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唐人街探案》系列和《慶餘年》首播

要說都市青年群像愛情電視劇,影響力最大的還得是2007年的《奮鬥》。

《京城愛情故事》其實就擺明了瞄著《奮鬥》的路子拍的。

不過《奮鬥》雖然很多劇情後來被瘋狂吐槽,但起碼還有正常人,而且也包著一層真愛和自由的外衣,結局也算大團圓。

《京城愛情故事》就根本不演了,除了少數幾個勉強還說得過去的角色,其他角色直接不斷衝擊觀眾和網友的三觀。

陳思成飾演得的富二代男主,風流成性不說,還光明正大撬自己好兄弟的女朋友,美名其曰真愛,最後老爹破產,一個紈絝突然變成商業天才,最後愛情事業雙豐收。

大黑牛飾演的另一個角色,絕佳舔狗,眼高手低,動輒道德綁架,典型的虛偽雙標怪。

大蜜蜜飾演的大黑牛女友,拜金女,吃著碗裡看著鍋裡,讓富二代玩完,大徹大悟,和大黑牛終成眷屬。

童丫丫飾演的女主看起來無辜,但細節經過推敲,還是有些白蓮花屬性。

最有爭議的就是張澤飾演的角色,出生貧苦,自強不息,卻因為自己的好兄弟以及現實最終黑化,最終媳婦和事業都沒了,自己還鋃鐺入獄。

魏陽上輩子初看這部劇的時候,還比較年輕,氣的破口大罵,覺得這部劇太噁心人了。

後來年長,對圈子瞭解頗深,就大致能看出一些貓膩,陳思成這傢伙就是故意的。

他不是不知道這些角色的行為噁心,但他就是這麼搞。

富二代風流成性撬二嫂,結局美好。

農村小子現實摩擦黑化,悽慘收尾。

拜金女被富二代玩弄拋棄,備胎接盤。

金錢和麵包的抉擇,富人全都有,窮人啥也沒有。

這些都是社會的痛點,以及讓很多正常人失望的結局,最能夠引起觀眾的關注和討論。

故事不討喜怎麼了,火了就行了。

他要是讓富二代破產,拜金女離開,窮小子雙豐收,或許口碑好一點,但就會淪為“平庸之作”,絕沒有現在的影響力。

就衝這點,陳思成精明且瞭解市場的商人屬性就暴露無遺。

當然,坊間傳聞這廝也另有私心,為了追童丫丫,改了不少劇情,抬高自己,貶低張澤的角色。

不帶上劇情後半段走向拉胯,也指使張澤這個角色瘋狂捱罵。

這引起了張澤的很大不滿,後來公開抨擊過此事,道自己以後接戲“先看劇本”,並且之後幾乎和陳思成沒有合作。

不過不管怎麼說,《京城愛情故事》這部劇還真讓他做火了。

幾個主演都有了不低的曝光和熱度,尤其是童丫丫。

藉著這部劇和之前《宮鎖心玉》幾部劇的熱度,以及同陳思成的緋聞,加之本身姣好清麗的容貌氣質,人氣和知名度大漲,儼然成了新的當紅小花。

陳思成也一戰成名,成了新的才子導演,還有人拿他和魏陽比較。

當然兩者的事業成就差得多,主要是針對拍電視劇喜歡泡女主角這個行為,陳還被人調侃“小魏陽”。

天可憐見,這位可是比魏陽大了近十歲。

不過陳思成並沒有反駁,反而在接受採訪時要表示向魏陽這個優秀編劇+製片人認真學習,對於這個外號,甚至是有點認可的意思。

其實拋開年紀不談,“小魏陽”這個名號對陳思成來說是個好事。

魏陽可是現在的小熒幕第一人,哪怕是盜版,陳思成剛剛從事幕後,巴不得能夠借勢一二。

對於陳思成,魏陽沒什麼想法。

雖說是個人才,但他不喜歡,而且兩個人的能力性格相似,還都有點唯我為中心,他不喜歡對方,相信對方也估計對自己沒啥好感。

不過雖然對這位沒有招攬的意思,但魏陽對他的作品很感興趣。

《唐人街探案》系列,百億票房,再加上各方價值和開發,絕對是未來最值錢的華語電影ip。

而且魔改一下,也適合魏陽出演,有利於他的票房號召力和商業價值。

《誤殺》系列也不錯,魏陽雖然自己不太適合演,但能賺錢,也能衝獎。

魏陽不知道現在陳思成是否已經有類似的想法了,但現在,創意和劇本是他的了,未來1~2年就可以琢磨立項了。

導演慢慢找,男主肯定是他,唐仁不能換人,這是整個電影系列的靈魂。

王保強他不算特別熟,回頭藉著《泰囧》的機會,好好聊一聊。

魏陽心裡盤算著計劃,偶爾看幾眼電視,熒幕裡大蜜蜜為了錢和大黑牛鬧,面對富二代卻十分賢淑溫婉,任憑囂張的富二代欺負。

不知為何,魏陽莫名其妙有點被內涵了的感覺………

次日,魏陽在餐廳吃早餐,幾個劇組主創都在討論昨天的《慶餘年》首播。

他們雖然參演,但每個人的戲份都不算多,也不知道成品模樣,所以除了看過的魏陽,昨晚基本上都在追劇,

《慶餘年》第一集魏陽一直到最後出場,主角是少年範閒,由吳三石主演。

主要是引出小范閒聰明,然後跟著五竹和費介學習本領,脫胎換骨。

吳三石別看年紀小,但早早就拍戲,表演經驗豐富,把一個聰明認真的孩子演的很討喜。

不管是和師父費介人小鬼大的互動,還是同祖母的祖孫情,都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而討論度最高的,就是劇情開頭加入的寫小說背景,這段劇情由於是獨立拍攝,又和正文劇本無關,不少主創都不知道,看到這一幕都懵了,然後拍案叫絕。

敢情還能這麼玩?!

他們也明白為什麼有關部門已經開始禁穿越題材的前提下,《慶餘年》還能播出,這招真的風騷至極。

不過魏陽還好,就是個小聰明,而且他剛剛才知道,《宮2》死丫頭也玩了類似的招數。

《宮2》發生的故事,並不是真實發生,而是第一部女主晴川編寫劇本寫出來續集,然後拍成電視劇,最後大結局揭露劇組在拍攝,大蜜蜜和開著跑車的馮少峰前來客串。

如此以來,集合第一部形成劇情關聯,也不涉及穿越和歷史虛無主義,反正是劇中劇。

這種擦邊球,就是可管可不管,沒人沒背景挨收拾,死丫頭有湘省臺護著,上面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之前上京公關一事,讓魏陽有了很多新體會,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世界的參差。

幸運的是,他應該算是良好且正面的“參差”………

而《慶餘年》第二集,終於換上魏陽當主角,鬥管家、敗刺客、別祖母、上京城。

別看只有兩集,但乾貨多多,毫無尿點,人物感情方面也很出彩。

範閒大禮拜別祖母,還來了個西式的吻禮,放話混出頭接人,看著不知所措又欣慰落淚的老太太,既搞笑又讓人感動。

坦白說,看過《慶餘年》原著的都知道,範閒在澹州的劇情有幾十章,不下十幾萬字。

電視劇把這些劇情壓縮在一集半,既要給人物成長,還要有重要線索和劇情,還要分一部分給配角,難度還是很高的。

尤其是主角和祖母之間的感情,劇中細節著筆不多,鋪墊是不如原著的,之所以出彩,仰仗兩個演員發揮出色和鏡頭bgm的渲染,這也是影視的優勢。

目前,《慶餘年》劇情只是剛剛開始,但口碑還是很好的,除了魏陽,少年範閒、費介、五竹、祖母等幾個配角也頗受好評。

有人還專門給魏陽看了一些專門蒐集的評論,好評居多,還有不少原著粉的誇讚。

拋開劇情砍的太嚴重,這兩集其實感覺不錯,很多人也懂,影視改編是要做出取捨的,不是特別挑剔的書粉,都能看出劇組的用心。

當然,一些差評也拿不到魏陽跟前,那不是找不自在的嗎。

不過魏陽會自己看。

以前魏陽看評論,都會挑一些誇自己的,看著舒服,現在也會看好評,但更多的還是關注差評。

不是魏陽犯賤,喜歡看別人噴自己,而是在用這些差評來提醒自己。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魏陽身邊聽到的好話越來越多,下屬、粉絲、女友都是誇讚和褒獎,一些逆耳的建議都越來越少,更不用說是直指要害的批評了。

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魏陽的成就和才華,很多人對他是有濾鏡的。

比如劉施施和小趙,她們有時候並不一定是有意討好魏陽,而是確實覺得外面的些許批評,都是雞蛋挑骨頭。

人無完人,不能拿完美的標準來要求魏陽。

即便沒濾鏡的,一些合作方和下屬也不敢當面冒犯他,省得惹了魏陽生氣,自討苦吃。

魏陽曾記得上輩子看過一個黃小明的採訪,他說在身邊人很難得到準確的資訊。

唱鬧太套的時候,所有人都誇他唱的好,演那些油膩偶像劇,也都說他帥演技好,給他看的網路風評,也都是粉絲彩虹屁。

在這樣的氛圍下,他自己其實很難準確作出判斷,也沒覺得哪裡不對勁,就是被全網群嘲的時候,身邊人也都會以別人嫉妒、對家黑他安慰。

人都是愛聽好話的,魏陽也不例外,如果有可能,他也喜歡遮蔽那些差評,活在鮮花和掌聲當中。

但魏陽還算清醒,他讀過《鄒忌諷齊王納諫》,也知道一些明星膨脹後的下場,明白一味的聽好話,只會讓人迷失自己。

所以他會強制看那些不喜歡的差評,不管是生氣還是破防,進而逼迫自己冷靜思考,作出更清醒準確的判斷。

《慶餘年》的好評讓他歡喜,但差評才是他更能清楚全面評估整部劇的關鍵。

豆瓣看了不少的一星差評,魏陽其實心情很不好,即便有人拍馬屁也沒有緩解太多。

知道首播收視率出來,魏陽心裡才算是陽光一些,口碑固然重要,但成績才是關鍵。

平均收視率的首播收視率,讓《慶餘年》劇組主創們為之一振。

妥了!

魏陽出品,必屬精品,這次仍然沒有砸招牌………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氣復甦:我的天賦高你億萬倍

銀河系漂流瓶

重生仙妻之炮灰要翻身

木子羽

拍大學畢業照,雙胞胎女兒找上門

山河無道

重生之再嫁一次

一隻曉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