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天以後,直到上元節,齊慰每天都來李食記,吃完飯,再如以前那樣,把李綺娘送回青萍巷。

李食記的客人並沒有因為多了一尊大神而退避三舍,相反,李食記每天客滿為患,甚至到了要排隊取號的地步。

很多從來沒有來過李食記的人,現在也想過來吃一頓,沒有位子?那就守在門口,反正也不是為了吃飯而來,大家都是想要偶遇定國公。

然,能湊到齊慰面前說話的寥寥無幾,大多都是原本就認識的。

這事就連皇帝也聽說了,他有些不可置信:“這該不是坊間的傳言吧?”

皇后笑道:“千真萬確,臣妾已經準了李氏進宮謝恩,到時臣妾要當面問問。”

皇帝無語,你捫心自問,你讓李氏進宮,是為了齊慰,還是為了你家小七?

皇后才懶得尋思皇帝是怎麼想她,她正興奮著。

自從李綺娘母女進京,皇后便想召李綺娘過來,可是柴晏不讓,皇后惹不起兒子,只能拐彎抹腳讓周大當家把顏雪懷帶過來,但周大當家畢竟只是姨母,能主持偌大的漕幫,卻不能做主外甥女的親事,皇后還是想和李綺娘當面談談。

皇后在心中嘆息,這可能是她最後一次為兒女的親事操心了。

當然,還有老二,可是老二啊,皇后娘娘不敢想,只是想想她就要白了頭髮。

前面三門親事雖然也是低娶低嫁,但是裕王府素來低調,在親家們面前也沒有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加之都是兩情相悅後才正式議親的,因此特別順利,皆大歡喜。

後來皇帝起兵,若是敗了便是滅門大罪,可這三家親家沒有一個扯後腿的,出人出力,與裕王府榮辱與共。

皇后抿嘴笑了,前面三個兒女,她全都遂了他們的心願,到了小七這裡,當然也要和和美美。

正在被寶貝閨女強按著敷臉的李綺娘當然想不到,此時此刻,皇后正在親自挑選給她的賞賜。

進宮的前一天,齊慰對李綺娘說:“不要緊張,就當成是尋常的女眷見面,只不過禮數規矩多了些而已。”

李綺娘嘆氣:“我讀書少,也不擅女紅,除了做菜什麼也不會,我擔心因為我,讓皇后娘娘看低了懷姐兒。”

還是不自信。

齊慰有揍人的衝動,他已經十來年沒有過這種衝動了。

他想揍的是顏昭石!

李綺娘在李家是被當成掌上明珠嬌養長大的,嫁給了顏昭石之後,一顆明珠硬生生被蹉磨得失去光華,同時失去的,還有她原本的自信。

齊慰輕輕拍拍李綺孃的手,柔聲說道:“皇后娘娘早就見過懷姐兒,若是她對懷姐兒不滿意,一早就會出手干預,而她不但沒有干預,反而時常有賞賜送過來,這就說明她對懷姐兒很滿意。

另外,陛下之所以催著我們早日成親,就是擔心會耽誤了七皇子的親事,所以帝后的心意你還不明白嗎?

他們很滿意懷姐兒,也很滿意這門親事,而你不但是他們的親家,更是我的夫人。”

李綺娘臉上一紅,小聲說道:“什麼夫人,還沒有成親呢。”

李綺娘難得露出這種小女兒的神態,齊慰心情大好,哈哈大笑起來:“御賜的事,就是板上釘釘的了,你想後悔也不行了。”

回到青萍巷,李綺娘發現李雲盼帶著周萬千和周小白也回來了,原來他們聽說她明天要進宮,一起回來看熱鬧。

李綺娘無語,這有什麼熱鬧可看?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這個時候,還是自己的一雙兒女最貼心。

顏雪懷說:“皇宮也沒啥好看的,這個宮那個宮的,不過就是一個個圈起來的小院子,就連皇后的寢宮,那院子也還沒有咱家大呢。若說皇宮有啥好的,也就是水缸多了些,那缸比我還要高,跳進去能把人淹死。

我之所以和您說這些,是讓您進宮後不要圖新鮮東張西望,真沒啥新鮮的。”

李雲盼聽出問題了,問道:“懷姐兒,你那次進宮,還在宮裡四處逛了?”

“沒呀,就是直接到的皇后娘娘的宮裡......”

好吧,顏雪懷發現自己又說錯話了,她總不能告訴她們,她去過幾次皇宮,買門票進去的!

“小姨,珍惜美貌,少挑毛病。”

李雲盼噗的一聲笑了出來,她怎麼就這麼喜歡顏雪懷呢,她甚至從顏雪懷身上嗅出和她同樣的味道。

一旁的小滿鄭重點頭:“姐姐說得沒錯,皇宮裡就是這樣,雖然地方很大,可是各個宮殿也就是一個小院子,真的沒有咱家的院子大。”

小滿說完,生怕又被李雲盼之流置疑,補充道:“這是浩子說的。”

既然是皇長孫說的,那肯定是真的。

但凡賜婚,女方是由家中長輩女眷陪同進宮謝恩,李綺孃的生母和養母都已不在人世,並且,當年她太小太小,對於兩位母親全都沒有印像。

周大當家拍拍她的肩膀:“都說長嫂為母,可咱們也不知長嫂在哪裡,那麼咱們家就長姐為母吧。”

年長八歲的姐姐,陪同最小的妹妹走進皇宮。

李綺娘沒有好奇,沒有東張西望,她以為她會緊張,以為她會忐忑不安,可事實上全都沒有,從踏進皇宮的那一刻起,她的心便是安定的。

她覺得命運是真的厚待於她。

家逢鉅變,她被父母送走;水中遇險,她被養父收養;離開顏家,她有女兒陪伴;父母雙亡,卻有兄姐重逢;顏家嫌她只生了女兒,可她卻白得了一個既聰明又乖巧的兒子;被顏昭石棄如敝履,但她卻遇到了齊慰!

這時,一名宮裝麗人在幾名宮女的簇擁下迎面走來。

“周大當家,李娘子。”

女子二十多歲,相貌清秀,眉宇間透著書卷氣,看上去有些面熟,李綺娘一時沒有想起來。

周大當家以為李綺娘不認識,便笑著介紹:“這位是楊姑娘,是有名的才女。”

李綺娘想起來了,這位楊姑娘是皇后娘娘身邊的,曾經去過青萍巷,只是那次只來了一下就走了,因此李綺娘對她印像不深。

相互寒暄了幾句,楊素雲便引領著姐妹二人去往皇后寢宮。

李綺娘以為這是宮裡的規矩,卻不知道大多數的命婦是沒有這個待遇的,皇后特意讓曾經去過青萍巷的楊素雲迎出來的。

李綺娘原本就不再緊張,聽周大當家與楊素雲一路聊著過年的趣事,心裡便更加放鬆。

當李綺娘嘴角含笑,出現在皇后面前時,她的神情坦然,目光明亮,舉止從容,她與周大當家有五六分的相似,少了周大當家的嚴肅,更多了幾分娟秀。

皇后很滿意,她的親家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大方從容。

不要小看這份大方和從容,有很多一品、超品的夫人都不能在皇后面前保持這份從容和大方。

更有一些明明家世顯赫,可是言談舉止卻還是小家子氣的。

最讓皇后滿意的,是李綺娘那高挑的身材和秀麗的五官。

安遠侯周家是北方人,北方人普遍個子高挑,顏雪懷就是隨了母親,細腰長腿大高個,看來這遺傳上沒有問題,以後小七家的孩子無論男女,個頭都不會矮。

沒錯,皇后娘娘最引以為豪的,就是她的子女當中,沒有一個長得矮的。

高宗個頭不高,好在淑妃娘娘長得不矮,因此當今天子是幾位兄弟當中個頭最高的,可也只能算是中等個頭,幾個兒子全都比他長得高。

若說皇后娘娘對兒女的親事有什麼要求,那就是對兒媳女婿的身高要求了,不但要求兒媳和女婿的身高,連同親家公親家母也要看一看,千萬不能矮,否則以後的孫兒孫女隨了外家可怎麼辦。

李綺娘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尊貴如皇后,挑兒媳婦的第一標準竟然會是身高。

待到李綺娘謝了恩,皇后問了問兩家議親走到哪一步了,話題便自然而然轉到李綺孃的一雙兒女身上。

當然,小滿是被一句帶過的,緊接著便說起了顏雪懷。

“你把女兒教得很好。”皇后的話很家常,可聽在李綺娘耳中,卻是世間最美好的語言。

換做其他命婦,這個時候定然會謙虛一番,可是李綺娘沒有,在她眼裡心裡,她的女兒就是世間最好的。

“不瞞娘娘,民婦能夠挺到與長姐相認那一日,多虧有小女陪在身邊,因為有她,民婦才沒有倒下去。”

皇后感同身受,想當初如果沒有小七,她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那個時候,每當她又想去死的時候,她便不斷告訴自己,不能死,一定要活著,她若是死了,小七怎麼辦,他的哥哥姐姐們還沒有成年,自己尚不能自保,更沒有能力照顧小七,所以她必須要活下去,她要看著小七長大,她要給兒女們撐腰。

而現在,她的兒女們全都長大成人了,可她依然是他們的底氣。

皇子們的底氣,不僅是來自龍椅上的父親,更多的則是他們的母親。

母親的地位決定著他們在父親心中的份量。

而她的兒子們,全部都是嫡出,而她這個母親,便是後宮之主。

“你說得很對,為母則剛,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女,他們過得美滿,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告慰。本宮最小的兒子今年就要及冠了,可是在本宮心裡,他還是個孩子。以前他事事都要本宮為他操心,可是到了如今,他能讓本宮操心的,就只有他的親事了。你那女兒已經及笄了吧?”

李綺娘忙道:“小女去年就及笄了,現在已是二八之齡的大姑娘了。”

皇后頷首:“明年就十七歲了,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是啊,民婦也是這樣想的,她的親事,也是民婦現在最操心的事。”李綺娘說道。

皇后娘娘其實是有些埋怨齊慰的,如果不是齊慰續絃,小七今年就能成親了。

可是轉念一想,和定國公迎娶七皇子的岳母相比,當然是七皇子迎娶定國公之女更好。

她不能干涉定國公續絃,那就只能給定國公讓路,好在這對小七的親事沒有壞處,只能更加體面。

不過,面前的李氏真是知情識趣,本宮提起小七,李氏便心領神會了。

現在李綺娘既已應允,皇后便決定了,等到齊慰和李綺娘成親以後,她馬上就讓皇帝給小七賜婚,不能再聽小七的了,這門親事拖不得,再拖下去,她的孫子孫女就要給拖到猴年馬月了。

她可不如李綺娘這般年輕,所以她必須要在自己還有心有力的時候,把幾個兒女全部安頓妥當,小七和老二的王位,一定要有,他們的封地也要最富足的地方,還有她的孫子孫女們,也要安排得好好的。

所以,她能不急嗎?

偏偏老二和小七這兩個不聽話的,一點都不理解她。

周大當家雖然與她親近,可是周大當家沒有生過孩子,自是差了些,但是李綺娘不同,雖然只見過一面,可是皇后看出來了,李綺娘是真疼女兒,是那種沒有任何私心雜念的疼。

母親疼愛孩子是天性,可是大戶人家為了家族利益犧牲女兒的比比皆是,但是皇后知道,李綺娘不會。

皇后召見官眷,除非是關係很好的老誥命,否則很少有超過半個時辰的。

可是李綺娘卻在皇后宮裡待了整整一個時辰,臨走時皇后還有些意猶未盡,就差給孫子孫女取名字了。

她的小七,終於要成親了。

啥,要成親的是齊慰?

那是本宮讓著他,誰讓他要娶小七的岳母呢。

這一次召見,皇后信心滿滿,這讓她對二皇子也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或許有一天,老二也能遇到心儀的女子,不再鬧著要出家呢。

像進宮時一樣,楊素雲送周家姐妹出來,李綺娘含笑說道:“今天辛苦楊大姑娘了,楊大姑娘請留步吧。”

楊素雲並非宮婢,周大當家和李綺娘既無官職又無誥封,自是不能打賞,也只能客氣幾句。

楊素雲微笑頷首:“李娘子客氣了,那素雲就不遠送了,周大當家、李娘子慢走。”

周家姐妹漸漸遠去,兩人一樣高矮,一樣的身姿如松。

楊素雲看著李綺孃的背影,嘴邊的笑容漸漸消失,眼睛裡一片落寞。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孟宴臣:穿書之你是我的人間煙火

花間酒月

黑化後,被瘋批大佬放肆寵

不缺圓缺

農門小夫妻:我掙錢你撈權

饅頭配雪碧

一種小記錄

赤木薯

穿書女配她姐還活著

木叨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