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軒笑道:“旅長,這事你就不用管了。對了,我要離開幾天。”

“你要去哪裡?該不會又是一下子離開幾個月吧?”

“放心,不會的。這次是把文工團的表演小分隊和那兩個鬼子都帶回延安。到那個時候,你就知道,他們有什麼用了。”

“對了,旅長。我離開這些日子,你一定要加固太原的城防,因為我們即將要面對日軍瘋狂的進攻。”

“你怎麼知道……好吧,我明白了。”

陳軒帶著一個連,押解著俘虜的日軍,順便護送表演小分隊返回。

……

五天後,一路上沒有發生任何意外的陳軒和部隊抵達了延安。

這一路上所經過的地區,已經連一個鬼子兵都看不到了,所以行進速度非常的快。

在抵達延安後,先是將俘虜轉交出去,然後親自將小分隊送回了文工團。

在太原的這些日子裡,小分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幾乎每天都為獨立旅的官兵以及太原的普通百姓進行表演。

她們還編出了許多通俗易懂,膾炙人口的快板書,用最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向百姓們宣傳我黨的政策。

在彙報戰功的時候,李雲龍和陳軒沒有猶豫,就加上了小分隊的名字。

這也讓總部為她們記上了一功——表演小分隊獲得了集體一等功。

而作為隊長,羅雨薇更是獲得了個人二等功——

在太原,她已經有了一個戰地玫瑰的外號。

“陳政委,你們接下來要打哪裡了?”

在分別的時候,羅雨薇兩樣放光的問道。

“你問這個幹嘛?”

“不幹嘛,就是隨便問問。”

陳軒微微一笑:“軍事機密,無可奉告。再見!”

說完,扭頭就走。

羅雨薇本還想追上去,可已經被同是文工團的戰友們抓住,詢問她這一次的經歷。

“陳政委,總部讓你去一趟。”

“好,我知道了。”

剛剛回到臨時駐地,帶隊的連長就報告道。

陳軒來到了總部,見到了八路軍總司令,朱總。

和他想象的有些不同,陳軒原本以為朱總是那種威風凜凜的軍人典範,可見了面才發現,簡直就和一個農家翁沒有什麼區別,對人十分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先是誇獎了一番獨立旅的戰績,又稱讚了陳軒在這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最後朱總問陳軒,對於筱冢義男和久米敬一,他有什麼想法。

陳軒早就已經考慮好了:“朱總,能幫我一件事嗎?”

“可以,你說吧。”

“幫我把新華社、中央日報社等等國內大的媒體請來,國外那些有影響力的,最好也能請來。”

雖然不知道陳軒想幹什麼,不過朱總還是答應了下來。

兩天後,一場規模不小的記者招待會在延安舉行了。

除了國內幾家大的報紙外,還請到了蘇聯和美國以及英國的記者前來。

記者招待會的主角,自然是陳軒。

看到一個如此年輕,甚至還不滿二十歲的“孩子”理所當然的坐在了中間的位置,幾家對他感到陌生的報紙都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至於新華社的記者,早就做足了功課,知道這個年輕人是誰,所以一點都沒有感到驚奇。

“今天把大家找來到這裡呢,就是想要向大家宣佈一件事情。”

等人都到齊了,陳軒首先開口。

“我獨立旅已經佔領山西重鎮太原,殲敵過萬,俘虜了日軍華北派遣軍第一軍軍長筱冢義男中將,久米傘兵旅團旅團長久米敬一中將。而且,我們還繳獲了久米傘兵旅團的旅團旗。”

說著,他親自為到場的記者展示了那面旅團旗。

這可真是一個大新聞,沒想到能有如此重磅的新聞!

到場的幾國的記者毫不吝惜膠捲,閃光燈差點把陳軒給晃死。

中央日報社是親重慶方面的,他首先提出了疑問:“請問,你剛剛所說的是真的嗎?據我所知,貴軍的一個旅不過數千人,真的能收復太原?”

至於軍旗的事情,記者壓根就沒問。

因為在她看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GMD軍隊坐擁數百萬人,別說旅團軍旗了,就是消滅一個完整建制的日軍聯隊都沒有做到過。

叫花子一樣的八路軍,一個旅就敢說拿下了太原?

面對這個女記者的刁難,陳軒微微一笑:“當然,在這位記者小姐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可我們八路軍不就是擅長創造奇蹟?而且,謊報軍功,口口聲聲與城共偕亡的人,等到日軍兵臨城下,就棄城逃跑,將數十萬將士丟下的,那分明是貴軍所做的事情吧?”

陳軒所說的,正是當初信誓旦旦要和南京共存亡,結果扭頭就逃之夭夭的唐生智。

至於後面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被陳軒這麼一嗆,那女記者訥訥的再也說不出話來。

“那請問,貴軍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這次提問的是華盛頓郵報的記者,他們在延安也有一個記者站,不過一向不受重視。

陳軒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作戰的過程,然後說道:“現在,我請出兩個人。只要看到他們,你們就可以明白一切了。”

順著陳軒所指的方向,眾人一起看過去,就看到兩個身穿日本軍服的人走進了會場。

“請向大家說明一下,你們的姓名,以及在日軍中擔任的職務。”

筱冢義男踏前一步:“鄙人筱冢義男,原本擔任日軍華北派遣軍第一軍軍長。”

久米敬一:“在下久米敬一,日軍唯一一個傘兵旅團,久米傘兵旅團長。”

看到他們兩個以後,再也沒有人懷疑剛剛陳軒所說的話。

這人是做不得假的,跟日軍編制表上的人像對照一下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陳軒這個時候說道:“這兩位現在在我黨政策的感召之下,已經幡然醒悟。決定棄暗投明,和邪惡的日本國決裂,投向光明正義的一方。”

這話就有點太驚人了,因為日軍的死硬所有人都知道,而且這可是兩個日軍中將。

與其說他們能棄暗投明,這些記者倒是寧願相信常凱申能主動下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寰宇科技帝國

1條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