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生物學界的巨大反響

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李牧就不由得一愣。

冷泉港實驗室?

這個實驗室的名字他是聽過的,因為他的姐姐李如雨曾經跟他說過幾次。

這是全球最著名的生物實驗室之一,研究的都是世界上最難的生物問題,比如神經,再比如基因,當然對癌症的研究也是這個實驗室的重點研究方向。

按照李如雨的說法,這個實驗室是絕大多數生物醫學方面的研究人員都希望工作的地方,畢竟光論那全球頂尖的實驗裝置就能夠讓無數研究人員眼饞了,再加上經費方面的支援,就更是如此。

當然話雖如此,李牧又不是研究生物醫學的,所以冷泉港實驗室對他來說還真沒有什麼吸引力。

但問題是——一位沃爾夫醫學獎得主,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員,居然突然給他打電話,來邀請他加入冷泉港實驗室?

李牧有些措不及防。

“呃……克萊納教授,你能給我打電話,應該知道我是一名數學家,當然也是一名物理學家,再或者,化學家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我可不是一名生物或者醫學家……所以,你為什麼突然邀請我?”

“你們的論文都已經被《細胞》接收了,伱在那篇論文中的數學分析,絕對是我看過的所有生物醫學論文中最好的,哪怕你不是生物醫學家,我也願意稱你為生物數學家。”阿德里安·克萊納說道:“憑藉你的分析能力,請相信,困擾人類這麼多年的癌症,也許真的能夠在我們的手中得到解決!到時候我們將輕鬆的拿到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當然——這也不僅僅是諾貝爾獎就能夠描述出來的,這是足以名垂青史的成就!你……”

聽著阿德里安一連串以後能夠獲得的榮譽,彷彿就像是癌症的問題馬上就能夠被解決了一樣。

李牧不由尋思,這位肯定是個熟練的畫家。

尤其是在畫大餅上很有一手。

聽聽對方這熟練的畫餅技巧,要是真換一個人來,說不定還真的被騙過去了。

但實際上,這種大餅,對他來說,還真算不上什麼大餅。

名留青史這種事情,他已經是了,至少就目前來說,各種新編的數論方面的數學教材,以及量子力學物理教材上,他的名字都屬於不可或缺的。

就說維度力這個新的基本力,現在全世界的物理教材編輯者都已經連夜修改他們的教材,將維度力給加了進去。

至於諾貝爾獎什麼的……

有一說一,作為拯救弦理論組織的理事長,他們這個組織一大堆的諾貝爾物理學家,都表示過會向諾貝爾獎委員會提名他為物理學獎候選人。

當然,別說是拯救弦理論組織,其實現如今整個物理學界都認為他有這個資格拿到物理學獎。

如果發現了一個基本力的成果還不足以拿諾獎的話,那大概就沒有什麼成果能拿諾獎了。

所以,已經成為獲獎候選人的他,還真不在乎“可能”成為諾獎候選人這件事情。

更何況——如果數學分析是解決癌症的關鍵的話,那還要生物學家幹嘛?

所以他打斷了對方對畫餅的激情:“好了,好了,克萊納教授,你說得對,但癌症是由人體細胞變異而來,有著相當多不確定的因素在其中,數學上的分析只能提供一定的輔助作用,最終還是需要依靠生物醫學家在臨床試驗上嘗試解決。”

“不不不,請相信我,我們一定可以成功的!”

“抱歉,克萊納教授,我現在還並沒有往生物方向發展的想法。”李牧直截了當地表示了拒絕。

“你再仔細考慮一下,這真的是個很酷的方向!”

“抱歉,我還有別的事情,就先說再見了。”

李牧直接掛了電話。

然而剛掛了沒一會兒,對方又打了個電話過來。

“李先生,這可是癌症!這真的很酷……”

李牧啪的一下再次結束通話,順便將這個電話號碼直接拉黑。

然而剛操作完,又有一個電話打了進來,接通之後:“李牧先生你好,這裡是馬克思·普朗克學會免疫學研究所,我們邀請……”

“抱歉,你們打錯電話了。”

沒有等對方說完,李牧直接回了一句,然後又掛了電話。

然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他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全部都是各種世界上比較有名的生物醫學方面的研究所給他打來的電話,光是馬普學會那邊的研究所,就給他打了一大堆。

馬普學會名下有80個研究所,其中有不少都和生物醫學有關係。

直到最後,李牧不得已之下,熟練的將手機關了機。

“媽的,這幫人瘋了吧?”

他吐槽了一句,然後就尋思了起來,到底是什麼事情能夠讓全世界的這些生物研究所都這麼瘋狂的給他打電話?

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件事情。

也只有這件事情能夠造成這樣的情況了。

他立馬拿出手機——哦,手機已經關機了。

那就換一個手機,反正他也還有一個完全私人的號碼。

然後他便直接給李如雨打去了電話。

電話很快被接通。

“喂,臭弟弟,居然還知道給你姐姐打電話嘛,是不是想姐姐了?”

李如雨的聲音從電話之中響起,李牧說道:“對對對,是想你了。”

“喲?今天的嘴巴居然這麼甜?”

“……我就問一下,你們的那個課題是不是已經搞定了?論文還被《細胞》給接收了?”

“什麼‘你們的’,應該是‘咱們的’,你還是這篇論文的共同一作呢。”李如雨糾正了一下,隨後便疑惑地問道:“不過,你怎麼知道的?”

李牧這下終於確定了,還真是陳善平院士那個關於免疫細胞和癌細胞的課題!

他頓時哭笑不得地把剛才那麼多給他打電話的事情告訴了李如雨。

“什麼?冷泉港實驗室的克萊納教授都給你打電話了?他可是今年沃爾夫醫學獎的得主!他居然邀請你加入冷泉港實驗室?”

李如雨驚撥出聲。

李牧:“你還沒解釋為啥沒告訴我呢。”

“這不是想著給你一點驚喜嘛!我們的論文今天才被《細胞》確認接收,不過大概很快就能夠見刊了,我還打算等見刊的時候再告訴你這個訊息呢。”

李如雨嘿嘿一笑:“這可是《細胞》!你還是一作!而且你絕對不知道我們的成果有多麼的重量級!我們很有可能找到了解決肺癌細胞的決定性關鍵,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都要針對這個發現進行臨床試驗了。”

“決定性關鍵?”

“是啊!我們根據你上次的分析結果,對那三十多組實驗進行了多次重複的觀察和研究,最後確定,免疫細胞識別肺癌細胞的過程,既不是源於某單個受體蛋白,也不是源於某單個腫瘤抗原。”

“而是源於一個成體系的機制,這個機制是一整套下來的,不僅包含了對受體蛋白的識別,也包含了抗原的識別,同時還有免疫細胞的條件……總而言之,現在只要我們能夠幫助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執行這樣的機制,肺癌細胞將能夠輕鬆的被解決!”

“而這,可多虧了你當初的幫助!”

“這樣啊……”李牧還是問道:“但這和那些人找我有啥關係?”

李如雨想了想說道:“老陳好像說過,如果沒有你的數學分析,我們絕對沒有這麼容易就發現這個關鍵,甚至壓根發現不出來!大概就是這個原因了。”

“那些實驗室希望找你進行合作,大概也是想你能幫助他們分析出實驗資料中存在的差異。”

“在以前,我們雖然十分重視實驗資料,只不過,如果分析不出這些資料中存在的細節差異,就算是有資料也白搭。”

“所以那些人估計就認為,靠你的分析,說不定就能從資料之中發現出一些重量級的成果。”

“就像是我們這樣。”

李牧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後便說道:“原來是這樣啊,我知道了。”

“嘿嘿,就是可惜你不在國內,不然的話,我們昨晚的慶祝宴,肯定得找你來,老陳肯定也會好好地向你表示一下感謝。”

李牧不由失笑:“總會有機會的。”

……

李牧大概還是想象不到,當初隨手提供的一點幫助,居然就對整個生物醫學界產生了那麼重要的影響力。

他們的課題不僅僅是在成果上對癌症研究的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其研究方法對於整個生物醫學界更有一種創新性和開拓性。

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這篇論文的影響力就逐漸發酵了起來,直到其正式在《細胞》雜誌上見刊後,就更是達到了一個頂峰。

《細胞》雜誌的主編,約翰·範對這篇論文進行了針對性的點評:【這篇論文無疑是很成功的,而且它不僅僅在結論上是成功的,它在過程和方法上也十分的成功。

在結論上,它為我們揭示了我們以前從來都沒有注意到過的一種機制,也許想要利用我們身體內的免疫細胞來殺死癌細胞,掌握這樣的機制將成為關鍵,現在的我已然相信,癌細胞的解決,將不再是人類的奢想。

而在過程和方法上,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的學科竟然可以將實驗資料應用到這種程度,那些看起來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的資料,竟然隱藏著我們所看不見的真相,曾經的我,只善於觀察實驗的現象,卻從來都不善於去分析實驗資料,但現在看來,我應該改變我的想法了。

不過最令人驚訝的是,做到這種事情的,居然是一個從來沒有研究過生物學的數學家!】

當然還不僅僅只是如此,不管是《科學》還是《自然》,也都對這篇論文進行了引用,並且還放在了【research highlights】的欄目下,意味著當前的研究熱點。

並且這兩家雜誌都請來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對這個成果進行點評。

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癌症的研究專家,免疫學家詹姆斯·艾莉森就作出了極高的評價:“這篇論文的成果是十分出色的,其不僅揭示了肺癌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的一種新的免疫機制,同時也為攻克肺癌帶來了巨大的助力。”

“當然,我們也很清楚,這絕對不是最重要的,實際上,這是一篇能夠改變我們生物醫學界格局的論文,在過去,我們或許都很重視實驗資料,但我們往往重視的都是那些看起來十分顯眼的實驗資料,而不是這些平平無奇的資料。”

“但是現在,這篇論文中對實驗資料的處理方法無疑值得我們所有人的學習。”

“一個培養皿就像是一個混沌系統,誰也不知道里面到底發生過什麼,而且也給了我們一種感覺:這樣複雜的混沌系統,分析不出來任何結果。”

“而這篇論文卻證明了這是不對的。”

“只要數學能力足夠,任何混沌系統都可以分析出結果來。”

“當然,這個時候我就不得不提的是,需要多強的數學能力才能夠做到這篇論文中的分析程度?”

“噢,需要有冰雹猜想、孿生素數猜想證明者那樣的數學能力,才能做到這一步?”

“那沒事兒了。”

“……”

詹姆斯·艾莉森的評價,讓每一個生物研究人員在看了之後都不由會心一笑,但笑完之後就是欲哭無淚。

需要這麼強的數學能力,才能夠做到這種程度?

天啊,這簡直是要了他們這些生物人的命啊。

要是他們有那種數學能力,早就去研究數學了,哪還會研究生物學?

但就在這個時候,隔壁的化學界也有話要說了。

化學界老早之前就經歷過相同的事情。

當初李牧的那幾篇理論化學論文放了出來後,讓整個化學界都進入到了數學的年代,各種各樣的化學家們都走上了研究數學的道路。

結果當他們開始研究數學之後,就發現了這是一條不歸路。

學不懂,根本學不懂。

壓根就懂不了一點。

結果現在他們發現生物學界好像也有往這個不歸路發展的趨勢?

生物化學的關係本就十分的相近,幾乎就是親兄弟的關係。

親兄弟是用來幹什麼的?當然是用來坑的。

於是化學界的學者們便立馬勸說起生物界學者,和他們一起來研究數學吧。

整個生物界,就這樣在李牧的那個數學分析,以及“親兄弟”的拉扯下,逐漸開始往坑裡掉。

只不過,作為元兇之一的李牧,卻就完全不知道了。

……

(本章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界幻旅:無盡星途

幕龍清茶

無限迴歸

徐天賜

原土世界

欲窮

十三界域

雲言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