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離開

奇形怪狀的大石頭上,宋辭躺在石頭上,被一群小孩子圍著,這些成天生活在村裡的孩子,小臉紅撲撲的,特別的活躍,偶爾靦腆害羞的時候,看起來可愛極了。

“姑爹!姑爹!起來玩老鷹抓小雞。”一個小姑娘拉著宋辭的手,試圖用力把躺著曬太陽的宋辭拉起來。

她叫唐詩姑姑,不是很親的那種,也很很近的親戚了。

所以,宋辭就是姑爹了,雖然還沒有結婚,家裡人也教她喊叔叔,但是宋辭拿著巧克力哄她,喊姑爹就給吃巧克力。

就這樣,哄了好幾天,她總算是喊習慣了,見面就喊姑爹。

雖然丈母孃在的時候有點尷尬,其他的時候,還是很美滋滋的,這種被人喊姑爹的感覺,就像是和唐詩已經結婚了一樣。

“姑爹曬太陽,你和小丫丫她們玩,姑爹等會兒陪你們玩。”宋辭躺在石頭上,曬著太陽,眼睛上蓋著兩片樹葉。

不遠處的草灘上,牛羊就零零散散的吃著草,也不用人管它們,相當的愜意悠閒。

有時候宋辭都覺得,來這裡住,直接少走幾十年的彎路,吃的自己種,住的自己建,上山有山果,園子裡有水果,燃料是天然的,水是天然的,吃的也是天然的。

這種日子,和退休以後有什麼區別?退休了都老胳膊老腿了,那有現在的年富力強?

老了還能幹啥?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還不如現在多體驗呢。

所以,宋辭特別愛放牛,以他的能力,只能放一隻,多了放不好,躺著等牛吃飽,下午就趕著回去,美滋滋。

特別是,還有唐詩送飯,丈母孃也不讓他下地,他幹不好農活,只會幫倒忙。

就只放牛了。

“姑爹,那等會兒你要陪我一起玩哦!”小丫頭在旁邊不放心的開口。

宋辭點點頭,答應。

這裡的太陽真舒服,讓人懶洋洋的不想動彈。

一群小孩子在旁邊玩遊戲,宋辭坐起來,拿著葉子,看著奔騰的小河,偶爾有孩子去河邊,他就會喊回來。

他們特別喜歡去摸魚摸螃蟹,這種山泉河流裡,居然有螃蟹和小魚,宋辭都沒有想到。

“姑爹姑爹,伱家的牛要去吃包穀了。”小丫頭指著黃牛說道。

宋辭看了看靠近玉米林的牛,拿著一顆巧克力晃了晃:“去幫姑爹把它趕走,獎勵一塊巧克力。”

來的時候,考慮到有不少小孩子,宋辭在縣城買了一些吃的,想到哄小孩子用,沒想到真的派上用場了。

帶的零食,倒是哄了很多孩子的喜歡,想吃的水果的時候,還能讓他們幫忙摘點水果吃。

別看他們小,幹事情的時候可麻利了,不管是上樹也好,還是下河也好,都熟練極了,宋辭都趕不上。

就是放牛放羊,宋辭都趕不上他們。

還有的小蘿蔔頭,才四五歲,都已經會炒菜了,自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做飯,厲害的很。

宋辭覺得,以後把孩子放到這裡來,也讓他學會什麼叫獨立,什麼叫生活,什麼叫勞動,一定比城裡待著要堅強健康。

農村孩子的韌性,是城裡孩子沒有辦法比的,吃得苦。

“一人一個啊!幫叔叔看著牛羊,要是跑了,就和我說。”宋辭看著眼巴巴的孩子,一個個都發了巧克力和小零食。

距離鎮上太遠了,很多孩子很少能吃到零食的。

他們也會跟著大人一起去趕集,只是一年都去不了幾次,因為路太遠了,孩子不能一直這樣走,傷身體的。

越是缺什麼就越是喜歡什麼,這些孩子也是這樣,宋辭就像是一個神仙教母,總能拿出很多好吃的。

一點點零食,就足夠讓他們幫忙做很多事情,甚至他們還會覺得事情小,很划算。

就是成天在地上玩,一個個都和泥猴兒似的,看著有點點髒兮兮的,看著確實是於心不忍。

這裡,好幾次想建個學校,讓孩子在這裡完成啟蒙,一直都沒有成功,學生不多,老師也沒有,條件不足。

上小學的時候,都是家長們輪流送的,一個人送一群娃,然後一個星期又去接回來,就這樣輪換著,很操心。

一直到上初中,就是他們自己去學校,然後自己回來,起碼是不用接送了。

高中就得假期才能回來了,週末都不會回來,來回的路費不算多,長期下來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這裡,還是缺一個學校,缺一條公路。

宋辭拿著手機,給公司的負責人發了個訊息,就當推一把,不管能不能成功,有時候,不能什麼都想的那麼勢力,總得保持點善心。

就當是為了自己,再為了其他人。

收起手機,宋辭蓋著葉子又躺下了,還是曬太陽舒服,雖然一群孩子嘰嘰喳喳的吵鬧,這種享受,平時也感受不到。

遠處的地裡,唐詩媽媽看了一眼河灘,忍不住笑意,又看了看幫忙除草的唐詩:“小宋都開始教豆豆喊姑爹了。”

唐詩無奈的笑了笑,拿著鋤頭轉身看了看宋辭:“他倒是自在,一群孩子被哄得團團轉。”

這幾天,宋辭和村裡的孩子都熟悉了,比和那些大人都熟悉。

每天都會有孩子來門口問,他今天要不要一起去放牛,叔叔叔叔的喊的很熱情。

唐詩是知道他用零食哄孩子的,不只是哄孩子,還和他們交換刺莓,交換水果,自己都和小孩子似的。

“也好,以後肯定很喜歡孩子。”唐詩媽媽說道:“村裡的孩子都喜歡他。”

不能讓宋辭幫忙做農活,只好讓他幫著看看牛,唐詩則是幫忙做其他的,兩口子,就像是在農村安家了似的。

眼瞅著都半月了,唐詩也沒有說什麼時候回去,宋辭也不急,倒是唐詩媽媽在考慮這個事情。

“他挺喜歡孩子的。”唐詩笑著回答。

“在家裡也待了半個月了,這幾天早點回去吧,工作要緊,一天那麼多電話,就知道你忙。”她想了想還是說出來。

拿著鋤頭的唐詩愣了一下。

剛想反駁,就被老媽看了一眼:“我知道你工作忙,在家這麼多天了,也夠了,先忙你的。”

唐詩沒有說話。

“到時候我自己過來就行了,坐飛機我不知道怎麼坐,做高鐵應該不難。”唐詩媽媽繼續說道:“被耽擱工作,生活也離不開錢。”

沒有回答她,唐詩低頭除草,一如既往的熟練。

每天的電話確實是多,每天的工作也不少,都只能透過電話溝通解決,一天總能接到十幾個電話,都是工作的。

這些事情,老媽知道不奇怪,只是唐詩想多待幾天。

工作生意固然重要,老媽才是最重要的,無可代替的,生意不好可以換,工作忙可以推,這些年,難得這樣在家待這麼久。

上班了,才知道什麼叫身不由己,賺錢就離不開,不賺錢又活不了。

“我曉得!”唐詩回答。

“曉得就行,這幾天安排一下,該回去就回去了,那邊的事情更重要,比在家幫我除草重要多了,要分得清輕重。”

被老媽勸了好一會兒,唐詩才答應。

先回去忙幾天,然後就和宋辭去他們家,回來就安排兩邊的爸媽見面,談談親事,然後就準備結婚了。

一說到結婚,事情就多了,到時候更沒有時間工作了。

今年大概能把結婚的事情忙好,就算是不錯了,工作上,不好兼顧,有什麼大發展是不容易了。

求個穩住就好了,結完婚以後,再努力發展公司。

“過去他們家,自己勤快點,你是媳婦兒,和他不一樣,別坐著就坐著,機靈點。”唐詩媽媽給她傳授經驗。

雖然不一定合適唐詩,但是她還是覺得要說一下,免得人家覺得她不懂事。

這些,唐詩其實自己也很清楚,再怎麼樣,最佳是媳婦,總得有個女人樣子,才能留下好印象。

平時偶爾和宋辭媽媽聊聊天,也不知道見著了,脾氣怎麼樣,能不能相處得好,這些唐詩都顧慮過。

她想得也不少,只是有些沒有和宋辭說,說了沒有解決不了問題,還不如自己憋在心裡。

“我知道的,勤快點,嘴甜點,懂事點。”唐詩回答道。

“你以為我為什麼什麼都不讓小宋做?起碼我怎麼對他,他自己得想想,你過去要是受委屈,他總得考慮一下。”唐詩媽媽說道:“總得有人向著你才行。”

作為一個媽媽,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只能想得多一些,做得多一些。

她只是想讓唐詩有個幸福的歸宿,這輩子養女兒,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才算是有了一個交代。

一直沒讓唐詩回去,是因為她想再觀察觀察宋辭,很多東西都有譜了,她才說了今天的話。

單純的只是為了讓唐詩在家多待幾天,她何至於此?早就把唐詩攆回去了,一天賺的都比她一年賺的多,她分不清楚嗎?

只是因為,唐詩的幸福,比錢重要,她得好好看看,多想想,衡量好了,才能答應。

見多了分分合合的年輕人,她不想唐詩也這樣,和和睦睦的,一輩子都幸福,才是她希望看到的。

“宋辭挺好的,在他爸媽面前,從不說我不好,不是。”唐詩回答道:“很多事情,其實他都在遷就我,去年都是過年才回家的,就是因為我沒有準備好去他們家。”

自己才能感受得最清楚,宋辭多遷就她,她是心知肚明的,包括工作上的支援,生活上的理解,對自己家人的關心。

宋辭一直都做得很好,一邊小心翼翼的照顧她的自尊心,一邊幫她發展事業,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計劃想計劃。

他改變了很多,雖然還是懶,但是不會喊不動,讓他幫忙做什麼,宋辭就做什麼,沒有抱怨過她。

“要是不好,我早就讓你放棄了。”唐詩媽媽說道:“女人這輩子,一定要找對男人,不然沒有幸福的。”

要不是知道他對唐詩好,唐詩媽媽早就開口否定了。

她可是從未想過,把唐詩隨變找個坑就丟進去,做不出來那麼不負責的事情。

“宋辭已經很好了,又沒有什麼壞習慣。”唐詩想了想:“雖然懶了點。”

除此之外,好像沒有什麼不好的,懶是男人的通病,結婚以後慢慢給他改回來,起碼不那麼懶就好了。

母女兩說著貼心話,一邊做事情,一邊聊天,逐漸的,天色就開始黯淡,草灘邊上,宋辭已經在開始趕牛羊了。

每天這個點,就開始趕著牛羊回家,因為每家都養了,那些牛羊在小路上匯聚,有些浩浩蕩蕩的感覺。

帶著不同記號的牛羊,被分開在一條條的岔路,孩子在後面拿著棍子,趕著牛羊回家,每每在路口的時候,還能聽到孩子們的喊聲和再見。

宋辭不熟練的趕著牛羊,然後關到圈裡,在這之前,還得把牛糞鏟了,宋辭和鏟屎官似的,從最開始會噁心,現在已經不會了。

適應能力是個好東西,讓宋辭有種自己在進化成農村人的感受。

“還得把豬餵了。”宋辭想著沒有做完的事情,喃喃自語。

餵豬,鏟屎,撿雞蛋,掃地,都習慣了。

收拾得差不多了,唐詩他們也就回來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唐詩媽媽看了看他們,開口道:“家裡也沒有其他的事情,你們該忙工作的忙工作,家裡有我就行了。”

宋辭一愣,看著唐詩。

什麼時候回去,得唐詩說了算,就是待幾個月,宋辭也沒有什麼問題。

他不只是有時間,也願意待在這裡,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對他來說,也是個很不錯的主意。

“那我們後天走吧,到時候打電話,你再過去,我教你坐車。”唐詩回答。

宋辭默默的吃著飯,覺得快樂的時光有些短暫,一轉眼就要回去了,都沒有待夠呢。

大城市有什麼意思,還是這種農村有意思,太多沒有體驗過的東西,對他來說,城裡並沒有什麼吸引力。

不管是豪宅也好,還是豪車也好,反而不如在這輕鬆自在。

放牛娃的日子,讓人難以忘記,採蘑菇的小帥哥,也很有意思,拿著弓箭打獵,雖然什麼都打不到,也很開心。

“怎麼了?”唐詩看他沉默的表情,問道。

宋辭看了看她:“我才剛待習慣呢,就要回去了。”

唐詩媽媽哈哈笑。

她倒是想留下他們,問題是,年輕人總要工作的,沒有工作吃什麼?而且他們還那麼賺錢,耽擱了得少賺多少?

少的那部分,都是她這輩子賺不到的,這麼一想,還是得讓他們先回去,虧得太難受了。

“下次再來就是了,農村也沒有什麼好待的,新鮮感過去了就覺得沒有什麼意思了。”唐詩媽媽說道:“家就在這裡,想回來隨時就回來。”

從不覺得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唐詩在這裡也有一個家,不是嫁人了,就沒有家了。

家裡,隨時都有她的位置,不管是結婚以前還是以後。

“阿姨,您過去以後,也住一段時間。”宋辭笑了笑:“就知道還是這裡更舒服了,我都覺得這裡住著更舒服。”

宋辭是實話說,他都能猜到,丈母孃過去住不習慣,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要吵著回來了。

城裡,還是合適坐家戶和年輕人待。

“我還得早點回來照顧家裡的牲口,可住不了幾天。”唐詩媽媽回答:“再說了,我在城裡也待不習慣,還是村裡自在。”

不用宋辭說,她自己都知道自己不習慣。

就是去把事情辦了就趕緊回來,家裡的事情也不能長期託付給人家,自己還得在家才行,再說了,沒有人在家,那些貴重物品,還不放不心呢。

事情就這樣說好了,宋辭和唐詩後天就走,不會耽擱什麼。

多待了兩天。

離開的那一天,天氣很好,唐詩和宋辭揹著揹簍,裡面是行李箱,帶了不少吃的,都是些土特產,每家拿一點點,東西都很多。

一群孩子在路口和他們說再見,宋辭有些鼻頭酸,看著那些孩子,宋辭狠心有些於心不忍。

“我送你們到牛嘴巴,生活中,不要呵呵呼呼的,有什麼事情,兩個人一起坐下來好好想想。”唐詩媽媽記得清清楚楚。

揹著行李箱,宋辭看著蜿蜒上山的道路,有些洩氣。

丈母孃送他們送到很遠的山嶺上了,然後才揮手離開,別去無人區。

一直到了那個宋辭都記得的牛嘴巴,她才放下行李:“到了給我打個電話。”

明顯眼眶都是紅的,看樣子也是捨不得唐詩,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好,在家自己注意身體,不要幹太多的活兒,能養得起你的。”唐詩也捨不得,要不是生意人事情多,她是多住幾天的。

“我自己能養自己,不用你操心。”唐詩媽媽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宋辭:“小宋,詩詩就麻煩你了。”

宋辭趕緊搖搖頭:“阿姨,您放心吧,我爸媽不會欺負她的,他們脾氣都很好的。”

唐詩媽媽點點頭,宋辭還是懂的,那就好了。

“去吧!早點到,免得晚了沒有車。”唐詩媽媽也不耽擱他們,讓他們趕緊走。

兩人才離開,走在小路上,唐詩走幾步,回頭看一眼,眼淚水根本控制不住的流下,情緒瞬間就上來了。

一邊哭,一邊揮手。

唐詩媽媽嘆氣,悄悄的擦了擦眼淚,才轉身離開。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夢中秋涼

陽陵虎

手持鐵棍,開局打死小仙女!

度星