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犬?!”

武判官聽到城皇的話,頓時為之錯愕,眼中甚至透露著一分茫然。

“大人,您……”

“徐大人莫非認為城皇大人判定的不對?”

文判官看著這位同僚,如同在看一位無腦莽夫。

他還記得,不久前這傢伙跟隨城皇法架來此地時,看到那位狀元公留在自家老宅的浩然氣時,臉上露出的震撼與驚愕。

顯然,這傢伙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上去白給,但他居然想城皇大人親自出手,也不知他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區區一隻成精的家犬而已,城皇大人何必要拿自己的底蘊,拼掉六元及第的狀元公留下的浩然氣。

姑且不說拼掉,城皇大人會有多少損傷,就說這風家府宅,沒有了浩然氣的庇護,日後出了事,由誰擔著?

明擺著得罪人,而且哪裡都不討好的事情,這傢伙居然想幹。

“城皇大人所言自然無錯!”

武判官也不得不承認一點,能躲在浩然氣裡面規避鬼神的犬,他也是第一次見,但即便如此,也抹消不了一事實,

“只是此犬已成氣候,與凡人相處,若有一日心生歹念,此地的凡人性命如何保證?”

無懼浩然氣,他可以承認此犬乃是靈獸,但就算是靈獸,照樣有傷人的桉例,最關鍵的一點,飼養此犬的都是凡人,根本沒有反制手段。

將凡人的性命置於異類一念之間,他無法容忍這種情況的發生,哪怕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極低。

若是修行中人,他可以暫且容忍,可是此村上下數百戶,他就沒有看到一位修行者,至於此村的土地,呵,不足半歲成妖的犬類,這土地還能撐多久?

“受狀元文氣而通靈的家犬,怎麼可能會傷人?”

文判當即回應道。

在他看來,這家犬定然是受了狀元郎的文氣滋養,這才開了靈智,化作妖物。

而這一類妖物大多也都是比較親人的,只要多加引導,確實可以化作保家護宅的靈獸。

“若萬一發生此等情況呢?”

武判追問。

“嚴查此犬所傷之人過往,凡有事必有因,此靈犬所傷之人,定為大奸大惡之徒!”

文判官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阿諛奉承之輩!”

武判官瞪著雙眼,斥罵道。

哪有假定被傷者是大奸大惡之輩的,他假定的事情都還沒有發生,就直接給定性了。

“痴傻頑固之徒!”

文判官也是冷笑,回應道。

“好了,爾等皆是本官左膀右臂,如此爭吵,成何體統,此事已定,何須爭吵。”

永寧城皇適時開口,制止了這一場爭吵。

“大人,當真放任此犬不管嗎?”

“武判官若是不放心,可以親自常來此地巡查!”

城皇回道。

“好!”

武判當即點頭應下。

見如此,城皇也不多言,寬大的袖袍,輕輕一揮,浩瀚的神力便化作狂風,裹起判官遊巡,夜叉鬼差,往永寧縣城去了。

迴歸城皇法域之後,諸多鬼神各自散去,他們各有職務,暫時離開倒還可以,可若是長久荒廢,就會致使永寧縣地界邪魅滋生,人畜不安。

“大人!”

文判官追上城皇。

“安大人有何事?”

永寧城皇和顏悅色。

“下官有事想向城皇大人請教一二!”

“你是想問那團浩然氣?”

“大人當真明察秋毫,洞若觀火!”

文判官恭維道。

“倒不必如此熘須拍馬,你這般模樣倒真是應了徐武判所說的阿諛奉承之言。”

城皇笑道。

“此乃下官肺腑之言!”

“呵呵,那股浩然氣的確超乎尋常,便是本官瞭解今年這位狀元公一二底細,今日也著實吃了一驚,莫說是你了。”

永寧城皇沒有在過多糾結,而是轉而談起了那股浩然氣。

“大人,五年前,當世大儒劉淮途經本縣,下官聽聞此訊息,遠遠去看了一眼,當真正氣浩蕩,諸邪辟易。

可是下官覺得,便是這當世大儒,其身所具的浩然氣,也不能與這位狀元公家宅的相提並論。”

文判官道出心中的困惑,他生前乃是文官,更是儒家弟子,正因為如此,他才更知曉留下那股浩然氣的狀元公到底有多麼誇張。

“縱然是開朝唯一的六元及第,如此氣象,是否過於……”

說到最後,文判官甚至都找不出好的形容。

“過於出格?不像是區區狀元該有的。”

永寧城皇倒是補充了一下。

“正是,這位狀元公如今年不滿十四歲,下官生前十四歲之時,還在琢磨給愛慕之人寫一首定情詩呢!”

談起此事,文判官臉上露出苦笑,同樣的年齡,跟這位狀元公一比,不,這根本就沒有比較的必要。

“哈哈哈,少年慕艾,人之常情。而這位狀元公,自然不能以我的見識而揣測,其人不可以常理視之。”

“還請大人賜教!”

文判官恭敬請教,他實在是好奇得不行,而城皇大人明顯是知道些什麼。

“你以為,今年恩科的狀元公是靠主考官的賞識,靠著當今的恩寵,這才拿下了六元及第的殊榮?”

永寧城皇突然詢問道。

“難道不是嗎?”

文判官有些不解的問道。

科舉乃是大晉自民間篩選人才的重要手段,科舉的前三關,縣試,府試,院試,若是專心於功課,用心苦讀,根基紮實,十有八九都能過。

可是從鄉試開始就不一樣了,過了鄉試就是舉人,可以當官了,因為是朝廷選官,所以,還會考察治國能力,而這其中可就有太多說道了。

因此,腦子靈活的考生到了這一關,往往會發動人脈,花費金錢,去打聽主考官的政見,平素的言語,喜好,甚至是近段時間上奏的奏章。

科舉的最後一關,殿試,就更不用說了,到了這一關,最差的也能混一個同進士,而關鍵則是考生的排名。

而這排名,名義上可由皇帝一人而決,當然,皇帝也不會這麼閒,基本關注一甲排名,因此能否得到聖心卷顧,就非常重要了。

文章寫的好不好,在這時候都顯得不是特別重要,若有相貌俊逸者,縱然文采稍遜,也可被皇帝劃入一甲之中,反之,因為貌醜而被皇帝踢出一甲,古曾有之。

總而言之,科舉後三關能否拿到第一,其文才並不是決定的因素。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忘星辰

C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