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勝英無法同行,但派了他的妹子白勝喜隨馬漢山一起走。

馬漢山只是希望到了西峽國境內有個人帶路而已,他們誰隨行都沒所謂,白勝喜的樣子還算可人,作伴倒也不錯。

午後,馬漢山終於收到畢連城的訊息,原來,昨天畢連城接到聖旨後就被畢際遇安排當即離城了,極低調的離城,只帶三四個身手了得的高手和一個書吏同行。

當然,畢際遇給他面授機宜,讓他在路上與馬漢山會合。

老傢伙深知,這次西峽之行成不成功,靠他這個養子是不行的,還得靠馬漢山那妖孽。

要說談判,西峽、西蕃和大理這幾個周邊國家,最難談的就是西峽了。

首先,西峽現在的國力不錯,而且,他處於極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國際力量中。頌、胡、蒙都想拉攏他,都希望他站在自己一邊,三個國家誰都可以打他,又誰都打不下,又不敢長期作戰,因為,無論哪一方想用全力攻西峽,另外兩國都不會閒著,一定會在邊境搞點事。

所以,西峽現在是吃三家茶禮,甚至是四家,西蕃本來就弱,他隨時可以招惹一下,搶點牛馬糧草女人啥的,西蕃雖然人口少,但一大片高原草場,南部還有很多肥沃的地土,所以,資源還是有的,偶然欺負一下,敲詐一點東西,挺樂呵的。

西峽難談,還有一個歷史原因,西峽和北蒙大理等國不一樣,因為西峽國大部分土地原本就屬於中央之國的,大頌立國前,天下紛亂才分裂出去的一個國家。它的性質和西蕃大理等國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些國家雖然也曾歸附、合併到中央大國,但人家本來就是一個國家,只是因為國際風雲突變,實力使然,時合時分而已。

因為這個原因,西峽在大頌未南遷之前,一直都只是稱王不敢稱皇,大頌被東胡的侵南遷後,西峽的國王慾望高漲,覺得自己機會來了,和西蕃打了幾架,搶了一些土,又和東胡幹了幾架搶了一些土地,然後竟然稱起皇來。稱皇后的西峽,這些年一直都準備,希望有朝一日東顧,入主中原,成為真正的中原之皇。

和這樣的一個國家談判,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過,馬漢山收到畢際遇的訊息卻是大發雷霆的,恨不得上門去把這老傢伙罵一通,媽的,竟然讓馬漢山在襄陽與畢連城會合,然而,馬漢山根本不打算走這條線路,這條線路太難走了,他要走的是,從臨安北上,進入東胡的南京路腹地,然後再西行。

東胡的南京路、河東南路一大片地區都是一馬平川的地原,路多好走,無論是跑馬還是坐車都可以很舒服的日行數百里。從南京路折向西行可以有兩個選擇,最近的路線當然是沿著瀆水沿線的州府西行,潁州、蔡州、鄧州然後從武關進入東胡的京兆府路,後由東往西穿過京兆府路鳳翔路從西峽的靜塞軍到西壽保泰軍一帶進入西峽。

另外一條路徑是,進入潁州後,繼續往西北走,過汝州、嵩州、陝州西出潼關進入華州過耀州,一直往西北走,從西峽的靜塞軍、嘉寧軍一帶入境西峽直奔興慶府。

因為畢際遇的亂安排,為了和畢連城更方便匯合,現在馬漢山只能選擇第一條路線,方便在鄧州與畢連城匯合。

其實更好的匯合點京兆府,不過,馬漢山擔心畢連城那貨過境東胡時會發生什麼問題,決定在鄧州會合,然後進入京兆路再西行從臨兆路的蘭泉出境進入西峽的卓囉城,然後再北上往西峽都城興慶府。

馬漢山所以這樣走,是因為王志坦和司行方經營京兆府路、鳳翔路一帶,他們有十分可靠的關係,可以保證順利過境進入西峽。

雖然,他們人數不多,但兩拔人馬合起來也有十多人,即使化裝成商隊,十多人馬走在一起,也是較引人注目的,所以,保險起見,馬漢山還是決定利用王志坦的關係。

寫了一封信,交給社調局的人追趕送給畢連城,讓他加快速度,然後在鄧州會合。

次日,天還沒亮馬漢山就將自己坐的四輪馬車派了出去,還要讓蘇櫻坐在車上,好像還生怕別人看不到似的,還故意開啟一個窗子。

四輪馬車出去後,馬漢山又派了一艘船沿大運河北上。

接下來又派了一撥騎馬的,二五八穿著他的衣服,坐在最神駿的一匹馬上,蹄聲嘚嘚一路西行。

“馬寨主,你這是幹什麼?”白勝喜很是不解,他這是幹嘛啊。

“哦,我是不想別人知道,我與喜姐姐一起上路啦,放出幾個幌子,現在我們可以走了。”馬漢山隨口說道。

呵呵,他才不在意別人說他與什麼人一起呢,他這樣做,是不想那些盯著自己的人那麼快知道自己離開了臨安。是誰盯著自己?馬漢山還真不知道,但他猜,一定有人盯著自己。

天色大明的時候,馬漢山帶著小月還有一四七、三六九兩個保安員,以及白勝喜、司行方和王志坦等人出發了。他們將會在壽春過瀆水,然後進入東胡的壽州潁州,一路沿最大的官道往西去鄧州。

不日,到達壽春,早已收到訊息的孟忠設宴招待,馬漢山也不客氣,領著眾人大吃一頓,休息了半晌便過河,在壽州與駕車前來迎接的人碰頭。

這是沈浪安排的,意思是,沿線都有自己的人,這樣行動起來較方便,而且,有社調局的人一起隨行,馬漢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到頌胡兩國各地最新資訊。

資訊獲取,是馬漢山建社調局最原始的想法,掌握資訊是非常重要的。

壽州到鄧州,雖然一千多里路,又都在東胡境內,但沿途有社調局做好安排打點,少了尋找打尖投宿的周折,每天趕的路程和停歇節點,社調局的人統統安排妥當,即使每天急趕兩三百里路,居然人馬都並不見怎麼疲憊。當然,這麼眾人的身體素質和沿途準備的好馬有關。

眾人每天換馬,馬漢山騎的汗血寶馬雖然每天跑兩三百里並不感疲憊,但他心痛這寶馬,所以,一路上都多牽一匹,騎半天汗血馬,又騎半天另一匹替換的馬。

離開壽州的第五天中午,他們終於趕到了鄧州。

不過,比他們早兩天出發的畢連城一行,還得兩天才能趕到鄧州。

畢竟身體素質不一樣,而且路也沒那麼好走,雖然畢連城他們走的路線更近一點點,在驛站也有馬匹替換,但他們趕路的速度還是比馬漢山他們慢得多。

兩天後,畢連城趕到,馬漢山見他們實在疲憊,決定再歇一晚,次日再趕入京兆府。

鄧州往京兆府,還有數百里路程,不過,京兆府是數朝舊都,周邊的道路都甚為寬敞,無論跑馬還是駕車,速度都不慢,馬漢山打算用兩天時間趕到京兆府,然後瞭解一下胡榘到了哪,出使東胡的李知孝情況怎樣再走。

胡榘的行程,必須和東胡的談判結合,因為這是給東胡的壓力,早了晚了都不好使,恰好才可以拿到最大的好處。

兩天後,按照馬漢山的預計時間到達京兆府,王志坦安排他們在灞橋附近住下,這正合馬漢山的心意,因為此處距社調局京兆府的站點並不遠。

事實上,雖然臨安已公開派使往西峽、西蕃和大理出使,但卻沒人看到使者離開臨安,因為餘價和畢連城都是悄悄離開的。而使西蕃的人更是神秘,其實就是隨意,竟然不是從京城派出的,而是皇帝將聖旨交畢連城送到襄樊頒與蓋仁聰,由襄樊派人往西蕃…所以,其實馬漢山不能怪畢際遇那老頭的,因為畢連城還另有任務啊。

所以,很多人一直都以為,使西峽西蕃和大理的使者還沒出京的,即使知道畢連城出京的人,他們很快便發現,失去了畢連城的蹤跡,輕車簡從的頌使就這樣不見了。

相對於其他的使者,胡榘現在還在腹地慢悠悠的一路遊玩往西,每天就走那麼幾十里路,風光得很。所以,天下人人都知道他們是出使北蒙的,天下又人人都知道他們到了哪裡。

唉,帶著幾千人馬,能不知道嗎?

當然,這是必須讓別人知道的,特別東胡,必須讓他們知道。

胡榘在西遊的時候,馬漢山在灞橋捧著一堆各地訊息研讀的時候,林仙兒和佛呼狠在大罵手下是豬的時候。東胡的南京也就是汴京開封的胡廷裡,東胡皇帝完顏璕正在和幾個心腹大臣商議如何打發大頌的使者。

完顏璕的名字起的挺好的,但這個東胡的第八代皇帝,其實就是一草包,別說治國不行,就是生孩子都不行。他所以能當上這個皇帝,只是因為他的皇帝叔叔的兒子都死光了,然後才撿了這個皇位。

也不知道是大頌留下的汴京風水問題還是老天懲罰,東胡皇室,自從南侵後,也如大頌的皇帝一樣,要麼是子嗣不興,要麼兒子總是莫名其妙的就死了。

這個完顏璕是東胡第七代皇帝的侄子,本來有幾個子女的,撿了這個皇位後,竟然死剩一個兒子,他擔心也如叔叔一樣後繼無人,於是,接連過繼了幾個弟弟的兩子一女,他應該是史上過繼子女最多的皇帝了。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背個石棺穿梭萬界

上下太卡

龍裔與魔法的契約

一個沒有夢想的胖子

當NPC誤入玩家陣營

胖次套頭

修仙攻略:不裝了,我之前是混星際的!

雲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