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物理是經驗主義,所以李牧是對的

“恭喜宿主,完成了任務【超導!超導!】。”

“存在,即是合理,存在,也皆有原理,而解釋原理,就是科學的目的。”

“而在材料學中還有很多的原理,等待著被發現和解釋,宿主,請繼續努力吧。”

“本次任務為升級帶來了20000點能量,當前升級進度為65232/100000。”

“鑑於宿主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表現,本次額外獎勵一種常溫超導體材料模型,該模型可於真實宇宙環境模擬中進行復現,注:真實宇宙環境模擬等級越高,所復現的模型越細微。”

系統的聲音接連在李牧的腦海中響起,而後面關於獎勵的事情,則讓他頓時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獎勵的啥?

2萬點的升級能量就不說了,對於超導理論來說,這個升級能量,並不多,也並不少,屬於剛剛好的程度。

只不過後面它還獎勵了什麼?

常溫超導體材料模型……

“常溫……超導體……材料?”他的口中不由自主地念了一句:“還有個模型……模型是什麼意思?”

他的心中尋思了好半天。

給他一塊塑膠,然後說這是常溫超導體的模型?

而系統也給出瞭解釋:“腦海計算機能夠根據宇宙底層執行程式設計出現實的材料模型,並且在真實宇宙環境模擬中體現出實物。”

系統的這個解釋終於讓李牧理解了。

腦海計算機根據宇宙的執行規則,然後設計了一個常溫超導體材料出來?

李牧不由驚歎於他腦袋裡面這個東西的神秘。

宇宙的底層執行程式,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他不懂,但是他大致能夠理解。

就像是在計算機中,用python設計出不同的程式。

而腦海計算機也許就是掌握了宇宙的語言,然後以此設計出來的。

就像是剛才系統所言的那樣,存在皆有原理。

只不過,這種事情,是他這個身處一級文明都不到的地球文明生命,所無法想象的。

因此,他沒有再去深究這背後的東西。

只是在腦海中和系統理論了起來:“別說這些高大上的東西,既然是獎勵,憑啥就不能直接告訴我,這個材料要怎麼製備出來?”

“材料的製備,是另外的原理了。”系統進行解釋:“該原理,需要宿主自行探索,或可使用真實宇宙環境模擬,輔助研究。”

隨後,系統的聲音便再也不響了。

李牧倒是也沒有太過在意,畢竟他也習慣了系統的那種秉性。

“要在真實宇宙環境模擬中復現出實物嗎?”

李牧的心中尋思了一下,回想剛才系統的話,真實宇宙環境模擬的等級越高,浮現出的模型也就越細緻。

關於這一點他倒是也理解。

根據他之前使用真實宇宙環境模擬的經驗來看,想要無限放大里面的物體,甚至到能夠看清電子的程度,肯定是不行的,越細微,所需要的算力就越大,而以他的腦海計算機等級,明顯是做不到直接看見電子的程度。

不過,對於材料研究來說,越細微,也就越有利於研究,而如果能夠十分直觀地看到材料內部的情況,那就更是一種巨大的幫助,就像是他之前的研究當中,需要用到arpes這個實驗器材,目的就是看見材料中電子的執行方式。

李牧思索了片刻,心中也想起,他還有一次五級的真實宇宙環境模擬。

如果利用五級的真實宇宙環境模擬來研究這個常溫超導體的模型的話……

“不對不對……”

心中剛剛生出這個想法,李牧就否定了,這樣一來的話,不就有些浪費了?

而且系統也說了,這個常溫超導體模型,可以直接在真實宇宙環境模擬中浮現,這樣的話,那他完全可以將這個常溫超導體模型只當做是研究素材,而不用將其當作研究目的。

他的研究目的,可以更換成一個更大的課題。

很快,剛才系統的話,也給他帶來了一點靈感。

“製備材料的原理……”

“對,製備材料的原理。”

他的目光一動,靈感有了。

他可以將真實宇宙環境模擬的研究目的設定為材料製備原理。

當然,在方向上肯定是要進行細化的,材料製備原理這種太過廣義,顯然不可能直接將其當做研究目的,大概腦海計算機也不會接受這樣的課題。

只不過,要研究什麼細化的方向呢?

李牧的頭腦中再度掀起了思考,而後,前段時間,他在凝聚態實驗室中對那些不同超導體材料的研究過程,使他有了想法。

“電子!”

眉頭微微一凝。

沒錯,就是電子。

材料之中,結構決定性質,而結構的構成,又基於什麼?

很顯然,正是電磁相互作用力。

至於什麼強相互作用力材料之類的東西,這隻屬於科幻,而不屬於他們當前的科學所能夠觸及的東西。

一切材料之中,電子與電子之間產生的電磁相互作用力,構成材料的形態。

“所以,解析材料在合成過程中,電子是如何進行變換的,也就有利於研究材料的合成原理。”

李牧在自己的書房之中踱起了步,他的腦海中,則在一刻不停地掀起著風暴。

直到最後,他停下了腳步。

“那麼,研究課題就暫定為,電子的電磁作用機制解析。”

基本確定了這個課題,李牧忽然覺得有些熟悉,當初,他不就也針對電子,研究出了電子動力機制嗎?

當然,兩者雖然有一定的相同,但嚴格來說,他現在要研究的東西是將前者給包括進去的,而前者,可以為他接下來要研究的課題,提供一些思路。

不過,確定了基本的方向,並不意味著立馬就要開始動手,之後,他還是需要對當前學界在這一方面的成果進行分析。

就像是一篇論文在開始之前要進行開題報告、文獻綜述這些步驟一樣。

而此外,還有一件事情,還等著李牧完成呢。

他轉過頭,重新回到了書桌前。

看向電腦上,那篇已經打出了最後一個句號的論文。

《論超導》。

1873年,麥克斯韋出版了物理學鉅著,《論電和磁》,將物理學界曾經以為是兩個不同事物的東西,統一在了一起,構成了現代人所理解的電磁力。

這讓麥克斯韋成為了電磁學之父,並且讓他成為了物理學歷史上僅次於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大物理學家。

但遺憾的是,他於1879年逝世,享年還不到50歲,也許,如果他能夠再多活個三十多歲,到1911年,超導體誕生之後,他大概也會為這樣神奇的性質而感到不可思議。

當然,哪怕他活到了那個時候,超導的原理,他也終生不會知曉,最後抱著遺憾離世。

不過,在111年之後的今天,李牧的這篇論文,雖然不像《論電和磁》那樣對物理學界的意義十分重大,但是,其卻也解決掉了物理學界中的一個百年難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解決了電磁這方面的一個重大問題。

而其地位,大概等同於數學界的千禧年難題。

當然,其實也並不僅僅只有這一篇論文,還有另外一篇論文,《維度力對電磁相互作用力的共軛模型》。

這兩篇論文在組合之下,不僅解釋了超導的原理,同樣也解釋了,維度力是如何影響電磁相互作用力的。

在之前,李牧的研究僅僅揭示了,維度力是所有其他基本力的基本力,其激發了其他基本力的顯現。

而這第二篇論文,則更加細緻的揭露了維度力和電磁相互作用力在共軛過程中的過程和機制。

這對於物理學界來說,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不僅能夠幫助物理學家們進一步瞭解維度力,同樣,也是對電磁相互作用力更進一步的認識。

發現原理,發現真理。

……

接下來沒有廢話,對兩篇論文進行了最後的整理後,便被李牧上傳到了arxiv上。

之後,他就沒有再關心了,接下來的時間還是好好關心一下他下面的所要進行的研究吧。

畢竟,下一步研究的主要目的,可是為了常溫超導體。

超導原理雖然很重要,但是理論和應用哪個意義更大一些,顯然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對於追求最終真理的科學家們來說,理論的極限更重要,而對於人類社會來說,應用顯然要更加重要。

而對李牧來說,他有著靈活的評判標準,目前在他這裡,整出常溫超導體材料,對他來說要更加重要一些。

就這樣,他開始搜尋起了學術界在材料製備原理方面的研究。

而他上傳到arxiv上的兩篇論文,則隨著命令的下達,論文的內容化作了訊號,最後跟隨著網路線路,傳遞到了位於米國康奈爾大學管理下的資料庫,開始接受系統的檢測。

系統很快就識別出,這兩篇論文的作者是被標記過的大牛級作者,所以這兩篇論文,也在if語句分配下,進入到了特殊通道,最終,展現在了網站上。

……

arxiv的流量在學術界的各種網站中,當然算是比較大的,每時每刻都會有大量的學者在這個網站上面逛著,尋找著一些感興趣的論文,畢竟,絕大多數發表到期刊上的論文,都會在arxiv上面找到預印本。

當然在這個網站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大牛,也吸引著不少學者來這裡尋覓。

而李牧,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許多篇曠世成果論文,基本上都會在arxiv上發表,所以他的賬號,也被不少學者們重點關注,如果他上傳了論文,那些關注他的學者們就會收到相應的通知。

而今天,他的賬號下,新增加了兩篇論文,頓時引起了學術界不少人的關注。

恰好,喬治·帕裡西,也是其中之一。

“嗯?李牧在arxiv上面發論文了?”

在自己辦公室中的喬治·帕裡西,注意到了網站上彈出的通知。

疑惑了一會兒後,他的眼睛就猛然瞪了起來,意識到了什麼。

前段時間才和李牧打過電話的他,當然很容易能夠想象的到,現在李牧發表的論文會和什麼有關係。

於是他立馬點進了連結,看見了裡面論文題目,然後,他就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treatise on superconductivity》

論超導。

敢用這個作為論文的題目,那豈不是就意味著……

喬治·帕裡西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就將論文給下載了下來,然後用專業軟體開啟,開始看了起來。

這篇論文的內容很長,足有70多頁。

厚實的分量,自然而然帶來的就是對內容的信任。

看向了摘要,摘要很短,並且很簡單。

【本文主要介紹了超導體中產生超導性質的基本原理,包含了bcs理論。並且解釋了在第二類超導體和高溫超導體中的超導原理。】

看著這樣的摘要,喬治·帕裡西的腦袋都有些不由自主地搖了起來。

“caspita!”

“天啊,難道他真的做到了?”

解釋超導理論……

這可比威爾伯的解釋常溫超導原理要更厲害的多,畢竟,這可是對超導的綜合性解釋,而不單單是常溫或者是高溫某個溫度區間之內。

更何況,威爾伯的那個解釋是否正確都還是個問題呢。

根據李牧當初所說,他的成果只要發出來的,物理學界就會知道威爾伯是錯誤的。

這本來也是讓喬治·帕裡西最感興趣的,但現在……

他已經不在意這件事情了,他只李牧的這篇論文能不能說服他。

他開始從頭看了下去。

而後,裡面對數學的大量運用,也讓他不得不從旁邊拿來了紙筆,跟著計算了起來。

就這樣,時間很快過去,直到論文中提到了另外一篇論文之後,喬治·帕裡西才意識到自己剛才還看漏了一篇論文,李牧這次發表了兩篇論文。

於是他又趕忙回到了aixiv的網站上,將另外一篇論文《維度力對電磁相互作用力的共軛模型》給下載了下來,這篇論文是原理性論文,《論超導》是總結性的論文。

所以相對來說,這篇論文從意義上要更加重要一些。

而這篇論文的分量就要更多了,足足一百多頁!

只不過,喬治·帕裡西可不在乎一百多頁還是兩百多頁,他只在乎,這裡面是不是真理!

時間慢慢過去了。

當然,喬治·帕裡西看得很快,對於繁瑣的計算過程,他基本上都是假設是正確的。

也主要是因為他相信李牧不會在計算上出問題。

所以,雖然有一百多頁,他的進度卻也很快。

而當他看到了五十多頁的時候,他的眉頭就微微一挑。

“原來如此!”

“難怪他說威爾伯是錯誤的,原來是錯在了這裡!”

只不過,這裡,並沒有讓他停頓太久,威爾伯錯還是對,他現在都不關心了,現在的他,只想儘快地看完這篇論文。

直到數個小時後。

他摘下了眼鏡,揉了揉已經有些看花的眼睛。

忽然,辦公室被敲響了,數名羅馬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們跑了進來,他們的臉上都充滿了吃驚。

“帕裡西教授,李牧他在arxiv上發表了兩篇論文,其中一篇論文的題目居然叫……”

“我知道,叫《論超導》,是吧,然後還有一篇論文叫《維度力對電磁相互作用力的共軛模型》。”

帕裡西擺了擺手,打斷了他們的話語,隨後也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電腦。

幾名教授一看,便發現原來帕裡西正在看那第二篇論文,而且居然都已經看到最後幾頁了,這可是長達108頁的論文!

那名漢伯格教授也就在其中,見到此,他立馬就問道:“那……喬治,這篇論文,你怎麼看?”

喬治·帕裡西沉吟了片刻,隨後攤了攤手,說道:“物理學是經驗主義,然後這是李牧的論文,所以根據經驗主義判斷……”

“超導的原理,從今天起,徹底解決了!”

(本章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佛門弟子,犯戒就變強

神農老人

赤色的流星n

雲層上的魚

概念終章

楓雨思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