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曹老闆:我就是娛樂圈道德楷模

時間來到2013年的7月,相比於6月的熱鬧,7月份的影視圈有些沉悶。

新上映的國產電影,最能拿得出手就是劉天王的《盲探》。

票房有望破2億,口碑也不錯,特別是劉天王的演技,廣受好評,為劉天王挽回了不少《富士山居圖》的印象分。

這位爛片無數,卻一直保持在電影圈一線梯隊,幾十年積累的國民度和影響力是一方面,還一方面就是除了爛片,他也拍好片。

常有人說黃小明和劉天王很像,不僅僅是二人都是高情商,演技水平和作品質量忽高忽低也是一個共同點。

除此之外,7月的國產電影幾乎再無建樹。

倒是有一個《賽爾號》和恐怖片《筆仙》票房有望大幾千萬,考慮到成本,肯定是賺了。

只是這個層次的盈利,又沒有《孤島驚魂》那樣有當紅明星當噱頭,自然不會被媒體和大眾放在心上。

國產電影的落寞,也導致《小時代》的勢頭更加“猖狂”。

哪怕很多人把鍋扣到它頭上,認為其寒了國產觀眾的心,導致票房不景氣,但這並不影響《小時代》的“成功”。

7月上旬,《小時代》票房破5億幾乎是板上釘釘。

郭小四也將成為繼姜聞、馮小鋼、星爺、老謀子、烏爾善、某趙、魏陽等人之後,新的【5億大導演】………

哪怕某些業內人士將其視為華語電影最大的恥辱,但並不影響,郭小四確實成為了業內“知名商業導演”。

進而還產生了一個影響,那就是魏陽、徐徵、郭小四,以及上半年《致我終將逝去的青春》拿下7億票房的某趙,都是跨圈導演。

魏陽還好,本來就是編劇+演員+製片人,某種程度上並不算是跨界,只不過是第一次當導演。

而徐徵、某趙確確實實是演員跨界,郭小四更不用說了,作家跨界。

而他們的跨界都成功了,僅票房論,甚至比一些名導還要高。

用小黑胖子的話說,弄死你的未必是同行,說不定就是跨界………

這就傳遞給業內乃至大眾一個非常不好的印象,導演這活沒什麼難的,誰都可以。

不談已經立項拍攝,宣佈跨界的演員鄧朝,知名作家韓寒,也是號稱80後三大才子的最後一位,似乎受到了魏、郭二人的刺激,有風傳他也準備拍電影。

甚至據說吳景、蘇有鵬,乃至是《快樂大本營》的何老師,都有意來導演圈闖蕩闖蕩。

這些人有的是自己想當導演,有的就是純粹被資本攛掇的。

很多資本受到了郭小四的鼓舞,他們不在乎明星有沒有能力,也無所謂電影好壞,就是想拿這個當一個噱頭,賺一筆快錢。

所以很多藝人都收到了誘惑,比如劉施施………

“請你當導演?”

星城酒店,魏陽剛見到麗市趕過來的劉施施,就被後者的話給鎮住了。

“嗯,京城的一家公司,劇本都給我看了,青春類的。”

劉施施沒把這事當回事,全作談資:“片酬+導演費2500萬。”

正常來說,劉施施的電影片酬是絕沒有這麼高的。

她的身價主要是在電視劇市場,在女星裡面差不多是第一梯隊。

目前電視劇市場,最搶手的大蜜蜜、糖嫣、小趙這幫當紅小花,孫娘娘、高緣緣、姚大嘴的片酬也不低。

就市價而言,大蜜蜜的片酬單集已經喊到了50萬,小趙在《星漢燦爛》後,單集片酬是35~40萬,而且這個價格是有市無價。

不過實際拍攝,肯定要有出入,比如《花千骨》和《古劍奇譚》都是友情內部價,肯定沒那麼貴。

而且到這個層次,事業上還是有顧慮的。不是光砸錢就行了,還是要考慮一定的製作班底。

而在她們之上,其實還有一個層次,那就是“電影咖下凡”。

在業內和大眾心裡,電影咖和電視劇明星是兩個概念,前者的逼格要高得多,很多電影咖是不拍電視劇的,所以一般情況下請都請不到。

以前電影圈牛逼,大家都往裡面擠,不僅是高逼格、高曝光,提升商業價值,更重要的是賺錢。

早年時候,電影明星可比電視劇賺的多了。

一部電視劇成本有限,大牌很多也拿幾十萬,甚至是十幾萬,而電影就有可能拿到六位數乃至更多,換誰都想拍電影。

但現在隨著電視劇行業的蓬勃發展,電視劇的價格一路走高,劇組的錢也越來越多,情況發生變化。

某種程度上,非超級大牌,一線電影咖的賺錢能力,甚至是不如電視劇一線。

哪怕電影有高逼格、商業價值、咖位等種種因素頂著,但真金白銀的片酬還是能夠吸引很多演員的。

特別是本身就是電視劇出身的演員,她不會一直端著架子,利益足夠,便會“下凡”。

周公子和範小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兩人在電影圈發展的不錯,但還是願意拍電視劇。

後者更多的是出於商業創業考慮,前者就多半是靠錢砸的。

眼下即將開機的電視劇《紅高粱》,周公子一個人拿了3000萬的片酬,範小胖自己在《武媚娘傳奇》拿的相關片酬也有3000萬。

而這3000萬僅僅只是片酬,還有各種配套服務,雜七雜八加起來也不是小數。

這個級別的成本,明顯超出正常電視劇明星,勉強能比的,只有劉施施和孫娘娘。

一個是新生代電視小花第一人,一個是收視女王,現階段電視中生代花旦代表。

業內,這兩個人能大概拿到類似於打包價的待遇,特別是孫娘娘,坊間傳聞在《辣媽正傳》拿了2000萬,但被正主否認。

但就魏陽所瞭解的,劉施施不考慮友情價,並且對方是非特殊情況的正常普通劇組,她的片酬叫價也2000萬起。

沒辦法,她值這個錢,有了她在,電視臺願意買賬。

但是電影方面劉施施就沒這個號召力了,個人片酬是300~400萬,比大蜜蜜遜色一些。

畢竟後者是有實打實的成績,劉施施還沒有主演過作品,但人氣影響力在這,一般的電影二線都不一定比得上。

有趣的是,劉天仙的電影片酬和劉施施差不多,僅僅只是高出半籌,350~500萬之間。

這姐們雖然拍了好幾部電影,但成績其實還比不上大蜜蜜,片酬自然拉不上去。

不過她的電視劇片酬要高的多,神仙姐姐的名頭不是蓋的,業內估價是單集75萬,比大蜜蜜一集多出20萬,她要是願意“下凡”拍電視劇,劉施施都未必剛的過。

那個電影劇組給劉施施片酬+導演費開出2500萬,肯定是計算過的。

這個價格和劉施施拍電視劇差不多,而且有電影諸多加成,還有擔任導演等好處,確實是有些誘人。

不過魏陽算了一筆小賬,青春電影投資不高,如果成本壓的夠低的話,頂多3000萬出頭不是不能拍。

哪怕加上宣發,票房億就可以盈利,而這個資料,對於人氣爆炸+自導自演噱頭的劉施施來說並非難事。

所以劇組是肯定不虧的,如果像《小時代》一樣爆了,那就大賺,哪怕沒火,加上其他收益也能賺個八位數。

如果輔以一些資本操作,那就賺的更多。

比如把電影賣給某個上市公司,後者用來提升股價云云,自己拿一筆錢,抽身而退。

這個辦法還算是好的,如果和一些特殊金融乃至灰色機構勾搭上,用以融資洗錢巴拉巴拉,那利益更大。

這麼一算的話,2500萬甚至都少了,開價3000其實也未必不能談。

“跟這幫奸商比起來,我有時候真覺得自己是一個老實人,一個善良本分的民族企業家。”

魏陽十分唏噓,他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好人,藍鯨魚也談不上多幹淨。

但偏偏同行太爛太壞,襯托的他都成了一朵白蓮花,藍鯨魚也成了人民群眾喜愛和支援的良心影視公司。

劉施施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但也不得不承認,魏陽不是好東西,但確實沒怎麼幹過令人髮指的壞事。

沒辦法,這幫人爛透了,魏陽這點小壞小渣,都是他們觸不可及的道德高地。

這也是魏陽在很多人眼裡極具個人魅力,甚至形象正面的重要關鍵,實在比爛比不過人家。

劉施施等女人喜歡魏陽,也不是沒有這個原因,“善良”有底線,且有手段不會吃虧,讓人有安全和信賴感。

“看著吧,若干年後,說不定咱還成娛樂圈道德楷模了呢。”

魏陽覺得自己這話也不是沒有可能,除了生活作風渣點,不吸不嫖不偷稅,穩定輸出好作品,這難道還不能稱之為娛樂圈好人嗎?

以前魏陽就明白,不要精神內耗自己,現在他就更堅信了這一點。

千萬不要和那些痴情專一好男人,德藝雙馨藝術家比較,就找那些有毛病的比爛。

同那些小鮮肉,比專業業務,比作品質量。

同那些劣跡藝人,比遵紀守法,不越雷池一步。

同那些渣男,比誰賺的多,誰更帥、更有名氣和才華。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只要夠不要臉,他就是娛樂圈最完美的男人………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夢迴1993,從7歲開始

愛撒歡的驢

娛樂:導演少拍點,我怕嘴笑裂了

諸神征戰

四合院:拒絕秦淮茹,迎娶婁曉娥

西窗夜話

重啟:封印

炫之魔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