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頭豬,如果放在現代社會,那簡直不算事,只是一箇中小型豬場幾個月的產出而已。但在古代,那絕對是大事,因為交通不行啊。現在社會,哪怕是汽運,一兩天時間就可以把豬運到數千裡以外的地方銷售,然而,在古代,即便是人出行,兩天時間能去的地方也是不遠的,更別說運輸什麼東西了。

怎麼辦?這還真是一個頭痛的問題。

馬漢山覺得自己這個穿越者真的很失敗,怎麼就不會造肥皂啊,會造的話,直接把豬殺了,熬油造肥皂得了。

萬員外可不知道馬漢山有多頭痛,聽到馬漢山說這一次可以幫忙,他馬漢山激動得發抖了,馬上鞠躬行禮稱頌不已。

“還是那句話,萬員外應該對萬和鄉的發展有一個規劃,什麼事都不能一窩蜂上啊。”事實上,馬漢山覺得自己也有點跑的太快了,各種各層的人才都跟不上啊。

“是…是一定要有規劃,回去後,我會好好按照瓦寨的需求做規劃的,再也不能這樣盲目的幹了,真的會死人的。”雖然,村民們養的豬賣不出去不關他這個里正的事,但作為一個有正義又負責任的里正來說,鄉民們遇到困難他必須幫忙解決。

再說,如果有大量的鄉民因為養豬破了產,那是要出亂事的,只要有亂事發生,那他這個里正責任就大了。

“回去後,你統計一個準確的數字交到寨子裡…唉,運輸…運輸是發展的最大制約啊……。”運輸應該是發展制約之一吧,不過對於現時的大頌來說,交通確實是最大的制約,因為現時的大頌,國雖然不富不強,但大頌民間土豪很多,都是大有錢人啊。

“有…有…具體數字,以及估重等在下都統計好了,馬寨主請看……。”萬員外還真是一個幹吏,工作做的很細嘛。

馬漢山接過萬員外的統計看了一眼,萬和鄉未列入瓦缸寨承銷的生豬三千七百頭,預計一月內可以出欄一千頭,兩個月內出欄一千頭,其餘預計可以在三月後出欄。

幸好,只有在千多頭,而且,出欄時間拉開了三個月,壓力不是想象中那麼大,馬漢山暗暗舒了一口氣。

一個月多銷售一千頭,馬漢山還是有辦法的,讓如意貨棧多吃一點貨就是了。

瓦缸寨的肉類產出,現在可以說是遠銷大頌和東胡各地的,近一點的地方,直接銷售冰鮮肉,遠一點的銷售臘肉燻肉鹹肉。

沒有製冰裝置的時代,怎麼獲得冰?其實很簡單,把天然冰藏起來就是了。

幸好這個時空還沒有什麼溫室效應,冬天的時候,大江以北很多地方的河都會冰封,而馬漢山去年就讓司行方及耶律財讓北方各地的小商戶深挖洞多積冰。一個夠深的而密封好的地窖,藏冰並不難,難的是運輸,因為馬車真的不快,可能還沒運到冰就已化了。於是馬漢山又讓人制造了許多專用的“冷藏車”,為了賣豬肉,馬大寨主也是拼了。他這一拼,使得遠離瓦缸寨一千多里的臨安,也可以天天吃到瓦缸寨的冰鮮肉。

瓦缸寨產出的肉類,另一個銷售渠道就是邊軍,主要是與東胡交界的各地守軍,其他地方的守軍可以放任,這條邊界線上的得特別照顧。

其實,大頌的軍隊真的很爛,所以爛,其中原因之一是軍制,有些廂軍沒吃沒喝的,哪有作戰能力?頌胡沿線的邊軍,其實組成複雜,但他們幸運的是,因為頌宋緊張,所以得到特別照顧,才可以吃飽肚子,而且也偶有肉食。

當然,被視為大頌王牌的駐京禁軍,肯定是不會放過的,他們都得吃瓦缸寨產出的肉。不過,這些具體的事,肯定不用馬漢山去做的,金錢幫、如意貨棧的銷售早就滲透到各個官方機構中。

“嗯,一個月多吃幾百頭應該還是可以的,回頭我會修書給寨裡的,他們會排出屠宰時間,具體誰先誰後,萬員外費心吧。”馬漢山把萬員外的統計表塞衣袋裡。

“是,是,萬分感謝……。”萬員外再次行禮表示感謝。

“行了,萬和鄉和瓦寨現在是相輔相成的鄰里,瓦缸寨要發展,不可能單靠自己的,附近的村寨,乃縣附近的州縣,都是我們最主要的合作物件。”馬漢山頓了一下說,“不過,萬員外,萬和鄉的鄉民,似乎並不那麼樂意和我們合作啊,我聽說你們並不樂意修路?萬和鄉與瓦缸寨連線的這條路,是主道,需要的田地我們花銀子買了,讓你們出工都不願意?”

瓦缸寨山門到萬和集碼頭這條路,路寬兩丈全長五十里,全部按照馬漢山前世所見的三級柏油公路標準修建。馬漢山將此路命名為瓦萬大道,此大道有近三十里在山裡,此段由瓦缸寨修建,而餘下二十里,馬漢山要求萬和鄉將路基修好,然後再由瓦缸寨鋪建瀝青路面。但是,萬和鄉的鄉民竟然組織不到鄉民修築路基,馬漢山對這事十分的生氣的,路修好了,不僅僅是瓦缸寨獲益啊。

“馬寨主放心,萬某保證,回去後馬上組織足夠的鄉民修路。以前所以集不到人手,主要是他們還不懂得什麼叫路通財通,也怪萬某,對寨主的說話沒有深刻領會,現在萬某知道,交通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萬員外竟然也懂得自我檢討自我批評,馬漢山很是欣慰,萬和鄉有這樣的里正幸甚。

任何時候,利益和信仰都是最重要的驅動力。

這個時代,人們基本上是沒有信仰的,所以利益便成了唯一的驅動力。萬和鄉的人,總以為路修好了只是方便瓦缸寨,讓瓦缸寨獲得利益,所以修路與他們何干?

萬員外剛剛想通了,只要萬和鄉的經濟已和瓦缸寨深深的鉤連在一起,修路便與鄉民們的利益有關了,不用動員他們都會賣力修路。怎麼勾連在一起?規劃好萬和鄉的種植和養殖,使得全鄉每個村寨的收入都與瓦缸寨有勾連,一些村寨養豬,一些村寨種花,一些村寨種茶……。

“嗯,你明白就好。走,我帶你看看這片土地,這裡將會建成一個現代新城,未來,這個新城與瓦缸寨遙相呼應,相輔相成,生意肯定會越做越大的,萬和鄉得做好準備啊……。”馬漢山帶萬員外繞“臨安園特區”慢行,這是他第一次“視察”這塊地盤。

端午節,馬漢山讓如意樓派了廚子,在臨安園大排筵席,一是應節,二是給孟良珙餞行,明天他就要往利州西路上任了。

……

端午節了,百官照例休沐,皇帝龍廣寧也偷得浮生半日閒,命人在魚樂亭中品茗賞魚。

也許是因為沒什麼娛樂節目,即使是皇帝,也只能在禁宮中看看蝶飛聽聽鳥鳴喂喂錦魚。當然,有一些皇帝才情好,還會吟詩作對。不過,龍廣寧對這些沒興趣,他現在唯一理想就是收復大頌河山。

事實上,從東胡南侵割地日起,幾乎每個皇帝都想收復失地。但真正付之行動的,龍廣寧是唯一一個,雖然北伐是以韓齊胄的名義進行的,但確實是他支援的行動。可惜失敗了,而且因為此次失敗,使得史利遠乘機坐大而剝奪皇權把弄朝政。

龍廣寧現在有兩大心願,較急的是打壓史黨,奪回皇權。較緩的是北伐收復失地,恢復大頌版圖。

可惜都不是容易的事啊,史黨滲透了三司兩府,大權在握,一呼百應…唉……。

過節嘛,本來龍廣寧心情挺好的,但不知道為什麼,看著池中快活搶食歡遊的魚一會兒後,忽然心情就沉重了起來。這皇帝,做的不歡樂啊……。

“皇上,提舉皇城司王憐花求見。”龍廣寧看著池中魚發呆的時候,侍候的小太監稟報。

“哦?大過節的,王憐花什麼事啊?讓他進來吧。”龍廣寧抬頭看了一眼站在亭外遠處的王憐花說。

“是。”小太監放輕了腳步,飛奔過去通知王憐花。

王憐花氣沉丹田,力透雙足,施展踏雪無痕輕功,如一片落葉一樣,無聲無息走進了亭子中。

“王卿何事見駕?端午節都不讓朕歇息一會兒?”龍廣寧感覺到有人進了亭子,轉頭看著剛要行禮的王憐花說。

“臣萬死…但…但事關重大,臣不得不稟報。”王憐花彎腰行禮說,“稟皇上,利州路轉運使史利遠昨夜回京了。”

“他竟然私自回京?”龍廣寧把手中的魚食連同盛器一齊扔進了池中,嘩的一聲,群魚嚇得四散,濺起一團水花。

地方官員,私自進京,無論在什麼朝代,那都是不許的。而利州路是頌朝西北重地,作為利州路第二把手,行政最高長官,他竟然不詔而回,他想幹什麼?視朝廷無物麼?

這種行為,簡直是視邊防如兒戲,視朝廷如無物,說白了,就是不給皇帝面子啊。

“我想,他會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回稟皇上的。”王憐花說。

私自進京是不許的,但如果有非常理由,那又當別論。

“哼……。”龍廣寧頓時洩氣,王憐花說得對,史松芝敢私自進京,就一定想好了理由。

再說,就算他的理由不充分,似乎也不能把他怎樣,人家的兄弟是獨掌大權的史利遠啊。

龍廣寧覺得窩心憋屈,心裡一團火翻滾。

“皇上,荊湖統制使也派了人進京,要求面見皇上。”王憐花等了片刻,見龍廣寧情緒稍緩後又奏道。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熊貓和小老虎

華禮熊貓

我真的只想在末世當鹹魚

小魚不餓

末世我為所欲為

豬豬做噠

全球屍變:我靠吃喪屍進化

熟透了的西瓜

鎧甲,開局龍眼異鎖

九川音蘭

你們還沒築基,撿垃圾的我要飛昇了

泗水湯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