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要進攻!

只有外勤可以休息。其他人沒資格。

外勤是最辛苦的。各種不定時。各種加班。難得有規整的一天。

於是所有人趕緊去睡覺。

誰都知道,休息結束,肯定是有大行動的。

到時候,極其有可能是連軸轉。三天三夜不合眼,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張庸本人也沒得休息。

他正在對偌大的淞滬地區,進行網格化處理。

有一個初步的構思。準備將淞滬地區,劃分為若干個豆腐格。每個豆腐格都有編號。

執行任務的時候,只需要對照著地圖,去相應編號就行。

哪個編號有情況。哪個編號發現敵人。只需要報一個編號,所有人就可以一目瞭然。

“隊長,地圖拿來了。”

“掛上。”

“是!”

在會議室牆壁,很多大幅地圖被掛上。

此時此刻的淞滬地區,已經是龐然大物。號稱亞洲最大城市。東方明珠。

如果用一幅地圖就將整個淞滬囊括進去,沒辦法網格化。因為比例尺太大。上面的街道根本看不清。只有幾條主要的馬路。

必須是分地圖。還是從警備司令部搞來的。只有他們才有全圖。

好不容易才找到合適的比例尺。

按照半徑200米進行劃分。每個網格寬度不超過400米,長度不定。

這樣來回掃描一圈,就能掃描寬度400米的區域。

張庸親自畫圖。確保不漏死角。

從野谷金太郎交代的安全屋分佈,可以總結出很多經驗。

日寇的安全屋,都選擇在那些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周圍一般人員混雜。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有。

出入這些地方,無論怎麼裝扮,別人都不會多看你一眼。隱蔽性極強。

那些人煙稀少的地方,幾乎沒有安全屋。可能是考慮到出入太明顯。容易被人跟蹤。不好隱蔽。

換言之,就是大部分的日諜,可能都是隱藏在人群當中。

這些日諜,可能沒有什麼經濟價值。

以前可以基本不管。但是現在,必須全部抓捕。一個都不能漏。

所以,辦事處的牢房,可能不夠用。

幸好,警備司令部的牢房足夠多,可以借用一下。

除了畫地圖,還有其他的事。

“一鳴!”

“到!”

“中秋節的福利都準備好沒有?”

“都安排害了。咱們辦事處,哪怕是看門計程車兵,都有至少五個大洋。”

“很好。今天就抓緊時間發下去。不要拖。”

“知道。我馬上去!”

羅一鳴喜滋滋的去了。

張庸看出來了,這個傢伙有點怕死。不太敢上戰場。

和楊智完全不同。楊智慧文能武。

不過,張庸也沒有太高的要求。既然羅一鳴不擅長衝鋒陷陣,那就做點後勤的事。

好像分發福利什麼的,交給他去辦。其實也挺好。

辦事處有後勤組。但是,有些事,不能經過後勤組。後勤組自己也心知肚明。

直白的說,這次發錢,是不入賬的。走的是另外的賬本。

一旦入賬,就是白紙黑字。容易被人詬病。

倒不是說處座不批准。是復興社外面的人眼紅。到時候,白紙黑字的證據擺在面前,處座也不好說話。於是,處座暗示,你們最好不要入賬。

自己另外拿張紙,登記好,發下去以後,將紙燒了。死無對證。任誰都沒話說。

如果是放在後世。絕對是混亂的不行。

搞不好,會計都得進去提籃橋監獄進修。那裡可是號稱頂尖會計的必修課。

但是在這裡,不能說是習以為常。只能說是司空見慣。

現在還沒爆發戰爭呢。等兩年後戰爭爆發,更加混亂。

基本上,各個站長都是封疆大吏。

在自己的地盤內,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總部根本控制不了。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

到下午,整個淞滬辦事處,都洋溢著熱烈的氣氛。

福利放下去了。

有現大洋。復興社的成員,每人至少十個大洋。

李靜芷、沈冬兒都有。她們兩個,也算是復興社的人。什麼?沈冬兒還沒入職?你管他呢!反正張大隊長批准了。

現在李伯齊休假,張庸就是山大王。寇興德和陳媚都預設他的領導。

她們還巴不得張庸繼續往高處走呢!

他們兩個,每人都是100大洋起步。啥都不幹,就有100大洋入賬。

寇興德是外勤組長,有油水。但是陳媚就沒有。自然是求之不得。電訊組的所有人都是求之不得。恨不得張庸來做這個辦事處主任。

管伱怎麼做事,怎麼名聲不好。只要經常有福利發下來,你就是好領導。

“給我們也發這麼多?”

“對啊。好多啊!”

“我都不知道用來做什麼。”

“我攢著。到時候,拿回家。給我弟弟讀書。”

“那我也攢著吧!”

李靜芷和沈冬兒私底下說話。

她們兩個,每人都是三十大洋。和其他電訊組員工一樣。

沒有人眼紅。

覺得應該的。

因為有她們兩個,張庸愛屋及烏,對電訊組格外偏愛。電訊組最普通的職員,都是有三十大洋!

須知道,這可是三十大洋!他們的正式薪水,每個月才兩個大洋。

一箇中秋節的福利,等於十五個月!

不能說太高興。只能說高興得要瘋掉。沉甸甸的大洋誰不喜歡?

何況,除了大洋,給電訊組的福利,還有大量的零食。都是羅一鳴去外面採購的。用卡車拉回來的。都是給電訊組的。

其他人也沒意見。因為只有電訊組才有女的。都是血氣方剛的男人,多少有點心思。

很多人還非常積極的幫忙搬零食,將電訊組的倉庫都幾乎堆滿了。這個闊綽,只怕總部都做不到。

“低調啊!”

“誰也不許對外亂說啊!”

“不然,有人打小報告到處座那裡,下次就沒有了。”

張庸笑著提醒大家。

大家自然是連連點頭。表示絕對不會。

事實上,確實沒有。

這種事,誰那麼沒有眼力勁。

自己拿了好處,轉頭就是打小報告。那不是賤。

萬一被張庸知道……

呵呵。

“鈴鈴鈴……”

“鈴鈴鈴……”

忽然電話響。

拿起話筒。發現是周洋打來的。

“周副官。”

“少龍,有個好事告訴你。”

“什麼好事?”

“彈藥要嗎?子彈,三萬發。”

“給我們?”

“對。錢司令吩咐的。額外給你們調配三萬發手槍彈。”

“要!”

張庸急忙回答。

開玩笑。彈藥怎麼可能不要?

哪怕是現在用不上。兩年後也用得上。兩年後,多少都不夠。

提醒了自己一個問題。就是淞滬戰役開打才幾天,國軍的彈藥就嚴重不足。包括71軍這樣的王牌部隊,一個士兵也不到100發子彈。

淞滬戰場打的非常激烈。中日雙方展開曠日持久的拉鋸戰。100發子彈根本不頂用。

事實上,哪怕是在後面加個零,1000發,也遠遠不夠。

從這個角度來說,必須囤積彈藥。

不是從別人的手裡搶。是要從外界購買。大批次的購買。

無論是什麼途徑,只要能夠從外界搞到彈藥,都是好事。

當然,搶日本人的更好。

日本人佔領東三省以後,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日寇正規軍本身是不要這些武器彈藥的,都是給偽軍使用。但是偽軍也用不了那麼多。

現在華北地區局勢緊張,日本人將大量繳獲的武器彈藥運輸到華北。裝備了很多偽軍。

眼下的華北,只有一個二十九軍。

之前的何梅協定,已經要求嫡系國軍全部撤出華北地區。

以前的二十九軍是很英勇的。但是現在嘛,只能說,日久見人心。幾乎有一半部隊糜爛了。

最後盧溝橋事變,真正能打的二十九軍,已經不到三萬人。

唉,可惜了……

不知道日寇有沒有將大批次的武器彈藥囤積到淞滬地區?

如果有,想個辦法搶過來……

等等。

忽然間又想到了什麼。

如果自己無法快速增加彈藥儲備,也可以幹掉日寇的。

將日寇的彈藥庫炸掉。

此消彼長,大家的差距或許能縮小一點。

這就意味著。他不能單純的防守。他要進攻。要主動的去破壞日寇的戰鬥力。

破壞日寇的經濟。

破壞日寇的軍事。

未來,好忙啊!

當即準備了一份“中秋禮物”給警備司令部。然後將彈藥拉回去。

結果,雙方都很滿意。

唯一不滿意的,就是野谷金太郎。

自從被拉回來辦事處以後,他就被遺忘了。沒吃沒喝的。

終於,野谷金太郎扛不住了。拼命的叫喊著,要見張庸。

張庸懶洋洋的出現了。

“找我什麼事?”

“我要吃的,喝的。我餓。”

“你好像還沒有給我們提供過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我們槐機關不管情報……”

“那不好意思。你先熬著!”

“張庸,你拿走我們槐機關那麼多錢,你……”

“野谷先生,你要明確一點。那不是你們的錢。那是我們中國人民的錢。是你們侵佔的。我拿回來,是天經地義。我沒有追究你強取豪奪的責任,已經是非常仁慈。如果你沒有認識到這個錯誤,我是不會和你說話的。”

“我,別……”

野谷金太郎只好屈服。

沒辦法,他的確是餓得受不了。

兩眼發黑。

渾身無力。

想死。但是又死不了。非常難受。

如果在此之前,有誰告訴他,單純是飢餓,就能夠讓他屈服。他絕對不會相信。

然而,殘酷的事實就是,他真的餓得受不了了。

如果有可以出賣的情報,他一定會立刻出賣的。

可是,他真的知道的不多。

槐機關都是默默的在盜墓,在挖掘文物,在賺錢。不接觸情報……

他搜尋枯腸……

他冥思苦想……

終於,他想到了一個情報:

“我知道一個獾計劃……”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不小心得到傳國玉璽

海的魚

溫迪是男孩的第2本書

溫迪是男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