哪兒聽到了個時髦詞,正吹噓他會氣功,一運氣臉都會紅,實際上就是憋著氣,那肯定得臉紅,再憋會兒他能把自己憋死……

這要是錄下來,將來……哈哈哈!

那邊還有個厚臉皮的小丫頭,正蹲地上看一個穿開襠褲小表弟的小牛牛,這要是錄下來……

真是想想都開心!

“七斤,快過來!”燕長青正傻開心,被老媽喊了。“過來,給你姨表演一個轉棍子,就你整天在家玩的那個,再翻個跟頭,就那樣那樣的……”

燕長青很絕望!

但是他能怎麼樣,這是老媽啊!

她只是想讓寶貝兒子,在姐妹弟弟還有爸媽面前表現一下,她有什麼錯?

她愛自己的兒子勝過愛自己,她都不在意自己是不是穿了新衣服,只是想讓寶貝兒子的本事讓大家看到,這能有錯嗎?

所以燕長青能怎麼樣,他拿著棍子就耍啊!

在一幫小屁孩的歡呼聲裡,在老姨小姨外公外婆的樂呵聲裡,把棍子耍的呼呼作響。

還要翻跟頭……

然後再收穫一聲聲的讚揚!

除了真棒真好之類的,連個新鮮詞都沒有。

啥都不說了,回頭就打聽怎麼買個照相機,刷個照相技能出來。

也不為別的,就為記錄這些熊孩子的美好童年……

一個別想跑,有一個算一個,不拍出來最值得紀念的照片不罷休……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民覺醒:我能穿越網遊世界

十字香蕉

平行世界的交響曲

錦官城的未命名郵遞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